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下指紋 iPhone 要來了,十三香

2021-01-15 騰訊網

用戶期盼的 iPhone 傳聞已久卻還未出現的新功能,屏下指紋應該可以算一個。

蘋果在 iPhone 5s 上首次加入了 Touch ID 指紋識別功能,並引領了行業發展。

而到了 2017 年,蘋果在 iPhone X 上卻取消了指紋識別,改用了 Face ID 人臉識別技術,如今人臉識別已經成為旗艦 iPhone 的標配。

不過,2020 年至今的疫情讓蘋果和用戶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人臉識別在臉部被口罩遮擋的情況下,使用效率以及便捷性會大打折扣。

這兩年,外界也不斷傳出蘋果將在 2021 年的 iPhone 13 上加入屏下指紋的消息。

同時,安卓陣營也在不斷發展屏下指紋技術。

高通剛剛在 CES2021 上發布了一款新的屏幕指紋傳感器。

高通推出的第二代 3D 聲波傳感器體積比上一代大了 77%,捕獲的數據是上一代的 1.7 倍,識別速度比上一代快了 50%,厚度僅為 0.2mm。

高通表示,新的 3D 聲波傳感器可以帶來更精準的識別效率以及更快的識別速度。

新的聲波指紋傳感器將在 2021 年初上市,三星即將發布的新旗艦 Galaxy S21 系列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這一新傳感器的智慧型手機。

安卓陣營已經在屏下指紋技術方面耕耘了多年,蘋果這邊雖然並未推出相關產品,但也已經在為屏下指紋 iPhone 做準備。

蘋果在 2020 年申請了兩項和屏下指紋相關的專利。

專利名稱分別是「通過微光學元件穿透式顯示光學傳輸,接收或感測」,以及「光學指紋檢測系統」。

專利描述了將光學傳感器放置在屏幕下方,光線可以通過設備的半透明微孔進行傳輸和接收,從而實現屏下指紋。

同時專利還描述了光學指紋傳感器嵌入到屏幕下方的實現方式,電壓規格以及組件結構。

此外,為了減少溫度對屏下指紋的影響,蘋果設計了一套補償溫度差異的解決方案。

除了專利之外,去年四月外媒曝光的一份供應鏈報告顯示,蘋果正在與供應商合作開發屏下指紋技術。

蘋果推出屏下指紋 iPhone 的時間外界預期是 2021 年,也就是 iPhone 13。

彭博社曾在 2019 年就送出消息稱,蘋果正在與供應鏈合作開發屏下指紋 iPhone 原型機並進行內部測試。

如果一切順利,這款機型最晚會在 2021 年和大家見面。

郭明錤也曾表示,蘋果將通過更優的方法解決很多屏下指紋的技術問題,包括功耗、傳感器面積、模塊厚度以及生產良率,從而為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郭明錤也同樣認為蘋果會在 2021 年發布一款同時具有 Face ID 和屏下指紋兩種生物識別功能的 iPhone。

同時提供 Touch ID 和 Face ID 將為 iPhone 解鎖帶來更好的便利性。

用戶可以在 iPhone 上同時註冊面容 ID 和指紋信息,解鎖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其中一種解鎖方式,比如戴口罩時 Face ID 無法識別,就可以通過 Touch ID 來解決。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設備更安全,理論上也可以讓面容和指紋兩種方式都被成功識別後,iPhone 才會解鎖。

據國內媒體報導,iPhone 13 即將在富士康深圳工廠開始打樣,蘋果已經開始為今年秋季發布的新 iPhone 做準備。

期待同時支持人臉識別和屏下指紋 iPhone 的到來吧。

你喜歡人臉還是指紋解鎖多一些呢?

想了解更多關於蘋果設備的使用知識與技巧以及查詢保修,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cxkj-001(果粉俱樂部)。

