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抗震戰士集體被保送上大學 畢業後轉為幹部

2021-01-09 搜狐網

  「我還能再救一個」

  汶川抗震功臣來昆上學

  磚頭和水泥板因為餘震開始往下掉,「往後撤!」指揮人員下命令。一名剛從廢墟中救出一個孩子的戰士,面對拖著他的戰友撲通跪下,大哭:「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這是汶川地震中讓我們熱淚盈眶的畫面之一。近日,這個名叫荊利傑的19歲戰士來到昆明,在位於小石壩的公安消防部隊昆明指揮學校進行為期三年的大專學習。

與他一起學習的220多名抗震英雄被學校命名為「功臣團」。

  震後噩夢 沒能再救一個

  看到攝影記者拎著兩個大包,他幫忙提起其中一個。初次見到荊利傑,感覺他是一個熱心青年。

  功臣團的學生主要分在學校的一大隊和二大隊。12月15日下午,學校正在搞第五屆校運會,問起抗震救災的事情,荊利傑儼然成了一個明星人物。「我只是做了一個戰士應該做的。」 荊利傑靦腆地說,大家認為他很厲害主要是因為地震前他只是一個入伍5、6個月的新兵,地震後就被保送到學校學習,這意味著三年後畢業他就是一個部隊幹部,大家認為一個新兵提幹很罕見。他說,其他戰士都當了幾年兵,因為此次立功的機會才被保送到學校學習。而他老家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陡縣的農村,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報名參軍後在四川省德陽市公安消防支隊綿竹中隊。

  大多數功臣團的戰士都是8月初接到了保送通知,隨後到了公安消防部隊昆明指揮學校學習。三個月後的11月4號,荊利傑才接到中隊指導員的通知:他被保送到昆明讀書。「怎麼我還能去上學呀?大家不是早去了嗎?」 荊利傑很意外。到學校後,跟曾經一起奮戰在抗震一線但素不相識的戰友朝夕相處,地震救援的經歷是大家講得最多的話題。「你跪著大哭大叫的那個場面太感人了。」每當戰友們這麼說,他都臉紅著笑笑。

  「在一片瓦礫的廢墟中,我用手刨呀刨的,怎麼也無法把那個背對著我的小女孩救出來……」來學校一個多月了,可荊利傑還是會被這個噩夢驚醒。半夜,聽著舍友發出舒緩的呼吸聲,荊利傑獨自睜大雙眼,回想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畫面:5月13日, 他跟戰友在綿竹武都教育中心參與救援,當時教育中心的一所小學跟一所幼兒園的教學樓全部坍塌,在坍塌的教學樓下,一些未成年的小學生被壓在殘垣斷壁下。幾名家長哭喊著在廢墟上刨出一個洞,裡面有兩個11歲左右的小女孩。一個被壓在一個大鐵箱子下,另一個臉朝內被壓在教學樓坍塌的大梁下,兩人都還活著。找來鐵鍬、鋸子等工具,他把被壓在箱子下的女孩子抱了出來。餘震襲來,坍塌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搖搖欲墜,「往後撤!」指揮人員下命令。「我的同學還在裡面……」被救出的女孩哭喊著被家長抱離現場。隨後,他面對拖著他的戰友撲通跪下,大哭:「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

  然而,無論他怎麼哭喊,那個小女孩最終因為餘震被埋在地下。愧疚!荊利傑跟許多參加抗震的戰友一樣,對不能救出的遇難人員總是有著深深的愧疚。那個被救出的小女孩大叫著「我的同學還在裡面,你一定要堅強……」的話經常迴響在他的耳邊。

  「抗震剛完時,閉上眼就會夢到救人場面,慢慢的,現在次數少了!」荊利傑說,大家都不太願意回想當時的情景,目前最重要的是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好好學習。

  刻骨銘心 媽媽的手機號

  「135****0062」,這是一個刻在胡順揚心頭的手機號碼,每當獨自一人念出這個號碼,他都感覺痛徹心扉。

  8月22日,從寧夏公安消防總隊銀川消防支隊永寧中隊被保送到昆明學習,這意味著他從一個將要面臨退伍回四川的士官跨進了幹部的行列。「這是個意外,是領導幫我極力申請的結果。」胡順揚說,抗震當中他只是做了一名消防戰士應該做的。

