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的門道——《易經》觀卦

2021-01-12 國學末名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盥,盥洗,洗手。現在有些地方還把洗漱室叫盥洗室,尤其在臺灣地區,很常見。內地也有,比較少了。

薦,進獻祭品。

孚,誠信,信用。

巽上坤下風地觀第二十

顒若,莊嚴肅穆、恭恭敬敬的樣子。

大家都知道,古代祭祀,不論大小,都是很嚴肅的事情。有一套很嚴密的流程步驟。

首先是齋戒沐浴;等到了祭祀當天,先把手洗乾淨,這個步驟就叫「盥」;然後,把酒倒在事先鋪好的茅草上,這個叫「灌」;最後,大一點的祭祀,進獻太牢,也就是牛羊豬;小一點的祭祀,進獻少牢,也就是羊豬,沒有牛。這個步驟叫「薦」。

觀卦的卦辭,描述的正是這樣一個場景:祭祀的時候,洗乾淨雙手,沒有進獻祭品,看起來很莊嚴肅穆、很恭敬、很虔誠的樣子。

觀,單獨說這一個字,很不容易下手。幾個詞語放在一起看看,好像就簡單多了:觀光、觀賞、觀察、宏觀。無非都是看。看什麼?看人、看物、看己;怎麼看?從大的角度、宏觀看,暫時不要看細枝末節。

看,說來容易得很。睜開雙眼就能看到。可是,又實在不容易。人們常說,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睜開眼睛就能看到的,那都只是熱鬧。是顯現在外面的、最表層的東西。《道德經》和道家把它們叫做「名」,數術家把它們叫做「相」。真正會看會觀的,看的是背後的「道」、深處的「理」。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必然會有不同的結果。秦人看白起,一代名將,長平一戰,坑敵四十萬,千古人傑;趙人看白起,好殺屠夫,坑殺降卒,雖百死難贖其罪。秦人看李牧,奸詐匹夫,誤我大事,必先除之;趙人看李牧,南卻強秦,北抗匈奴,國之柱石。

事情就是這樣,你有你的觀點,他有他的觀點,永遠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觀卦爻辭最終做出這樣的解釋:童觀、女觀、觀我、觀國、觀我、觀人。

童觀,說的是不太成熟的觀點;女觀,說的是一家之言,可能有偏頗;這兩個都不很恰當。那麼,該怎麼做呢?童觀也要,女觀也要,觀察環境、審時度勢(觀國),審視自己,這些都做到了、做好了,最後,再去觀別人。

觀卦卦辭爻辭

觀卦爻辭,觀我出現了兩次,其意是不是要告訴我們,人啊,還是要多審視我自己呢?

觀卦,是十二消息卦,也叫十二闢卦之一,代表八月。十二消息卦分別是:復、臨、泰、壯、夬、乾、姤、遁、否、觀、剝、坤。從復卦代表的十一月開始,依次類推,到坤卦代表的來年十月結束。其過程就是陰氣逐漸侵蝕純陽乾卦,陽氣逐漸侵蝕純陰坤卦。

從數術角度看,觀卦四爻主世,也就是從下往上數第四爻為世爻。世爻,是民間周易佔卜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所代表的就是你要問的那個事情。

將天幹地支糅合以後,與六十四卦的每一爻相配叫納甲。觀卦納甲自下往上,分別是乙未、乙巳、乙卯、辛未、辛巳、辛卯,缺金水。觀卦屬乾宮,乾宮屬金,也就是說,觀卦缺兄弟、子孫爻。這裡要注意的是,其意並非現實之中沒有兄弟、子孫。它的具體含義要因地制宜,在具體的環境中分析。

歷史上,關於《易經》的註解,可謂是多如牛毛。對於觀卦的解釋,最常見的是:祭祀的時候,該做的都做了,也非常虔誠。但是,或限於能力,或限於條件,並沒有進獻祭品,這樣做也行。心意到了也就可以了,不必太過苛求。

這樣做可以嗎?我也不清楚。接下來,我們看幾句話。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這兩句話都出自《論語》。前句的意思是,祭天的時候,才完成了「灌」這個步驟,就離開了,這種祭祀不看也罷;後句的意思是,祭祀的時候,子貢想要省去進獻熟羊肉這個環節,孔子說,賜啊,你想著要節約,這是沒有錯的,但是我想的卻是這個禮儀本身(完整性以及它的意義和對世人的影響)。

明理解惑

有些儀式可以簡略,有些不能。唐高宗李治時候,封禪泰山。從洛陽出發,到泰山,那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儘管勞民傷財,但還是要做。為什麼?北方、西方少數民族蠢蠢欲動,有不臣之心,那時候的封禪就是今天各大國亮肌肉,是為了警告那些心懷叵測的人,做壞事之前,先掂量一下,你有沒有那個能力,有沒有那個實力。所以,我個人覺得,有些形式主義還是必要的。

再看看今天。你總說你喜歡一個女孩子,但就是沒有任何表現。你讓人家怎麼相信你?唉,在有些比較特定的節日、場合,買束花、送個戒指就對了。發自內心的喜歡是根本,但是這個東西別人看不見啊,你要表達出來、表現出來,而你表現出來的那個就是形式。

它,必要嗎?

