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擠眉弄眼成習慣?原因竟是不堪學習重負患抽動症!

2020-11-23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據介紹小興(化名)學齡前開始,和其他望子成龍的家長一樣,小興的父母擔心孩子落後於別人,所以決定得先讓孩子學點什麼。於是夫妻二人為孩子先後報了五六個學習班,琴棋書畫、舞蹈唱歌,可謂是讓孩子學了個遍。由於報的學習班名目繁多,小興的父母帶著他常常是學完這個班後馬上就要趕到下一個學習班,遇上課程多的時候,小興要從早上七八點一直學到晚上六七點鐘,孩子幾乎一天12個小時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起初的日子裡,小興還對這些新鮮的東西有些興趣,可隨著新鮮感的逐漸消失,加之學習課程的不斷深入和作業增多,小嘉興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變得討厭學習這些東西了,他討厭老師留的總也做不完的作業,因為只要不做完老師當天布置的作業,爸爸媽媽就會懲罰他。

前不久,小興在參加一次數學競賽時成績失利後,便開始出現頻繁眨眼、撅嘴和搖頭等小動作,甚至還在上課時發出怪聲,引來同學們異樣的目光,為此還很嚴厲地批評了小興,豈料此後小興的狀況越發嚴重,脾氣也變得尤為暴躁。無奈之下,帶著小興去醫院檢查,經醫生檢查,才得知小興原來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誘發了兒童抽動症。必須馬上接受治療。但是由於孩子的年齡太小,不適合採取藥物治療,因此只能採取心理治療,多為孩子減壓,以緩解孩子的抽動症症狀,但對於究竟何時能治癒,還要看孩子的具體恢復情況。

抽動症在兒童心理疾病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近幾年來這類疾病的發病率在逐年攀升,以往一年到頭也不會遇到幾例,但現在平均一個月就會有10幾例小患者前來就醫,大部分是小學生,而且男孩要多於女孩。

抽動症又稱抽動穢語症候群,主要表現為交替出現的眨眼、搖頭、抽鼻、清嗓子、扭脖子、咧嘴、聳肩、甩胳膊、踢腿等,甚至全身抽搐。而感冒或精神緊張時可使該症狀加重,嚴重者可引發精神異常、強迫症等,使行為紊亂,並嚴重幹擾正常學習。

