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亞洲以及世界著名的娛樂之都,彈子球的地方有各種各樣豪華的娛樂設施,酒店、演藝中心、購物中心…好吃又有趣的澳門確實有足夠的魅力和誘惑,雖然澳門很小,但是旅遊資源不少,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澳門曾經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色彩,除了喜歡喝酒的豪華娛樂場所和各種各樣的餐廳外,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都市建築樣式也是看點之一。
一個城市的建築往往反映了其文化背景,在漫長的歷史中,不同的建築不斷出現,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澳門的建築特色,珠光映照著中西合璧的建築,這與澳門歷史和文化的獨特氣息有關。
說起澳門的建築物,最有名的是地標建築,在巴中可以看到其代表性的建築和各種牌坊,2005年,「大三巴」和澳門歷史地區的其他文化遺產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遊客口中的「大三巴」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蹟」,是澳門天主教教堂正面前壁的遺蹟,經過大火和歲月的洗禮,現在只剩下「牆壁的斷壁」,也是澳門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觀光客是一定要按卡拍照的景點。
大三巴鳥居位於炮臺的山下,是1580年竣工的天主教堂的前壁遺蹟,教堂前後經歷3次大火,多次燒毀建造,此後,直到1835年10月26日,最後一場大火只留下了教堂正門前的牆壁,因為是中國傳統的鳥居,所以被命名為「大三巴鳥居」,大三巴融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和東方傳統建築樣式,是東西方建築藝術融合的代表,三價已達400萬,三價已達400萬,可以說是極其寶貴的,當時在東南亞也很受歡迎。
鳥居雕刻細膩,建築宏偉壯觀,從三樓到五樓構成三角金字塔,無論是尖端高聳的十字架,銅鴿下的聖母像和天使,還是被花包圍的聖母像都栩栩如生,被稱為「立體聖經」,充滿了宗教氣息,鳥居是巴洛克式建築,裝飾著東方色的雕刻,有中國和日本的牡丹和菊花的圖案,所以,在全世界的天主教中都有其特色。
1583年,傳教士利瑪竇在澳門把世界地圖改成了「萬國圖」,並加上了中文標誌,1569年,在大三巴附近興建了樂聖加沙西醫院,西藥在這裡流入了中國大地,大三巴附近的聖保祿學院是東亞最古老的西學,實施西方教育,對西方傳教士進行東方文化訓練,經歷了四百多年的滄桑,見證了澳門千迴百轉的歷史和近代中華民族血淚的屈辱。
有很多西方教堂,其中聖保祿聖堂被建造的時代是最古老、最有名的,是澳門的象徵,有傳言說「不去三巨頭,就沒來過澳門」,所以每天遊客都會聚集在一起,甚至澳門的新人結婚也會在這裡拍婚紗照作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