相關焦點

  • iPhone 13:屏下指紋,穩了!
    有人說face id會是未來識別技術的潮流和趨勢,這確實沒錯,因為其優點要遠遠大於缺點,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有指紋識別不可比擬的優勢,但也正是因為技術含量+使用成本高,使得大多數安卓廠商無法跟進,而屏下指紋就成了如今安卓手機替代face id的最佳方案。
  • iPhone 13:或將Face id+屏下指紋
    有人說face id會是未來識別技術的潮流和趨勢,這確實沒錯,因為其優點要遠遠大於缺點,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有指紋識別不可比擬的優勢,但也正是因為技術含量+使用成本高,使得大多數安卓廠商無法跟進,而屏下指紋就成了如今安卓手機替代face id的最佳方案。
  • 蘋果終於將跟進屏下指紋 預估iPhone 13回歸Touch ID
    當然,也有很多人抱怨為何蘋果遲遲不肯跟進屏下指紋技術,如今這些可能在明年的iPhone 13上成為現實。當然了,再過去幾年屏下指紋技術確實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有些時候確實識別率比較低,所以今年秋季蘋果發布會時,新款的iPad採用了側邊指紋技術,讓Touch ID得以回歸。由此來看,技術的不成熟,也是蘋果不採用屏下指紋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 iPhone 13設計大改!或引入最先進屏下指紋識別
    從iPhone 5S首次加入的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到iPhone X取消指紋識別功能,以Face ID人臉識別替代,都引領了手機行業的發展。如今,Face ID人臉識別功能已經成為iPhone的標配功能,但是這項功能在臉部被口罩遮擋的情況下,解鎖效率與便捷性便會大打折扣。過去的兩年,外界不斷又流言稱蘋果會在今年的iPhone 13中引入屏下指紋解鎖功能。
  •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究竟難在哪?
    所謂屏下指紋,指的就是隔著屏幕完成採集的識別技術,無需手指與指紋模塊直接接觸。屏下指紋識別能保證屏幕的完整性,手指直接貼在屏幕上就能識別並解鎖。同時,屏下指紋識別還可以較大程度降低手指汙垢、油脂以及汗水對解鎖的影響。
  • 三種屏下指紋識別 哪種將成為未來主流
    2018年手機界的迎來屏下指紋技術的大爆發,將指紋解鎖放到全面屏中成為手機的趨勢。相對於傳統的指紋解鎖,屏幕指紋能夠更方便快捷,無論手機正面還是背面都能避免開孔,手機整體也能更加美觀。根據TrendForce旗下的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報告,在國產手機品牌vivo、華為、小米、OPPO 紛紛推出屏下指紋識別手機之後,三星也將搭載這種技術。作為手機第一大廠商,三星成為屏下指紋玩家將會進一步帶動屏下指紋技術的普及,預計到2019年,超音波和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佔手機指紋識別市場的比重從去年的3%到未來的13%,提升10個百分點。
  • 屏下指紋解鎖如此盛行,蘋果為何摒棄轉向推出Face ID?
    相信很多網友希望新出的iPhone將會同時使用faceID和屏下指紋識別,但是自從蘋果在推出iPhone X後好像就不打算使用屏下指紋技術了,即將發布的三款iPhone沒有就連最新的iPad也被剔除掉了指紋解鎖,而且有預測分析師說2019年的iPhone機也不會再用屏下指紋,那麼蘋果為啥要將這個盛行的技術給去除掉呢
  • 屏下指紋辨識技術的種類、所帶來的問題以及是否真的是必備的功能
    ,似乎看到了崛起的曙光,在三星與Apple 傳了很久要推出屏下指紋辨識遲遲未推出時,中國大廠Vivo 除了搶先展出超音波式指紋辨識技術外,還率先推出以光學式指紋辨識為技術的Vivo X20 Plus UD。
  • 屏下指紋原理和使用技巧分享 一文幫你速成老司機
    屏下指紋的解鎖速度相比電容式指紋慢是因為屏下指紋技術相當於給手指「拍照」,「拍照」速度的快慢由單像素尺寸和進光量的大小決定,理論上像素尺寸和進光量越大成像越快,解鎖速度越快,而受限於手機內部空間,大部分屏下指紋模塊的這兩個參數不夠大,所以給人一種解鎖慢的感覺。
  • LCD也能實現屏下指紋,智慧型手機還有哪些解鎖方式?
    昨天看到盧偉冰宣布 Redmi 團隊已經實現基於 LCD 面板屏下指紋的消息後,我不禁想到:早已習慣了指紋和面部識別的我們,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那些解鎖方法?第一階段:數字密碼數字密碼早在功能機以及基於鍵盤的智能機時期就已經存在,當時的手機大多沒有加入觸控螢幕,使用鍵盤輸入數字密碼就成了相對來說最方便的解鎖方式。
  • 蘋果全新指紋識別專利過審!iPhone 13系列或將應用
