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開講如何守護「心門」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

2021-01-13 央視網

  心血管疾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全世界每三個人死亡,就有一人是因為心血管疾病,而心臟瓣膜疾病,是心臟外科中最常見的三種疾病之一。瓣膜是心臟的「門」,無論打不開還是關不嚴,都會影響到心臟功能,甚至危害生命。本期大咖健康直播課,我們請到了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大外科主任吳延虎教授,在一直播APP和紫牛新聞APP的直播,引來了近70萬人圍觀。如何來守護心「門」,一起來聽聽大咖怎麼說!

  通訊員 董菊 周寧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大咖小傳

  吳延虎,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大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教授。國際微創心胸外科學會 (ISMICS)委員、亞洲心臟瓣膜病學會中國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醫用機器人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委員、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心血管外科技術與工程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心血管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體外生命支持與循環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醫療損害鑑定專家庫成員、江蘇省醫學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常委、南京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從事心胸外科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三十餘年,擅長各類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重症心臟瓣膜病、冠心病、主動脈疾病、心臟腫瘤和心律失常等心臟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尤其是在全胸腔鏡和達文西機器人微創手術治療先心病、瓣膜病、心臟腫瘤和房顫等方面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居國內領先水平,是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

  瓣膜是心臟這棟小洋樓裡的「門」

  摸一摸胸口,就能感受到心臟的跳動。大家都知道,心臟是我們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吳延虎教授將心臟比作一棟二層小洋樓,有電路也有水路,上下都有兩間屋子。心臟裡面有4組非常重要的瓣膜,分別是主動脈瓣、肺動脈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瓣膜可以看做是連通屋子內外的「門」。

  心臟跳動時,血液會從左心室經過主動脈瓣泵出,流經全身後再回到右心房,再到右心室,經過肺動脈進入肺循環,載著氧氣到達左心房,再回到左心室,形成一個單向的循環。

  循環期間,各個瓣膜會依次單向打開,保證人體內血流按照既定的方向流動。

  如果瓣膜出現問題,無論是打不開還是關不嚴,都會影響血液的正常流動,人體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症狀,甚至危及到生命。心臟瓣膜病也是心臟外科中最常見的三種疾病之一。

  據調查,心臟瓣膜病的發病率一般在千分之三左右,根據人口總量估計,我國大概有400萬左右的心臟瓣膜病患者,但我國目前每年能夠完成的心臟瓣膜病的手術只有8萬例左右。如何維護生命,守護好心「門」,顯得尤其重要。

  高血壓患者,心「門」出問題機率增加近三成

  什麼原因會導致心「門」出問題?吳延虎教授列舉了四類因素:

  一是先天性瓣膜病,母體懷孕時,在胚胎的發育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孩子生下來就有心臟瓣膜病,比如二尖瓣瓣裂、二葉式主動脈瓣畸形等。

  二是風溼熱,風溼熱是一種累及全身結締組織的變態反應性疾病。最常累及的就是心臟,反覆發作就會導致風溼性的心臟瓣膜病。

  三是退行性的改變,隨著年齡的增加,瓣膜的一些結構都可能會發生退行性的改變,出現退行性的主動脈瓣狹窄,二尖瓣的脫垂等等。

  四是細菌感染或是缺血性壞死等因素。如果患者得了冠心病,冠狀血管出現了狹窄或是堵塞,就會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甚至壞死,心臟裡的瓣膜同樣會因此出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心臟瓣膜病通常與年齡相關,年齡越大,瓣膜病發生的機率就越高。同時,瓣膜病也是「男女有別」的一個疾病,同樣是鈣化,男性主動脈瓣出問題的多,而女性往往發生在二尖瓣上。抽菸會使得我們心臟瓣膜病的發病危險性增加30%。

  同時,血壓控制不好,高強度的血流衝擊下,心臟瓣膜也很受傷,高血壓患者心臟瓣膜病的危險性也要增加20%-30%。

  「修門」總體要好過「換門」

  確診了心臟瓣膜疾病,下一步該怎麼辦?吳延虎教授表示,如果通過保守治療就能夠讓心臟瓣膜病得到控制或是延緩病情發展,那麼是最好的辦法。如果保守治療不奏效,或者瓣膜病已經達到中重度,心臟功能也已經受到影響,就需要外科來幹預。

  如果「門」還可以「修」,那肯定是好過「換」的。吳延虎教授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修門就是做所謂的成形手術,這種方法能夠保留自身的瓣膜組織和結構,肯定比人造的要好,手術費用也低,對心臟功能的影響是最小的。但並不是所有「門」都能修,有時候瓣膜病嚴重到一定的程度,它可能修不好,或者修不到一個滿意的程度,這時候就需要換瓣來解決問題。