謝謝閱讀

風地觀,風行地上,輕撫萬物,像不像聖人用王者之道教化世人?教化世人,光靠說行嗎?恐怕不行,得以身作則,《道德經》也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做出來的那就是儀式。做得多了,就會有人覺得那是形式主義,不必要。不用理會……

相關焦點

  • 極目遠眺上層樓還是功成名遂身自退——《易經》觀卦六三爻
    在我的認知範圍之內,我更傾向於做如下解釋:觀,就是看;我,我的個人能力、主觀意願等;生,我的處境,時間、空間環境等客觀層面的東西。進退,前進或者後退,取或者舍。整句話放在一起:觀察我自己的個人能力、主觀意願以及時間、空間等環境因素之後,再決定是進是退、是取是舍。觀卦六三爻是陰爻,且不得位。
  • 易經觀卦上九爻,教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智慧
    不管這些老同志到底是什麼樣的想法,但我以為,也許這些老同志更應該做的,就是去學習一下《易經》觀卦上九爻的知識智慧,看看上九爻處於一個時運已過的境地時,是如何自處的,學到了上九爻的智慧,也許對自己的行為就會有所反省了。那麼觀卦上九爻給我們的智慧啟示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 我欲將心向明月和周郎妙計安天下——《易經》觀卦初六爻
    童,兒童、幼童、孩童;觀,看、宏觀地看;小人,普通人、平凡的人;無咎,沒有問題;君子,有學問、有見識並且有了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和前面的小人相對;吝,窮困,無路可走的困境。用幼童一樣的眼光看世界,普通人沒有問題,君子則會陷入困境。觀卦的卦象是風行地上,是風吹拂大地,輕撫萬物。
  • 深入解讀易經的觀卦,如何成為人生的強者,原來道理盡在其中!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觀卦的由來風地觀卦,上卦代表繩子,為鏈條,項鍊,下卦是坤,為地,為腹,腹上為胸,胸前佩戴繩鏈,是項鍊之象。
  • 天子祭天絕非沽名釣譽,周易觀卦為您揭示這其中的大學問
    周易第二十卦是觀卦,上一卦是臨卦。觀與臨之所以放在一起,就是因為其嚴密的關聯性。臨是君王大觀在上,君臨天下以觀萬民。而觀則是帝王主動讓百姓來觀看自己的行為。一觀一臨就是易經中一陰一陽既為道的體現。那麼觀卦究竟在講什麼?觀卦卦辭表達得很朦朧「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 《書法問集》499、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何看書法中的門道?
    每個行業都有些「門道」。【書法有很多「門道」,書法最重要的門道就是判斷一幅字好壞的三個步驟:筆畫、結體、章法。】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真實存在的書法家,秦相李斯生於公元前284年。今年2019年,如果書法史從李斯開始算,那麼也2000多年了。存在了2000多年的一件事情,「門道」數不盡。其中很多「門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實用,不適用,或者沒有用。
  • 日本對《易經》研究的路徑
    關鍵詞:日本;易經;研究;  來源:《世界哲學》2018年第3期  根據寫於720年的日本著作《日本書紀》記載, 應神天皇十六年, 王仁把儒學傳入日本。由此可知, 公元五世紀, 作為《五經》之一的《易經》已經傳入了日本。《易經》傳入日本後, 對日本的政治思想、哲學思想、生活習俗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影響, 《易經》思想滲透日本社會的各個方面。本文只是分析《易經》傳入日本後, 日本學者對《易經》的研究路徑。
  • 易經十二闢卦在歷史中的不同運用分辨法
    天地否卦變動四爻,則成為風地觀卦。風地觀卦變動五爻,則成為山地剝卦。山地剝卦變動上爻,則變成坤卦六陰爻。坤卦變動初爻,則成為地雷復卦。地雷復卦變動二爻,則成為地澤臨卦。地澤臨卦變動三爻,則成為地天泰卦。地天泰卦變動四爻,則成為雷天大壯卦。雷天大壯卦變動五爻,則成為澤天夬卦。澤天夬卦變動上爻,則又成為乾六陽爻卦。周而復始以十二卦象陰陽爻上下順序依次變動寓意十二個月的變化。
  • 讀懂《易經》十二消息卦,從此擁有開掛的人生!
    茶易師「講經說法」:《易經》十二消息卦教你修身養性之道!大家都知道,在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易經》當中,有所謂十二闢卦,也稱作十二消息卦,可按以下順序次第排列:復卦—臨卦—泰卦—大壯卦—夬卦—乾卦—姤卦—遁卦—否卦—觀卦—剝卦—坤卦。
  • 《易經》觀卦六四爻——良禽擇佳木而棲和職責所在無旁貸
