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東梅公路將通車,應謀劃梅新公路,完善新安二化大三角路網,改善梅山文化核心區交通
湖南的交通尤其是高速公路一直落後於周邊的省。貴州已經實現縣縣通高速好幾年了,湖南直到12月30日石門縣通高速之後,才實現了高速公路縣縣通。
湖南安化位於雪峰山東段,是著名的黑茶之鄉。經過這十餘年的發展,安化黑茶算是有了一席之地,也幫助安化邁出了鄉村振興最結實的一步。
不過,安化終歸是一個山區大縣,雖然有了二廣高速、平洞高速經過,官新高速也在建設中,但縣大路稀,山高坡陡,大部分鄉鎮到高速公路口還比較遠。
安化的高速公路主要解決的是縣外交通的問題。對於安化來說,去益陽、長沙是首選方向。二廣高速和平洞高速通車後,不論是縣城東坪還是前鄉片中心梅城,去益陽和長沙都可以做到全程高速。所以,安化人到外面去打工、經商、出差、旅遊,問題還不算大。尤其是官新高速通車後,解決了安化西部部分鄉鎮遠離高速公路的問題。所以,安化人外流,或者外面的人到安化來,起碼有了一條像樣的快速通道。
但是,安化畢竟太大了,而且大部分地域都是山區,光有這兩三條主幹線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比如,鄉鎮之間的通道,有些是省道,有些是縣道,還有一些是國道,但等級都比較低。平時不覺得,逢年過節外面的人回來了,可以一堵幾公裡。
不說別的,安化最大的兩個鎮之間,直到今日還沒有一條直通快速路。目前,梅城到東坪,如果不繞道走高速,就只能從長塘的二十七公樁經滔溪鎮到小淹鎮,然後西進到縣城。好在東梅公路已經全線貫通,十一期間就可以通車了。
很遺憾,東梅公路是二級公路,且是二級公路中檔次最低的,只有雙向二車道,40公裡每小時的設計時速。全長66公裡的東梅公路,從東坪到梅城要至少一個半小時,這並沒有比現在快多少!當然,有人說一個小時就可以跑完全程,這也是有可能的。
東梅公路原來規劃的是一級公路,後來降了等級。一級公路的設計時速,最低也是60公裡每小時,最高可以達到100公裡每小時。而且,一級公路一般都是四車道。考慮到安化地形不太好,只能按最低的算。即便如此,60公裡每小時的設計時速已經不算低了。70分鐘跑完全程,和100分鐘跑完全程,這半個小時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我前天分析過東梅公路降低標準的原因,在這裡就不重複了。
不過,投資超8億的東梅公路,有總比沒有好。至少,一條二級公路比所經區域原來的鄉村道路強太多了。
除了東梅公路,梅新公路也應該提上日程。梅城到新化縣城的這條省道,要翻越樂安黃柏界。因為地勢高,地質條件複雜,前些年,這裡年年塌方,形成危險路段,造成不小的人員和財產損失。這幾年經過整治,情況好了一些。
滬昆鐵路和滬昆高鐵都經過新化縣,在新化設有火車站。安化前鄉片的人去新化坐火車,也是比較尋常的,我本人就在新化南站坐過兩次。
要我說,為什麼很多人寧願去長沙南站坐車,也不願意去新化南站坐車,除了車次少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梅城到新化的路況太差了,班車也非常少,很不方便。尤其是新化縣城到南站的距離有點遠,堵車是常態,就更加打消了人們去新化南坐高鐵的信心。
再加上梅城、樂安走高速到長沙南也就三個多小時,去新化南實在沒有什麼吸引力。
儘管如此,修建這條路還是很有必要的。理由就是:提高道路等級,完善新安二化路網,促進新安二化梅山文化核心區的交流。
在不久的將來,官新高速將通車,安化縣城到新化縣城之間有了直通高速,這很可能就是導致東梅公路從一級公路降為二級公路的直接原因。以前的設想可能是,從東坪修一條一級公路到梅城,再從梅城延伸到新化。官新高速上馬後,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從安化縣城出發,走官新高速可以到新化縣城,走東梅公路可以到梅城。在東坪鎮、上梅鎮、梅城鎮構成的這個梅山文化大三角區中,這兩條路形成了三角形的兩條邊。但是,還差一條邊,也就是梅新公路。只有修建了這條公路,才會在雪峰山東段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道路閉環。
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梅山文化的核心區就位於新化上梅鎮和安化梅城鎮之間的廣大山區域。新安二化,雖然口語腔調上有巨大的差異,其實絕大多數詞彙都是一樣的,互相對話完全沒有問題,甚至還會說對方的語言。比如我,新化方言聽得懂,也會講一些。所以,修建這條公路,也是進一步發揚梅山文化,促進梅山文化兩個中心之間互聯互通、攜手並進的需要。
當然,新化和安化都是經濟上很不富裕的縣,而且跨市了,要修建這條公路,只能靠省裡面統籌安排。
這條路也差不多是60來公裡,難度和東梅公路差不多,造價應該在八九億之間,考慮到人工成本和地材漲價,應該不會超過10億元。(2021年1月7日於武漢地鐵三號線)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