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學之人格特質理論

2020-11-24 金碧輝煌姚小六

1.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

兩千年前希臘內科醫師希波克拉底提出一個人的氣質源於四種體液,多血質的人生性愉悅;膽汁質的人易怒;抑鬱質的人敏感;粘液質的人冷漠。雖然希波克拉底的生物學知識或許並不準確,但是他是身心聯繫這一觀念最初的提倡者,也是第一個將人格進行分類的學者。

2. 現代心理學的人格分類

現代心理學擁有多個人格分類體系。一部分人格理論家認為氣質是人格的整體傾向,具有強大的生物學基礎;另一些理論家認為人格具有多個維度,是多種特質的組合;還有一些科學家根據人格類別,而不是維度將人進行歸類。

2.1 人格與氣質

現代心理學雖然已經摒棄了體液說,但依然保留了其最基本的概念:生理現象的確會影響人的基本人格。人腦中確實存在著調控人格基本方面的結構。心理學家把氣質定義為在兒童早期就顯現出來的,建立人格與個人生活方式基礎的遺傳性人格傾向。氣質代表著人格特點中一兩個佔主導並長期存在的「主題」,這些特點可能從出生以來就已經存在了。現代生物心理學將體液換成了神經遞質,認為人與人之間氣質的差異是由不同的神經化學模式導致的。氣質理論與我們常說的刻板印象的差別在於它擁有堅實的科學基礎。

後天學習也會對人的氣質產生影響。不同的氣質特質會產生不同的社會信號,他人對這種社會信號的反應會強化(或者削弱)個體最初的遺傳特徵,這就是為什麼羞怯的孩子往往會變得更加害羞,而大膽的孩子更容易變得外向。

2.2 人格與特質

特質是存在於個體內部,在不同環境中指導個體思想與行為的多種穩定的人格特徵.它是我們的動機,情緒和認知在行為上的表達方式。人格是不同特質的集合。特質與氣質的差別在於氣質是人格的基礎,深植於個體的生物本性裡;而特質是建立在氣質基礎上的多維結構,特質同樣也會受到經驗的影響。

A. 大五人格

研究者通過因子分析發現了五種主要人格因素,包括:

開放性:求知慾,好奇心

責任感:可靠性,目標導向性

外傾性:社會適應性,外向,自信

宜人性:親社會,招人喜愛

神經質:焦慮或情緒化

這五種特質存在兩極,大多數人在大多數維度上位於兩極中的某個位置。我們需要了解的是位置並沒有好壞之分,與其評判我們「應當」擁有何種特質,不如好好利用我們擁有的特質,尋找最契合這些特質的環境。

B. 奧爾波特理論

奧爾波特認為特質是真實存在於個體中的一種神經生理結構,它不僅可以應答刺激產生行為,還能夠主動引導行為,使一個人的行為具有指向性,特質就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內在的一般行為傾向。 該理論把特質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共同特質是指某一社會文化形態下,大多數成員共同具備的特質。個人特質還可以進一步分為主要傾向,中心傾向和次要傾向。其中主要傾向是指幾乎支配一個人所有行為的單一特質。中心傾向代表一個人的幾種核心特質,次要傾向則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一般面對親近的人才表現出來。奧爾波特主張運用特殊規律研究法來集中研究個人的特質。

C.卡特爾理論

卡特爾把個人具有的特質稱為個別特質,群體共有的特質稱為共同特質。從層次上來說特質分為根源特質和表面特質。根源特質處於人格結構內部,是一個人行為的最終根源。表面特質是指從外部行為能直接觀察到的特質。通過因子分析法卡特爾確定了十個特質,分為兩個維度,一個維度與成就有關,另一個與人際親和有關。

D.埃森克理論

埃森克認為人格由三個維度,四個層次構成。三個維度分別為外向性,神經質和精神質。四個層次包括類型,特質,習慣反應和特殊反應。其中特殊反應指日常生活中的一次反應;習慣反應指相似環境下的相同反應;幾個相關的習慣反應組成特質;幾個相關聯的特質則組成人格類型。

3.對氣質和特質理論的評價

氣質和特質理論的局限在於把人格描繪成固定和靜止的畫面,而不是發展和變化的動態過程。把人格描繪成簡單的幾個維度的做法過於簡單化了人的複雜本性。另一個問題在於特質理論和其他早前的理論一樣,只是用標籤描述行為,但並不予以解釋。它只是識別出了人常見的特質,卻並沒有告訴我們這些特質的來源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最後特質理論還會造成自我實現的語言問題。當人被貼上某種標籤之後,會受這種標籤的暗示,這會讓人更加難以改變。例如被貼上「害羞」標籤的孩子不僅需要和自己的這一特質鬥爭,同時還需要和自己的標籤作鬥爭。

