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渴望取得成功,但成功似乎永遠只青睞於少數人,這讓很多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也陷入了孜孜不倦的研究:究竟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成功,換言之,成功者,都具有哪些人格特質?
最近,心理學家大衛·羅布森在BBC上發表了文章:《高潛力人格的秘訣》,就是在以往心理學家的研究基礎上,總結和歸納了6種高潛力人格。
所謂高潛力人格,是指個人因為性格中具有這些人格特質,所以在做事方面更具備成功的潛力。
事實上,在心理學領域,人格研究已經進行了很多年,心理學家通過從事實驗,案例研究,自我報告研究和臨床研究,來試圖評估和了解更多人格,也對每個不同人格的優缺點進行分類。
但高潛力人格,卻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
在闡述高潛力人格之前,先簡單解釋一下何謂人格?以及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百度百科對人格的解釋是:指個體在對人、對事、對己等方面的社會適應中行為上的內部傾向性和心理特徵。表現為能力、氣質、性格、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動力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心身組織。
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徵。
而塑造一個人人格發展和定型的因素,源於這三個方面:
遺傳:所謂遺傳,很容易理解,就是指存在於你的基因中,你與生俱來,無力改變的特質。遺產因素,甚至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脾氣和性情等,是人格特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環境:我們的生活環境,在後天重塑了我們的人格,因為我們依靠這些環境,賴以生存和成長,所以我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家庭,學校,社會,或者工作場合,而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受大環境因素的影響,比如語言環境,文化環境,宗教環境等。
經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個人經歷,人們經歷的各種事情都會留下烙印,並發展ta的個性。離婚,死亡,創傷,甚至幸福的時光,都屬於塑造人格的「情境」範疇。
你很可能聽到過這句話:人是環境的產物。
一定程度上,一個人從出生到現在,個人的人格發展,都是天生獨特性,和後天環境打磨,以及經歷造就的,這三個因素,共同塑造了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但由於人的局限性,所以我們對自己的人格特質,並非一清二楚。
個人對自己的人格認知,也分為以下幾個區域:
開放區域:是指當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或行為,與他人的視角相匹配時,被稱為開放區域。通常是指個人展示出來,並與他人分享的那部分,包括外表,團隊行為,個人技能等。比如,你是一個充滿上進心的女孩,那麼你表現的進取心落在同事眼中,你的上進心就是你人格特質中的開放區域。
盲區:這是指身邊的人都知道,而個人並不知道的特質區域,也就是個人的人格盲區,比如一個人容易情緒化,或者略顯刻薄,他個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人格特質,但如果細心觀察,可以從其他人的反饋中認識自我。
秘密區域:是指個人知道自己的人格特質,但由於個性內向,害羞,或者該特質不被社會所認可,所以個人通過隱藏,將其變成自己的秘密區域,不對社會展示自己這部分的人格特質,所以被稱為是秘密區域。
未知區域:是指當個人的一些行為,源於一些未知的人格特質,且該特質既不被他人所看見,也不被自己所認知時,這些人格特質就屬於隱性或隱藏人格。
而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得出的高潛力人格所具有的六個特質,需要你綜合考量自己的人格區域後,才能做出審慎的判斷。
而這六個人格特質,包括:
1.責任心。
是什麼驅使一個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成功?心理學家認為,是一個人的責任心。
一個人的人格中如果擁有盡職盡責這一特質,就會讓這個人更加具有責任心,更有可能進行戰略思考,設定目標,製作計劃並紀律嚴明的去遵守。因為對於擁有責任心的人而言,他的驅動力源於自我的內部激勵,所以不容易懈怠或半途而廢。
2.適應力
每個人都面臨焦慮,但是適應能力強的人,可以在重壓之下從容工作,但是適應力較弱的人,則會將壓力視為重創,從而表現欠佳甚至身心受損。研究表明,個人重新定義挫折和壓力,將其視為未知或潛在的能量增長來源,可以幫助個人更快更富有成效的,從負面局勢中逆轉或恢復過來。
3.接受歧義的能力。
你是喜歡明確定義和可預測任務的人,還是喜歡未知事物的人?
心理學家認為:低歧義容忍度可以被視為一種獨裁特徵,這意味著他們嘗試將複雜的信息分散到一個簡單的點上,從而破壞了自己全面看待問題的能力。
接受歧義能力差,說白了就是個人在做出決定之前,接納的不同觀點很少,導致個人的教條主義比較嚴重,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境地。
一個可以接受模稜兩可現狀,理解人性複雜和成人灰色空間的人,更容易對變化做出反應,以應多複雜而多方面的問題。
4.好奇心。
與我們的其他心理特徵相比,心理學家對好奇心有所忽略。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對新想法的內在興趣,為工作帶來了許多好處包括:這可能意味著你在工作中,更具有探索精神,更有創造力和靈活性,從而能讓你更加輕鬆的學習,並提高你對工作的整體滿意度。
高潛質的人非常好奇,他們知道,良好的戰略源於對人或事物,來龍去脈以及本質的真正了解,而這份了解的驅動力,就是一個人的好奇心,好奇心越強的人,求知慾也更高,看待問題的視角也會更高屋建瓴。
5.應對衝突的能力。
很多人害怕工作或者人際關係中的衝突,習慣性的迴避潛在的不愉快,或者在明知解決辦法治病不治根時,也會因為礙於各種潛在障礙而選擇妥協。
但是有些人的人格特質中,天然具備不懼衝突的能力,也就是說他習慣了對事不對人,所以能夠繞過很多彎彎繞繞,具備直線解決問題的能力。
6.競爭意識。
競爭意識,是一種介於爭取個人成功,和嫉妒他人成功之間的健康界限,呆在這個界限內,可以讓一個人既能因為他人的成功而產生競爭意識,又不會因為嫉妒而陷入詆毀和中傷他人的無意義舉動中。
競爭意識,可以幫助一個人始終擁有戰鬥力,以及不斷向前的能力。
在高潛力的6個人格特質以前,心理學也有過一些,展示個人成功和人格特質關係的理論,比如外向型人格和內向型人格,但這被認為只是決定了一個人的社交能力,對整體的工作績效或者人生成功影響不大,還有說宜人性的人格特質,有利於個人吃成功,但後續也證明,宜人性只是個人與他人相處的能力,無法預測和決定職業或人生的成功。
但從過往的人格研究中,我們能夠發現,過去的成功,很多建立在性格的外向,或者宜人性方面,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過去的世界普遍屬於人情社會,個人向外發展的能力決定了個人的成功,而今天,影響一個人的成功的人格特質,已經悄然發生改變,本質上,或許是因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成功的土壤已經發生了改變。
文 | Dylan
圖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