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懷古》:春天的命名和雅稱

2021-01-09 魔都柒月

《春之懷古》中,寫道: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隻小羊在吃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在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隻患風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的舒活,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紗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量來為季節命名:「春」。

那麼,「春」又是怎麼命名的那?

春,最早見於甲骨文。最初的春字,在甲骨文中刻寫成像一顆嫩芽剛剛鑽出地面的樣子,這顆嫩芽就是「屯」字。「屯」這個字就像草木出生,曲折而又艱難的形狀。它的形狀就像由一棵草貫穿而成的,上面一橫代表地面,屯字的尾部彎曲。所以在春天生長的草木,曲折而又艱難。

「春」的本義是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後延伸至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在之後的甲骨文、金文、小篆裡,都以「草木」和「日」會意「春」字。

「春」,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說文解字》認為"春,推也",也即有"春陽撫照,萬物滋榮"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等意。《公羊傳》:「春者何,歲之始也。」《爾雅》:「春為青陽,春為發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氣也,故生。」

「春天」的雅稱,有哪些那?

「春」被稱為三春、九春、青春、青陽、豔陽、芳春、陽春、天端、青帝、蒼天、發生等。

三春:古人以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簡稱「三春」。

班固《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李白《別氈帳火爐》:「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宋方壺《鬥鵪鶉·踏青》:「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春盡了》:「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春:古代把春季三個月的90天,按10天劃為一春,整個春天就是「九春」。

阮籍《詠懷》:「悅懌若九春,馨折似秋霜。」

唐寅《金粉福地賦》:「瑤池疏潤,演麗於九春;析木分輝,流光於千裡。」

青春: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綠,故稱為「青春」。

《楚辭·大招》:「青春受謝,白日昭只。」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白時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

劉基《風入松》:「但道青春未謝,不知芳徑苔深。」——

青陽:春天陽光溫和明媚,能帶給人內心無比溫暖,因此春又有「青陽」之美稱。

《爾雅·釋天》:「春為青陽。」郭璞註:「氣青而溫陽。」

樂府詩集《青陽》 :青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並愛,跂行畢逮。霆聲發榮,壧處頃聽,枯槁復產,乃成厥命。眾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噬,惟春之祺。

孟浩然《歲暮歸南山》:「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初。".

陳子昂《感遇》: 「白日美不歸,青陽時暮矣。」

豔陽:春天風和日麗,陽光燦爛,故又稱「豔陽」。

杜甫《數陪李梓州泛江,有女樂在諸舫,戲為豔曲二》:「競將明媚色,偷眼豔陽天。「

鮑照 《學劉公幹體》:「豔陽桃李節,皎潔不成妍。」柳永 《長壽樂》:「繁紅嫩翠,豔陽景,妝點神州明媚。」

芳春:春天天氣漸暖,百草萌發,萬木滋長,奇花異草鬥芳菲,於是春有了「芳春」的雅號。

陳子昂《送東萊王學士無競》:「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

陸機《長安有狹邪行》:「烈心厲勁秋,麗服鮮芳春。」

李世民《望送魏徵葬》:「望望情何極,浪浪淚空泫。無復昔時人,芳春共誰遣。」

韋應物《酬劉侍郎使君(劉太真)》:「瓊樹凌霜雪,蔥茜如芳春。英賢雖出守,本自玉階人。」

屠隆《彩毫記·夫妻玩賞》:「今日日朗風和,值芳春之淑景;沙明水碧,當荊楚之歲時。」

《天雨花》第十四回:「碧桃繞檻開如錦,蜂聲蝶影戀芳春。」

陽春:我國江南一帶,人們將春天冠以「陽春」和「陽春三月」的美稱。

《管子·地數》:「君伐菹薪,煮泲水為鹽,正而積之三萬鍾,至陽春,請籍於時。」

《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酒肆布衣《醉吟》:「陽春時節天氣和,萬物芳盛人如何。」

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天端:因為「春為四時之始」,春天被前人稱作「天端」,意義是一年天時的初步。

《公羊傳·隱公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

徐彥疏:「天瑞,即春也。」

陳立義疏:「春為天之始,繫王於春,故為上繫天端。」

青帝: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五帝之一,掌管天下的東方。五行中對應木,季節中對應春天,五色中則對應青色。

