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年豬、貼對聯、祭祖墳、拜大年,那些難忘的家鄉年事

2020-11-29 情感之故事

殺年豬、貼對聯、祭祖墳、拜大年,那些難忘的家鄉年事

我雖然離開家鄉已經20多年了,但對家鄉的年事,總懷有難以銷蝕的記憶。

我的家鄉在太行山東麓的淺山裡。每年一進臘月,家鄉就瀰漫起一股濃濃的年味。這時候,家裡家外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圍著一個「年」字去忙活。

山裡的年味總是要早於城裡,最先飄蕩在那些莊戶人家的柴扉石院裡,使家鄉的臘月別有一番風情和韻味。

1、殺年豬

臘月26日前後殺年豬,是山村最熱鬧的年事。一聲聲的豬叫聲,給山村帶來了濃濃的年味,就像傳統戲曲開場的鑼鼓,敲響了過年的序曲。

小時候,讓我感到最緊張的節目,恐怕就是殺年豬了。到了這一日,小孩子們早早就把現場圍起來,膽大力氣大的擠在前面,膽小力氣小的站在後面或站在稍遠高地上,等著看刺激的場面。

殺豬的人都是村裡的大力士,那麼大的豬雙手一掄,就按倒在一塊大石頭上,膝蓋壓著豬身,手拽著豬耳,幾個幫手揪著豬尾,按著豬腿,大聲喊叫著伴著豬的叫聲甚是熱鬧。

他們手腳麻利,手起刀落,只見一股鮮紅的血液噴射而出,豬的叫聲也就漸漸衰弱了。接著他們又用刀在豬蹄處割開一個小口,拿一根竹筷朝裡使勁兒捅上幾捅,然後喊著:「快拿篾管來!」跪在地上把臉憋得通紅,「撲哧撲哧」地吹氣,有時兩個人輪換著吹,幫手們還順著氣流的走向,不停地用木棒捶打著豬身,於是空曠的山村便四下裡響起「嘭、嘭」的回音。不一會兒,把癟扁了的豬身吹得脹圓。

狗狗聽到動靜,也迅速地聚攏過來,歡快的叫個不停。人們和狗都眼巴巴地看著那膨脹起來的豬,被放進旁邊水已燒熱的大鐵鍋裡,用破碗片把豬毛颳得賊淨,豬身像個剛出浴的胖男人,白得有些臃腫,掛在架上一片亮光。

剛才還大聲吼叫的豬,一轉眼就變成了兩扇鮮活的肉。豬的主人大多是家庭主婦,在一旁默默的祈禱,對已成肉扇的豬說:「別怪他們,來世你轉投個好胎吧!」全村的人根據各自的喜好,指著豬身上的位置一塊塊的選肉,然後端著冒著熱氣的肉,回家張羅年節飯去了。

2、貼對聯

臘月28日後,山裡人就開始準備貼對聯了。家鄉人把春聯稱作門對兒,春聯是年的標籤,它關係到一家人全年的興衰,所以千家宅院,萬戶門庭,在過年時,都要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

過去每逢春節回家,到28日以後,我都要忙活兩三天與春聯有關的事情。先買紙、買墨汁、然後在家院當中擺出那張破方桌寫對聯,街坊鄰居都還要來找我幫忙。

大年初一,村裡拜年的人到我家大門口都會駐足觀看,時間稍長,還不時呵呵凍僵的雙手,指點和品賞著我的創意春聯,這讓我的父親很是愜意和自豪!

現在市場上賣的各色各樣的春聯琳琅滿目,又很便宜,在家自己寫春聯的人越來越少了。只是現在的春聯千篇一律,大多都帶有廣告宣傳內容,缺少寓意和個性,那種意味雋永,獨創新穎的春聯,已很少見到了。

父親已去世多年了,每當這時候,我都會有一種愴然伴隨著追思,有時還會淚雨紛紛。時代在變,很多趣味很濃的年俗,有的已潛入歷史的深處,變成一種鄉愁的記憶了。

3、祭祖墳

家鄉有民諺:「三十,蛻皮」。就是說除夕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換新衣服。在年三十午飯後,我們要去上墳,在墳頭上壓上許許多多用白紙剪成的小「衣服」,意思是給死去的親人也要換件新衣服穿穿。

