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發生在家庭成員間的暴力行為,是家庭中一方為了控制另一方而實施,雙方關係不平等 ,其手段是故意傷害、威脅或恐嚇對方 。
》暴力類型:控制性暴力 、抵抗性暴力 、普通暴力和病理性暴力。
》暴力核心:讓對方產生恐懼。
》專家證人:指具有專家資格 ,並被允許幫助陪審團或法庭理解某些普通人難以理解的複雜的專業性問題的證人。
旨在彌補法官知識構成方面的缺陷 ,解決訴訟中的專門性。
2015 年 7 月 3 日,楊梅將前夫毒死後分屍。在這之前,她遭受了前夫近26年的家暴。今年4月6日,廣安市中院開庭審理了此案,決定從輕處罰,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該案也是四川首次在家暴刑案中邀請專家證人出庭作證。
長期遭受家暴女子將丈夫毒死分屍
楊梅,49 歲,廣安華鎣人。2015年7月3日,因長期遭受家暴,楊梅將老鼠藥倒入給前夫準備的酒中。毒發後,前夫被送至醫院救治後轉回家中看護。次日清晨,在確認前夫死亡後,楊玲將其分屍丟棄。5天後投案自首。今年4月26日,廣安市中院公開審理了此案。
作為四川首例專家證人出庭的家暴刑案,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敏以專家證人的身份,到了庭審現場。陳敏告訴記者:「家庭暴力問題研究專家作為專家證人出庭提供專門性知識,可以彌補法庭在家庭暴力知識和經驗方面的不足。」
為什麼要請專家到庭?
「對於楊梅這個案件而言,其是否遭遇家暴,以及家暴的程度等就是一個專業性的問題,就需要有專門知識的人在庭上進行解答。」該案審判長馮劍輝告訴記者。
一般來說,專家證人可以由辯方申請,可以由控方申請,也可以由法院依職權選任。「本案是由辯方申請,由中國法學研究所專家出庭作證。經合議庭評議,同意了辯方的申請。」馮劍輝告訴記者,專家證人制度的引入,使案件的審判更加公正和專業,為今後類似案件的審理提供了借鑑。
什麼是家暴?
陳敏解釋說,家暴意思是發生在家庭成員間的暴力行為,是家庭中一方為了控制另一方而實施,雙方關係不平等 ,其手段是故意傷害、威脅、恐嚇或控制對方。「舉一個例子,妻子到鄰居家打麻將,丈夫扯著妻子的頭髮試圖帶妻子回家,這在外人看來可能是比較常見的家庭糾紛,但實際上是很嚴重的家庭暴力。」陳敏解釋說,這是婚姻關係中暴力「正常化」的典型表現。這種侮辱性暴力行為,可以說明丈夫暴力控制妻子的強度和惡劣程度,同時可以說明妻子在家庭暴力控制下的無助和屈辱。
冷暴力算不算家暴?
近日,一起七旬老太起訴離婚案重新讓人們對家庭冷暴力引起關注。那麼,冷暴力,算不算家暴?
「冷暴力不算家暴,這只能代表家庭成員之間互動方式有問題。」陳敏說,家庭暴力的核心是讓對方產生恐懼,「冷暴力,會讓人感到痛苦,覺得對方不愛自己,但不會產生遭受暴力時的恐懼。」
辱罵、謾罵對方(親人)算不算家暴?
在夫妻雙方的日常生活中,會經常有遇到被對方辱罵、謾罵本人及其親屬的情況出現。陳敏告訴記者,遭受辱罵時,要根據受害人對暴力行為的情緒反應來斷定是不是暴力。「比如受害人在被毆打前都會遭受辱罵,那麼通過條件反射的情緒反應,產生害怕的情緒,就是家暴。」陳敏說,辱罵不能讓人產生害怕的情緒,所以界定需要看後續行為。
(涉案人員為化名)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