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0個常用成語非常容易用錯,很多人連第一個都用不對

2021-01-09 騰訊網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這5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多少個吧!

01

美輪美奐

【解釋】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美好事物。

02

炙手可熱

【解釋】手一挨近就感覺熱,形容氣焰很盛,權勢很大。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離本義。

03

侃侃而談

【解釋】「侃侃」本意為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誤用】現多被誤用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混淆。

04

首當其衝

【解釋】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

【誤用】常被誤用為「 首先接受任務,或首先應當先做某事」。

05

鼎力相助

【解釋】敬辭,用於請託或表示感謝。

【誤用】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能用於自己。

06

—言九鼎

【解釋】一句話的分量像九鼎那樣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誤用】易被誤用為守信用,背離本義。

07

溢美之詞

【解釋】過分誇讚的言辭。

【誤用】常被誤用為褒義。

08

蓬蓽生輝

【解釋】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裡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

【誤用】易被誤用在別人身上。

09

蹉跎歲月

【解釋】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形容虛度光陰。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望其項背

【解釋】能夠望見別人的頸的後部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式。

【誤用】常被誤用為「只能望其項背」。

11

拋磚引玉

【解釋】謙詞,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

【誤用】常被誤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12

不知所云

【解釋】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絮亂或空洞,指說話人。

【誤用】易被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13

文不加點

【解釋】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寫成。

【誤用】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14

側目而視

【解釋】斜著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誤用】常被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15

良莠不齊

【解釋】指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側重於品質。

【誤用】常被誤用形容水平、成績等。

16

明日黃花

【解釋】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誤用】不能被寫作「昨日黃花」。

17

評頭論足

【解釋】指無聊的人隨便談論婦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節上多方挑剔。

【誤用】常被錯用於中性評議。

18

七月流火

【解釋】出自《詩·幽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農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誤用】常被誤用來形容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屬望文生義。

19

翻雲覆雨

【解釋】比喻反覆無常或玩弄手段。也形容本領大,技藝高超。

【誤用】常被誤用於表示氣勢宏偉。

20

彈冠相慶

【解釋】指一人升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含貶義。

【誤用】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21

無可非議

【解釋】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誤用】常被與「無可厚非」誤用。

22

不脛而走

【解釋】沒有腿卻能跑,形容傳布迅速。

【誤用】不可與「不翼而飛」混淆。

23

目無全牛

【解釋】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

【誤用】易被誤解為缺乏整體觀念。

24

繪聲繪色

【解釋】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

【誤用】常被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25

危言危行

【解釋】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誤用】常被誤解為「危險」的意思而誤用。

26

汗牛充棟

【解釋】形容書籍極多。

【誤用】常被用於形容其他事物。

27

振振有詞

【解釋】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

【誤用】常被錯用來代替「理直氣壯"。

28

休戚相關

【解釋】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

【誤用】常與「息息相關」誤用。

29

不以為意

【解釋】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誤用】不能與「不以為然」混淆。

30

如履薄冰

【解釋】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誤用】常被誤用於形容客觀情況之危。

31

萬人空巷

【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裡出來湧向某處(觀看或參加某些大的活動等),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誤用】常被誤解為巷子裡空無一人。

32

瓜田李下

【解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33

出神入化

【解釋】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

【誤用】常被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34

登堂入室

【解釋】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

【誤用】易被誤用為「進入屋子」。

35

如坐春風

【解釋】好像置身於和暖的春風裡,形容受到良師的教誨、薰陶。

【誤用】與「景物」無關。

36

走馬觀花

【解釋】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

【誤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37

曾幾何時

【解釋】表示「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誤用】常被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38

久假不歸

【解釋】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誤用】易被誤解為長期請假不歸。

39

五風十雨

【解釋】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風調雨順。

【誤用】常被誤用為颳風多、下雨多。

40

不忍卒讀

【解釋】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誤用】常與不堪卒讀、難以卒讀混淆,誤用為貶義詞,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41

一文不名

【解釋】名:佔有。一個錢都沒有,形容極為貧窮。

【誤用】常誤用於代替「一文不值」。指毫無價值,後指人無用。

42

求全責備

【解釋】對人對事要求完美無缺。

【誤用】常被誤用為「委曲求全」。

43

身無長物

【解釋】身邊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困或儉樸。

【誤用】常被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44

相敬如賓

【解釋】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

【誤用】常誤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關係之間。

45

石破天驚

【解釋】原形容箜篌的聲音高亢激越,驚天動地。後多用來形容文章、議論不同凡響或事態發展出人意外。

【誤用】常誤與「排山倒海」等連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46

胸無城府

【解釋】城府:城池和府庫,借指代人處事的心機。形容人坦率真誠,沒有心機。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大腦簡單」,貶義詞。

