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些地方遭受嚴重洪水災害,特別是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

2020-11-25 光明網

今年入汛以來,我國一些地方遭受嚴重洪水災害,特別是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又一次全流域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現超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百萬軍民與罕見的洪水進行殊死搏鬥。

記者在抗洪一線採訪,親眼看到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廣大人民群眾不畏艱險,衝鋒在前,頑強拚搏,連續作戰。哪裡有險情,哪裡有艱苦,就戰鬥在哪裡。

幾十天來,廣大軍民團結一心,艱苦奮戰,在大江兩岸,在白山黑水之間,他們

相關焦點

  • 1998年特大洪水:4150人死亡,警鐘長鳴
    1998年特大洪水,至今很多人對那場災害仍然歷歷在目,98年出生的孩子,今年也已經21歲了,而對很多中國人來說,98年這場特大洪水刻骨銘心。當年這場特大洪災席捲包括長江、嫩江、松花江等多個流域。長江洪水是繼1931年和1954年兩次洪水後,20世紀發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嫩江、松花江洪水同樣是150年來最嚴重的全流域特大洪水。
  • 洪水,這個自然界的頭號殺手,在人類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它無時無刻不再發生。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就構成了自然災害。其中,「洪澇災害」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不亞於其中任何一種,被視為自然界的頭號殺手。我國「水災」頻發。據一些歷史文獻記載,從公元前206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2000多年來,中國共發生洪水1029次,基本上是兩年一遇。相傳,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會,中原地區曾發生過特大洪水災害。
  • 中國氣象局發布2009年天氣氣候及氣象災害特點
    據介紹,今年以來(1月1日至12月30日),我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氣象災害點多面廣,次生災害比較明顯。糧食主產區乾旱和低溫災害、地震災區暴雨引發次生災害、中東部人口稠密區強對流天氣、華南沿海地區颱風、華北黃淮地區暴雪及大霧影響突出,是今年氣象災害最為顯著的特點。截至目前,我國因氣象災害造成死亡人數為1104人,在近20年中最少。
  • 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在跟災難作鬥爭,所謂災難更讓國人越挫越勇
    歷史上,長江發生過多次水災。從公元前185年西漢建立到清朝晚年,長江共發生214次特大洪水,這些還都是有史可考的,能記入史書的自然災害一般都特別慘烈,其它不大不小的水災肯定也有不少。1931,氣候異常,長期降雨造成全國洪澇災害。其中,揚子江、淮河河流域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山東、河南等省遭受的損失最為嚴重,是二十世紀洪澇災害最嚴重、最嚴重的一年。1954年,整個長江流域發生了一次大洪水,長江中下遊洪水與四川江水相遇。受災人口1890萬人,溺水3.4萬人,淹沒良田317萬公頃,損失數十億元,30日最大洪災量為1023億立方米。
  • 1998年,是誰保住了武漢,保住了長江中下遊?
    最近,南方洪災的形勢非常嚴峻,從6月初進入汛期以來,大雨已經下了一個多月,已經有300多條河流發生了超警以上的洪水,中央氣象臺發布了90多次暴雨預警。截止到7月10日,洪澇災害已經造成27個省3385萬人受災,141人死亡失蹤,直接經濟損失695.9億元。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高考那天還因為暴雨不得不推遲了高考。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1998年同期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1998年同期  今年汛情呈現四個特點;入梅偏早和梅雨鋒偏強致降雨異常偏多;千名消防指戰員支援重點區域抗洪  今年6月以來,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 入汛以來全國13省發生洪澇災害 因災死亡94人
    中新網6月11日電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消息,截至6月11日統計,入汛以來全國累計有13個省份發生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465千公頃,受災人口848萬人,因災死亡94人,失蹤78人,倒塌房屋2.71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74.45億元。
  • 這3個原因,導致長江近年來頻繁爆發特大洪水,每個你都很熟悉!
    今年南方地區的許多城市都遭受了大大小小的洪水侵襲,其中長江流域一帶的城市仍舊沒有逃過這個劫難。古時候長江被稱為沒有水患的流域,那時候長江出現水患的機率比黃河要少很多。可為何長江發生特大洪水的機率現在是越來越大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了特大洪水頻發的原因吧!
  • 水利部:今年以來我國總共發生18次強降雨過程,6月2日以來是最強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水旱災害防禦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今年以來我國總共發生18次強降雨過程,6月2日以來是最強的一次。這次強降雨過程涉及到12個省市區,降雨範圍非常大,強度很大,400毫米以上的降雨面積有24000多平方公裡,250毫米的籠罩面積大概是9萬多平方公裡,100毫米以上的降雨面積是70多萬平方公裡,範圍非常大,並且強度也非常大。比如在廣東的惠州龍潭鎮,累積降雨達1140多毫米,廣西桂林蘇郣740毫米。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今年6月以來,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河流發生超保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今年6月以來,珠江的西江、北江以及黃河上遊、長江和太湖都發生了1號洪水,全國有433條河流超警,佔了今年以來的96%。433條河流中,南方有422條,除了黃河等流域的幾條以外,其他都在南方。時間上主要集中於6月以來,空間上大多數在南方。長江和太湖洪水並發。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災害防治該怎麼做?
