【清明話追思】借清明祭祀樹良好家風

2021-01-15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杜曉文 袁渺鑫)家風正,則子女興。好家風,是祖先留下的最重要的遺產,也是後代子孫人生路上的不竭動力。記者注意到,清明時節,不少市民都在祭祖的同時,回憶或重溫祖訓祖規,良好的家風,在祭祀活動中一代向一代傳遞。

清明小長假裡的西安烈士陵園,不少市民前來給烈士獻花,表達哀思,同時記者發現還有不少家長帶孩子來到這裡,給孩子講述烈士的故事。

西安市民:「我們長輩一直都在提倡著文明祭祀,老人在的時候就說,他百年以後不要搞燒紙呀一些老的習俗,還是要提倡文明祭祀,以後也是用鮮花啥的,表達兒女的思念之情就行了。」

西安市民:「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善良的人。我也會教育我的後代,做人像樹一樣,挺拔。」

西安市民:「部隊上這個環境影響,確實對我比較深,也感謝父母能把我送到部隊上培養,要求我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西安市民:「我媽那邊我那個姥爺,他是個空軍,他給我講,他們有多麼的艱辛,我就覺得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能浪費糧食。」

西安市民:「我爺爺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就說做人一定要真誠,我們一直記著這樣一個遺願,教育後代。」