47

師心自用

【解釋】師心:以自己的心意為師,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誤用】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鑑,為我所用」。

48

安土重遷

【解釋】安居故鄉,不願輕易遷往別處。

【誤用】常被誤解為反義。

49

望塵莫及

【解釋】只望見走在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形容遠遠落後。

【誤用】易與「鞭長莫及」混淆,後者指力量達不到。

50

耳提面命

【解釋】提著耳朵告誡,當面教導。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誤用】常誤用為貶義詞,理解為在耳邊訓斥,當面命令。

是不是也學到了很多?

如果還知道有哪些容易用錯的成語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來源: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總結60個常用成語,據說80%的人都用錯了!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人民日報》總結的6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了多少個!01三人成虎【解釋】城市裡本無虎,但只要有三個人謊傳市裡有虎,聽者就會以為真有虎了。後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 這10個常用成語,說著容易寫對難!
    其中簡潔凝練而又意蘊深遠的成語的掌握情況,非常能體現一個人的語文水平和文學素養,言談之間,寫作之時能恰當使用成語還是很加分的。「絕無二心」「患難與共」「生死相隨」脫口而出的都是四個字四個字的成語。張飛也是四個字,只不過是「俺也一樣」的三連擊。
  • 48個容易用錯的成語,肯定有你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生吞活剝,很多成語背離了原始意義,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這裡有48個最容易用錯的「攔路成語」,我敢打賭,詩友們肯定用錯過!炙手可熱【解釋】:比喻權勢大,氣焰盛,(多指權貴氣勢盛)使人不敢接近。【示例】:在李明炙手可熱地時候,一些問題大家都不敢開口。【誤用】:現常被誤用為某樣事物很紅或很搶手,非常流行受追捧。
  • 「不堪設想」這個成語到底該怎麼用?原來這麼多場合都用錯了
    「不堪設想」這個成語到底該怎麼用?原來這麼多場合都用錯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瑰寶,有句話說得好「漢語不失,華夏永存」,由此可見漢字在中華民族的地位。漢字由單個的字延伸出很多詞語和成語,代表了不同的含義,漢語言就是漢字的一部分,包括詞語、成語、俗語、歇後語等。很多人在生活中或者作文中喜歡使用成語,成語是一種固定短語,使用成語可以深化語境,讀來通俗易懂。但是很多人在使用成語的時候往往不由自主的濫用,比方說「不堪設想」這個成語,這個成語的濫用情況非常普遍,但是很多人都用錯了這個成語。
  • 10個易錯成語,與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別再傻乎乎用錯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便是中華文化中璀璨的一顆明珠。在日常生活中,當用普通詞語表達不清楚意思時,人們通常會用成語取而代之,比如在一段演講中,成語出現的頻率通常高達40%,由此可見,人們對成語的依賴也是相當大的。成語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承襲下來的,它的背後往往有著一段典故。
  • 【夜讀】48個容易用錯的成語,肯定有你用錯過的(收藏)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很多成語背離了原始意義,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這裡有48個最容易用錯的「攔路成語」,我敢打賭,朋友們肯定用錯過!【誤用】:常被誤認為是「害怕發表言論,不敢說話」或「危險的言論和行為」。不刊之論【解釋】:刊,古代指消除刻錯的字;不刊意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 最容易用錯的3個成語,很考驗語文水平,你會用幾個?
    這是杜甫詩《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開頭的兩句。清代《西徵隨筆》記載的一個笑話與此有關。明末清初的官員、書畫家程正揆以滑稽聞名。一日參加酒宴,行酒令時,程正揆發現其中一賓客不像個讀書人。於是他提議換個玩法,「凡飲酒者,照所飲第幾杯,或詩,或諺,說一成語。」意思是,喝酒的人必須說一個以數字開頭的成語,與其喝的第幾杯酒對應。不論諺語、詩句都可以。
  • 60個易誤用的成語,別再用錯了
    想要出口成章、妙筆生花,成語儲備不能少。以為很熟悉的成語,查了詞典才發現原來一直用錯?寫文章時想用成語,可提筆就寫錯字?是時候重溫成語知識,提高語文水平了。60個易誤用成語!轉給小夥伴,別再用錯啦!萬人空巷【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裡出來了。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奇事物轟動一時。
  • 《出師表》中派生很多成語,其中這六個,最為有名和常用
