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生涯教育中人格類型測驗和特質測驗的應用

2020-11-24 騰訊網

關於作者:一個非典型理科男,陰差陽錯,誤入歧途從事了生涯教育,索性將錯就錯。前五年從事技術性工作,目前有想法寫些東西,講些「微不足道」的話。

一、問題的提出

有關「生涯」的理論很多,但眾多理論都認同這樣一個觀點:一個完整的生涯教育過程包含了內部自我認知和外部探索。而在生涯教育中,「測評」作為探索自我的工具,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心理學第三視角,它在「自我認知」的客觀性和全面性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心理學的發展史上,「人格理論」向來有「人格類型論」和「人格特質論」之爭。人格類型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格,根據不同的人格類型可以對人進行分類,並且這些人格類型是獨立的、不連續的。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人格分類——內、外向人格。人格特質論則認為,每一個人都有同類的特性,只是程度等級不同,相對應的行為傾向性也不同。與人格類型論不同,人格特質理論它強調的是,從「連續」的維度上對人格進行劃分。

相對應人格理論,人格測量也發展成兩種類型,一種是以「霍蘭德」「MBTI」等為代表的的人格類型測驗,一種是以「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卡特爾人格特質測評」「大五人格」等為代表的特質類測驗。

「人格類型測驗」優點眾多,顯著的一點,就是為我們提供了對「人格認知」的捷徑,可以快速勾勒出人格畫像特徵,這符合我們思維認知高效運行的慣性。生涯教育實踐中,這種人格類型測驗為我們提供了方便可行的「人職匹配」操作。比如,根據霍蘭德興趣理論的思想,如果將「職業類型」理解為具有「類型化的行為特徵」的角色期望,那麼,進行「人職匹配」的基礎,是對「諮詢者」人格的類型劃分。比如說:教師的職業要素是與人溝通和服務意識,如果一個人的霍蘭德人格類型是S型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說,他的教師職業的匹配度比較高。但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傳統的類型測驗並不能涵蓋所有人格類型,把人分為兩類或十類,都是遠遠不夠的,即便同一種性格的人之間,也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把他們歸為一類,就抹殺了他們的個性。這是類型學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將不同的人分類,難免就會標籤化,助長刻板印象傾向,而當受測者認定自己是屬於某一類型人格的時,在行為上會帶來「自我實現預言」的效果。

「自我實現預言」典型的一個例子出現在英國一所學校的心理實驗中。實驗者在登記學習成績時,故意把一個「優等生班」記錄成了「差生班」,把一個「差生班」記錄成了「優等生班」,不向任何人透漏情況。這份報告是每年開學時決定教師對學生看法的首要參考。

實驗者隨後觀察教師對學生的態度:老師對標誌為「優等生」的學生表現出更多的耐心和更高期望,他們被當做聰明的學生對待;而標誌為「差生」的班級學生則被當做是頭腦愚笨、不合作,難以管教。

一學期後,實驗者對他們的智商進行測試和行為觀察,結果令人瞠目結舌:原本優等生的班級的學生智商測試成績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在行為上也明顯會表現出不合作、好動、浮躁等差生的行為特徵,甚至部分出現厭學傾向;而原本被標記為「差生」的成績卻顯著提高,心態轉變得更樂觀、積極、合作性,也就是說,教師的想法變成了學生的「自我實現預言」。

簡單而言,「自我實現預言」揭示了當個體誇大或扭曲的期望會影響自身的行為時,這種行為會促使預期事件的發生。

這可能給予我們的啟示是,青少年尚處於人格未穩定的發展階段,我們在應用人格類型測驗時也許需要保持必要的謹慎。

從理論上講,一個人如果屬於某種類型,就不能同時屬於另一種類型,例如,一個人如果是男的,就不能同時是女的,是孩子,就不能同時是成人。但是,在性格方面,絕大多數人都是同時符合兩種,甚至更多種的性格,也就是所謂的「混合型性格」。