據了解,抽動症的發病原因除了和遺傳因素有關外,還和不良情緒以及目前的學生學習壓力過大有著一定的關係。對此醫生提醒家長和老師,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不能給他們太大的壓力,教授的知識也要在孩子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家長應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並要學會和孩子進行充分的溝通。對於有交替出現眨眼、搖頭、抽鼻、扭脖子、聳肩等動作的孩子,家長要及時將其帶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免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2019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特別競技賽案例徵集火熱進行中!戳此了解更多大賽詳情。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擠眉弄眼」有必要了解一下抽動症
    據了解,抽動症又被稱為多發性抽動症,是一種多發於學齡前及學齡早期的慢性神經精神障礙性疾病,經常表現為突然、短暫、重複、刻板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的抽動發作,伴有不自主發聲和語言障礙。中日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於作洋告訴記者,近年來,兒童患抽動症的數量直線上升,但很多患兒因被誤診為「結膜炎」「過敏性鼻炎」或其他原因,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反覆、久治不愈。
  • 孩子經常眨眼可能是抽動症的信號!
    有這麼一群孩子,他們經常做一些奇怪的動作,比如:聳肩、扭頭,噘嘴,擠眉弄眼,清嗓子、發聲甚至說髒話罵人等。 有人說他們是壞習慣,有人說他們沒禮貌,甚至有人說他們是異類......孩子這些怪異的表現,能讓家長瞬間崩潰,孩子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有這些奇怪的動作?
  • 孩子總愛擠眉弄眼?不是調皮可能是抽動症作祟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然而有些孩子總愛「擠眉弄眼」,怪動作頻頻,甚至發出各種怪聲,家長就要重視了,這可能不是天性使然,而是兒童抽動症的表現。家長可能會疑惑,調皮、貪玩不是小孩子的正常行為表現嗎?這也是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問題,誤以為抽動症的症狀是小孩的「壞習慣」。
  • 帶著「擠眉弄眼」的女兒來看病 媽媽卻突然抽搐
    原標題:帶著「擠眉弄眼」的女兒來看病 媽媽卻突然抽搐 「加號成為常態,半天的兒科門診都要看七八十號人,70%是抽動症患兒。」馬上就要開學了,浙江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陳玉燕的專家門診熱度不減,有的母女倆抽動症一起發作,有的家庭大寶和二寶先後發病,還有人舊病復發來求醫。 陳玉燕說,抽動症尤其偏好那些敏感焦慮、父母要求嚴格的孩子。
  • 什麼原因引起的兒童抽動症
    什麼原因引起的兒童抽動症?抽動症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一般患上抽動症的孩子都是非常自卑的,不敢靠近同齡的孩子,同齡的孩子也不願意跟他們玩的,患病的孩子是很害怕同齡人驚嚇或嘲諷目光的。那麼,什麼原因引起的兒童抽動症呢?
  • 孩子總愛擠眼努嘴?這不是壞習慣,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兒童擠眼努嘴的面部肌肉抽動、嗓子裡「嗯嗯」作響的,其中大部分是不良習慣,但也可能是大腦病變所致患上抽動症的表現。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那麼抽動症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抽動症的原因有哪些?
  •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千萬別忽視,可能是得了「妥瑞症」!
    但是除了孩子調皮淘氣,孩子愛「擠眉弄眼」可能是患有結膜炎、鼻炎、抽動障礙、癲癇等疾病引起的,這需要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千萬別給孩子亂貼「標籤」。也就是這期間,發現了孩子開始出現這些異常的行為。後來醫生了解了原因之後,建議要救孩子,就得先要家長改變。需要循序漸進地調整家長不恰當的相處方式和改變不良家庭氣氛。經過幾次家庭治療後,父母認識到了之前的問題,且增加了對孩子的接觸和愛的表達,孩子的抽動症狀逐漸有了好轉。
  • 小學生抽動症越來越多了,他們的抗壓,抗挫能力該如何提升?