  很多人會糾結人工瓣膜的材料,到底是機械瓣好還是生物瓣好?吳延虎教授表示,兩種材料優缺點都非常明顯,機械瓣是金屬的,持久耐用,在體外做疲勞試驗,可以用到50-100年,但需要終身服用抗凝藥物,所以就可能出現抗凝併發症;而置換生物瓣之後一般只需服用3-6個月抗凝藥,但耐用度比不上機械瓣,遠期有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瓣膜衰敗。所以用什麼瓣膜更好,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病情和生活方式等綜合情況來判斷。

  瓣膜的「精細活」,尤其適合機器人來做

  無論是做瓣膜的修復還是置換,必定要進入胸腔、打開心臟才能完成手術。傳統的方式是大切口劈開胸骨,創傷大、恢復慢、容易感染,當然也影響美觀。現在各種微創的手術已經成了主流。

  江蘇省人民醫院從2008年就開始做胸腔鏡下的心臟手術,只需要在胸壁上打上三個鑰匙孔,就能通過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手術器械來完成瓣膜修復或是置換的心臟手術。

  隨後胸腔鏡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從普通的胸腔鏡手術到3D的胸腔鏡手術,在達到傳統開胸手術同樣療效的前提下,手術做得越來越精細,患者也恢復得更快。

  機器人手術是目前最為先進的儀器和設備,也有非常大的優勢。它的機械操作臂定位精準、穩定,還可以過濾掉醫生手部的抖動,通過手術機器人,醫生可以看到「裸眼」的15倍,人的手腕可以旋轉180°;機械手則是540°;靈活性、精準度都更強,尤其適合修復、置換瓣膜這樣的精細操作手術。

  據了解,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的機器人手術做了有近200例、胸腔鏡手術已超過了500例,數量和水平都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相關焦點