某種意義上,所有的人都是混合型性格。比如說一個人可能社會型佔20%,管理型佔40%,藝術型佔45%,研究型佔70%,事務型佔60%,傳統型佔70%。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將得分最高的2點編碼或3點編碼視為受測者的人格類型,這裡面其實已經有「特質論」的思想存在。然而霍蘭德的人格類型中對個體的特質分析仍然過於簡單模糊,雖然在反映興趣行為傾向方面它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但是在特質測量方面的內容效度就顯得有所欠缺。

除此之外,人格類型的測驗呈現的,更多的是對「人的行為」的描述,卻難以解釋這個行為發生的動因,比如說,一個人的霍蘭德測驗結果代碼是S型,我們可以對其人格畫像描述為:喜歡社交、友善、同理心較好,有社會責任感等。

然而,我們卻無法獲知是什麼促使了他這一行為傾向的形成,可能是人格特質所致,也有可能是他的階段狀態所致,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分析這些行為的背後動因究竟是個體的特質,還是受狀態環境的影響。

這個方面,MBTI作為人格類型測驗的表現尤為受人詬病。比如在其測驗中測量內外向傾向的條目:「你喜歡花很多時間:A.一個人獨處;B.和別人在一起」。受測者如果選A,則內向計分,選B,則外向計分。事實上,即使一個性格非常熱衷於社交的外向型人,在某些狀態下也會有喜歡獨處的時候,特別是在遇到壓力的應激狀態下。

與此相反,人格特質注重測驗個人穩定的行為模式,這些模式是個人先天遺傳和後天成長環境複合而成的。比如根據一項「敏感型人格」的研究表明,具備敏感型人格特質的人,基因遺傳佔了很高的權重,其次才是後天的環境和人格特質。也正因如此,人格特質測驗可以從「心理動力學」對受測者個性產生的原因和行為動因進行很好的描述,提供了一個縱深動態觀察的視角。

二、潛藏的內在我

——以小L的案例說明。

學生小L,父母外出務工,自幼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初中後在縣城舅舅家寄宿,上高一面臨選科問題,其所在中學在粵東地區升學率較低,如果按照常規文化科高考,攻讀本科的機會比較小。學校多年來一直鼓勵學生考慮藝術高考等更多升學途徑。小L對此很糾結,一方面還是想考上好的大學,然而文化科基礎又比較薄弱,而如果選擇藝術高考,又沒有藝考所需的學習經歷。在親友的建議下,小L前來諮詢。筆者以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和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MPI),嘗試演示類型測驗和特質測驗的綜合應用

小L霍蘭德職業興趣測驗得分如下:

從霍蘭德職業興趣量表中可以得出受測者人格類型編碼為CR,霍蘭德代碼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差值超過50%(常模分),表明興趣的分化性比較好。根據代碼特徵可以簡單描述人格畫像:他喜歡按照計劃辦事,對細節比較關注,動手能力強,注重效率,務實,謙虛,溫和,對研究表現出比較高的興趣,同時也表現得不太善於社交,對文學藝術缺乏興趣。如果依據霍蘭德量表解析,小L人格印象很可能會被認為是沒有創意,偏理性傳統的理科生。

小L的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MPI)得分如下:

