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揭開著五彩面紗,芸芸眾生都管它叫生活......, 這首雪萊的英文小詩仔細品來,不僅用一句話概括了毛姆《面紗》中女主人公凱蒂的心理變化過程,當然還有她的丈夫瓦爾特,一開始就活的明明白白,可以洞察一切的人。
凱蒂其實一直在尋找的是內心中的那個理想世界,就像書中所說的那個「道」,所以她在現實世界與理想世界之間一直掙扎,也在一層層的揭開生活華麗外表下的殘酷真相,最後尋得了真正意義上心靈的自由。她的丈夫瓦爾特就像是映射了生活中的某一類人,他們任何事情都看的很透徹,在故事的開頭就可以猜到故事的結尾是什麼樣子,所以他們有著一種高冷和洞察世事的外表,同時也失去了凱蒂所喜歡的那份男人所有的幽默感,也許瓦爾特一開始就認為生活並不是華麗的面紗,也更不是張愛玲所說的生活是一襲華麗的袍子,他一開始就看出了生活的本質,華麗的面紗或者袍子之下其實就是爬滿了蝨子。他不需要去揭穿它,只需要看著世人如何表演。
查理唐森和多蘿西夫婦二人,映射著現實生活中的一類夫妻形象,丈夫有著不錯且體面的工作,風趣且幽默,但是妻子在家庭中似乎扮演著更重要的作用,她們不僅工作比丈夫更勝一籌,並且也為丈夫生育兒女,在一個家庭中承擔著賢妻良母的角色,並且自身的經濟能力也不錯。
本應該是幸福的一家人,查理·唐森卻出軌了,出軌對象正是凱蒂,一個是有婦之夫,另一個是有夫之婦,凱蒂在整個出軌的過程中都有著一份對丈夫瓦爾特的愧疚自責之心,但是她消除這種心情的解釋時,她本來就不愛瓦爾特,他覺得瓦爾特個子不高,又不風趣幽默,而她自己則天生愛說愛笑愛玩,瓦爾特則屬於比較深沉的那種類型。一開始選擇跟瓦爾特結婚不也不過是因為想要搶在妹妹多麗絲前出嫁,母親對於她的婚事已經徹底失望,26歲的她也害怕自己變成老處女而擔心,正是在這樣的時候,瓦爾特依然一直追求凱蒂,並且在一次公園求婚中,凱蒂也在父母的逼婚和外在的種種壓力下,那個特殊時刻才決定嫁給瓦爾特,當然瓦爾特的求婚也燃起了她對未來婚姻生活的希望。凱蒂的整個出軌過程似乎都有這樣的一種心理,怕瓦爾特發現,又安慰自己,如果真的發現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樣就可以和查理·唐森結婚並且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當東窗事發,瓦爾特發現了妻子凱蒂和查理的事情後,瓦爾特清楚的明白查理的為人,並且認識到查理是不可能真的跟原配妻子多蘿西離婚而選擇跟凱蒂結婚的,瓦爾特便提出了離婚的協議:如果查理願意與妻子離婚,並且承諾在一周之內願意娶凱蒂的話,那麼瓦爾特便可以成全他們。而在這樣的時刻,當把選擇權完全降低查理唐森,瓦爾特願意給他們自由時,查理唐森卻因為事業和家庭的種種原因,不可能答應瓦爾特提出的條件,真的與妻子多蘿西離婚並且娶凱蒂。此時的凱蒂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可笑,只有自己堅定的認為和查理·唐森是願意也了自己而與妻子多蘿西離婚而娶她的,就像書中所說的那樣,女人總以為這世界上的男人都痴情地愛著自己,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當一個男人愛上你的時候,他說過的話,你是很難一字一句當真的。並且一個男人深愛一個女人,未必一輩子都要跟她廝守在一起。
在書本的最後,瓦爾特在霍亂中染上瘟疫而死,凱蒂懷孕,回顧往事時,她講到:我很想要個女兒,並且會好好教育她,要讓她心靈自由,讓她自立自主,把女兒生下來,帶到這個世界,真心愛她,養育她,而不是為了有朝一日替她找個男人。也許,這個男人只想跟她睡覺,所以才願意為她的後半生提供生活依靠。每一個女兒都有母親,每一個母親也都曾是女兒,希望每一位女兒都可以在這樣的思想下長成一位母親,那么女性真正獨立的時刻也就到了。
凱蒂的經歷以及發出這樣的感慨,跟她的母親賈斯汀的教育方式作為很大的關係,長相出眾的凱蒂從小就被母親教育如何在妙齡之際結交顯貴,最好能夠嫁入豪門,強勢母親給予的母愛更像是因為某種利益關係才付出的愛,而不僅僅是母親替孩子著想的純粹的母愛,書裡面的描述是這樣的:賈斯汀太太將滿腔母愛傾注在女兒身上,可是那母愛中夾雜著冷酷無情、長於算計的成分,而冷酷算計正是她的拿手好戲。她對女兒的未來雄心勃勃,寄託著人生的夢想。她期待女兒能喜結良緣,更希望她能聯姻豪門顯貴。
母愛本應該是純粹的,當被蒙上了利益算計後,就像是蒙上了一層面紗,這是屬於凱蒂和父母之間的那層面紗。而作為普通人的女兒,凱蒂和母親之間的相處模式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女孩子被撫養長大,很多父母希望女兒可以嫁的好,而出嫁後的女兒過的好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到娘家,那麼是皆大歡喜的一個局面。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如果過的不好,作為娘家人的父母很少再去幫助女兒了,中國目前很多的家庭,那些嫁出去過的不那麼好的女兒,其實她們已經沒有家了,有的只是那個融不進去的婆家和再也回不去的娘家,女兒們處在中間位置,她們已經沒有家了。書中的凱蒂也說到:孩子年幼時,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略有小病微恙,便寢食難安,心急如焚,而孩子對父母更是眷戀不舍,敬愛有加。幾度春秋後,孩子們長大成人,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決定著她們的幸福,其重要性遠大於父母。揭開女兒和父母之間的那層面紗,這便是赤裸裸的人性。
父母和孩子、妻子和丈夫、男女朋友等的所有關係中,存在著多少的真真假假,也就存在著多少的面紗,揭開面紗的過程也就是了解一個人的真實面目的時候,而唯有自我的經濟獨立和人格獨立可以面對這一切形形色色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