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型淡水魚類,鯮魚和鱤魚,名副其實的水中霸王

2021-01-08 騰訊網

1、鯮魚

地方名:尖頭鱤、馬頭鯇、鯨魚。

體長為體高6.3倍,為頭長3.4倍。頭長為吻長5.1倍,為眼徑12.2倍,為眼間距6.9倍。尾柄長為尾柄高1.8倍。

體細長,稍側扁;腹部圓,無腹稜。頭尖長,前部略呈管狀,後部側扁。吻長,略平扁,略似鴨嘴,吻長為眼徑2倍餘。口端位,斜裂。上頜短於下頜。上頜骨仲達眼前緣下方。無須。眼較小,位於頭側前部約1/4處。眼間隔寬平,約為眼徑2倍。鰓孔大,伸達前鰓蓋骨後下方。鰓蓋膜與峽部相連。

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完全,廣弧形下彎。背鰭無硬刺,位於腹鰭後上方,起點距尾鰭基較距吻端為近。臀鰭有硬刺,位於背鰭基末端後下方,起點距尾鰭基較距腹鰭基為近。胸鰭短而尖,末端遠不伸達腹鰭起點。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前下方,距臀鰭起點較距胸鰭基為近,末

端不達肛門。尾鰭深分叉,下葉略長,後端尖。

鰓耙不發達,排列稀疏,下咽齒1行,細長,末端稍彎。鰾大,2室,後室約為前室2倍餘,末端略尖。腹膜灰黑色。

體背部灰黑色,體側及腹部銀內色。胸鰭淡紅色,背鰭和尾鰭灰色,尾鰭後深黑色,腹鰭和臀鰭淺灰色。

鯮魚為大型兇猛性魚類,棲息於江湖敞水區中下層水域,以小型魚蝦類為食。具江湖洄遊習性,一般小個體均生活於湖泊。長江個體性成熟年齡雄魚為4齡,雌魚為5齡。繁殖期為4 7月。卵浮性。生長較快,1齡個體達440mm,5齡龜長達lm,體重10kg,最大個體可長至50kg以上。群體數量不大。對養殖魚類有危害性。

鯮魚分布於我國長江、閩江和珠江等水域。本種在太湖僅有伍獻文1962年記錄於無錫五裡湖,以後未見報導。由於江湖通道日益被阻隔,目前鯮魚在太湖也十分罕見,可能已絕跡。上述個體描述參照1尾體長為915mm的固城湖標本。

2、鱤魚

地方名:黃佔、黃秸稈、鱤魚、竿魚(張春霖)。

體長為體高5. 6 6.0倍,為頭長3.8 4.4倍。頭長為吻長3.0 3. 2倍,為眼徑8. 5 9. 5倍,為眼間距3. 5 4. 4倍。尾柄長為足柄高1.7 2.1倍。

體延長,稍偏扁;腹部圓,無腹稜。頭尖長,錐形。吻尖長,呈哚狀,吻長約為眼徑3倍。口大,端位稍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後端伸達眼中部下方。下頜前端有一角質凸起,與上頜凹陷處相吻合。無須。眼小,上側位,位於頭的前半部。鰓孔大,向前伸達眼後緣下方。鰓蓋膜與峽部相連。

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完全,廣弧形下彎。後部行於尾柄中央。

背鰭無硬刺,起點在腹鰭基部後端上方,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遠。臀鰭無硬刺,起點距尾鰭距腹鰭基約相等。胸鰭下側位,後端遠不伸達腹鰭。腹鰭起點距胸鰭基與距臀鰭約相等,末端不伸達肛門。尾鰭深叉形,下葉稍長,末端尖形。

鰓耙短,稀疏。下咽齒稍側扁,頂端略呈鉤狀。鰾2室,後室較長,未端尖。腹膜銀灰色。

體背側灰黑色,腹部銀白色。側線上方具1條藍思縱線。背鰭、尾鰭青灰色,其餘各鰭淡黃色。

鱤魚為江湖半洄遊性魚類,生活於水體中上層,幼魚多在通江湖泊中攝食育肥。行動矯健善泳,性兇猛。追捕吞食其他魚類,攝食量大,索餌時不集群,主要捕食中上層魚類,以身體修長、背部較低的魚類為主,如達氏鮊和紅鰭原鮊,其次為刀鱭、鯽、餐和蝦類,也有同類相殘現象。冬季在深水處越冬,仍有攝食現象。在水體生態系統中,鱤魚能起到調節被食魚數量的作用;在養殖水域中則嚴重危害養殖魚類。