從MMPI測驗可以看出,小L個性內向(Si,D),這一點與霍蘭德S分低得到印證,但是內在卻是思維飄逸,想像力豐富(Sc ),只是行事稍缺果斷,故而創造力顯得不足(Pd49,D66),很多東西停留在想法層面,沒有表達出來或者轉化為行動。喜歡接觸新事物(Pa,Ma),但想問題容易鑽牛角尖(Sc ,Pa),思維比較跳躍(Ma),並且毅力和恆心稍差,容易做事三分鐘熱度,如果遇到比較大挫折往往容易放棄(Hs,Pt),出現逃避退縮的行為。這也許可以解析為什麼小L在親友印象中乖巧認真,卻存在學業困難的情況。內心敏感(Hy),但是稍顯過於自我克制(L,Pd),因此日常給人感覺不會情緒化,比較成熟。這個有可能是因為家庭教育比較嚴,以及寄宿等經歷相關(Si),因而不太喜歡直接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感受(Hy,Pt)。目標感不強(Pd),所以面臨選科時比較迷茫。Hy,D分表明,他對情感的體驗性還是較好,而且情感的體驗的深刻性也比較強;Sc分則展現了他內在的想像力潛能,即思維對現實的偏離性。

藝術的美是一種情感的因素,需要情感的體驗參與,所以既需要這種體驗的深刻性,同時也強調這種體驗的獨特性。小L這種內在個性還是比較適合往藝術方向發展的。基於霍蘭德和MMPI結果,結合小L自述對二次元動漫比較感興趣,筆者建議小L高一下學期可以嘗試學習美術,對藝術高考進行了解,作為探索發展的方向之一。同時加強文科學科的學習,提高合作性學習意識,遇到問題多求助老師。

霍蘭德認為,個人的興趣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根據發展的階段,可以劃分為初級階段和成熟階段,初級階段個人興趣廣泛,充滿好奇,而隨著時間推移,個人會將時間和精力逐漸集中在少數幾個興趣的發展上,此時,個體興趣傾向邁向成熟,各類型就會呈現出高低不等的較大差異,霍蘭德將這種興趣傾向發展的差異性稱之為「分化性」概念。

霍蘭德的理論雖然對興趣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做了較好論述,但其理論背景中作為人格的構成部分的「興趣」還是偏向於先驗性的。它假設了一個超乎經驗的興趣人格存在,而工具的目的,就是發現這個「人格類型」。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常說的「發現個人興趣潛能」,與其說是對「個人潛能」的挖掘,不如說是對「個體經驗」的後置總結。它能很好地反映個人的興趣傾向行為,然而解析這些興趣產生的動因,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在小L的例子中,所處環境和家庭教育原因,在他成長過程缺乏孕育藝術興趣的環境。霍蘭德A得分低並不能代表其特質,同時也應該看到小L的成長經歷,其對自我情感的表達較為克制(MMPI的L、Pd,Si量表綜合分析得出),這個也是抑制其情感直接表達,導致霍蘭德A得分低的原因。

不過在興趣發展方面,社會認知理論倒是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對個人興趣選擇的核心動力機製做了較完美的論述。它充分考慮了個人特質與環境因素對興趣的影響,論述了這些因素如何在自我效能和結果期待的作用下,通過經驗的形式發展為穩定的興趣,並且進一步形成個人職業發展的目標。

這對於青少年的生涯教育的啟示或許是:興趣傾向判定不宜過早下定結論,在素質教育尚未有條件普及的國情之下,學校環境單一性和生活經驗重複性(日復一日學習考試)都可能是學生興趣發展的壁壘,畢竟興趣的培養需要更多的外部探索經驗。不過令人高興的是,目前各地研學和企業參訪活動方興未艾。

