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粉絲百萬的自媒體人,我的帳號能繼承嗎?

2020-11-15 澎湃新聞

自《民法典》草案面世以來,廣大自媒體人進入一種普天同慶的歡樂氛圍,歡呼自己辛苦經營的帳號成為法典認可的虛擬財產,可以被子孫後代繼承,成為一種新形式的無形財富。

《民法典》將《繼承法》中的對於遺產範圍一一列舉式的規定調整為概括式的規定,即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也就是說,只要是個人的合法財產就可以繼承,包括虛擬財產,當然根據其性質不能繼承的除外。

那麼,自媒體帳號是否屬於虛擬財產,從而進入能被繼承的合法財產範圍?

(一)自媒體帳號是虛擬財產嗎?

關於帳號是否屬於虛擬財產,上海市二中院在微信公眾號分割第一案【(2019)滬02民終7631號】中給出了司法判例中的判斷標準。

自媒體帳號要成為虛擬財產至少要擁有如下三個特性:

獨立性(微信公眾號有自己的標識,有自己的欄目架構以及運營理念、文化,既區別於網絡運營商提供的運行環境、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運營平臺,也與其他網絡用戶的資源相區別,具有獨立性)

可支配性(通過密碼進入公眾號後臺,發表文章,回複評論,對公眾號進行管理)

商業盈利價值(微信公眾號不再局限於單一承載、發布信息的傳統自媒體形式,其功能得以不斷拓展,逐步發展成為一種新型的電子商務模式,即通過發表軟文或撰寫好物筆記宣傳商品,獲取廣告收入、導流收入,或通過小程序商店直接提供產品或服務獲取費用,集多種盈利模式於一體,有商業盈利價值)

自媒體人,你們的帳號滿足以上三點嗎?若滿足,那恭喜你,你的帳號就是你的虛擬財產了!

當確定辛辛苦苦經營的號是虛擬財產後,自媒體人又想知道——我的號值多少?

(二)自媒體帳號如何定價?

讓我們來看看公眾號的資本遊戲:

知名公號「李叫獸」在創立一年多後,被百度以近1億價格收購;

2016年底,美盛文化以2.18億元收購了星座類微信公眾號「同道大叔」72.5%的股權;

2018年4月A股上市公司瀚葉股份擬作價38億元收購微信公眾號運營公司量子云100%股權;

同年5月,騰訊以3000萬元 A 輪投資公眾號「差評」……

可資本世界的絢爛光華於我們而言不過天方夜譚,司法實踐中的定價方式才是適用於每一個自媒體帳號的標尺。

微信公眾號分割第一案一審訴訟期間,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通過電腦配對確定由上海立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涉案微信公眾號的價值進行評估。立信公司於2018年12月26日出具《資產價值分析報告》,以市場法、收益法(估測微信公眾號未來預期收益的現值來判斷資產價值)、資產基礎法,對涉案微信公眾號進行價值分析,認為該微信公眾號使用權在價值分析基準日2017年7月13日的市場價值為4,000,000元。

一審法院以該報告為基礎,從公眾號的概況、發展歷程、影響力、傳播力、預期收益等各個方面考量,且認為微信公眾號與一般資產不同,其價值除取決於客觀因素外,一定程度上還依賴於運營方投入的智力和勞動成本。綜合上述各種因素,最終一審法院定價340萬元。二審法院也支持一審最終的定價。

所以,粉絲數量有多少?發展歷程如何?有沒有自己獨特的運營理念和文化?在圈子裡的影響力大小?現有的既存收益有多少?未來發展預期在哪些方面取得收益?持續投入的智力和勞動成本如何?以上都是資產評估公司在評估自媒體帳號價值時參考的因素。

自媒體人們,你們可以通過與前述案件的橫向比較大致估算自己的帳號價值,在有需求的情況下,聘請專業的資產評估公司進行精確評估。

那麼,在《民法典》的規定下,自媒體帳號又如何實現繼承呢?對帳號是法律上的所有權還是使用權?其附屬的信息資料又如何能被繼承,是通過轉讓?還是通過信息遷移?

無論是騰訊微信公眾號還是微博帳號,申請前的用戶協議都有類似的條款:用戶只享有微博帳號/微信公眾號的「使用權」,而所有權歸於微博平臺/騰訊公司……既然如此,我們還能對帳號處分甚至繼承嗎?

(一)是所有權還是「使用權」?

