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韓國政府宣布暫停部署薩德系統,並對相關部署進行全面環評,評估預計要耗時一年左右。
從字面上看,相比上周文在寅向美方承諾韓國不會取消薩德,青瓦臺的最新表態有值得肯定之處。同時要看到,這裡面投機意味甚濃。韓國政府在7日的宣布中強調指出,已經部署的兩輛薩德發射車和相關設施不會撤離,至於秘密入韓的那4輛發射車是否部署,要視環評結果而定。依韓國一貫的政治運作方式推斷,一年後的環評結果,很可能就是當時的政治需要。也就是說,若韓國當局覺得不再需要「暫停」,環評就會被通過,意味著可能為薩德部署開綠燈。顯然,青瓦臺當前的作法是,在中美之間兩邊敷衍,左右逢源,相機而動,很難說不是為一年後擴大部署薩德埋下伏筆。
在薩德問題上左右搖擺,出爾反爾,反映文在寅總統仍在打「魚與熊掌兼得」的小算盤。但這是錯打算盤。這也表明,在處理薩德問題上,他需要認清形勢,丟掉幻想,別指望玩點小花招,就能軟化中俄反對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的立場,減弱其反對的力度。事關國家安危之事,中俄兩個堂堂大國,豈能吞下苦果?
文在寅接的是樸槿惠撂下的爛攤子,面臨的問題成堆,他視為當務之急的有兩件事:彌補被前任搞砸了的對華關係,改變同朝鮮劍拔弩張的局面。而改善同二者的關係,都繞不開薩德。
部署薩德已重傷中韓關係,受害重的是韓國。如今,韓流被截斷,中國赴韓遊客銳減,韓國有競爭力的商品和企業,在華身價大跌,市場萎縮。而這還僅僅是開頭,是中國民意的展現,中國政府並未下達制裁韓國的指令和採取官方行動。如果不改變讓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的立場,令韓國難過的日子還在後頭,想在治理經濟上有所作所為的文總統,也只能念苦經。這當然不是他願意面對的,但若處理薩德問題不明智,不想面對也得面對。
改善同朝鮮的關係,是文在寅競選時的口號,也是獲勝後的許諾。但薩德問題擋在那裡。雖說部署薩德對反擊朝鮮的萬門遠程火炮起不了多大作用,但確是實實在在的敵對行為。這樣的言行不一,只會加劇南北雙方的敵意,刺激朝鮮加速擁核的勁頭。在這種情況下,文在寅對半島無核化的追求,對昔日「陽光政策」的嚮往,全都要化為泡影。
實際上,文在寅拒絕薩德也沒有那麼難,他有很多理由這麼做,最重要和便於操作的至少有兩條。一是有反薩德的雄厚的民意基礎。韓國半數以上的民眾強烈反對薩德落地韓國,這種樸素的民意體現了正確的判斷和理智的主張:部署薩德危及韓國經濟和民生,惡化韓國國際處境,引發韓社會分裂,促使朝鮮在擁核的路上走得更遠,跑得更快……總之,它將把韓國置於危局之中。這種強大的民意可以用作跟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
另一條是,較之歐巴馬,川普更擔心朝鮮擁有洲際飛彈和核彈頭小型化,就怕二者結合打到美國。也因此他格外看重對朝鮮武力威脅和政治外交施壓雙管齊下。他對中國嚴格執行聯合國決議、為半島無核化所作的努力比較認可。在這過程中,他自然也希望韓國發揮更大作用,這無形中給了韓國更多發言權和說話的底氣。
早就有評論指出,薩德很可能面臨這樣的下場:被冷凍,被中止,或成「植物人」。處理薩德問題,文在寅應向這方向使勁,不可以玩花招忽悠人。否則,受害的是韓國和他本人。(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