編輯:謝卓

相關焦點

  • 合肥發布清明祭祀倡議書 提倡居家文明祭祀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全國即將迎來緬懷先烈、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今年清明恰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階段,3月23日,合肥市民政局、合肥市文明辦發出「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倡議,引導市民暫停現場祭祀,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呈現樣式。
  • 倡議書: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
    清明節期間「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倡議書「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我們又迎來了緬懷先烈、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今年清明恰逢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階段,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引導全市廣大幹部群眾暫停現場祭祀,推動傳統節日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通,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呈現樣式,我們特此發出「居家祭祀 文明清明」倡議:居家祭祀,過綠色清明。
  • 黑龍江省發出「平安清明 文明祭祀」倡議書
    東北網3月18日訊(記者 周秘)「雪融春暖清明時,一花一樹寄哀思」。清明節即將到來,為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少出門、不聚集等有關要求,鞏固防控成果,倡導安全祭祀,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在全社會營造文明、環保、節儉、安全的良好祭祀氛圍,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向全省城鄉居民發出倡議:文明祭祀。
  • 「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倡議書
    「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及家長朋友們:又是一年青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決戰決勝時刻,在這個緬懷先烈,追思祖先的傳統節日,為鞏固當前我省疫情防控成果,關索中心小學特向全校學生及家長朋友發出倡議:綠色清明,網上祭奠。登錄中國文明網、中華英烈網、貴州文明網進行網上祭祀,發表祭奠感言,向先賢先烈鞠躬致敬,敬獻鮮花,籤名寄語。學習先烈事跡,繼承革命先烈遺志,堅定崇高理想信念,增強報效祖國、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 文明祭祀 平安清明——致全縣人民的倡議書
    清明將至,又到了緬懷英烈、祭奠逝者、悼念先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貫徹落實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少出門、不聚集等有關要求,鞏固防控成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倡導文明祭祀,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在全社會營造文明、環保、節儉、安全的良好祭祀氛圍,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聯合縣委組織部、團縣委、縣婦聯、縣民政局、縣城管局、縣市場監管局向全縣人民發出如下倡議:1.轉變觀念,文明祭祀。
  • 2019年清明網絡祭祖入口:微信清明網絡祭祀小程序叫什麼
    清明祭祖在中國大地已經有了數千年的傳統,時至今日,祭祖也開始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網絡祭祖成為新的風尚。  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人口愈來愈往城市集中,清明掃墓也出現了諸多新的問題,許多不文明、不環保的方式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為此,各級政府都大力倡導新的祭祀方式,倡導文明、生態的祭祖方式。
  • 清明網絡祭祀教程,手把手教你怎麼線上祭掃
    清明假期是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時間,可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清明節,很多省市已經公告暫停在公墓等殯葬場所舉行現場祭掃或集體共祭活動,因此今年的清明節將會比較特殊。那麼今年清明應該怎麼祭掃?其實大家可以選擇選擇文明、環保、便捷的「網絡祭祀」方式來緬懷和紀念先人,傳承中華孝道。
  • 清明節老華僑上香鞠躬追思逝者(圖)
    清明節追思故人、懷念桑梓的氣氛是否會因此而變淡呢?  老僑上香鞠躬追思逝者  在英國,由於大部分華僑華人先祖的墓碑都還在國內,不少華僑華人若是清明節不返鄉就無法去實地掃墓祭祖。每逢清明,思鄉之情頻添,許多旅居英國多年的老華僑表示,他們依舊保留著在家鄉上香、鞠躬等習俗。
  • 清明雲端寄哀思,蘭州市「網上祭祀」平臺上線
    為滿足民眾需求,倡導文明祭掃方式,由蘭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聯合蘭州市鳳凰山殯葬服務有限公司研發,經蘭州市皋蘭縣民政局支持搭建的「報恩堂生命紀念園線上祭祀平臺」成功上線推出。該款免費雲端祭奠平臺主題為「追憶時空」,平臺分為「致敬英雄」「通告」「私人紀念館」「祖訓堂」「寄哀思」「留言」等幾個區域,讓蘭州市廣大民眾這次清明節不出門、不扎推、不聚集,即可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和情誼,同時,自己個性化表達哀思的頁面和形式,可通過網絡在親友間轉發,達到家庭微信群、網絡追思會、製作思念卡、敬獻鮮花、書寫寄語等祭奠的直觀效果。
  • 特殊的清明「雲」上寄思念 蘭州市殯儀館推出「雲祭祀」「代祭掃...
    又到一年清明時。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清明祭掃方式註定是不一樣的。蘭州市殯儀館倡導網絡、居家祭祀,多措並舉,全面推出「雲祭祀」「代祭掃」等服務。隨著清明節臨近,越來越多的市民已加入到「雲祭祀」「代祭掃」的行列中來,踐行綠色、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和理念,變化的是祭掃形式,不變的是無限追思。    「雲祭祀」在雲端共同緬懷逝者    3月18日,蘭州市殯儀館發布通告,暫停該館和所屬5家公墓現場祭掃。為滿足廣大市民祭祀需求,蘭州市殯儀館在其微信公眾號「蘭殯之窗」上推出免費「雲祭祀」服務。
  • 清新清明 文明祭祀 吉林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向全省城鄉居民發出...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為鞏固當前我省疫情防控成果,倡導時代新風,3月24日,吉林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向全省城鄉居民發出清明倡議書,倡導慎終追遠、文明祭祀,綠色低碳、環保祭祀,厚養薄祭、節儉祭祀,疫情防控、安全祭祀。
  • 市殯儀館舉辦公益代祭傳遞市民追思心聲
    ■昨日,市殯儀館舉辦公益代祭傳遞市民追思心聲 本報記者 王子璽 攝4月4日上午,東莞市殯儀館安靜而肅穆,沒有了往年的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市殯儀館中心廣場上,三十餘位工作人員統一著裝,肅穆而立。由市民政局主辦的2020年清明公益代祭活動馬上就要開始了。
  • 清明祭祀變遷:鮮花成主角 「時空話吧」等方式更多元
    清明祭祀變遷:鮮花成主角 「時空話吧」等方式更多元 2017-04-02 17:12:5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清明時節到,高翥用一首清明日對酒將清明祭祀的內涵說得白白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一首關於清明活動情景的家喻戶曉的古詩,那麼今年的清明節只差幾天就到了,那我們就來聊一聊清明的事情。清明時節是我們來緬懷先祖的時間,用於表達對先祖離去的懷念,用於表達對先祖崇高的品德尚行,進行瞻仰學習。
  • 不負韶華,在奮進中追思先烈
    又是一年清明至,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每到清明節,我們便踏青覓趣,在桃紅柳綠中感受春意盎然。  清明,是祭祀先人的日子。「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行孝盡哀,祭之以禮,清明時節最讓人思念祖先,思念故去的親人,正基於此,「清明祭掃各紛然」表達著我們的心緒,「路上行人慾斷魂」寄寓著我們的哀思,「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則詮釋著我們的情懷。《朱子家訓》云:「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 祭奠香火汙染環境 清明祭祀該換換方式了
    就在部分人燒冥幣、冥物、燃放鞭炮,甚至吹吹打打、搞封建迷信祭祀的同時,「家庭追思會」、「網上祭祀」等文明祭祀形式卻在外地風行起來。  昨天上午,陰暗的天空飄著零星小雨,記者驅車前往西安南郊的三兆公墓。在三兆路上,離公墓長達一公裡的道路西側擺滿了兜售蠟燭、鞭炮、「金銀元寶」等冥物的小攤。他們大多是當地農民。據他們講,4月1日以來生意很好,價格比平時高出兩三倍。
  • 閬中市殯儀館多措並舉紮實抓好疫情防控期間清明安全祭祀工作
    為避免清明節期間因群眾集中開展祭祀引發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以及各類火災等情況的發生,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閬中市殯儀館緊扣實際,精心安排部署,將安全祭祀、疫情防控貫穿清明祭掃全過程,紮實抓好疫情防控期間清明安全祭祀工作。一是聚力量。
  • 【文明祭祀】「寒衣節」文明過節倡議書
    三、移風易俗,倡樹新風。大力提倡鮮花祭祀、網上祭祀、植樹祭祀、家庭追思、社區公祭等現代文明祭祀方式,以精神傳承替代實物祭祀,做到理性祭祀、節儉祭祀,讓我們的思念之情在文明的追思情懷中得到升華。
  • 市民「中元節」祭祀留下手尾,滿街都是香燭垃圾……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又稱施孤、七月半、鬼節與除夕、清明、重陽相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在農曆十四與十五號這兩天人們都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這不,農曆十四剛過就有網友發帖曝光原本乾淨整潔的街道出現了大量的香燭紙錢燃燒後的痕跡嚴重汙染了的環境衛生網友發帖中元節,緬懷先人可以理解,但是還是要文明祭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