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年俗:三十晚上貼對聯 大年初一敬祖先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洪澤年俗:三十晚上貼對聯 大年初一敬祖先

2015-02-15 13:57:45來源:淮海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2月15日 13:57 來源:淮海晚報 

參與互動

(

)

 

  還是幾年前,「春到洪澤」徵文揭曉,獲獎散文《唱著兒歌說過年》中的兒歌引起了我的興趣:

  俠子俠子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兩碗,忙忙碌碌十幾天;

  二十三,麥糖粘;二十四,忙掃塵;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打肉;

  二十七,殺雞鴨;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貼對聯;

  大年初一敬祖先;初二開始忙拜年;

  到了初五過小年;正月十五鬧元宵。

  文章說,在我們洪澤,以前要過年的時候,孩子往往會大聲唱起《過年歌》。年復一年,唱歌的孩子變成爸爸、媽媽,我們又唱著兒歌長大。爸爸說,它是從爺爺的爺爺那裡聽來的;爺爺說,它是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沒人能弄得清來歷,它已經成為家鄉的風俗。直到今天,我們還在按照兒歌裡的「路數」來過年。

  二十七,殺雞鴨。

  春節時,有親朋好友來訪,就殺雞殺鴨待客。這些年,不少在外打工的農民,已經很少養雞養鴨,但到市場上去買雞買鴨,卻是很平常的事。村子裡到處飄溢著香味,孩子手上、嘴上都油光光的,眼睛不知看什麼才好。

  我們開始饞年,三頓飯的規律被打亂,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在洪澤,饅頭是闔家團圓的意思,與中秋月餅有著同樣的象徵意義。天冷,面不好發酵。奶奶前一天發上面,把面盆焐在厚厚的棉被裡。臘月裡天冷,所以,二十八開始發麵,二十九才能蒸饅頭。

  這兩天,奶奶、媽媽是最忙的,一大早,她們把發好的面掐成饅頭劑,揉好,包上菜餡,案板上便出現一個個「天似穹廬」的饅頭。放進籠裡,蒸出的饅頭又香又軟。

  按農村習俗,不僅要備足自家吃的饅頭,還要留夠親友用的。如今,農民自己發麵蒸饅頭的還不少,但更多的是到集市點心店裡,用小麥換,或者用錢直接去買。

  在準備吃的同時,還要置辦年貨。春節期間,在外地學習、工作或生活的親人,要回家團聚,親戚、朋友要上門「拜年」。迎來送往,接待頻繁,所以,必須在過小年之前就開始置辦年貨。買回家人喜歡吃的雞鴨魚肉,購好接待客人用的菸酒茶食,置好香燭和煙花爆竹等,這是必不可少的。

  三十晚上貼對聯。

  其實,在二十九的下午,大人們在堂屋桌上攤開紅紙,裁成長條、方鬥、窄籤,開始寫對聯、報條。我工作以後,每年替莊鄰寫對聯,成為必修的功課。一幅幅對聯寫好,還要用裁剩的邊條,寫「抬頭見喜」、「開門迎財」、「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貼在院門、廚房裡。除了貼對聯,還貼門神、灶神,掛中堂、字畫,布置堂屋。這時,滿眼是喜慶的色彩,給本來熱鬧祥和的節日,增添了更濃鬱的喜慶氣氛,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在鄉下,每到三十晚上,母親除了在老爺柜上擺放鍋巴囤子(煮午飯時特意留下的完整的鍋巴),還會把父親幹農活用的扁擔、鍬鍁這些工具封上紅紙條,敬在神案旁的櫃扎子裡,過罷正月十六再開封。這是家鄉的規矩,鐵匠要敬錘、砧;木匠要敬斧、鋸;彈花匠要敬弓弦;劁豬的要敬劁刀……我父親是農民,只好敬扁擔了。

  晚上,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酒席,即使平時不喝酒,這時的酒也是必不可少的。除夕午夜,全家人聚餐稱為吃團圓酒,向長輩敬歲酒,這一習俗延續至今。