  • 高血壓患者,不建議多吃這3種水果,為了家人來看看
    導語: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食物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很多人不注意飲食習慣,胡吃海喝,導致高血壓,高血壓現在是很常見的普遍現象,不止老年人,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難逃它的魔爪,所以,在平時要多控制我們的飲食習慣。
  • 高血壓患者居家量血壓,到底準不準?應該如何正確測量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國,每三個人當中就會有一個人患有高血壓。這種病可以控制,但是需要終身治療。治療包括按時服用降壓藥,及時監測血壓情況,以及按時複查等,在配合生活方式調整,積極的治療能夠控制好病情,減少身體上的不適。
  • 高血壓患者需注意,鉀元素缺失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補鉀食物推薦
    我國人民飲食中鉀攝入量普遍偏低,膳食鈉/鉀比為3比1,因此與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居高不下可能有關。鉀會使動脈擴張、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促進尿鈉排洩,誘導鈉利尿,減少體內液量,降低心血管負擔,降低血壓,同時可能使高血壓患者的動脈壁增厚有所減輕。所以高血壓患者要注意及時補鉀。
  • 高血壓不能吃牛肉?你又錯了,能吃但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高血壓不能吃牛肉?你又錯了,能吃但要特別注意這一點!我們中國傳統食物以植物性食物為主,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相對是較少的,這對於預防血管硬化和阻塞是有好處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一些食物也是高鈉、低鈣的,要學會甄別。
  • 危險,患者「心門」關不住 手術118分鐘拆「炸彈」
    海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專家團隊為王先生做心臟手術。7月28日,55歲的王先生已從海慈醫療集團重症監護室轉入心外科普通病房,目前身體恢復情況一切順利。讓王先生重獲「心」生的正是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的專家團隊。
  • 高血壓患者身體會出現3個信號,做好預防工作,遠離高血壓困擾
    此時,高血壓患者很可能出現頭暈和頭痛。建議及時去醫院做好檢查,以免處於更危險的狀態! 2、四肢無力 很多人認為四肢無力只是身體太累,或運動後的反應。但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虛弱,那就要提高警惕,這很可能是高血壓的信號!
  • 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什麼,提醒:簡單7件事,可以做好
    高血壓作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主要發生在一些老年人身上。不過,現在疾病也在慢慢的年輕化,主要是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較大,導致出現高血壓症狀。日常生活中要是可以有效降低血壓,也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等。
  • 高血壓患者,請學會這5大飲食方法,做到的人,血壓會越來越好
    DASH 飲食要求攝食足夠的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奶,以維持足夠的鉀、鎂、鈣等離子的攝取,並儘量減少飲食中油脂量(特別是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性油脂),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高血壓患者值得嘗試。 二、如何做到低鹽飲食?
  • 什麼是高血壓病 這6大症狀是高血壓的預兆
    現在生活條件的提高,高血壓患者在逐年的上升,高血壓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多見於老年人。還有些人對於高血壓不太了解,下面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高血壓病?高血壓的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高血壓?3、飲食治療對於飲食治療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認識,也有很多關於高血壓食療的治療方案。除了養成健康合理的飲食模式,還需要在戒菸戒酒方面特別注意。無高血壓的人戒菸可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有高血壓的人更應戒菸。與吸菸相比,飲酒對身體的利弊就存在爭議。不時出現各種報告,有的說飲少量酒有益,有的說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量飲酒肯定有害,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 花生是高血壓患者的催命符,這真的科學嗎?你需要了解這3個常識
    高血壓疾病是最為熟知的「三高」慢性病中的一種,嚴重的更是會引發很多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的血管內壁損傷會不斷沉積脂肪類物質,進而引發炎症逐漸發展為動脈硬化和血栓,所以不能忽視此病。像高血壓這種慢性病之內的疾病都是需要長期的藥物治療的,同時需要控制飲食。
  • 疫情之下,血透患者的「生命線」,如何守護?
    醫院血透室是許許多多尿毒症透析患者延續生命的地方。當普通百姓都可以閉門不出的時候,血透患者卻不得已要高頻外出往返醫院。疫情當下,市東醫院血透室的全體醫務人員不推諉、不抱怨,節假日滿負荷工作,守護著血透患者的「生命線」。 「病人剛從外地回滬,14天的醫學觀察期還沒過,必須按照疑似病人進行隔離透析。」腎病科傅鵬主任第一時間部署治療方案。
  • 【注意】氣溫驟降,這種病冬季高發!專家解答應對方法
    (佛山電視臺相關報導) 危險因素要避免 羅智敏指出,誘發心梗的危險因素很多,包括高血壓、高血糖、肥胖、年齡、性別以及家族史等。此外,年輕人比較容易犯的危險因素,就是熬夜、酗酒、吸菸以及缺少運動。
  • 高血壓不可行
    不過,打噴嚏雖然是生理現象,其實也有一些要注意的
  • 當高血壓遇上糖尿病,該怎麼選降壓藥?
    富馬酸比索洛爾,為糖友保駕護航 那麼,對於合併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該如何選擇降壓藥呢? 做好以下這些,能幫助高血壓患者儘量減少糖尿病的發生風險,也是合併糖尿病時的必需治療措施: ·控制血壓,積極治療高血壓併發症 未合併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一般應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併糖尿病的患者一般需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5]。
  • 喬廣東團隊:用真誠付出打開患者心門
    因為他心裡始終惦記的是慕名而來的病人,想的是如何精進自己的技術水平,如何幫助乳腺疾病患者重塑「完美」人生。早上九點多鐘,煙臺毓璜頂醫院乳腺外科的病房非常忙碌,剛查完房的喬廣東正在解答患者和家屬的病情諮詢。記者見到喬廣東時,他剛剛結束對一位患者的解答,桌子上還有一份未開封的早餐,他有一些不好意思,「早上七點半主持科室學術講座及討論,這一忙就忘吃了,這都涼了」。
  • 睡眠與高血壓有什麼關係:睡久了會增加中風風險?睡短了要命?
    睡眠與高血壓有什麼關係:睡久了會增加中風風險?睡短了要命?流動的血液對於血管壁的壓力值如果呈現一種持續性增高狀態時,就會對血管壁造成慢性損傷,很容易導致各種心腦血管類疾病的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高血壓。
  • 青光眼之家:張秀蘭教授、李欣妍主管護師開講青光眼!
    、亞太眼科科學院院士、亞太眼科學大會青光眼學術委員會主席(2018、2019)博士導師張秀蘭教授開講:高度近視的「好朋友」青光眼。大部分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一小部分人只有輕微視力變化,經常被誤認為是近視度數加深,但實際上早就發生了青光眼。
  • 「繪」說防疫那些事:家門緊閉,如何讓市民「心門」全面敞開
    「繪」說防疫那些事:家門緊閉,如何讓市民「心門」全面敞開 共同戰疫,應激反應心理「疙瘩」也要共同消除一場全社會關注的戰「疫」,讓不同人群因所處位置不同,產生了不同的心理危機。
  • 血壓137/94,屬於高血壓嗎?高血壓與什麼有關係?聽聽專家怎麼說
    導語: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器官也逐漸老化,出現了功能下降的趨勢,如果不注重日常的養生,很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慢性疾病,很多中老年朋友,被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所困擾,那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下高血壓與什麼有關係?高血壓是什麼由來的,怎麼預防高血壓?高血壓與什麼有關係?
  • 醫生:高血壓就怕缺鉀,如何判斷是否缺鉀,吃什麼補鉀,一文告知
    ,一些家庭中可能就有兩三個高血壓,患者導航出現高血壓一定要及時地進行控制,如果長期不管血壓就會持續上升,慢慢地就會損傷人體的血管,造成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生活中部分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來穩定血壓,而每種降壓藥的藥物機制都是不同的,對於一些有利尿作用的降壓藥來說,如果長期服用,就會降低人體對鉀元素的吸收,從而導致人體出現缺鉀的情況。而高血壓患者缺鉀的話,就會是血壓持續升高,不利於身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