    iPhone 12發售才不到兩周,一則新聞就讓準備付帳的果粉們動搖了,但它並不是iPhone 12的各種「翻車門」,而是來自於蘋果在本周提交的一份新專利,果粉們最想要的屏下指紋似乎就要來了。如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蘋果將已經取消了多年的Touch ID翻了出來,果粉們心心念念的Touch ID,終於要回歸了嗎?iPhone 13上有望同時搭載Touch ID和Face ID?值得一提的是,該專利最初於2018年9月26日提交,也就是說蘋果其實也一直在屏下指紋發麵進行嘗試和努力,只能說目前的實際體驗效果還達不到蘋果進行量產的要求。
  • 高通發布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升級1.7倍識別面積
    【天極網手機頻道】在CES 2021展會旗艦,高通發布了旗下第二代超聲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在硬體形態上,高通的第二代 3D Sonic Sensor識別面積比上一代多了77%,從原來的4mm×9mm增加值8mm×8mm,這一改進從根本上增加了以往1.7倍的生物數據。
  • CES 2021|高通發布第二代超聲波屏下指紋,升級1.7倍識別面積
    在CES 2021展會旗艦,高通發布了旗下第二代超聲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在硬體形態上,高通的第二代 3D Sonic Sensor識別面積比上一代多了77%,從原來的4mm×9mm增加值8mm×8mm,這一改進從根本上增加了以往1.7倍的生物數據。
  • 區域屏下指紋搭配 7nm 獵戶座,迎來首個十年的 Galaxy S 將一口氣...
    區域屏下指紋搭配 7nm 獵戶座,迎來首個十年的 Galaxy S 將一口氣發布 4 款新機 早前,愛範兒曾報導過 Galaxy S 系列新機的消息。
  • 解析超聲波屏中指紋技術的特點
    近期不時有曝光信息顯示,三星將會為於明年發布的旗艦機型Galaxy S10系列配備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目前屏下指紋識別方案有兩種,已經商用的屏下指紋技術都是基於光學指紋,也就是通過OLED屏幕自發光特性來驗證指紋,而超聲波指紋則是通過發射超聲波來驗證指紋
  • 三星徹底迷路了:屏下指紋結構光全沒有 機身還變厚
    在外觀方面,可以看到機身背部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後置橫向雙攝,但是指紋識別模塊被放在了「雙攝-閃光燈-心率傳感器」部分的正下方。而在正面部分,三星Note 9的邊框看起來進一步收窄了,並沒有採用目前流行的劉海屏設計。
  • 刺蝟掌紋解開iphone指紋解鎖就能說明Touch ID 不安全了嗎?我看未必
    指紋解鎖可能並不是絕對安全的,近日一段視頻走紅了,有人用刺蝟的小掌紋去觸碰iphone的指紋解鎖,居然打開了!當然,這只能說明iphone手機的home鍵感應性能好,畢竟指紋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也有人提出了疑問,如果指紋被竊取怎麼辦?好吧,如果你連指紋都能被竊取,什麼手機鎖也救不了你。另外也有很多專家跳出來,說如果有黑客竊取你的指紋,進行解鎖易如反掌。
  • 破解三大難題,曠視科技實現無感指紋識別
    與之相伴的是屏下指紋識別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如今發售的高端機型幾乎均搭載了指紋識別功能,這項不斷迭代升級的技術逐漸成為市場發展主流。 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是通過屏幕玻璃下方完成指紋識別的技術。按照技術原理分類,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包括光學屏下指紋和超聲波屏下指紋兩種: 光學屏下指紋識別:當手指按壓屏幕後,屏幕的RGB像素作為光源發出光線穿透蓋板至屏幕表面,將指紋紋理照亮,谷脊信號差可以通過反射光線的強弱,傳遞至屏下傳感器。傳感器將根據反射光線形成的指紋圖像進行分析和比對,達到解鎖目的。
  • 新款iPhone或引入屏下指紋?vivo:我已經用三年了!
    全球首款屏幕指紋識別技術的智慧型手機是vivo在2018年二月發布X20 Plus屏幕指紋版,這款機器的配置並不算強大——驍龍660晶片+4GB LPDDR4X內存+128GB存儲空間
  • iPhoneSE3很激進,屏下指紋+更大屏幕+更多鏡頭,價格依舊感人
    面對2020年推出的這兩款小屏手機上市後出現後期銷量乏力的問題,蘋果將在2021年春季嘗試著發布了一款屏幕更大、鏡頭更多、並且支持5G網絡、屏下指紋和快充的iPhoneSE3新機。iPhoneSE3將支持5G網絡,取消小屏設計,屏幕尺寸直接由4.7英寸變成6.06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