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每個行業都有些「門道」。
【書法有很多「門道」,書法最重要的門道就是判斷一幅字好壞的三個步驟:筆畫、結體、章法。】
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真實存在的書法家,秦相李斯生於公元前284年。
今年2019年,如果書法史從李斯開始算,那麼也2000多年了。存在了2000多年的一件事情,「門道」數不盡。
其中很多「門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實用,不適用,或者沒有用。比如如何選擇一塊好的硯臺。
上圖清乾隆歙石銅鍍金龍紋匣暖硯 ,「硯」在我們當代作用遠遠不如以前。有不少學書法的人,甚至沒有磨過墨。說到「墨」了,那又有很多「門道」。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如何把字寫好是書法中最重要的事情。那麼如何判斷字的好壞就是最重要的「門道」,知道好壞高下才能知道練字的方向。
判斷一幅字的好壞:筆畫,結字,章法。
一:筆畫。
筆畫即筆畫質量,初階控筆的能力的檢測。
關於筆畫質量楷書比較好舉例,上圖田英章所寫的楷書基本筆畫。如果你寫楷書,基礎筆畫很差,那麼你楷書還不過關。
特別注意:篆隸草行楷都是有筆畫質量,不要以為寫草書的筆畫質量就不重要。
二:結字。
結字即「結體」或「間架」,就是一個字的筆畫怎麼安排。這個階段就比上個階段高階一點。
比如上圖懷素草書卷《自敘帖》中這個「國」字,這個國字非常「圓",漢字也有人叫方塊字,這個國字的結構就很有趣,雖然是圓的,但是結字的方式和楷書和行書差不多。
三:章法。
章法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簡單地說:這幅字整體的觀感。
」章法「可以理解成一幅字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前面兩點筆畫和結字。
比如上圖董其昌的《赤壁賦》,全篇過於偏向右上角,左下角非常的重。為什麼會偏,筆畫和結字都是原因。
這個階段要做好了,需要大量的書法知識積累,還有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
【一人有感】
筆畫、結字、章法,這三點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由點到面,由近到遠,由偏到全。
我們中國書法還是寫字,不是畫畫。不能只看章法,章法非常好筆畫和結字一定也好。
不少人喜歡日本對於文字的處理方式,有些人非常迷戀日本對文字的一些處理,有些甚至拿日本的方式放到我們書法中用。
我們當代也有不少人,越來越像日本那樣畫一幅字。完全不考慮筆畫和結字,追求所謂的章法。可是那其實是畫畫。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不是繪畫,也不是什麼什麼的藝術。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12月22日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