在長江中,雌魚4齡、雄魚3齡性成熟。以Ⅲ期性腺越冬。在江河流水中產卵,孵化率較高。產卵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盛產期為5月。產卵場主要在長江中遊。卵浮性。受精卵吸水後,卵膜透明,略帶淺藍色,卵徑可達7 8. 5mm,卵黃呈蔑黃色。水溫21℃左右時約經40小時孵出。初孵仔魚全長6mm左右。生長十分迅速。據調査,1齡魚即可達1kg以上,2齡魚達5kg以上,3齡魚達8kg以上。

分布於我國珠江、長江、黃河、黑龍江等各水系。太湖從江湖漸被阻隔後,加之捕撈強度大,現在鱔已幾乎絕跡。上述個體描述參照標本10尾,測量4尾,體長263 355mm,採自蘇州、東山、渡橋、席家湖、五裡湖、湖州。

3、鯮魚和鱤魚的區別

兩者之間的區別見下表:

其實鯮魚和鱤魚是「弟兄」,不僅因為它們是水體中的「上下霸王」,更主要的是,從魚類分類學上來看,它們同屬於鯉形目,鯉科,雅羅魚亞科,只不過鱤魚是鱤屬,鯮魚是鯮屬,具體見下表: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企鵝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談對淡水觀賞魚到底了解多少?(學會如何欣賞魚)
    大家好,我是冰冰的石榴問各位幾個問題:觀賞魚是啥?淡水觀賞魚又是啥?觀賞魚到底是什麼魚?怎樣欣賞魚的美?01觀賞魚的定義怎麼定義那:可以理解為具有觀賞價值的魚類,我們統稱為觀賞魚。(理解)那麼什麼是觀賞價值:要麼具有鮮豔的色彩,要麼具有奇形怪狀。
  • 為什麼魚類會突然大批量的死亡? 魚類大量死亡會是什麼原因?
    水體缺氧可由多種因素引起:例如高溫和低氣壓會降低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在夏季和陰雨時就容易造成水體缺氧,在魚體密度大的水域如魚塘、封閉的池塘、小水庫等,若不注意及時充氧,很容易造成大量死亡,即所謂的「翻塘」。此外,如果水中出現能夠大量消耗氧氣的汙染物,儘管汙染物可能並不直接毒害魚體,但也可引起魚類死亡。對於後者,最為典型的就是水體富營養化。
  • 黑色的觀賞魚,和黑魚不是一個概念,養到最高級別的雷龍魚很昂貴
    在歸類上,它們屬於鱧科魚類,與大部分的雷龍魚同宗,說的直白點,也算是我國的大型雷龍魚了。雖然說黑魚的體色看起來似乎沒有黃金眼鏡蛇雷龍、黑魔神和巴卡雷龍那麼耀眼,但是如果把它們飼養出狀態,它們也會呈現出另外的一種美麗。關鍵的問題,就是它們易飼養、耐低溫和價格便宜,而且個體也很大,很霸氣。
  • 喜歡淡水路亞的朋友趕緊收藏起來
    隨著淡水路亞在國內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以及漁具製造商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鐵板擬餌和亮片擬餌作為當前在淡水路亞圈備受青睞的兩種擬餌類型,它們的形狀在不斷改進,各種造型層出不窮。本期,作為專業的擬餌研發品牌的尊銳垂釣裝備就為大家分別詳述兩種擬餌的優缺點,看看你更傾心哪一種呢?
  • 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1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2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3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4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5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6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 十種極為特殊的魚類,你知道幾種?
    十種極為特殊的魚類,你知道幾種?很多魚類都存在特殊的功能與能力,對於我們來說這些魚類十分奇特,下面就來TOP一下這十種特殊的魚類吧!美麗硬僕骨舌魚亞洲龍魚、金龍魚成魚體長40-50釐米,壽命可達數十年。性情兇猛,主要獵食活魚蝦、水生昆蟲、青蛙等。
  • 天津海河往年曾有魚類死亡現象 集中在七八月份
    正在現場取樣的天津市塘沽水產局工作人員說,這些死亡的魚名叫刺魚,遇到夏季高溫悶熱容易死亡,另外在海淡水帶也容易出現死亡情況,往年也曾多次出現死亡的情況。記者查詢此前報導,近年曾多次出現死魚,時間大多在7、8月份,濱海新區河段和天津市區河段都有。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說:「海河的水不是流動的水,都是閘控的『死水』,常年處於劣五類水狀態,不太適合魚類生存。
  • 我們國產的這種大號三間鼠魚,它們有給大型魚清理魚缸的作用嗎?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一、我國特有觀賞魚胭脂魚是生活在我國長江流域的特有魚類,屬於冷水魚的範疇或者說是廣溫魚類,它們可以算是吸口鯉科最漂亮的觀賞魚了,幼魚時雖然欣賞價值不是太高,養魚老道一直把它們叫做大號的三間鼠,不過等它們長大後體色就會變為紅色,並且帶有橫向的黑色條紋
  • 猴子和靈長類是從什麼進化而來的呢,「魚類」是人類的祖先嗎?