參考書目:津巴多普通心理學,人格心理學

相關焦點

  •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
    B6 人格特質理論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格界定卡特爾認為人格是一個人在特定條件下將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的一種預測。(二)人格結構/簡述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因此,特質結構也就是人格結構。
  • 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 & C3 艾...
    B6 人格特質理論C2 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一、理論觀點(一)人格界定卡特爾認為人格是一個人在特定條件下將做出什麼樣的反應的一種預測。(二)人格結構/簡述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卡特爾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因此,特質結構也就是人格結構。他對特質的分類繼承並發展了奧爾波特的特質分類,提出了心理元素周期表:1.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共同特質是某一地區、某一群體、某一社會中各成員所共有的特徵;個別特質是個體所具有的獨特特徵。
  •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的考點,考查形式多以客觀題出現,很多考生對他的理論比較陌生,不知他的理論究竟是怎麼來的。今天為大家梳理一下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一、卡特爾人物簡介卡特爾是人格特質理論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雷蒙德·卡特爾(1905-1998),是倫敦大學的化學系畢業生,在一戰戰地醫院護理傷殘士兵的經歷讓他決定從事心理學的研究,於是他在倫敦大學繼續選擇讀心理學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間做了斯皮爾曼的研究助理。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人格特質理論有哪些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人格特質理論有哪些 2020醫療招聘已火熱開啟,現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整理了醫療招聘醫學心理學資料,跟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筆記|《人格》B6 人格特質理論 之 C4 五因素模型 & C5 對特質論的...
    B6 人格特質理論C4 五因素模型一、大五模型/簡述人格因素模型(一)基本假設格爾頓最先提出了詞彙假設的觀點。2.不同的人格定義導致不同的選詞標準。3.大五模型中的5個因素的重要性和驗證性並不等同。4.大五模型的每一個因素不是由單純分離的特質變量所組成。5.人格屬性的分類須包含其意義的平行和垂直特徵。6.大五模型僅是人格研究的一個重要開始。該模型不是人格理論,它描述的現象型人格屬性仍需要基因型理論予以解釋。
  • ...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情緒理論;卡特爾的人格特質層次理論
    人格概念人格具有穩定性。「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指的就是一個人的人格具有穩定性。A—B型人格類型理論福利曼和羅斯曼描述了A—B人格類型。A型人格的主要特點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反對精神分析和行為主義對意識的貶低,主張按照心理學的本來面目看待意識經驗;(5)認為人格的發展有無限的可能性,人有實現自己的潛能、不斷超越自我的傾向,心理學無法對人性進行窮盡的解釋。
  • 「人格心理學」,你擁有什麼樣的人格特質?
    大家好,歡迎來到「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的解讀。今天這一講,我們要講的是「人格特質」。首先,人格特質並不是一個人的天性或本性,而是後天的,是在人際交往中形成和體現的,比如通過你的言行舉止來體現。曾經,有一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研究了一位叫珍妮的女性所寫的信件。
  • 人格神經科學:探索人格特質的神經生物機制
    作者簡介:   人格神經科學(personality neuroscience)通過整合人格心理學、神經科學等學科的理論和研究方法,研究人格差異的潛在神經基礎,探索人們在行為、動機、情感及認知等方面產生個體差異的生物學根源。
  • 大五人格特質的起源及發展歷程
    人格是什麼呢?心理學對人格的定義是:個體在先天生物遺傳素質的基礎上,通過與後天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對穩定和獨特的心理行為模式。不過,關於特質的4504個詞成了後來人格心理學研究的核心。這些詞是整個詞表最重要的部分,也最接近於現代心理學家描述人格時所用的術語。所謂特質(Trait),指的是一個人在行為、思維和情緒方面的習慣性模式,比如:有攻擊性的、好交際的。特質是相對穩定的,不容易隨著時間而改變。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質,特質會影響人的行為。有證據表明遺傳對所有的人格特質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 銳學教育:大五人格特質