  在公安昆明消防指揮學校見到胡順揚,他穿一身軍裝略顯成熟。腳下穿著一雙已經有點舊的皮鞋,左腳皮鞋後跟上有一個母親幫他補的補丁,那是母親留給他的唯一遺物。

  「空閒的時間多起來,忍不住想念!」 胡順揚說,以前在中隊時整天忙著出警,上學後跟戰友說起一起抗震的場景,就想起地震時的那些畫面。地震前幾天,家在四川北川縣城的胡順揚休完20多天的探親假乘火車返回寧夏,上車前他看了一眼熟悉的家鄉並沒有太多的預感。「這雙鞋,我會永遠保存起來!」坐在草地上,一邊說話一邊用雙手撫摸著鞋底的那個補丁,胡順揚說,探親假要結束時,左腳鞋後跟被磨壞了,他想把鞋丟掉,母親奪了過去,二話沒說拎著鞋子上街修補。地震當天,在出警的他聽到汶川發生地震,想到汶川距離北川縣還比較遠,雖然打不通任何一個親人的電話,他還是抱著一絲僥倖心理,看電視搜索相關信息。

  5月13日凌晨一兩點,成都的朋友來電話,說北川縣城被夷為平地。「媽媽沒有事……」當天清晨6點左右,他迷迷糊糊地睡了一會後,夢中看不到任何影像,只聽到母親那熟悉的聲音。當天10點左右,出早操的過程中他接到了二叔的電話:「你媽媽不在了,北川被夷為平地,可能的話就回來吧!」在二叔簡短的敘述中他了解到,母親在縣城經營的網吧在一樓,整個一樓塌陷,6層樓變成了5樓,父親到鄉下幫奶奶收菜逃過一劫。忍住悲傷,5月16日,胡順揚跟隨部隊到距離北川縣城18公裡外的陳家壩鎮上開展救援。「你可以回家去看看……」面對部隊的安排,用胡順揚的話說,那一刻無論是誰都想飛回家裡,可想到自己家中的情況還比較清楚,許多四川籍的戰士至今家人都無法聯繫上,如果他回去了,其他戰士的心情將更加複雜,「事於至此,還不如留下來多救一個人。」 胡順揚就這樣留下來跟大家一起參與救援。

  「媽媽,不要走,你回來……」母親的遺體一直找不到,父親目前居住在一個救助帳篷區。5月22日抗震結束回到寧夏後,由於工作和情感,胡順揚一直沒有回四川探望。失去母親受到打擊最大的是父親,除了時常打電話安撫,胡順揚還經常給母親一直使用的那個手機號碼發一些挽留的簡訊。

  「我知道這沒有用,可我還是忍不住。」胡順揚說,學校快要放寒假了,他將回四川看望父親。

  心願未了 地震帶走爺爺

  瘦瘦的,臉色蒼白,穿著藍色的運動短衣褲,背上貼著「09」的號碼,見到劉傑時,他正在參加學校第五屆校運會1500米的預賽。「不好意思,有點高原反應。」以小組第五名的成績劉傑可能很難取得決賽資格,他喘著氣不好意思地跟中隊長靳松解釋。

  2003年12月,正在上高二的劉傑跟三名同學瞞著家人報名參軍,後被分到內蒙古包頭市公安消防支隊四中隊專勤班。「我以前成績很好,所以家人不同意。」劉傑說,他家在四川省青川縣,中考後被分到重點高中的火箭班,強中自有強中手,他的成績跟不上,被調劑到普通班,後來感覺讀不下去,就當兵了。到最近得知他提幹讀書,家人才不反對他當兵的事。

  汶川地震發生後,包頭支隊的十多名四川籍戰友立即相互通電話告知最新的情況,當天一直無法跟家人取得聯繫,大家整夜無眠,用電話每人監控一個直播的中央電視臺的節目。5月13日16點左右,接到要去四川賑災的命令,就要跟戰友登機去家鄉抗震的時候,劉傑接到了父親的電話:「你爺爺在逃跑的過程中被瓦片砸中,背到縣醫院沒搶救過來,你表弟在木魚中學上課,整個教學樓坍塌……」父親急忙解釋,這是青川縣城橋頭唯一的一部報平安的海事衛星電話,他排了兩個小時的隊,每人只有三分鐘的通話時間,隨後父親匆匆掛斷電話。想到從小把自己帶大的爺爺和學習成績很好的15歲堂弟就這麼沒了,劉傑淚流滿面。

  「爺爺,等我在部隊混好了我接你去內蒙的草原上轉轉……」地震前不久回家探親時,劉傑還跟80多歲的爺爺說。現在他提幹了,可再也無法完成爺爺的心願。

  「我們只是想到家裡有什麼損失也無法挽回了,還不如留在這裡多救一兩個人。」 劉傑說,大家堅持在平武縣南壩鎮救援,也是因為他們幾名川籍戰士能聽懂當地方言,對地形比較熟悉,又都是幾年的老兵,便組成了川籍尖刀班,他任班長,專門執行一些艱難任務。