    不過,如果再進一步問,猴子和靈長類又是從什麼進化而來的呢?換句話說,人類更早的先祖是什麼?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解剖學教授尼爾·舒賓在其著作《你是怎麼來的》中的回答非常簡單:人就是來自於魚。提克的答案探索人類的來源和生物的進化主要依靠化石、基因和胚胎。舒賓等人花了6年時間於發現一個兼具有水生和陸生動物特點的化石魚——提克(因紐特語「提塔利克魚」的簡稱,意為大型淡水魚)。
  • 世界十大最兇猛的觀賞魚
    黑色食人魚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等多個流域,在其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把格洛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被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不時也會受到攻擊,現已被列入了當地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
  • [供方]海南攀鱸魚雙鰻魚硬頭魚巴毛過山鯽咬稻公鐵角魚海南婆魚苗...
    [供方]海南攀鱸魚雙鰻魚硬頭魚巴毛過山鯽咬稻公鐵角魚海南婆魚苗草魚苗 鐵角魚、草魚、吧西釐、會走路的魚、咬稻魚、福昌魚等。主要分布於我國南方各省,為熱帶亞熱帶野生淡水經濟魚類,其生活水溫5-40℃ ,具有生長較快,抗逆性強,耐低氧,群體產量高等優點。該魚肉質細嫩,肉味鮮美,嫩滑、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由於濫捕等原因,導致該魚自然野生種群資源日趨衰退。因此,市場價格高,具有很好的開發潛力和市場前景。
  • 建議將大壁虎、大鯢野外種群升為國家一級,加大長江特有種魚類保護...
    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引起國家林草局和農業農村部的重視。一、對未列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種類,均刪去「僅限野外種群」的備註。如王錦蛇、灰鼠蛇、滑鼠蛇、眼鏡王蛇。現徵求意見稿中,主要是兩爬和魚類備註有「僅限野外種群」,而這恰恰是整體野外種群下降較為嚴重的兩大類。
  • 四川魚塘現「怪魚」: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
    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6月22日下午,自貢釣友龔師傅花了近一個月,終於在小區魚塘裡把那隻多次看見卻沒看清的怪魚釣了起來。經當地水務部門辨認確定,這條怪魚名叫鱷雀鱔,是外來物種,它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堅硬的鱗片,只要是水中的活物,不論大小,幾乎通吃。據悉,該魚種是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
  • 有哪些動物能在我國泛濫成災?為什麼?
    清道夫清道夫是少有的能在我國泛濫成災的動物之一。從外觀上看,清道夫嘴巴是一個大大的吸盤,讓人沒什麼食慾。作為一種原產南美洲的魚類,它來到我國的原因也很簡單:打掃垃圾。由於清道夫屬於雜食性魚類,而且它喜歡用吸盤把自己牢牢地固定在某一個地方,所以,放在水族箱中,它是打掃垃圾不二的「魚選」。
  • 翹嘴魚(噘嘴鰱子)都藏在什麼地方,如何找到它們
    翹嘴魚又稱「翹嘴鮊」、「白魚」、「大白魚」、「白絲」、「鯮魚」、「噘嘴鰱子」等,野生噘嘴鰱子是以活魚為主食的兇猛肉食性魚類,苗期以浮遊生物及水生昆蟲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魚小蝦,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還有經濟價值。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找他們那?
  • 這種魚嘴大貪吃,眼大而圓,肉質細嫩鮮美,用來香煎非常美味!
    因為這種魚體型細長,側扁,呈柳葉形。眼大而圓,前部略向上彎,一張突出而翹起的大嘴格外引人注目,由此而得名。翹嘴鮊體型較大,體細長,側扁,呈柳葉形。頭背面平直,頭後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頜堅厚急劇上翹,豎於口前,使口裂垂直。眼大而圓。鱗小。翹嘴鮊屬中、上層大型淡水經濟魚類,行動迅猛,善於跳躍,性情暴躁,容易受驚。平時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體的中上層,遊泳迅速,善跳躍。以小魚為食,是一種兇猛性魚類。
  • 【收藏】常見海水魚類圖譜大全,澄海人你都吃過嗎
    紅三魚  紅三魚,為廣東、廣西、海南、臺灣等省近海底拖網漁業捕撈的魚類,俗稱「紅三」和「瓜三」,是南海重要經濟魚類。魚肉豐厚,食用價值甚高,冰鮮、醃製和幹曬均可。  海刀魚  海刀是指洄遊至長江口海水、淡水交接處被捕獲的刀魚,魚種純正,但由於身上鹽分沒有淡化,肉質稍硬,和進入淡水後的江刀相比口味略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