相關焦點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人格測驗和其測驗的編制方法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人格測驗和其測驗的編制方法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 人格測驗和其測驗的編制方法
    人格測評的方法很多,這裡我們介紹兩種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格測驗方法。一、自陳量表1.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1)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簡稱 MMPI,是現今國外最流行的人格測驗之一,此量表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哈薩威和麥克金裡所編制的,適用於 16 歲以上具有小學文化水平以上的群體。所有題目均採用「是、否、不一定」來回答。
  •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
    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簡稱MMPI)是由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哈瑟韋(S.R.Hathaway)和麥金力(J.C.Mckinley)於40年代制定的,是迄今應用極廣、頗富權威的一種紙-筆式人格測驗。
  • 筆記|《心測》C7 心理與教育測驗的編制與實施 之一、編制心理與...
    C7 心理與教育測驗的編制與實施一、編制心理與教育測驗的基本程序編制測驗的基本程序(一)確定測驗目的1.明確測量對象:以年齡、性別、職業、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民族和文化背景等指標來區分測量對象。2.明確測量目標:明確測量什麼心理功能,是測能力、人格,還是測學業成就。還要進一步把目標具體化。
  • 人格投射測驗與羅夏墨跡測驗
    人格投射測驗投射測驗是一種間接測驗,它向被試提供模糊而不確定的測驗刺激,以便引起被試的想像,讓他的動機、情緒、焦慮、衝突、價值觀念或願望等在不知不覺中反映出來,測驗者據此測定被試的人格特徵。人格投射測驗是建立在如下假設之上的:個體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參與者。個體會主動地、有選擇地接受刺激,加上主觀的意義,並對此作出相應的反應。每個人都以其獨特的方式處理外界信息,整理自己的經驗。當外部刺激越模糊時,個體越容易將自己的情緒、態度、願望等投射於這一刺激,從而更多地暴露其人格特徵。
  • 哈爾濱智力測驗企業_北京好家教育
    哈爾濱智力測驗企業,北京好家教育,《天賦測評系統》依據《皮紋學》《胚胎學》《腦科學》《多元智能》等理論,並結合《行為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體系,為個人提供特長選擇、未來生涯發展方向、家庭教養模式等建議,幫助個人在不同年齡、不同時期因材施教,揚長補短,實現自我生命價值最大化。
  • 就業季|卡特爾職業價值觀16PF測驗,發現你的特質
    劉言倩語純乾貨分享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卡特爾職業價值觀16PF測驗正是幫助我們了解自身特質而設計出來的測驗。最近呢,面臨著就業季的到來,我準備了一系列就業指導分析的常見項目,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留個印象哈~Q:什麼是卡特爾職業價值觀16PF測驗?
  • 筆記|《心測》C8 常模參照測驗 之三、常模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與...
    三、常模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與應用主要的常模參照分數1.發展量表(1)年齡常模:年齡量表最基本的假設是所測量的特質隨年齡作系統的改變。年齡量表的基本要素:①一組可區分不同年齡組的題目;②一個常模團體;③常模對照表。(2)年級常模(年級當量)是不同年級的學生在某種測驗上的正常的般表現水平。
  • 心理測驗中溝通技巧的應用
    心理測驗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即依據一定的心理學理論知識,使用規定的操作程序,對人的行為進行數量化評估或說明,現已廣泛應用於醫學、司法鑑定、教育、軍事、體育等領域。心理測驗過程是被試(即正常人、病人、司法鑑定中被鑑定者)按照主試(即測試者)的要求,完成規定作業過程[1]。主試與被試的溝通貫穿於心理測驗的整個過程。
  • 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
    後來,卡特爾在哈佛大學與奧爾波特、亨利·默裡工作期間,就用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人格。二、卡特爾的因素分析在探索人格結構的過程中,卡特爾使用了因素分析這種統計技術。本書的篇幅無法使讀者全面了解這一方法,但有例子可以說明因素分析是如何確定基本人格特質的數量的。假如你要用一些測驗測量下列十個特質:抱負、同情、合作、決斷、忍耐、友好、仁慈、堅持、創造性和關懷。
  • 07年北大自考「心理測驗學」串講筆記(1)