記得小時候有一年除夕,我和一個本家哥哥去上墳。我們先把帶的小花糕等供品擺好,然後壓紙、磕頭、放鞭炮。回家時不知道供品該不該取回,最後我們選擇了留下。

回到家中,母親說不對,我和本家哥又去墳上取了回來,到了第二天,大家都還在說我們的笑話。

正月初一上午,上墳的規模是最大的,男女老少成群結隊都要去上墳拜祖。在墳地,輩分或年齡大的要講解墓碑上的內容,也講一些祖上的奇聞異事。每個人在自家墳前磕完頭後,最後還要組織大家一起,舉行拜祖儀式,當時感覺很神秘。

這幾年上輩傳下來的古訓「要想富,敬祖墓」,叫的更響了,上墳的風氣似乎比前幾年更濃了,一些豪華的做派也近乎奢侈,只是那種神秘感有點淡化,磕頭膜拜也不再那麼虔誠和認真了。

4、

我的家鄉最為壯觀的年事活動要數拜大年了。大年初一,天近五更,在此起彼伏、聲聲不斷的鞭炮聲中,人們吃過餃子,就開始傾家出動,按照輩分和年齡的大小,按序登門,向長者磕頭拜年。

這時候,村裡拜年的人逶迤成群,像山溪一般在村裡奔流不息,大街小巷,庭院廟堂,響徹一片拜年聲,蔚為壯觀,形成一道獨特的年俗文化風景線。

更有趣的是剛結婚的新媳婦去拜年,路過街口時,總會有人將點燃的小爆竹扔過來,在頭頂炸響,引起一陣騷動,這邊則是一片笑聲。

在家鄉拜年都是要認真磕頭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年來山外拜年形式變化很大,從跪拜、揖禮、電話拜年,直到今天的簡訊、微信拜年,幾個字過去,既無掠擾之嫌,也無縟節之禮,倒很是適用。

不過,我的家鄉現在依然是傳統的那種磕頭拜年形式。聽老人說一千年都沒有簡化過,先祖們把抽象的關於忠孝的理念具象為儀式,讓你在反反覆覆的跪拜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忠孝、向善、感恩的傳統,使這些儀式能夠穿透時空,散發出古典、優雅的韻味。

不管你離家多遠,不管你如何發達,即或你登上人生的巔峰、穿上洋派的西裝,你也永遠掩飾不了傳承留在你心靈深處的烙印。

正月初五過後,山裡人的那份歡喜,那份輕鬆和熱鬧的年味,就會很快的散去。偶爾聽到幾串兒鞭炮的響聲,那是多情的女人在為外出打工的男人送行;三五成群的年輕男人,也正在用腳步把家鄉愈來愈遠的拋在身後,把自己眷戀著的心,留在熱鬧過的炕頭,就像門口那還亮著的盞盞紅燈籠,閃爍著柔柔的光芒。

我離開家鄉這麼多年了,走南闖北,遊歷西東,也身臨過不少良辰美景,體驗過不少異域風情,但家鄉的那些年事,卻仍然是我記憶深處,最撩人情愫的觸點,像收攏風箏的長線,正一圈一圈地把我在木輪上纏的越來越緊,使我這隻漂泊的風箏,回歸的心思也越來越濃了。

我在這裡談論著家鄉的年事,只是一種思鄉之情在流露。每每想到這些往事,就會令人心向虔誠,有一種皈依的衝動,從而讓我從喧囂和浮躁中走出來,步入坦然淡定的心境。

其實,這些年事,作為家鄉記憶的一部分,早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

感謝你看完了這篇文章。

如果你喜歡,歡迎關注我。

(圖片選自網絡)

