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紋解鎖如此盛行,蘋果為何摒棄轉向推出Face ID?

2021-01-09 灼科技

相信很多網友希望新出的iPhone將會同時使用faceID和屏下指紋識別,但是自從蘋果在推出iPhone X後好像就不打算使用屏下指紋技術了,即將發布的三款iPhone沒有就連最新的iPad也被剔除掉了指紋解鎖,而且有預測分析師說2019年的iPhone機也不會再用屏下指紋,那麼蘋果為啥要將這個盛行的技術給去除掉呢?

其實分析一下很容易就能得出結論,在當前的Android市場中連生產高質量OLED 屏幕的三星都很少用屏下技術,但是vivo、OPPO、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卻是用的不亦樂乎,最主要的就是為了增加賣點。但是屏幕指紋也有問題,像不能盲解鎖,手上有汙漬後影響解鎖,同時就是手機屏下指紋解鎖的速度並不理想。

在一個就是蘋果味了以後的AR做準備,根據業內的相關人士表示,蘋果正在積極研發ar,近百人的工程師包括承載研究和iPhone相關的攝影團隊。

所以蘋果方面將押注ar和注重用戶的體驗上,他們選擇拋棄屏下解鎖,為的是在以後的ar研發上做基礎測驗。要知道現在的Face ID的iPhone價格是非常高的,如果在手機的屏幕下方安置指紋解鎖功能,那麼價格將會破萬元。

現在的iPhone雖然出貨量大不如前,但是他們的利潤卻是整個手機商家最高的,所以他們不使用屏下指紋解鎖也是為了節省成本。想要使用屏下指紋就要用三星的屏幕,那麼三星屏幕價格肯定上漲,這無非就像是之前的高通一樣掐住了蘋果的脖子。所以他們現在摒棄屏下解鎖還有一種說法是在等京東方,LG的技術成熟。等到他們的技術成熟後由三星、京東方、LG為它供貨,來謀求最大利益。現在能大量生產優質屏下指紋的屏幕只有三星。

各位小夥伴你們怎麼看,你們用的慣蘋果的Face ID嗎?