    中國古代心理測驗的思想,東方文化特點:首先,他們都是描述性的,沒有定量的標準;其次,心理測驗往往將心理特點(能力、人格、智力等)與道德觀念聯繫起來。  7.科學心理測驗產生的原因。  ⑴對智力落後者分類和訓練的早期關注。心理測驗產生的最初原因是對智力落後和精神病人治療的需要。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人格特質理論有哪些
    更多考試試題請輕戳>>>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題庫以下是2020醫療招聘考試醫學心理學資料的具體內容:一、卡特爾的特質理論卡特爾是美國著名的人格心理學家和特質論者。卡特爾通過群集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將人的特質分為表面特質與根源特質。
  • 為什麼職業規劃要做測驗?三分鐘帶你了解測驗量表
    所以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就是,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現代心理科學的方法就是利用量表進行測量。「量表」顧名思義,就是測量的工具,在心理學家眼中,一個量表和一把尺子,一個溫度計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同學們不要低估了量表的準確性,現代心理學已經發展出了一整套的方法來保證這把「尺子」在測量時的信度和效度。並且已經得到了社會和企業的廣泛認可。
  • 一套測驗就下心理問題診斷?心理測驗不是那樣用的,不是神乎其神
    心理測驗在網上有很多,隨便一搜索,就會有各種類型的心理測驗跳出來。關於心理領域的熱文,和測驗有關的也會佔據一席之地:因為涉及診斷,所以我只就心理學專業領域涉及診斷的這部分來回答你的問題。心理測驗有用,但不是決定性的作用在心理諮詢這個領域內,一個合格的諮詢師要具備諮詢技能、診斷技能、測量技能。
  • 延期畢業研究生MMPI測驗分析
    然而,延期畢業研究生更易產生更大的壓力和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引起更多的關注。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不但可提供臨床診斷,而且也用於正常人的個性評定[5,10]。本文應用MMPI比較延期畢業與如期畢業研究生的心理狀況,探索延期畢業研究生的個性特徵和心理健康特點。
  • 根據科學,這是四大人格類型
    每一個都基於人們展示五種不同主要特徵的程度,包括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宜人性和盡責性。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西北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教授路易斯·阿馬拉爾說:「看起來人格特質在心理測量學中得到了很好的接受和建立,但人格類型卻沒有。」 「我只是想知道,人們無法建立人格類型的原因是,沒有足夠的數據嗎?」
  • 心理學中的人格測量方法探討
    在心理學研究中,人格測量的主流方法包括訪談和調查問卷。訪談需要經過嚴格訓練的人格心理學研究者與個體進行對話,在個體積極配合的情況下獲取個體的人格信息。訪談法能夠靈活地照顧到個體的差異,並且能夠應對特殊情形。但是,訪談法難以廣泛使用,因為它必須依賴優秀的專業測評人員才能進行。
  • 根據人格類型選擇專業:自然型人格對應的典型職業和大學專業
    為幫助高中生樹立職業規劃意識,科學、合理地進行學業和職業規劃,教育部考試中心在借鑑大量國外考試機構及教育測量機構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組織專家研發了「升學指導測驗———專業選擇測試」系統。用以指導高考生報考大學前進行專業測驗,主要測試學生的職業興趣和職業勝任力兩個方面,同時提供符合其興趣和能力特點的專業信息,為學生合理選擇大學專業,及早規劃職業人生提供有益信息。專業選擇測試系統把人格類型分為:技術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經營型、事務型、自然型共7種類型。在此整理介紹自然型人格對應的典型職業和大學專業。
  • 心理測驗不是「一測定終生」
    小趙最近很困擾:網上一個據稱「非常準確」的心理測驗結果表明,她和男朋友非常不適合,一旦結合就很可能「離婚收場」。雖然他們現在的關係很好,可小趙還是憂心忡忡。時下很多青少年熱衷於在網絡上或時尚雜誌上參加各種「權威」心理測驗,來測評自己的潛力、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並把結果奉若神明。
  • 人格測量
    人格測量人格測量是心理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在較短的時間內較為準確地了解一個人的人格特徵,對於因材施教,對於心理異常的診斷,對於人員的選拔與任用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人格測量工具——自陳測驗和投射測驗,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人格測量工具——自陳量表。這部分知識點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生疏,有些各地市考試的時候有所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