    【答疑】大五人格特質不包括( )。A.宜人性B.精神質C.開放性D.盡責性【答案】B【解析】此題考查了人格心理學的大五人格類型。大五人格理論認為人格類型包括:開放性(openness):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
  • 人格類型理論
    人格類型理論人格又稱個性,指決定個體外顯行為和內隱形為並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徵。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在這個知識點常考的便是希波克裡特提出的四種氣質類型: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其次便是榮格提出的內—外向人格,他認為任何人都具有外向和內向兩種特徵,但其中一種可能佔優勢,因而可以確定一個人是內向和外向。除了這兩種常見的氣質類型之外,還有霍蘭德的人格理論和斯普蘭格的人格理論。下面就給大家說說斯普蘭格和霍蘭德的人格理論。
  • 學點心理學:特質理論
    導讀 類型理論認為可以把人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這些類型是獨立的、不連續的,就像第一胎出生的孩子和以後出生的孩子一樣。與此不同,特質理論推崇連續性維度,如智力和友誼等。特質是持久的品質或特徵,這些品質或特徵使個體在各種情況下的行為具有一致性。
  • 大五人格理論
    但重要的是要記住,識別一個人的性格並了解他或她更像是一個謎,而不是人格特徵的組合。所以,就像我們在拼圖遊戲中把紅色的和綠色的分開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把匹配的人格碎片分組來解決人格拼圖。據小編了解,迄今為止,將人格特質結合起來的最普遍、最牢固的體系被稱為「五大體系」(其他體系,如人格測試,在心理學中沒有廣泛使用)。
  • 什麼是人格?人的人格特質是如何形成的?看完這篇豁然開朗
    壓抑的人格特質造就壓抑的人,開放的人格特質造就開明的人。——題記一些先天的因素對我們人格的影響被低估了;同時,我們還沒有形成記憶時的人生最早期的關係和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往往會被我們忽略。人格包含積極和消極兩股力量,積極心理學倡導關注人格中的積極力量,認為引導、激發和強化個體的潛在能力和力量,促進其積極人格特質的形成,幫助個體緩解消極的心理因素,從而有益於其身心健康,更好地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積極人格心理學認為個體身上具有仁愛、正義、節制等6種良好美德,而這6種美德各自包含不同的積極人格品質。
  • 解讀丨「和而不同」與人格特質
    目前大家都被君子、小人這兩個主語卡住了,在我們中國人的語境中「君子」「小人」是有非常明確的褒貶之分的。因此談到君子小人,就難免不與道義掛鈎。其實,我們還可以有另外的視角,那就是從人格特質的角度——自然語言中被稱作性格特點——去看「和而不同」。
  • 學習人格心理學究竟有什麼意義?
    人格心理學強調的是人心理的差異性,它提出了許多劃分、描述、解釋、預測各種心理差異的觀點與方法,而任何心理現象的研究者都要涉及心理差異這個問題,所以人格心理學為其它領域研究者提供了分析與解釋結果的依據。如弗洛依德的無意識理論就為認知心理學中內隱記憶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 「人格心理學」你是什麼人格?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大五人格,這是塔佩斯等人發現的人格中五種相對穩定的因素。第一種,開放性。包括想像、審美、感情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第二種,責任心。顯示了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克制等特質。第三種,外傾性。
  • 光明黑暗人格測評測試題:黑暗人格測試、人格陰暗面測試、黑暗人格特質有哪些?
    ,主要為大家分析以下最受關注的問題:人格陰暗面測試36題、黑暗核心人格測試、黑化人格測試、黑暗三角性格測試、馬基雅維利主義人格測試、黑暗三人格測試、人格分列症的症狀測試、心裡測試題、測你被黑化了嗎。因此,我們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格特質。或不苟言笑,憨厚老實,或口蜜腹劍,兩面三刀,或耿直爽快,或迂迴委婉。而就職場生存能力來說,似乎有黑暗人格的人,也更會左右逢源,地位更加穩固。而對於耳根軟、心腸熱、責任心強的人,看似正直而克制,卻經常會很受傷。這樣就會被人利用、甚至被深深傷害。
  • 淺論生涯教育中人格類型測驗和特質測驗的應用
    一、問題的提出 有關「生涯」的理論很多,但眾多理論都認同這樣一個觀點:一個完整的生涯教育過程包含了內部自我認知和外部探索。而在生涯教育中,「測評」作為探索自我的工具,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心理學第三視角,它在「自我認知」的客觀性和全面性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 不得不信,你的人格陰暗面測試得分,嚇壞你自己!超準黑暗人格測試題,人格陰暗面測評,測出真實的你,雙重人格測試題分享,多重人格測試
    在上一期的解讀中,給大家介紹的策略是非你不可,我們和大家分享了這套策略背後的心理學基礎,那就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這是一套在中國非常有名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每個人在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後,就會有更多精神領域的追求,正是因為這種渴求,讓非你不可這種策略變得相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