  吃完年夜飯,有的人家還有守夜的習俗。燒一盆旺旺的火,談古記、扯閒話,說是「一夜連雙歲」,其實「今古遍同此夜,賢愚共添一歲,貴賤仍偕」,卻也其樂融融。如今,全家人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代替了過去的守歲,成為除夕的精神大餐。

  大年初一敬祖先。

  「人生大事,吃穿二字。」準備好吃的和穿的,新年就到了。說是「大年初一敬祖先」,其實在三十晚上,就要給祖先牌位和天爺、灶爺,供上雞、肉、糖、果等貢品,敬香,點蠟燭。只是大年初一早上,要重新燒香禮拜罷了。

相關焦點

  • 傳統年俗: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這些講究你需心中有數
    傳統年俗: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這些講究你需心中有數時間:2019-02-02 16:15   來源:舜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傳統年俗: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這些講究你需心中有數 傳統習俗中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進行發麵、打年糕、貼窗花等活動,為迎接新年做準備,同時貼窗花也能顯示出新年的喜慶氣息,
  • 理髮、坐歲、關財門……湖南各地年俗大盤點
    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早起,首先打開大門,在祖先神位前與門口設案,焚香秉炷、擺設祭餚敬告祖先神靈,求保平安,叫「開財門」。事畢早餐,保持傳統習俗的吃素,餐後由家長率家人向近鄰或近親長輩拜年,叫「出天行」。
  •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已闢謠 大年三十立春不能貼對聯?
    臘月二十八貼對聯已經闢謠了,都是無稽之談,過年貼春聯是喜慶的日子,自然而然追求的是高高興興的,貼春聯是沒有什麼禁忌的,對於一些流傳的臘月二十九是絕日不能貼,三十是立春不能貼的說法是無中生有,根本站不住腳的,什麼時候貼對聯呢?
  • 東西南北中,年俗有不同
    年三十兒 花門兒  「年三十兒,貼花門兒。」這「花門兒」,說的就是春聯。經過「祭灶」、「掃房子」、「割豆腐」、「割肉」、「剪柏枝」、「挖河沙」、「打酒」,到了貼春聯,已是迎接新年的最後一道程序了。貼上春聯,再伴著歡歡喜喜的心情熬上一夜,萬象更新的大年初一就來了,欣欣向榮的新一年就到了。
  • 殺年豬、貼對聯、祭祖墳、拜大年,那些難忘的家鄉年事
    殺年豬、貼對聯、祭祖墳、拜大年,那些難忘的家鄉年事我雖然離開家鄉已經20多年了,但對家鄉的年事,總懷有難以銷蝕的記憶。我的家鄉在太行山東麓的淺山裡。每年一進臘月,家鄉就瀰漫起一股濃濃的年味。這時候,家裡家外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圍著一個「年」字去忙活。
  • 傳統年俗: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二十八貼對聯有什麼講究?
    傳統習俗中臘月二十八這天要進行發麵、打年糕、貼窗花等活動,為迎接新年做準備,同時貼窗花也能顯示出新年的喜慶氣息,表達了大家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有些人說今年臘月三十是立春,臘月二十九是「絕日」,所以這兩天都不適合貼春聯,最適合的就是臘月二十八。
  • 「春節習俗」全國各地春節特色年俗有哪些?(上)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各個地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年俗,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全國各地的有趣年俗。1.老北京年俗廟會則為舊時北京過年的主要習俗,除了人們所熟悉的廠甸之外,五顯財神廟(初二至十六)、東嶽廟(初一至十五)、白雲觀(初一至十九)都是有名的廟會,最富有北京過年的特色。五顯財神廟的正式活動從正月初二算起,初二一大清早,往財神廟進香者。
  • 2019年,必須臘月二十八貼對聯?
    2019年,必須臘月二十八貼對聯?過年貼對聯,是流傳了千百年的民俗,而至於對聯要在哪一天貼,其實沒有太明確的規定,大部分人都是在春節前兩三天,也就是在臘月二十八至臘月三十這天貼春聯,還有人提前四五天就開始貼春聯。
  • 天津衛的貼道酉大有講究,您家的吊錢兒、對聯、福字都貼上了嗎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然後然後「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韭盒子往家轉」,咱們中國年就是這麼熱熱鬧鬧的。