《尚書緯》:「春為東帝,又為青帝。」

蒼天:蒼,青色。春天萬物轉青,故稱「蒼天」。

《爾雅·釋天》:「春為蒼天,夏為昊天。」

發生:春天草木萌發、滋長,故有此稱。

唐錢起《春郊》:「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相關焦點

  • 關於「春天」的雅稱,你知道多少?
    古代將夏曆的正月、二月、三月稱為春。一年四季在於春。在古代春天還有各種各樣的雅稱,這些雅稱從不同角度生動地傳達了人們對於春天的感受、憧憬和希望,記載了春天的文化意義。三春:古時以農曆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簡稱「三春」。詩人孟郊有「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
  • 一年最好是青春:古人給春天起了多少個別稱、雅稱和代稱
    公曆四月,農曆三月,已經到了春天的尾聲,頗有些留戀,恰好看到一些寫春天別稱的資料,很是有趣,想不到古人真不嫌麻煩,居然給春天起了那麼的名字,現在讓我們來分享一下春天的別稱、雅稱和代稱。人們常說「三春」,這「三春」指的就是春天。
  • 《春之懷古》:倉頡造字
    《春之懷古》中寫道: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我們來講一講「倉頡造字」。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
  • 古人真會起名字,單一個春天竟然有這麼多雅稱,知道一半就很厲害
    春天是一年四季裡的第一個季節,是一個萬物復甦的時期。春天的陽光和煦溫暖,處處鳥語花香裡透露著勃勃的生機。相信大多數人最喜歡的季節就是春天,從那些有關春天的詩詞就可以看出來,傷春惜時的只是少數,讚嘆美好的還是多數。那麼,這個詩意的春天馬上又要過去,而那些春天的雅稱你知道多少呢?蠢:什麼?「蠢」。可能大家看到這個都會很覺得奇怪,春天還可以用「蠢」來形容嗎?
  • 一年初始,親啟四季雅稱
    九春 古時的「三春」3個月共90天, 10天為一春,故有「九春」之名。 ——《爾雅·釋天》 「春為發生,夏為長贏。」
  • 這些別稱、雅稱,很美!
    春:蒼靈。 夏:朱律。 秋:素律。 冬:玄英。 水:清瑤。 甘露雅稱:天酒。 霜也叫:青女。 古琴又名:鶴軫。
  • 月份的雅稱,美到極致,你知道多少
    一年四季,十二月份,每個月的雅稱都很多很美,這是古人為我們留下的珍貴遺產,知道的越多,想像的空間就會越大;知道得太少,可能就太可惜了。花五六分錢時間沐浴古人的智慧,充實一下自己,愉悅的不僅僅是心情。總之,非常值得,也有這個必要。一月的雅稱有:孟春、正月、端月、元月、新正、開歲、嘉月、瑞月、陬月、孟陬、柳月、初月等。「孟春」稱呼是將一年新歲首月看作春季之始。
  • 人參的雅稱有哪些?
    由於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稱為人參。古代人參的雅稱為黃精、地精、神草。人參被人們稱為「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之一,是馳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貴藥材。
  • 12個月的雅稱,原來可以這麼美
    :仲春、卯月、如月、夾鍾、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又有六月叫做暑月之說。 有一種蘭花在初秋開放,故又把七月稱為蘭秋和秋月。
  • 花朝麥秋小陽春 來感受下各月雅稱裡的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還為每個月份都起了許多雅稱,有的是按季節次序,有的是以植物為象徵,有的根據日月交替規律,有的是來自美好的傳說。(本文所涉及的月份和季節都是以農曆排序來說的。)以季節順序為名農曆一年有四季,每季有三月。古時兄弟間的排行,以孟為大,仲為次,季為三,轉而用作每季月份的次序。
  • 你見過哪些美得不可方物的別稱或雅稱?
    看了古時候的典籍,才知道何為文字之美。 天地萬物,草木零長,均有別稱,如詩如歌。 自然 【雲】 纖凝、玉葉為雲之雅稱
  • 12個月的雅稱,原來這麼美
    我們古人在長期的生活中,為每一個月都起了許多雅稱,今天,詩詞君來介紹十二月份的雅稱,你更喜歡哪一個月的稱呼呢?一月孟春、柳月、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初陽。吳自牧在《夢梁錄-正月》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正月又稱端月,那是秦朝為避始皇之忌諱,「正」與嬴政的「政」諧音,故而把正月改為端月。柳月:正月銀柳插瓶頭,稱柳月。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
  • 讀睡詩詞精讀|李家榮《金陵懷古》詞特輯5首
    讀睡詩詞精讀|李家榮《金陵懷古》詞特輯5首 2020-11-24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十二個月的雅稱,原來這麼美
    我們古人在長期的生活中,為每一個月都起了許多雅稱,今天,給大家介紹介紹十二月份的雅稱,你更喜歡哪一個月的稱呼呢? 吳自牧在《夢梁錄-正月》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正月又稱端月,那是秦朝為避始皇之忌諱,「正」與嬴政的「政」諧音,故而把正月改為端月。柳月:正月銀柳插瓶頭,稱柳月。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東溟。
  • 知乎高贊回答|你見過哪些美得不可方物的別稱或雅稱?
    看了古時候的典籍,才知道何為文字之美。天地萬物,草木零長,均有別稱,如詩如歌。自然【雲】纖凝、玉葉為雲之雅稱,又作玉女披衣,也稱天公絮。【雪】稱幹雨,美名玉妃、玉龍、玉絮、玉蛾、玉蕊、玉蝶、玉塵、玉英、玉霓。
  • 冬天的12種雅稱,美翻了!你都知道嗎?
    冬天的12種雅稱,美翻了!你都知道嗎? 古典詩詞中,冬季的別稱甚多,詩人往往根據要表達的情感和平仄的需要,選用不同的別稱,你知道這些獨特的雅稱嗎?
  • 春天早來晚走比往年長半個月 「無春馬年」春日長
    春天早來晚走比往年長半個月 「無春馬年」春日長 2002年5月10日02:26  北京晨報     晨報訊(記者 薛暉)雖然本周一就已「立夏」
  • 古代對顏色的雅稱,美極了
    古代文人煮酒烹茶、吟風頌月,生活處處都極為風雅,就連顏色的稱謂都別有意境,那麼,都有哪些富有詩意的顏色雅稱呢?梅染所謂梅染,就是用梅花樹天然染就的顏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梅乃花中君子,天生麗質芳姿、色彩豔麗,卻獨自於雪中寂寞盛開,不為繁華易素心,梅染之色也恰似梅花,十分的淡雅素淨。荼白所謂荼白,就是如荼之白色。「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 【薦讀】十二個月的雅稱,原來這麼美
    我們古人在長期的生活中, 為每一個月都起了許多雅稱, 今天就來介紹十二月份的雅稱, 你更喜歡哪一個月的稱呼呢?
  • 漲知識:十二個月的雅稱,原來這麼美
    我們古人在長期的生活中, 為每一個月都起了許多雅稱, 今天,詩詞君來介紹十二月份的雅稱, 你更喜歡哪一個月的稱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