首先,我們確認用戶通過自媒體帳號發表的文章、照片、數據等內容的智慧財產權均屬於用戶,且帳號的無形價值及其所產生的收益也屬於用戶。但是,按照上述用戶協議的邏輯,帳號的「號」本身與數據內容、無形價值的權屬人出現了分離,而不再統一於同一個主體。然而,內容和附屬價值的行使和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卻又必須依靠「號」本身,這就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對此,遊戲界也有著同樣的「苦惱」——遊戲運營商在玩家註冊的服務使用條款中,往往約定玩家所擁有的遊戲IP歸屬於遊戲的著作權人或運營商所有。易言之,玩家對於其帳號投入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仍然僅只是獲得該角色及角色背包內物品的「使用權」。

以(2016)京0108民初11200號盛燕華訴北京空中信使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空中信使)、楊濤返還原物糾紛一案為例。法院認為:空中信使公司申明了帳號權利人的唯一性,其並不支持帳號在市場上流通。盛燕華作為空中信使公司的實名玩家,亦應在註冊時注意並知曉該約定。

可見,目前的實踐操作和司法認定的發展階段確實將帳號所有權和「使用權」一分為二,即用戶只是對帳號中的內容、餘額及其他附屬信息享有所有權,對「號」本身只有「使用權」。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公眾號自2017年2月28日起,實施帳號遷移政策——允許微信訂閱號和服務號在不變更帳號主體的情況下將一個帳號的粉絲、違規記錄、文章素材等內容遷移至另一帳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實現用戶的數據內容和無形價值的轉移方式,使得所謂的「使用權」變得更有操作性。

但從繼承角度上來看,筆者更願意將我們對自媒體帳號的權利界定為一種特殊的財產性權利,從物權的角度上看,帳號「使用權」涵蓋了佔有、使用、收益、有限制的處分(用戶可申請註銷,但同時平臺在協議規定的情況下也可以註銷、凍結或收回帳號)等權能,因此在法律屬性界定上更接近於用益物權。

(二)自媒體帳號如何實現繼承?

我們先來看看各平臺對於繼承的明文規定——

|騰訊微信:非初始申請註冊人不得通過受贈、繼承……等方式使用微信帳號。

|新浪微博:博主死亡的,需提供博主死亡證明和戶口簿有效內容的電子圖片或複印件、親屬籤署的授權書,核實通過後會將微博帳號保護並移交到新的帳號持有人。

可見,在帳號所有權歸屬平臺的背景下,騰訊禁止繼承,微博在證明的前提下可以移交帳號的「使用權」到新的持有人。

但是筆者認為,我國法律並不禁止用益物權的繼承,同時隨著《民法典》的實施,自媒體帳號的繼承問題一定會隨之而來,單單規定「不能繼承」定然不能與快速發展的網絡虛擬生活相適應,且這樣的規定可能存在排除帳號持有人合法權益的嫌疑。

就現階段而言,筆者對於自媒體帳號的繼承問題有以下兩點建議:

首先,筆者認為應將帳號及其附屬信息分為帳號「使用權」和附屬信息的所有權(含智慧財產權)。

對帳號本身的「使用權」,從用益物權的角度上看,筆者認為可以實現繼承。在變更實名認證的主體後,繼承人將對繼承的帳號繼續運營。當然了,在瞬息萬變的今天,繼承人運營的帳號顯然沒有原來的「味道」。是否適用新的理念,新的運營方式,又是新的運營人需要考慮的事情。

對其他的附屬信息,可以分類看待——

(1)對帳號內的智慧財產權類內容產出,其財產權可以繼承。

(2)對帳號內身份性質強的、隱私類信息,尋找合適的隱私保管人(筆者認為平臺並不是最好的隱私保管人),不進行繼承。

(3)對粉絲、已經形成一定影響力的榮譽信息、違規信息等可以隨帳號一同繼承。

其次,自媒體帳號如何實現繼承?

由於目前平臺的規定並沒有於繼承一事上做出突破性規定,單單基於平臺實現繼承也僅僅限於餘額等可轉現的權益。在不遠的將來,筆者建議自媒體人在現有繼承的法律規定下,採取階段性公證的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固定帳號的數據信息。在公證基礎上再選取不同的繼承人與繼承方式,或是轉移原創內容的智慧財產權的財產權、或是選取「繼任」的「使用」者、又或是挑選合適的隱私信息保管人。