  • 年俗|春聯:貼在門上的「錦鯉」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到了明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從南京開始推廣春節期間家家戶戶換上新春聯迎新春的年俗。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晉南年俗瑣記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然而,這天卻標誌著年的正式開始,因為灶王爺的上天標誌著凡間各路諸神都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年度工作,所以民間百姓就進入了一個沒有爺神約束的狂歡時期。另外,許多平日忌諱和不能進行的事務,在二十三至大年三十間便是最合適的辦理時候了。比如,家庭院落中的樹木忌諱平時砍伐,但這幾天因為無神管理,就可以盡行其事了。
  • 大年初一有這麼些禁忌,必須知道,千萬不要碰觸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是一個很有內涵的民族,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宗就講究「敬天、敬地、敬鬼神」。在民間一代代流傳下來。特別是大年初一,這麼重要的一個日子,我們更要遵從祖先的教導,千萬不要觸犯這些禁忌。
  • 過年壓歲錢是「年三十」給,還是「大年初一」給?有什麼講究嗎?
    在歷史上,壓歲錢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長輩給晚輩的,表示「壓祟」,表達長輩對晚輩的關切和真誠的祝福;第二種是晚輩給老人「壓歲」的,寓意期盼老人長壽,讓年歲慢些長的寓意。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無論是「壓歲」還是「壓祟」,都已經統稱為「壓歲錢」了,而且更多的含義都是傾向於小孩子的。壓歲錢是大年三十晚上給?還是大年初一早上給?
  • 大年三十立春,今年貼對聯是臘月二十八,還是大年三十最吉利?
    再有3天就到今年的立春節氣了,而這也只是陽曆和農曆的一個巧合罷了,也正是這個巧合才使得豬年全年沒有立春節氣,因此2019年也是百年難遇的「無春年」,有些老人說「無春年」不適合結婚,其實這些本身並沒有多大意義,也沒有什麼科學依據。(2)貼對聯在哪一天最吉利,並沒有多大意義。
  • 談呂梁年俗 燉肉菜味香 春牛圖裡催稼穡(圖)
    從中午開始,家家戶戶要燉肉、掛燈籠、挑水、貼對聯、門臉、春牛圖,把積攢下的髒衣服清洗乾淨,晚上還要點旺火、包餃子,一系列的事情把人們忙得團團轉。  俗話說「人誤地一時 地誤人一年」,對於莊戶人來說,了解一年的二十四節氣可以對耕種做到心中有數,所以家家戶戶要在窯洞的門板上貼上一張A4紙大小的「春牛圖」。
  • 過年壓歲錢是「年三十」給,還是「大年初一」呢?有什麼講究嗎?
    那麼第2種就是晚輩給老人壓歲的這個寓意,也是期盼著老人能夠更加長壽,讓年歲慢些長的寓意。但是跟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無論「壓歲」還是「壓祟」,也都統稱為壓歲錢了,而且很多的一些意義還都是更加傾向於小孩子的。壓歲錢是大年三十晚上給?還是大年初一早上給?
  • 大年三十貼對聯、福字,這些禁忌你都知道嗎?貼好了一年順風順水
    馬上就要到二月份了,離春節越來越近了,每家每戶都會貼上春聯與福字,這是我們的傳統習俗。不管春聯還是福字,都表達了人們美好的祈願,祝願新的一年萬事如意,財源滾滾來。然而貼春聯福字是有講究的,千萬別冒犯了一些禁忌,不然會不吉利。大年三十貼對聯、福字,這些禁忌你都知道嗎?
  • 大年三十晚上做什麼最好?
    作為大年十晚上做什麼最好?因為我國之大,過春節的風俗習慣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要是不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情況下,全國大年三十晚上,會共同用燃放煙花爆竹的方法進行辭舊迎新,才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把人們過春節的氣分會推向更高的高潮。
  • 年俗| 春節年俗日曆一覽,很講究!
    年的腳步近了!「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掃除日……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宵」,這首春節民謠道出了「日子」裡的傳統年俗。這些年,年俗悄然變化,但年味兒裡面的思念和祝願從未走遠。看看老輩人的習俗,來計日迎新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