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於2020年11月3日公布,分為三大板塊,由15個部分構成,約2萬字。今天,龍娃和大家一起學習規劃《建議》的60條要點。
第一板塊 總論
第一板塊為總論,包括第一、第二兩個部分,主要闡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必須遵循的原則和主要目標。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一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2.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
3.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
二
4.「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
5.「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堅持新發展理念。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
堅持系統觀念。
6.「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
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
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第二板塊 分論
第二板塊為分論,總體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來組織,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安排了12個部分,明確了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內市場、深化改革、鄉村振興、區域發展,到文化建設、綠色發展、對外開放、社會建設、安全發展、國防建設等重點領域的思路和重點工作,作出工作部署。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三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7.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8.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9.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10.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
四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11.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12.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13.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14.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15.加快數位化發展。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
五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16.暢通國內大循環。
17.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18.全面促進消費。
19.拓展投資空間。
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六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20.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21.完善宏觀經濟治理。
22.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
23.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
24.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七
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25.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26.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27.深化農村改革。
28.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
八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29.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30.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31.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九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32.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33.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34.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十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35.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36.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37.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38.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十一
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39.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40.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41.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
十二
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42.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43.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44.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45.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46.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47.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48.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十三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防範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49.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
50.確保國家經濟安全。
5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52.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
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十四
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加快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鬥目標。
53.提高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質量效益。
54.促進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第三板塊 結尾
第三板塊為結尾,包括第十五部分和結束語,主要闡述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等內容。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十五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55.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56.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
57.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58.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
59.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60.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
點擊閱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
(來源:新華社)
大家都在看
▶曬豐收曬幸福!今天銅梁人歡天喜地鬧豐收!
▶
▶
重要提示
有黑掃黑,有惡除惡,有亂治亂。銅梁區掃黑除惡舉報電話:銅梁區公安局:023—45874550,銅梁區掃黑辦:023—45691295。
主辦:中共重慶市銅梁區委宣傳部
承辦:重慶市銅梁區融媒體中心
關於我們
歡迎關注銅梁發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龍娃話理論丨敲黑板:《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60條要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