  「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活著真好!」劉傑說,按照常理,豬、狗是不會跟著生人走的,但救援的時候許多流浪的豬、狗只要見到人,就一直跟在後面,趕都趕不走,覺得這些小動物也像人一樣失去家園,無家可歸,很難過。「你幫我找找我爸爸吧,今天是他的生日!」劉傑說,就要離開南壩鎮時,一名少年哭泣著向他祈求。遺憾的是,一個分隊的戰士已經尋找了兩天,但沒有結果。

  據了解,參與救援的人員,心理上都有許多陰影,學校也在積極地開設一些相應的心裡疏導課程幫助他們。本報記者 陳會菊/文 首席記者 符光周/圖

  生活新報

(責任編輯:趙健)

相關焦點

  • 10年前汶川地震救我的解放軍叔叔在哪?長大後,我成了你
    10年前汶川地震救我的解放軍叔叔在哪?長大後,我成了你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強天林在重災區青川縣讀初二,被一名解放軍戰士所救。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22:34:51  中國網:住房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唐凱今日表示,地震發生後,我們對兩個標準進行了修訂,一個是《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另一個是《建築抗震設計規範》。另外針對現在災區的需要,又及時組織制定了《地震災後建築的鑑定和加固技術指南》,另外還發布了鎮、鄉、村建築抗震技術規程。
  • 2020.5.12意義特殊,國際護士節,汶川地震12年紀念日
    國家領導人指示第一任務是人民生命放首要,汶川重建、中國必勝…從救人到重建,震後到發展,今天的汶川依然堅強,自然災難打不垮的民族團結精神星火相傳。2020年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也是汶川地震十二周年。今年是鼠年,這兩個特殊日子的相遇也有了特殊的意義。
  • 我國第一個汶川地震博物館在成都對公眾開放
    5月8日,幾位成都軍區駐川某部戰士將一輛抗震救災中使用過的軍用摩託車移到汶川大地震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新華網成都5月11日電(記者王洋、苑堅、馮昌勇)11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博物館在成都大邑縣的建川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據悉,這是汶川大地震後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地震博物館。汶川大地震博物館耗資3000餘萬元,有30多個展廳,收藏了5萬餘件與汶川地震有關的藏品。
  • 高學歷的明星除了保送三子,還有窮酸的呂秀才,被下降頭的她?
    高學歷的明星除了保送三子,還有窮酸的呂秀才,被下降頭的她?因為娛樂圈中一些現象,例如很多人明星在錄製綜藝節目的時候,經常被很多網友看來是沒有常識,一些人甚至連基本的算術都不會,因此很多人對娛樂圈還存在著這樣的物誤解,就是娛樂圈中的明星都是一些學歷比較低的人。
  • 退伍戰士自薦省委書記,當鄉黨委書記
    當戰士時,給四川省委原書記楊汝岱寫信,要求「承包」一個鄉的經濟指標,並立下「軍令狀」,5年內如果完不成,甘願受罰。他就是退伍戰士夏光文。稱他為「我軍史上第一個自薦任鄉黨委書記的退伍戰士」。1963年,夏光文生於涪陵市大同鄉大同村,1981年10月入伍駐河南省某部。工作之餘,他報考了函授大學,學習企業管理,購買了十幾本專業理論書籍,有計劃的自學。牽掛著家鄉建設的他,還從報刊上收集了不少農民致富的經驗和經濟信息。
  • 汶川地震時的「範跑跑」,北大畢業卻無人敢用,現成無業游民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04,汶川發生了芮氏8.0級大地震,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公裡。時任四川都江堰市光亞學校老師的範美忠,正給一年級上語文課,地震發生一瞬間,飽讀詩書的範美忠便察覺危險來了,他沒有和學生說一句話,丟下學生第一個逃跑,撤到了學校的操場。
  • 學生上大學,北京是備受歡迎的地方,為何畢業後卻不想留在北京?
    學生上大學,北京是備受歡迎的地方,為何畢業後卻不想留在北京?在每年報考大學的時候,學生們都喜歡扎堆一些大城市,其中北京是備受歡迎,無論是北京的哪一所大學,報考競爭都是非常激烈,可是,在這裡有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學生報考大學的時候喜歡北京,畢業後卻不怎麼喜歡北京這座城市,大部分畢業生都流向了別的城市,這其中是為何呢?
  • 這所以「中央」命名的部屬大學,二本分就能上,畢業工作不用愁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教育的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發展,大學生這樣的群體人數每年也在不斷增加,這正是各大學不斷擴招的結果。現在不得不說我國大學生的就業也越來越激烈了,不只是普通的大學學生,名牌大學的學生也很難就業。
  • 與災區人民在一起 中央政治局九常委的「汶川足跡」