相關焦點

  • iPhone 13:或將Face id+屏下指紋
    原標題:iPhone 13:或將Face id+屏下指紋   幾年前iPhone X發布時,蘋果就說這是iPhone下一個十年的開始
  • iPhone 13:屏下指紋,穩了!
    有人說face id會是未來識別技術的潮流和趨勢,這確實沒錯,因為其優點要遠遠大於缺點,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有指紋識別不可比擬的優勢,但也正是因為技術含量+使用成本高,使得大多數安卓廠商無法跟進,而屏下指紋就成了如今安卓手機替代face id的最佳方案。
  • iPhone13或支持指紋識別:疫情中Face ID不方便
    相比Face ID, 屏下指紋技術在疫情期間解鎖更加方便。而且如果蘋果放棄Face ID的話,屏下指紋技術還有利於蘋果在iPhone上實現真全面屏形態 ,值得期待。 別看蘋果這幾年好像一直「停滯不前」,在以前,蘋果可是手機界的「科技先鋒」。
  • 蘋果終於將跟進屏下指紋 預估iPhone 13回歸Touch ID
    儘管早在iPhone x時代推出的Face ID體驗更出色,但是考慮到疫情以來越來越多人習慣佩戴口罩的因素,近些年關於iPhone回歸Touch ID的消息絡繹不絕。當然,也有很多人抱怨為何蘋果遲遲不肯跟進屏下指紋技術,如今這些可能在明年的iPhone 13上成為現實。
  • LCD也能實現屏下指紋,智慧型手機還有哪些解鎖方式?
    當年使用「小靈通」的時候,先按 # 再按確定解鎖成為了我使用手機永遠的第一步。昨天看到盧偉冰宣布 Redmi 團隊已經實現基於 LCD 面板屏下指紋的消息後,我不禁想到:早已習慣了指紋和面部識別的我們,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那些解鎖方法?
  • 屏下指紋 iPhone 要來了,十三香
    用戶期盼的 iPhone 傳聞已久卻還未出現的新功能,屏下指紋應該可以算一個。 蘋果在 iPhone 5s 上首次加入了 Touch ID 指紋識別功能,並引領了行業發展。
  •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究竟難在哪?
    指紋解鎖並不是一項「黑科技」,早在2013年,蘋果公司就在iPhone 5S上加入了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隨後,Android陣營的手機也逐漸跟進,使指紋識別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標配。但隨著工業設計的進一步發展,傳統指紋解鎖技術已不能滿足更苛刻的工藝水平要求。
  • 蘋果全新指紋識別專利過審!iPhone 13系列或將應用
    11月4日,據外媒報導,美專利和商標局通過了蘋果的一項名為「通過電子設備顯示屏進行短波紅外光學成像」的專利申請,通過該技術,蘋果可以在不重新引入實體Home鍵的情況下,通過利用紅外光和穿透式顯示屏成像技術,將Touch ID(指紋解鎖)重新添加到iPhone上,也就是蘋果的屏下Touch ID技術。
  • 或引入最先進屏下指紋識別
    回溯過去的幾年,蘋果一直都是科技屆的風向標,iPhone所適配的新功能都受到了熱捧。從iPhone 5S首次加入的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到iPhone X取消指紋識別功能,以Face ID人臉識別替代,都引領了手機行業的發展。
  • 屏下指紋原理和使用技巧分享 一文幫你速成老司機
    各位手機發燒友應該也發現了今年手機行業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屏下指紋開始慢慢普及了,近期發布的新機中就有不少都搭載屏下指紋技術,估計下半年還會有更多品牌推出搭載屏下指紋的智慧型手機。  為何屏下指紋會如此受手機廠商們青睞呢?在我看來主要有兩大原因。
  • 三種屏下指紋識別 哪種將成為未來主流
    2018年手機界的迎來屏下指紋技術的大爆發,將指紋解鎖放到全面屏中成為手機的趨勢。相對於傳統的指紋解鎖,屏幕指紋能夠更方便快捷,無論手機正面還是背面都能避免開孔,手機整體也能更加美觀。根據TrendForce旗下的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報告,在國產手機品牌vivo、華為、小米、OPPO 紛紛推出屏下指紋識別手機之後,三星也將搭載這種技術。作為手機第一大廠商,三星成為屏下指紋玩家將會進一步帶動屏下指紋技術的普及,預計到2019年,超音波和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佔手機指紋識別市場的比重從去年的3%到未來的13%,提升10個百分點。
  • 屏下指紋辨識技術的種類、所帶來的問題以及是否真的是必備的功能
    ,似乎看到了崛起的曙光,在三星與Apple 傳了很久要推出屏下指紋辨識遲遲未推出時,中國大廠Vivo 除了搶先展出超音波式指紋辨識技術外,還率先推出以光學式指紋辨識為技術的Vivo X20 Plus UD。
  • 高通發布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升級1.7倍識別面積
    【天極網手機頻道】在CES 2021展會旗艦,高通發布了旗下第二代超聲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在硬體形態上,高通的第二代 3D Sonic Sensor識別面積比上一代多了77%,從原來的4mm×9mm增加值8mm×8mm,這一改進從根本上增加了以往1.7倍的生物數據。
  • CES 2021|高通發布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升級1.7倍識別面積
    在CES 2021展會旗艦,高通發布了旗下第二代超聲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在硬體形態上,高通的第二代 3D Sonic Sensor識別面積比上一代多了77%,從原來的4mm×9mm增加值8mm×8mm,這一改進從根本上增加了以往1.7倍的生物數據。
  • 蘋果被曝正研發屏下Touch ID技術,下一代iPhone有望摒棄劉海
    iPhone 12的發布除了帶來了全新的5G功能和更強的A14晶片以外,並沒有在外觀設計上做出太大的改變,仍然還是傳統的劉海屏設計,難道蘋果就沒有考慮在未來拋棄掉劉海屏而採用另一種設計嗎?
  • 關於指紋識別技術的分析介紹和與應用分析
    相較於電容和光學指紋識別,超聲波指紋識別的優點在於其無需開孔,為全面屏徹底讓路,提高了手機的防水防塵性。對手指的乾濕度要求降低,溼手也能解鎖手機。 但是從目前的實用角度來說,超聲波指紋解鎖只能在固定的一塊小區域內,是否可以擴大至全面屏解鎖,還未可知。 為了解決指紋識別的問題,蘋果採用了更為激進的做法。
  • 目前流行的三種指紋解鎖方式,你最喜歡哪種?
    目前流行的三種解鎖方式有側面、後置或屏下指紋解鎖;這三種解鎖方式各有各的優缺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我個人覺得屏下指紋解鎖的方式更好,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在使用過程中,屏下指紋解鎖方式相對而言方便些。
  • iPhoneSE3很激進,屏下指紋+更大屏幕+更多鏡頭,價格依舊感人
    這是蘋果推出的一款性能、外觀特別受歡迎的iPhone SE小屏手機,因此蘋果iPhone SE小屏手機被賦予了小鋼炮之名。蘋果於2016年發布第一款iPhone SE小屏手機,時隔了四年,主打性價比的iPhone小屏手機終於迎來了更新。蘋果在2020年一口氣推出了兩款小屏手機,分別是4月15日晚悄悄上架的iPhone SE2以及iPhone12 mini新機。
  • 三星徹底迷路了:屏下指紋結構光全沒有 機身還變厚
    自從HTC從安卓手機陣營中走下神壇後,三星基本上常年佔據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廠商的頭銜,即使是蘋果也沒能撼動一分。但是從這幾年開始,唱衰三星手機業務的聲音越來越多,雖然目前三星第一的寶座還不是華為、蘋果可以撼動的,但有兩個原因卻不得不讓人懷疑三星手機的未來:國產手機和三星。
  • 解析超聲波屏中指紋技術的特點
    據SamMobile報導,三星Galaxy S10將會是三星首款屏下指紋手機,相比現在安卓陣營的光學屏下指紋識別,三星S10將採用更加先進的超聲波屏下指紋傳感器。 屏下指紋識別兩種方案中,一種是以Synaptics以及匯頂科技為代表的光學屏下指紋技術,另一種則是以高通為代表的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目前已經商用了光學屏下指紋技術(小米8探索版 vivo X21屏幕指紋版等),但從實際使用體驗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