來源:豫法陽光

主辦單位:澗西區人民法院政治部

原標題:《作為粉絲百萬的自媒體人,我的帳號能繼承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職自媒體人的一天,紀念過去的點點滴滴
    嚴格來講,我應該是自媒體行業中的老手了。大概是在17年的時候,我第一次接觸到了自媒體這個行業。當時正是自媒體的風口,各個平臺都缺少內容,因此那個時候做自媒體賺錢是比較輕鬆的。在18年的時候,我進入了一家自媒體公司。
  • 自媒體的定義,教你做好自媒體人的定位,讓以後的路途更加平坦
    一、了解自媒體平臺和自媒體人是屬於互利關係1.自媒體人入駐平臺輸出作品,為平臺吸引用戶讀者,因為流量是平臺的資本,你如果不能為平臺帶來流量,那麼他們為什麼會讓你入駐。2.自媒體平臺通過自媒體人的作品展示,來投放廣告,來賺取廣告費,你的流量越大,獲取的廣告費越多,廣告商的投放越多。3.根據自媒體人的作品瀏覽量,最終給予廣告費用。
  • 搶佔高活躍平臺,粉絲經濟升級下創作者開啟「圈粉戰」
    對星光熠熠的娛樂圈來說,2020年卻是頂流缺失的一年,沒有出現國民級的選秀愛豆,也沒能誕生一夜爆紅的暑期檔男主。反而是在這一年,許多現象級自媒體人,要不通過各大綜藝「破圈」、要不以一則視頻全網刷屏,積累起龐大的粉絲規模。這依舊是一個粉絲經濟的時代,但粉絲經濟的輻射範圍已經擴大。自媒體、主播大肆收割網際網路流量,與明星藝人一樣成為了粉絲經濟的受益者。
  • 在油管上擁有1億粉絲,一個月到底能躺賺多少錢
    不管是真粉還是黑粉都等著見證這個 「 歷史時刻 」,而PDP 的頻道訂閱數也因此在一周之內猛漲了好幾百萬,並且終於在 「 刪號 」 視頻發布一周之後, PDP 的粉絲總數超過了 5000 萬。就在吃瓜群眾都開始猜測這場鬧劇要怎麼收尾;媒體小編的網紅經濟新趨勢百萬加爆文標題都擬好了的時候,又一條視頻發布了, PDP 真的刪除了自己的 YouTube 帳號。
  • 「民法典時代」來臨: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遺產了嗎?
    「民法典時代」來臨: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遺產了嗎?虛擬財產可以被繼承嗎?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遺產了嗎?繼承人寬恕制度是什麼?繼承編對繼承法的相關制度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呈現出諸多新變化。虛擬貨幣、遊戲帳號等虛擬財產可以被繼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規定,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 保底年入百萬?網紅二驢收「徒弟」,並爆料四川可樂曾私信自己
    所以,二驢在小胖的帳號上就顯得更加放得開,經常和粉絲說一點「家長裡短」。近日,二驢再次用小胖的帳號直播,和粉絲說到:現在,老婆平榮用她的帳號直播,帶著旗下的眾多藝人做團體娛樂,效果不錯。自己也想再收幾個徒弟,然後用自己的帳號也做團隊直播。
  • 為啥能火之抖音帳號三支花 你大娘永遠是你大娘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啥能火之抖音帳號三支花 你大娘永遠是你大娘 為啥三支花火了?三個老太太在直播間一言不發,盯著屏幕就擁有了100多萬粉絲,獲贊700多萬,20多天打賞收入就近百萬?面對著抖音日益冒出的動輒爆紅百萬粉絲的各路神仙,我們已經見怪不怪.即使面對著這樣無釐頭爆紅的三   原標題:為啥能火之抖音帳號三支花 你大娘永遠是你大娘     為啥「三支花」火了?
  • 推特稱白宮帳號將轉給拜登,粉絲不會自動保留
    頭條推特稱白宮帳號將轉讓給拜登政府 粉絲不會被自動保留這些帳號不會自動保留上一屆政府的粉絲,推特表示將在@POTUS上為本屆政府的帳號追隨者提供選擇權,帳號@ WhiteHouse將在拜登上任後處理粉絲是否要繼續關注它的事宜。
  • 自媒體人黑娃去世原因令人震驚 黑娃個人資料照片去世怎麼回事
    就在今天早上,陝西西安自媒體人黑娃去世被公布,才37歲的黑娃去世消息令不少網友感到傷心,年僅37歲黑娃去世原因及資料揭秘。黑娃是誰?可能關注自媒體的網友對黑娃並不陌生,黑娃,真名屈曉,是一名非常有名的自媒體人。