    《出師表》以不足八百字的篇幅,其中派生出來的成語,竟達20個之多,當然有的不是很常用。今天我們選取其中六個最有名的成語,一起溫習一下。妄自菲薄出自「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意思是發揚和鼓舞那些有識之士的才智,讓他們為國效力,不應該看清自己,無所作為。
  • 這些成語如果用錯了,就會鬧出大笑話了
    用錯對象與褒貶誤用(一)易用錯對象成語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恰當的兩項是(  )A.眾多的山峰,高峰峻骨,鼎足而立,撐起青天。B.他是我最真誠的朋友,經常對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夠在工作中少犯許多錯誤。C.他們夫妻二人自結婚以來,一直相濡以沫,舉案齊眉,夫唱婦隨。
  • 寫材料易用錯的90個成語,收藏學習!
    寫材料易用錯的90個成語,收藏學習!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別無長物」形容生活清苦或儉樸,「不瘟不火
  • 二十個常被誤解的成語,看看自己能用對幾個
    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他是中國先人的智慧結晶,是中國語言一種凝練的表現形式。有時,一個成語就是一個故事,它通過最簡單的幾個字像我們傳達出最真實的情感。據統計,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語。那這麼多的成語,要想全部熟悉不可謂不難,因此,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在生活中,也是經常用錯成語。
  • 扒一扒那些錯用了很久的成語
    在贈閱的文學雜誌中,多次看到作品中錯用的成語;郵箱裡的來稿中,濫用、誤用成語就更多了。
  • 【板泉中小·語文園地】生活或考試中,最容易用錯的48個成語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生吞活剝,很多成語背離了原始意義,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這裡有48個最容易用錯的「攔路成語」,萬人空巷【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裡出來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示例】:喜訊傳來,首都萬人空巷,人們興高採烈走上街頭,在廣場舉行慶祝遊行。
  • 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很多漢字成語的詞義也是經過歷史的變遷變得大不相同。所以,在成語這方面要是不認真學習,就會導致一些成語的解釋弄混淆掉。今天魔方小編為同學們整理了一些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趕緊收藏起來。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古時候,有個非常自負的讀書人,認為自己學識淵博,常常賣弄筆墨,炫耀文採,人們便嘲諷他為「博士」。有天,「博士」到集市買驢,付錢後,他叫賣驢的人寫個憑據。賣驢的人不識字,就讓他代寫。「博士」洋洋灑灑寫了三大張紙,滿篇都是空話,甚至沒有提到「驢」字。這件事傳開後,有人編了一段話:「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 10個最容易出差錯的成語,給孩子看看,別讓孩子再錯了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為了讓孩子說話、寫作更有水平,家長會讓孩子學習很多成語,甚至有的幼兒園開始讓孩子們練習成語接龍。這當然是好事,關鍵問題是有的成語容易被誤用。一旦被誤用,不但不能顯示出高水平,反而讓人覺著很沒有文化。下面來看看都有哪些成語容易被用錯吧。
  • 常用詞語難倒人 9成人第一個念頭掏手機打字
    連續三天,我們分別找來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生,根據不同階段,從他們書本上找到一些詞語進行聽寫,能夠做到全對的確實不多。  我們隨後做了一個小調查,對提筆忘字的尷尬,9成人的「小竅門」出奇一致:每當遇到不會寫的字,就用手機拼音輸入法先打出來查一查。這讓人不禁想起網上流傳一個謎語:提筆忘字,打一類人。謎底:書「生」。
  • 四個看似簡單的成語,含義和字面差很遠,很多語文老師都不知道
    無論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大多數人都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學習、工作已經夠煩惱了,很少有人再去看書,導致於很多古老的中國文化,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例如我國的成語雖然是簡單的4個字,但卻意義頗深,往往幾個字就能講出不少大道理。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看幾個非常難懂的四字成語,就連專業的語文老師,都未必懂得。第一個詞語早佔勿藥。
  • 別亞飛:明星頻用錯成語彰顯傳統文化的流失
    原標題:別亞飛:明星頻用錯成語彰顯傳統文化的流失  據香港媒體報導,張敬軒近日到九龍灣為本周五舉行的個唱進行彩排,在談到林峰以一億港幣再籤約英皇3年,張敬軒自稱一早知道,只是不便透露。他又稱林峰在內地是「燙手山芋」。(10月26日新華網)   究竟張敬軒是明嘲林峰,還是他根本不知「燙手山芋」是貶義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