    2008年5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乘飛機趕往四川省地震災區,慰問災區幹部群眾,看望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部隊官兵、公安民警和醫護人員,指導抗震救災工作。這是胡錦濤在飛機上研究災情和抗震救災工作。
  • 災後涉及五類司法問題 房屋倒塌責任擔當成難題
    汶川地震發生以來,災難現場直接呈現給人們的就是房屋大面積倒塌、毀損,而房屋倒塌該擔何責也成了災後司法最大的熱點和難點。  災後涉及的司法問題主要有五類  最近,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帶著災後司法難題,緊急趕到北京向相關專家學者請教。
  • 北京工商大學選拔部分崗位中層幹部公告
    2020教師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9-11月)北京工商大學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始建於1950年,1999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輕工業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合併,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併入組建而成,現已發展成為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 汶川地震五周年:致殘學生的大學夢
    中新社都江堰5月11日電 題:汶川地震致殘學生的大學夢  中新社記者 徐楊禕  「我以後想去廣州師範學院讀心理學,做一名心理醫生,幫助更多的人。」16歲的尚婷說話時臉上綻放著笑容。  汶川地震導致尚婷雙腿截肢、左眼失明。她離開家鄉映秀,成為都江堰友愛學校百餘名殘疾學生中的一員。
  • 汶川地震10年,災難不會讓人成長
    隨後的幾天裡,有1000 多萬人讀了這篇文章,有 7702 個人留言講述他們關於汶川地震的真實經歷。這可能是關於汶川地震最近也最大規模的集體回憶了。7702 個故事,就像 7702 次餘震。我們整理了這些留言,回訪了其中一百多個當時身在重災區的讀者。問他們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 凡是中國這4所學校畢業的,出來就能進單位當幹部
    凡是中國這4所學校畢業的,出來就能進單位當幹部寒假到了,很多大學生離開學校回到家,和自己的高中同學閒聊起來避不開的就是說自己的學校,難免會在暗自作一番比較。其實不僅是學生,學校之間也會做比較。前兩年不知從哪裡興起來一股風氣,各個大學開始掀起改名的熱潮,毫無疑問的一件事是改名字已經成為當前很多大學都喜歡做的一件事,而更樂意的就是將學院改成大學,也是為了追求潮流的一種表現。但是也有例外,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四個學院,但凡是這四個學院的畢業的學生,一畢業就能進入機關單位當幹部。
  • 成都軍區向汶川地震災區捐贈衣被
    6日11時,成都軍區機關部分幹部戰士和離退休老幹部代表500多人來到捐贈現場,許多人捐出在假日期間專門為災區群眾購置的新衣新被。短短1小時內,成都軍區機關共向災區捐贈棉被3500多床、衣物11600多件。 「5·12」汶川大地震給災區群眾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 泰星全是高學歷,還有這麼多博士,mew還是一路保送,我慕了!
    而mew在朱拉隆大學工業工程系讀博士,本科碩士成績都是全A,一路保送拿獎學金。真學霸啊! 網友笑稱:mew的粉絲最害怕的事情就是,mew畢業就去大學當老師,不演戲了。
  • 她,汶川地震中失去女兒和雙腿,6年後再嫁華裔學霸...
    在位於美國芝加哥密西根湖畔的西北大學校園裡,戴著眼鏡、背著雙肩包、穿著套頭衫,雙手插著褲兜,23歲的Charles看上去和其他華裔學生沒什麼差別,從杜克大學畢業的他,選擇來此繼續攻讀碩士,這是他讀碩士的第二年。
  • 大學畢業季 說再見 再見不會太遙遠
    六月,註定是個離別的季節,曾經「總說畢業遙遙無期」的大四學子們,在不知不覺中迎來了各奔東西的時刻。  離別的傷感和對未來的期待,撩撥著每個人的心……  山大(威海)藝術學院的鞠秀芳是威海本地人,在一次次送走了同宿舍的姐妹後,她也揮了揮手,作別了承載了四年青春、激情、夢想的校園。
  • 大學畢業,就考上事業單位的那些同學,畢業幾年後都過得怎麼樣
    大學畢業的時候,很多人都想自己的孩子考公務員,去事業單位拿鐵飯碗,公務員是競爭激烈的單位,很多人選擇了辭職,其次,是參加有點難的事業單位的招募,大學畢業後,考上事業單位的人,畢業後幾年後都是怎麼過的?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是鐵飯碗,只是,事業所沒有公務員的收入很高,但是對於一般大學的畢業生來說,合格意味著今後的生活會變得輕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標準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人,因為他們的工作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