  • 洋蔥集團聶陽德:從人設到變現,「辦公室小野」等爆款短視頻帳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騰訊媒體研究院(ID:TencentMRI),演講者:課上洋蔥集團聯合創始人,資深媒體人聶陽德11月19日,騰訊媒體研究院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打造的《新媒體創業與創新》公開課第十一講如約與大家見面。
  • 擁有百萬粉絲就可以辱罵交警?網友:為了炒作真的是不擇手段!
    擁有百萬粉絲就可以辱罵交警?網友:為了炒作真的是不擇手段!擁有百萬粉絲就可以辱罵交警?網友:這位網紅,屬實有些飄了!因為一些熱門軟體的關係,崛起了不少所謂的「網紅」。而這些網紅通過說段子,或者是跳舞唱歌,而取得了粉絲們的喜愛跟追捧。
  • 深秋小屋專訪 | 集作家、媒體人、星座專家、主持人於一身的美女判答
    初遇判答時,我既不知道她叫什麼,也不知道她具體是做什麼的。我倆在活動開場前20分鐘匆匆照了個面,她接過《鏈愛》的宣傳稿就投入到準備工作中去了。我當時有點擔心,她知道我們是一部什麼電影嗎?她接受這部電影傳達的信息嗎?
  • 這4個「生意」:門檻不高,卻「悶聲發財」,有人年入百萬
    不過市場上總有一些生意,看似不起眼,收入卻相當驚人——下面4個生意,門檻雖然不高,卻經常跟能夠"悶聲發財",有人甚至年入百萬。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有的人看到了其中蘊藏的財富,開始對一些服務區門店進行承包,一年的收入就百萬不止!甚至有人將多個服務區全部拿下,如此一來,恐怕年入千萬也不是問題。
  • 老人去世後留下的百萬財產怎麼辦?照顧她28年的鄰居繼承一半
    而今,老人生前申請的宅基地面臨拆遷,百萬拆遷款何去何從?6月17日上午,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從寧波市江北區人民法院了解到,經過現場調查及調解,被繼承人蘇美雲遺留的80平方米住宅用房建築面積的拆遷權益由徐惠明繼承50%的份額;被繼承人蘇美雲在村經濟合作社的股份同樣由徐惠明繼承。
  • 王者榮耀不同系統帳號可以通用嗎? 蘋果和安卓帳號能通用嗎
    王者榮耀不同系統帳號可以通用嗎? 蘋果和安卓帳號能通用嗎?下面小編就來給各位玩家解析。 問題描述 王者榮耀不是同個系統帳號可以通用嗎?
  • 在愛自己這件事上,傳媒媒體人有很深的新聞自戀
    誰不把自己作為最知心的人?誰不體貼自己、諒解自己?所以一個人對鏡自照時看到的自己,不必犯「自戀癖」,也往往比情人眼裡的意中人還中意。情人的眼睛是瞎的,本人的眼睛更瞎。我們照鏡子,能看見自己的真相嗎?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最心疼自己;只有自己無論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能非常真心地對待自己;也只有自己能陪伴自己,從生命的起點一直走到生命的終點,一秒不多,一秒不少。所以我們真的有理由對自己更好一點。一個人愛別人之前,先愛好自己有錯嗎?沒有錯 !
  • 旭寶寶復播獲百萬粉絲力挺,這互動數據在主播屆能排前幾了吧?
    作為一款歷經了13年仍然屹立不倒的端遊,其中除了遊戲本身更新迭代做得很棒,其實更加離不開這些個搞笑接地氣的主播們。最近DNF遊戲圈裡,當紅主播旭寶寶因為平臺合同的種種原因導致停播的事情,鬧得是沸沸揚揚。800W粉絲無家可歸雖說是有點誇張,但是從微博的互動數據的變化來看,並不是沒有根據。上圖是去年正常直播的互動數據。下圖是今天直播前宣布復播的互動數據。
  • 我如何花380元從「馬雲」手裡買了帳號-虎嗅網
    當大部分做原創內容的抖音團隊在絞盡腦汁設計腳本,盯著一個個吭哧吭哧往上漲的粉絲數時。可惜,這些「爛號」既無粉絲價值,又有搬運被封的危險,對於買家而言是個大坑,等待他們的結局,不過是在數百萬殭屍帳號墳場中又新添一個。一天漲粉上千,抖音搬運號的套路解析在燕姐的視頻裡,她將自己稱作自媒體從業者。
  • 微博營銷模式漸明晰 「養大」微博帳號好賺錢
    「冷笑話精選」、「精彩語錄」、「星座密語」等新浪微博草根粉絲榜上排名前十的帳號,每發一條微博,就會被其他微博用戶轉發數次。記者昨日了解到,這些擁有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粉絲的帳號,不少是由專門從事微博營銷的網民刻意「養大」的。「養大」後,這些帳號可通過植入廣告等模式,為註冊者帶來每月數萬元乃至數十萬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