    六四爻看九五爻,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莊嚴肅穆、隆重盛大的祭祀場景,盡收眼底。否卦是易經第12卦,也是乾宮第四卦。否卦的卦象,外卦乾卦純陽向上,內卦坤卦純陰往下。大往小來,陰陽不能交融。於是光明泯滅,黑暗當道,閉塞不通。 由此可見六四爻的重要性。一旦六四出了問題,就像古代社會,皇帝和百姓完全隔絕,互不知情,其後果不堪設想。東漢末年十常侍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 易經智慧:9月份幸運色彩播報
    《易經》是「天書」,是時間、空間之書,是勘察天時,應用人事的工具書。《易經》的基本原理來自「陰陽五行」,是老祖宗對人與自然、周邊環境、衣食住行和諧共生的抽象認知和樸素心理。《易經》的價值在於「趨吉避兇」。
  • 易經簡易思維分析數字能量
    易經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預測未來的一種工具而且還讓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思維模式。「簡易」就是最重要的思維模式之一,在學習易學大師邵雍所著的《邵子神數》的過程中使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邵雍大師研究問題的全面和精準。他對《易經》所領悟到的高度無人能及。邵雍對易經「簡易」原理也達到了出神入化。
  • 最新梳理《易經六十四卦錯綜關係》,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
    從古至今歷代易經愛好者、研究者都在不斷的努力去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尋找易經隱藏著的秘密。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有:變卦(之卦、動卦)、錯卦(對卦、旁通卦)、互卦、綜卦(覆卦、反卦)等。
  • 一切有定數,而數的變化是無窮的,在易經之中是這樣講「數」的
    否卦之後,四爻一變,就是觀卦,五爻一變就是剝卦。等到六爻全變,就是坤卦了。我們舉個例子。一家公司發展得非常好,那就是乾卦。乾卦就非常好,其六爻都很積極,都很主動,都非常自強。這樣的公司會倒閉嗎?會的。因為這樣的好公司,所有的人都想進來。正人君子想盡辦法想擠進來,如果擠不進來,那也就算了,他不會耍什麼手段。
  • 神奇的易經斷卦實例分析:卦中的信息要理解透徹,不要看一面之詞
    比如說都要看五行和用神,需要辨別旺衰,梅花易數更貼近易經的爻辭,用易經64卦中的一卦之爻辭來預測事情的發展方向,從而解卦。梅花易數講究的是隨時隨地的起卦,隨心所欲的問卦。山就是艮卦,山下有老人,老人代表乾卦,所以艮在上乾在下乃是大蓄卦。這就是梅花易數的高明之處,我們看卦解卦,一定要熟練掌握易經的命理和術數,才能打下堅實的基本功,沒有堅實的基礎作為後盾,那麼我們算出來的結果自然不準。
  • 學易經有啥好處?能掐會算不在話下,高級的人卻用它起名字!——易經...
    易經是群經之首,不僅哲理深遠,而且文辭優美,所以古往今來很多厲害的人都從中命名。今天就讓我們看幾個例子。 第34節:流傳千年的好名字 1 酈道元,字善長,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水經注》。出自《易·乾卦·文言》:元者,善之長者也。
  • 用簡易思維模式分析易經,尋覓數字間隱藏的能量密碼
    易經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預測未來的一種工具而且還讓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思維模式。「簡易」就是最重要的思維模式之一,在學習易學大師邵雍所著的《邵子神數》的過程中使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邵雍大師研究問題的全面和精準。他對《易經》所領悟到的高度無人能極。邵雍對易經「簡易」原理也達到了出神入化。
  • 旱荷得水貴人來,時來運轉喜事多,風地觀卦之解析
    以體用來論觀卦,上卦為巽卦,下卦為坤卦,為長女配老母,純陰之象。外卦巽木克內卦坤土,是為克入,於內不利。如果佔測人身體,外卦巽木克內卦坤土,可斷為老婦有病,病在腹部也。若以觀卦來測問方位之吉兇,則震巽二方不利出行,因為木克土克入,於內不利也。如果去往震巽二方,則容易出現自身損傷,易受外傷之象。求人辦事則遇阻難成,不成之象。
  • 巧妙運用錯、綜、交卦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的六十四卦彼此之間不是相互孤立靜止不變的,因此才會發展出錯掛、綜卦、交卦等等易理知識,理解和掌握了這些變化關係有助於我們理解和記憶易經六十四卦。01錯掛、綜卦、交卦的概念錯卦是將本卦的陰陽爻在位不變的情況下,本卦每爻陰陽互變後就是錯卦。
  • 一起來看一看有趣的「數字易經」吧!
    提起《易經》,人們往往會用「包羅萬象」這個詞來形容,「包羅萬象」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說某樣事物的內容極其豐富,應有盡有,無所不包,而《易經》只不過是一本薄薄的「小書」,它真的能當得起「包羅萬象」這個美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