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臺縣除了縣城及城郊區域以外,最大的場鎮是三臺縣北部的蘆溪鎮。蘆溪位於綿陽城區與三臺縣城之間,基本上已經屬於綿陽近郊城鎮之一。同時,蘆溪也是三臺北部第一大鎮,擁有三臺縣最大的產業基地之一。隨著鄰近的花園鎮納入蘆溪鎮,蘆溪鎮作為三臺縣縣城以外第一大城鎮的格局,與其他鄉鎮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目前,蘆溪鎮的連片建成區已經超過了5平方公裡,差不多是三臺縣城規模的一半。同時,蘆溪的人口規模,也達到了近10萬,是三臺縣縣城以外人口最多的場鎮。
三臺縣第二大鎮則是三臺西部的西平鎮。西平位於三臺縣和中江縣城的中間點,是銜接兩個人口大縣的主要區域。早在上百年前,西平即已經是三臺縣最大的城鎮之一,是三臺縣縣城以外,唯一擁有較大城牆的場鎮。目前,西平場鎮已經地跨凱河兩岸,城鎮建成區總計近2平方公裡,全域人口超過9萬人。西平同蘆溪一起,是三臺縣最主要的兩個副中心。
三臺縣第三大鎮是東北部的塔山,塔山鎮是鹽亭縣連接綿陽城區的必經之地。綿鹽老路,以及綿陽主城區經鹽亭至南充的綿西高速,均經過塔山鎮。塔山鎮總人口不多,但場鎮規模相對較大,目前的場鎮建成區規模約為0.8平方公裡,是三臺縣東北部第一大鎮。
三臺縣第四大鎮是三臺西南部的觀橋鎮。三臺縣面積很大,不過三臺縣城以南的南片區,尤其是成巴高速以南的區域,鄉鎮雖然較多,但是各鄉鎮的規模都並不大。其中,相對較大的觀橋,基本上是沿線各鄉鎮中的佼佼者,或者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三臺縣西南部的一個較小的「副中心」。目前,觀橋鎮場鎮規模約為0.7平方公裡,基本與東塔相當。
三臺縣第五大鎮是三臺縣城與蘆溪鎮之間的劉營鎮。同三臺縣城和蘆溪鎮一樣,劉營鎮位於涪江沿岸,擁有規模不小的平壩區域,先天條件相對較好;國道247線和綿遂高速貫穿劉營,交通條件也較為優越。劉營鎮場鎮面積約0.6平方公裡,隨著三臺沿江地帶城市化的推進,未來的劉營鎮,也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總的來說,三臺縣最大的兩個鎮,蘆溪和西平,基本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城市形態。尤其是蘆溪鎮,未來或將與綿陽城區進一步融合,成為三臺縣的產城重地;而西平鎮在現有的城鎮基礎上,依然將會是中江與三臺銜接處的主要大鎮。至於東塔和觀橋等鄉鎮,未來更多的還是依靠各自轄區內或鄰近周邊鄉鎮的吸引力,維持相應的城鎮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