    位於北半球中緯度環球自然災害帶與環太平洋災害帶交匯處,使得我國災害種類豐富、地域分布面廣;另外,受不穩定季風氣候影響,極易發生氣象、水文等自然災害。近日,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7月上中旬長江中下遊洪水2019年7月3日至17日,長江中下遊地區連續遭受2輪強降雨襲擊,7月3日至10日,南方出現入汛以後最強降雨過程。長江幹流九江至大通河段和鄱陽湖、洞庭湖以及多條支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湘江發生超過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 98年大洪水結束後,九江萬人空巷,幾十萬百姓聚集道路兩旁送行
    1998年,在赤道東太平洋附近水溫出現異常升高現象,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厄爾尼諾現象,導致了中國北方和長江一帶形成了大範圍的強降雨。從1998年7月中旬開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突然南退,位置偏南偏西,造成了我國長江上遊一帶暴雨現象發生極為頻繁。
  • 1981年的洪水,不會再來重慶
    媒體們在描述這一洪水的情況時,總會將之與「1981年洪水」比較。發生在1981年7月13日至7月17日的洪水,是建國以來重慶遭受的最大洪災。據官方記載如下:我市長江、嘉陵江從7月13日開始洪水猛漲,16日長江洪峰高達193.38米,嘉陵江洪峰水位高達208.17米。
  • 2020的滔天洪水,或許在2019年就已註定,這些問題幾乎沒有人注意
    2020年已經運轉到下半年,我國多地都遭遇了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水利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6月以來,全國一共有433條河道產生超警以上的洪水,109條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 2013年中國洪澇災害致774人死亡 1.2億人受災
    >   中新網1月9日電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網站消息,2013年全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均遭受不同程度洪澇災害,部分地區山洪災害嚴重。洪澇災害受災人口達1.2億人,因災死亡774人、失蹤374人,縣級以上城市受淹234個,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3146億元。  2013年,中國東北、華北大部、西北東部和西部、西南東北部、華南大部降雨量較常年偏多1-2成,黑龍江、松花江流域汛期平均降雨量較常年偏多3-4成。先後有9個颱風在我國登陸。
  • 今年,這些地方或爆發洪水|來聽新聞
    2020年 5月12日 星期二庚子鼠年 四月二十 據水利水文等部門聯合會商預測,今年汛期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流域發生大洪水可能性增加。入汛以來,珠江流域已有2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珠江水利委員會對洪水預報、調度方案制定、調度決策、水利工程運用等多個環節提前演練,為迎大汛做好準備。 5月1日太湖流域進入汛期,今年以來流域累計降水量354毫米,較常年同期略偏多。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調度下,太浦河、望虞河已排出太湖水14.11億立方米,相當於太湖0.60米蓄水量,為防禦可能的大洪水騰出了庫容。
  • 一周聲音|水利部:預測北方一些江河未來可能發生洪水 教育部:將...
    水利部:預測北方一些江河未來可能發生洪水央視新聞7月3日消息,據氣象部門預測分析,今年7月至8月,全國降雨總體偏多,南北方均有多雨區,以北方雨帶為主。受其影響,黃河中遊、海河南系、松花江、遼河等河流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新疆部分地區可能發生降雨融雪混合型洪水。當前全國已全面進入主汛期,長江、太湖流域洪水仍在持續,水利部預測北方一些江河未來可能發生洪水,防汛抗洪形勢嚴峻。
  • 98年特大洪水,十萬百姓跪地求子弟兵別跳,房子沒你們重要
    據統計,從公元前185年(西漢初)到1911年,長江在這2096年間總共發生較大洪水災害有214次。作為中華文明重要標識的黃河也曾決口泛濫超過1500多次,大的改道有26次,平均每3年一次決口,每100年一次大改道。這是中華大地上兩條重要河流在有文字記載以來,出現過的數不清的重大災害。這說明,人類與天災的抗爭由來已久。
  • 洪水還會來嗎?國新辦防汛救災新聞發布會,你關心的全在這!
    江淮流域梅雨季降水量759.2毫米,持續時間62天,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一位。二是長江淮河太湖水位超保證。長江中遊蓮花塘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區超保證水位,巢湖超歷史水位;淮河上中遊幹流部分河段超保證水位;太湖超保證水位。全國63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的洪水。三是蓄洪圩垸運用多。
  • 印度洪水最新消息!有多少人遇難?這比1924年的洪水更嚴重嗎?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在遭受毀滅性洪水襲擊後陷入危機,造成數百人死亡,數千人流離失所。但更糟糕的是1924年的大洪水嗎?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裡,至少有357人死於季風季節引發的洪水和泥石流。超過35萬人不得不放棄家園,目前在3026個救濟營中避難。數千人仍被困,據《印度時報》報導,僅一個村莊就有至少1萬人被困,因為周圍所有道路都被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