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好,心情就好。心情好了,就要表達、抒發。表達的方式不一樣,有的人喜歡喝酒,有的人喜歡唱歌,有的人喜歡寫詩。作為詩人,在心情好的時候,當然要寫詩。下面十首古詩,就是詩人高興心情的表達。詩人的追求不同,他為之高興的事情也不同,因此在詩中反映出的境界也不同。下面十首詩,雖同為抒發高興心情,但卻體現出了不同的境界。到底哪一種境界更高一些,可能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認識,那麼就由讀者自行做評判吧。
好心情
1. 歸園田居(其一)
魏晉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曖曖遠人村
這首詩是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八十多天後,不願「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裡小兒」,掛印回家後而寫的。他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脫離束縛,脫離牢籠,終於徹底與官場決裂,回歸田園、回歸自由,其內心的解脫感、喜悅感是不言而喻的。這首詩中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就是他歸隱後愉悅的心情反映。不與當時骯髒的官場同流合汙,不為五鬥米折腰,這是一種境界,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依依墟裡煙
2.終南別業
唐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晚年雖官至尚書右丞,但他已經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開始吃齋奉佛,悠閒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無欲無求,做到了「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所以才能夠高興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以至於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這是多麼自由愜意的事!能做到這一點,又是一種境界!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3.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他的理想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安史之亂令他熱愛並為之效力的國家支離破碎,他是多麼心痛!當他被叛軍俘虜後,想方設法逃出來,不顧自身安危,冒險穿越叛軍佔領區投奔肅宗,繼續為國效力。所以,當他聽到官軍勝利的消息後,那種發自內心的驚喜溢於言表,揮筆寫下他的「生平第一快詩」。
即從巴峽穿巫峽
4.江村
唐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在成都浣花溪的一段時光是他一生中難得的安定生活,對於這暫時的安定,杜甫感到非常滿足,非常幸福。所以這首詩在一片寧靜的氛圍裡,細膩地描畫了優美恬淡的景物,隨意地敘寫了閒適溫馨的生活情趣,表現出了滿足和欣然。
相親相近水中鷗
5.客至
唐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杜甫能夠在成都暫時有一個棲身之所,已經很滿足了,而這時再有客人來訪,那就更是錦上添花的事。這首詩流露出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高興的心情,表現出了濃鬱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花徑不曾緣客掃
6.問劉十九
唐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白居易的一生基本上仕途通達,生活無憂。對他來說,下雪天正是在溫暖如春的室內舉杯對酌的好時光。這首詩就寫了詩人在一個風雪飄飛的傍晚邀請朋友前來喝酒,共敘衷腸的情景。賞雪飲酒訴衷腸,當然心情不錯。
紅泥小火爐
7.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在這首詩中表達的高興心情不僅僅是因為新年到來、歡樂景象和萬象更新,更在於他對變法勝利和由此帶來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
總把新桃換舊符
8.登科後
唐 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人生四大喜事趕上哪一件都會令人欣喜若狂,更何況屢試不第,直到四十六歲終於登科及第的孟郊的心情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兩句將他在春風裡洋洋得意地跨馬疾馳,一天就看完了長安的似錦繁花的極度歡快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春風得意馬蹄疾
9.南陵別兒童入京
唐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
李白素有遠大的抱負,他立志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但始終沒有實現的機會。直到李白已四十二歲時,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他異常興奮,滿以為實現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立刻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詩中毫不掩飾其喜悅之情,詩人求用心切、受寵忘形的神態躍然紙上。
10.早發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朝辭白帝彩雲間
有什麼比得上生命重要?有什麼事情能比死而復生更高興?公元759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在當時那就是赴死之地,李白也是抱著必死的心態前去的。而就在他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不用去赴死了,這就好比死而復生,李白那種驚喜的心情一發而不可收,所有的愉悅、所有的欣喜都在這首詩裡了。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