相關焦點

  • 2019年春節:殺年豬祭灶神,大年三十必洗澡,最後1張幸福滿滿!
    說起過年,就難免會提到過年的習俗,我們國家人口眾多,民族眾多,因此過年的習俗也就很不一樣,有的很傳統「奇葩」,有的也很現代時尚,今天小編也是高興萬分,藉助這個平臺把我家鄉的過年習俗,分享出來給大家看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新年的好運和福氣!
  • 渝見2020·戰貧丨寫對聯、殺年豬、撈魚……華溪村迎新年
    即使冷,但村裡依然很熱鬧:即將走過2020的最後一天,村民們殺年豬、寫對聯、魚塘捕魚,正迎接著即將到來的新年。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總書記牽掛的華溪村,85個貧困戶302人今年已經全部脫了貧,這是華溪村脫貧後的第一個新年。
  • 殺年豬、板凳龍、叫老輩子……渝東北過年習俗知多少
    昨日,記者採訪萬州民俗專家姜有華,一起為大家盤盤點點萬州那些保留下來或逐漸消失的過年民俗。姜有華說:「在萬州春節民俗中,從冬月殺年豬就拉開了春節的序幕,尤其是臘月初八吃臘八粥就開始正式宣告進入春節的序曲,而整個春節的一直要持續到新年的二月二這一天,所以說在萬州天天都是年。」
  • 大年三十貼對聯、福字,這些禁忌你都知道嗎?貼好了一年順風順水
    馬上就要到二月份了,離春節越來越近了,每家每戶都會貼上春聯與福字,這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不管春聯還是福字,都表達了人們美好的祈願,祝願新的一年萬事如意,財源滾滾來。然而貼春聯福字是有講究的,千萬別冒犯了一些禁忌,不然會不吉利。大年三十貼對聯、福字,這些禁忌你都知道嗎?
  •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已闢謠 大年三十立春不能貼對聯?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已經闢謠了,都是無稽之談,過年貼春聯是喜慶的日子,自然而然追求的是高高興興的,貼春聯是沒有什麼禁忌的,對於一些流傳的臘月二十九是絕日不能貼,三十是立春不能貼的說法是無中生有,根本站不住腳的,什麼時候貼對聯呢?
  • 馬上要過春節了,農村也到了殺年豬的季節,殺年豬要挑日子進行
    在農村殺年豬怎麼挑日子?馬上又到過年了,農村老話進了就是年,臘月是傳統佳節春季的排頭兵,臘八、二十三、不知不覺大年就會來臨,在臘月也是殺年豬最忙碌的季節,對於殺年豬,根據地域不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說法,其中也包括對於日子的挑選,會專門挑選適合的吉利的日子,在這些被認為是有很好的日子裡,才會將自己辛辛苦苦養了一年的大肥豬進行宰殺,都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呢?
  • 2019年豬年春聯5字五言新春對聯大全 經典繁體帶橫批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節到,新年好,貼春聯,放鞭炮。新年貼春聯是中華民族一直延續的節日傳統,每年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象徵著吉祥與如意,也抒發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 2019-2020新賓滿族農莊過大年即將震撼開場!
    過年啦穿新衣,戴新帽剪窗花,貼對聯,放鞭炮歡聚一堂樂淘淘,共慶新春佳節到這是中國人最愛的「年」的味道這個味道讓無數人魂牽夢繞儘管它離我們漸行漸遠終究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你找到>它就是一年一度的【新賓滿族農莊過大年】2019-2020新賓滿族農莊過大年12月28日中華滿族第一村遼寧撫順新賓赫圖阿拉村震撼開場活動持續5天內容豐富 異彩紛呈活動安排12月28日10:00-10:20 啟動儀式10:
  • 骨子裡的鄉愁:殺年豬
    殺年豬,應該算是中國大部分農村,一年一次最熱鬧、最喜慶和最具儀式感的過節事兒了。每年冬至一過,鄉親們見面時都會彼此關切地問道:年豬殺了沒?年貨買了沒?娃兒些,今年好久回來?過年可謂是孩子們最渴盼的節日了。一到年底,殺年豬的那段時間,只要知道村裡哪家殺年豬,聽到豬的嚎叫聲兒,孩子們就都會成群結隊地跑去看熱鬧,在現場觀看這種年年都會發生的稀奇事兒了。
  • 洪澤年俗:三十晚上貼對聯 大年初一敬祖先
    洪澤年俗:三十晚上貼對聯 大年初一敬祖先 2015-02-15 13:57:45;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貼對聯;  大年初一敬祖先;初二開始忙拜年;  到了初五過小年;正月十五鬧元宵。
  • 富陽龍門古鎮年味足 殺年豬看戲文貼春聯打年糕
    阿斌共產黨員服務隊為古鎮家庭貼春聯。朱俊傑攝  龍門古鎮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南52公裡的富春江南岸,是「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旅遊線上的一處名勝。走進古鎮,溪水潺潺,兩旁灰白相間的房屋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龍門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留存著濃鬱的宗族文化氛圍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完好保存著宏大的明清時期建築群。
