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平凡的世界》中每個人物形象都刻畫的非常飽滿、情感細膩,而這本書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孫少安。
《平凡的世界》,用了大量的筆墨寫孫少平家裡的貧窮。
當所有的同學都去打飯的時候,孫少平是躲起來的。因為這時候的他已經有了自尊,他不願讓別人看到他的貧窮。
他吃最差的主食,連五分錢一份的菜也買不起。他等到所有的同學打完飯之後,才去獨自領自己的飯菜。
即便這樣他仍然是兩個優秀女孩喜歡的對象:
田潤葉和孫少安從小一塊長大,他們倆還是小學同學,是青梅竹馬的好朋友。 田潤葉上完初中成為一名人民教師,而孫少安小學畢業後在家務農,身份的差距仍然沒有減少田潤葉對孫少安的喜歡。另一位,賀秀蓮是個熱情大方的女子,她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做出有悖常理的舉動。自打看到孫少安的第一眼她就認準了他,她在雙方還沒有訂婚的情況下主動跑到孫少安家,像家裡的女主人一樣鞍前馬後地照顧孫家人,她一住就是將近一個月
孫少安為何這麼討女孩喜歡?
孫少安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他身為家中的老大,知道家中的困難和父母的艱辛,十三歲就輟學回家幫襯著父親承擔起一家老老小小生活的重擔,任勞任怨的付出,供著自己的弟弟妹妹讀書。就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硬漢。
其次,孫少安他有幹勁,勤勞肯幹,敢於去徵服貧困。
書中的孫少安他說:「黃河水總有清的一天,人,不能窮一輩子。」當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讀出了少安心中的那種幹勁與拼勁,他相信自己可以徵服貧窮。是呀,人,不能窮一輩子,人應該有決心改變自己的命運,人應該敢於通過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
孫少安雖然人窮,但是志不短。
孫少安能夠比較快的去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他敢想敢幹,率先建立起了磚窯,當磚窯成功盈利的時候,他沒有沉浸在自己「富起來」的喜悅中,而是帶領全村的人一起致富。
孫少安雖然窮,但他身上流露出的那些品質,恰恰是在很多人身上找不到的。
而這些品質,綜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男人最大的魅力,足以令女人為之動容。
回顧孫少安的前半生:
6歲開始幫著家裡勞作幹的一手好農活,這個男人能吃苦也不怕吃苦。
13歲高小畢業主動回鄉務農幫扶父親和家裡,這個男人對家庭有責任有擔當。
18歲當選一隊生產隊長且連年全票當選,這個男人在隊裡有威望。
23歲成為村中與田福堂、金俊武齊名的人物,這個男人雖然年紀輕卻成熟老練。
我是個男人,孫少安是我想成為的那種人。
如果我是個女人,孫少安是我覺得值得嫁也想嫁的男人。
隨著年歲漸長,我特別喜歡這樣的故事,這樣的人物是討人喜歡的,也是讓人嚮往的。平凡的世界,處處透著不平凡,或是為了生存,或是為了理想,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這條路上竭盡全力的前行著!
當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磨難時,我們想起了小說中的人物孫少安孫少平們時,就有一種向上的力量,一種不屈服的力量。
《平凡的世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向上向善、自強不息,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時代洪流之中,在獻身集體事業的同時也充分實現個人價值
潘石屹連看7遍,每看一遍都以眼淚結束。
"每天晚上看著看著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覺得這個坎過不去了,我都要拿起來讀一遍,以至於每個細節都記得很清楚。"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第一次給清華新生推薦書的時候,推薦的就是《平凡的世界》。
希望路遙先生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能讓更多的人去仔細品讀,畢竟這部作品影響了好幾代人,這就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承!
感謝大家的閱讀和轉發,喜歡路遙作品的朋友,可以點擊圖片下方區域「購買」珍藏版的《平凡的世界》,3本書才79元,每一本26元左右,歡迎大家去選擇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