    韓海英慧心源兒童心理諮詢中心最近有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疫情期間出現了抽動症狀,不知道孩子會有啥壓力?說到壓力,千萬不要看孩子年齡小,就以為孩子沒有壓力,小學階段的孩子們的心理壓力,一點都不少。根據家長們的疑惑:抽動症孩子為什麼會有壓力、有負面情緒,哪些孩子容易得抽動症,該如何幫助孩子去分析和提升?就這些問題來給大家進行下分析。
  • 孩子經常擠眉弄眼 也可能是病
    門診經常會遇到家長諮詢:「大夫,我的孩子最近常常擠眉弄眼
  • 孩子總是聳肩、噘嘴是怎麼回事
    原來導致孩子在課堂上聳肩、吸鼻子等怪動作,並不是孩子主觀上願意作怪。查出這個病症之後,浩浩的媽媽很是驚訝,沒想到自己一直錯怪孩子,好多次還體罰孩子,真是不應該。頻繁聳肩、撅嘴等「怪象」究竟是怎麼回事孩子頻繁聳肩、撅嘴、吐舌頭、伸手打人等動作,通常有這幾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周圍人有相類似的一下的壞習慣,孩子模仿形成;二是孩子身體有不適,如身上的皮膚癢,孩子會聳肩等這些動作來緩解癢的症狀;三是排除以上兩點原因,90%孩子很有可能患上了兒童抽動症。
  • 孩子經常眨眼搖頭,是抽動嗎?
    最終,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東東是抽動症。在常人看來,挑眉毛、聳肩、眨眼、搖頭,看上去只是一些小毛病,可是,這些小毛病,有可能是抽動症的表現。抽動症是兒童較常見的心理行為疾病,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聲性抽動,東東屬於運動性抽動。
  • 頻繁擠眉弄眼就因為眼睛癢?
    病程較長,症狀多變,時輕時重,反覆發作,又稱抽動穢語症候群、Tourette症候群。簡單說您孩子的乾咳是因為人體構音肌、胸擴肌、腹肌及口咽部肌肉發生抽動引起的聲響,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咳嗽;而眨眼、扭頭、肢體動作等也是因為相關肌肉抽動引起。
  • 頻繁擠眉弄眼就因為眼睛...
    病程較長,症狀多變,時輕時重,反覆發作,又稱抽動穢語症候群、Tourette症候群。簡單說您孩子的乾咳是因為人體構音肌、胸擴肌、腹肌及口咽部肌肉發生抽動引起的聲響,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咳嗽;而眨眼、扭頭、肢體動作等也是因為相關肌肉抽動引起。
  • 小孩子為什麼總愛擠眼睛什麼原因?
    家長和老師往往會輕視孩子擠眼睛或者眨眼睛的情況,認為是孩子頑皮所致,而推遲就診,醫生又往往會將其作為普通的結膜炎進行治療,在神經科和兒科有時也會將其僅當作面部抽搐來治療。很多患兒久治不愈,或常常復發。所以一定要弄清楚病因之後,然後再對症治療的,這樣對於治療疾病才會有效的,那麼小孩子為什麼總愛擠眼睛什麼原因?
  • 孩子突然患上抽動症,看完醫生才知道原因,竟是沉迷手機惹的禍?
    手機帶來了太多太多的便利,但是作為父母,在孩子面前「機不離手」真的好嗎?鄰居家的孩子上三年級了,平時跟著奶奶生活,是典型的留守兒童。因為要學英語在外面上班的媽媽就給孩子買了一個iPad,安裝了各種學習軟體。而孩子呢,也很爭氣,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媽媽不能出去上班,整天在家實在閒得無聊就迷上了抖音,不是刷視頻就是拍抖音要不就是看直播買東西。
  • 患有抽動症的兒童能控制住不抽動嗎?
    很多家長會責怪孩子,為什麼不控制一下自己呢?那麼,患有抽動症能控制住身體抽動嗎?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和你一起來了解一下:患有抽動症能控制住身體抽動嗎?一、症狀可以短時間暫時控制症狀可以通過克制忍耐暫時得到控制,這也是許多家長會奇怪的問,孩子在外面沒什麼症狀表現,回到家就頻繁表現,因為在外面自己控制了怕別人異樣的眼光。
  • 2歲娃看電視總眨眼,這個原因別忽視,防止TA 「擠眉弄眼」有辦法
    這下家人都著急了,開始控制孩子們接觸電子屏幕的時間,有些懶散的家人也「放下身段」,和孩子們玩起了親子遊戲。保護孩子的視力,無論何時都不能放鬆警惕。2歲寶寶看電視總眨眼,竟是倒睫所致無獨有偶,隔壁鄰居前兩天在群裡說,她家孩子才2歲,一天看電視的時間有限,可是每次總還是眨眼睛,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 男童一上網課就「擠眉弄眼」,竟是患上乾眼症
    今年9歲的南南(化名)上小學三年級,最近他總是覺得眼乾難受,一上網課就擠眉弄眼。昨日,陪同他來就診的媽媽起初還總以為這是孩子不想上課而故意搗亂。經過專業的眼表檢查,沒想到小小年紀的他是真的患上了乾眼症。
  • 【抽動症】發現自家孩子頻繁眨眼,我們該怎麼辦?
    如果排除了異物、用眼疲勞這些顯而易見的原因,又進行了嚴格的行為糾正,還是頻繁眨眼睛,那就應該慎重考慮一下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抽動症,這是導致兒童頻繁眨眼佔比最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