  • 大年初六的習俗和禁忌 豬年大年初六有什麼講究注意事項
    尤其是在大年初六這一天,看看這一天都有什麼習俗,一年的好運就看這一天,很多人不知道。大年初六的習俗  1、送窮神(窮鬼)。大年初六這一天求順利扔窮鬼的日子,也就是「送窮」的日子,這是我國民間很有特色的一種風俗習慣。預示著把窮日子送走,在新的一年就會過上好生活,家裡不再窮困,這都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一種嚮往和憧憬,所以老人對這一天都很重視。
  • 攸縣:殺年豬舞獅子品美食 遊客歡慶元旦佳節
    「殺年豬、舞獅子、品美食」,1月1日,一場主題為「神奇湘東、魅力年俗」的活動在酒仙湖景區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遊客和當地群眾一道歡聚在酒仙湖湖畔品味最地道的攸縣年味民俗,一同歡度元旦佳節。
  • 大年初六的習俗和禁忌 2019年豬年大年初六習俗有什麼講究?
    尤其是在大年初六這一天,看看這一天都有什麼習俗,一年的好運就看這一天,很多人不知道。大年初六的習俗1、送窮神(窮鬼)。大年初六這一天求順利扔窮鬼的日子,也就是「送窮」的日子,這是我國民間很有特色的一種風俗習慣。預示著把窮日子送走,在新的一年就會過上好生活,家裡不再窮困,這都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一種嚮往和憧憬,所以老人對這一天都很重視。
  • 春節貼對聯如何區分上下聯?上聯貼左邊還是右邊?春聯貼法看這裡
    作為年俗的一部分,咱們中國人過大年迎新春貼對聯和福字,可是家家戶戶都要做的一種帶有儀式感的行為,這過年如果缺了春聯、福字和紅包,那真的就不叫過年了。雖然現在能寫對聯和福字的不多了,大多都是印刷工廠批次性的流水線印刷,個性化略顯不足,但工藝和紙張上卻更加的精美,這也是算一種彌補和進步吧。
  • 記憶中的重慶人的年事年味
    殺年豬的希望    進入臘月,渝東北地區的天氣寒冷起來,農活不是很忙,莊稼人也有些空閒了,於是家家戶戶陸續開始殺年豬。很長一段年月,副食供給相當緊張,必須是完成國家派購任務後的自留豬才能宰殺。那年月莊稼人又缺糧,勤勞節儉、辛辛苦苦養了一年豬,好不容可以自留一頭宰殺,喜悅都寫在一家人的臉上。
  • 大年小年是什麼意思 臨沂過大年小年的那些事
    今年2月16日是我國傳統節日春節,而2月8日是小年,有朋友就會有疑問都是過年,「過了臘八就是年」那大年和小年是怎樣區分的,分別有什麼風俗習慣。   大年小年是什麼時候   農曆臘月是小年及果樹歇枝、竹子等生長得慢的年份,小年在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在這天祭灶。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在中國的春節習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一天,通常會通過進行一些沿襲了兩千年的習俗,即祭灶和掃年,來宣告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
  •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注意了:今年年前臘月二十八舊要貼對聯掛紅燈,這其中有講究    小編是一個專注於研究習俗之類的人,一直關心著社會中的大小事,關注最新的習俗類政策,為你呈現最新最全的社會類話題!本文由百家號「汽車王者百事通」原創,維權必究!
  • 春節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我想聊聊我家鄉的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小的時候我就可期待春節的到來,因為我家鄉的春節可熱鬧了,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上班的還有上學的都放假了,可謂家鄉的春節熱鬧無比。家鄉的風俗有很多很多……一到臘月,就有了過年的氣息,人們就紛紛從外地趕回家,為過年做準備。首先進入臘月迎來第一個節日是臘八,這一天爸爸媽媽會用提前準備好的食材,熬一鍋粥(臘八粥),是我最喜歡喝的。鍋蓋一掀開,一陣香味迎面撲鼻而來,每一次我都喝了一碗又一碗,喝到撐才放下碗。至今想起來都讓我回味無窮。
  • 年俗|春聯:貼在門上的「錦鯉」
    春節將至,「貼春聯」也可以稱得上是人們心中的「錦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家每戶將對新的一年的祝福與祈願工工整整地寫下來貼在門上,期盼吉星高照,好運降臨。一幅幅筆鋒遒勁、紅紅火火的對聯,寄寓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與祝福。 貼春聯的由來 春聯,起源於桃符(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原為闢邪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