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
童,兒童、幼童、孩童;
觀,看、宏觀地看;
小人,普通人、平凡的人;
無咎,沒有問題;
君子,有學問、有見識並且有了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和前面的小人相對;
吝,窮困,無路可走的困境。
用幼童一樣的眼光看世界,普通人沒有問題,君子則會陷入困境。
觀卦的卦象是風行地上,是風吹拂大地,輕撫萬物。風,無孔不入,遍及四海。《易經》用風行地上這樣一個自然景象,來象徵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遊歷四方,以知曉天下風土人情;制定政令,以教化海內臣工百姓。
政令的實施,如果依靠一定的手段,就可以事半功倍。於是,古代賢明君主,就借用觀卦「盥而不薦,有孚顒若」,這樣一個宏大、隆重的祭祀儀式來實現他們的治理好天下的願望。
之所以要舉行一個如此宏大的、隆重的祭祀儀式,正是為了讓天下臣子、百姓「觀」,讓天下人都看看,有個有為的賢王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為天下人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進而讓天下臣工、百姓見賢思齊,不斷提高自己,最後使整個社會民風淳樸,道德純潔。
觀卦這樣一個隆重的祭祀大觀,正是出於這樣的目的。它在社會風氣,人們的道德水平還沒有敗壞之前,就把社會風氣往好的一面引領,而不是在射虎道德風氣敗壞以後,再想辦法補救。
初六爻是觀卦的第一爻,在最底層,也最「童觀」,是看世界、看問題最粗淺的方式。用品哪個這樣一種眼光看世界,最終,出現了兩個很不一樣的結果。
一,我欲將心向明月。
最底層的初六爻,距離上面正在進行的大觀最遠,初六爻又是陰爻。沒有自主前行的力量,所以,只能如此遠距離的觀看,不過一時興趣所致,看個熱鬧罷了。
看熱鬧,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筆者也是。小時候,看別人打架,父親見了,肯定是一通呵斥,趕了回去;但如果圍著街上寫對聯的看,又不會阻止。
可見,看熱鬧,也要分看什麼。但凡是向學、向善、有益身心的,哪怕不懂,多看看也是沒有壞處的。
初六爻的童觀,小人無咎,正是這樣。作為距離「大觀」、王道教化最遠的普通人,哪裡懂得水木祭祀呢?但是,只要看得多了,潛移默化之中,必定會有收穫。只要願意看,就是有心向學,就是願意心向光明,就算得上是我欲將心向明月。
二月河先生的《乾隆皇帝》裡,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天山將軍濟度是個粗人,目不識丁。但卻以儒將自居。張口孔孟道德,閉口之乎者也。
紀曉嵐被貶,流放新疆以後,認識了這位濟度大將軍。起初,見濟度滿口之乎者也,卻又用得不倫不類,總是發笑。
經過一段時間,紀曉嵐了解了濟度之後,發現這個人,雖然目不識丁,但他是真的想學。所以,對濟度也漸漸敬重了起來。在別的將軍嘲笑濟度是附庸風雅時,還幫濟度辯解。
是啊,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學問有深有淺,學識有淵博有鄙陋。作為一個普通人,有心向善就很值得鼓勵。中間縱有一些差池,大家也都是能夠體諒的。畢竟在他的哪個位置、以他的能力,就只能看得到那樣的高度,何必苛求呢?
這個就是童觀,小人無咎。
二,周郎妙計安天下。
周郎妙計安天下,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
諸葛亮赤壁一把火燒得天下三分,魏蜀吳三國鼎立。劉備藉口無立足之處,從孫權手裡借來荊州。孫權有心討回荊州。數次無果。
周瑜就出主意,藉口為孫尚香納婿。想偷偷摸摸、悄無聲息地把劉備騙到柴桑。軟禁起來作為人質,交換荊州。
哪兒曾想,諸葛亮早就看透了這一切。交代蜀軍,一到柴桑就大張旗鼓地鬧起來,弄得天下皆知。周瑜的如意算盤沒打成。
周瑜,東吳大都督,一代人傑毋庸置疑。但這件事辦得,實在是「童觀」得很。又想抓劉備,又不想讓天下人非議。真實又想當,又想立,哪兒有這麼便宜的事?
事有從經,也有從權。有的事要按照規矩辦,有的事不能按規矩辦,要便宜行事。這個時候還顧慮哪門子的名聲啊,看到劉備,抓起來再說。再不濟,派一員武將,把劉備圍起來殺了。事後,大不了一推二五六,殺了武將給蜀國洩憤。一員武將換個劉備,這個出入帳都不用算。
大家可以想想,在諸葛亮眼裡,周瑜的這些見識,是不是童觀?身為東吳大都督,如此行事,最後落得個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貽笑千古。
可見,小人可以童觀,縱有錯誤、不足之處,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大家也能夠擔待了;
君子不可以童觀,君子童觀就要「吝」,要陷入困境,更有甚者,像周瑜一樣,淪為千古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