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郪江,才真正懂得古蜀三臺文化

2021-01-11 大鵝遊玩報告

【推薦景點】古鎮

【適宜季節】一年四季

【地點】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

【亮點】國漢墓、百年榕樹、南宋道觀

【交通】可自駕前往,成都出發2h到達

【門票】古鎮無需門票,漢王墓20元/人,雲臺觀5元/人

這是一座「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

是三臺文化的發祥地

春秋戰國時

為諸侯國郪國王城所在地

這裡飽經歲月滄桑

卻又滿是人間煙火

大鵝9月實拍

三臺文化的發祥地

郪江位於四川綿陽三臺縣,

三十年代更名為郪江鄉

三台歷史悠久,

自西漢高祖六年置郪縣以來

已有2200多年歷史

被唐代大詩人李商隱贊為「蜀川巨鎮、郪道名邦」

走進三臺,不管是古代摩崖造像

還是老街道、寺廟和石橋

都淋漓盡致地反映著三臺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

大鵝9月實拍
地祖廟 | 龐尼西
攝影 | 龐尼西

這裡的建築後期修葺都很少

大多保有歷史的原貌

時代在它們身上

留下了鮮明的印記

大鵝9月實拍

百年老榕樹

進入老街要經過一株老榕樹

過江河去鄉裡

也要經過一株老榕樹

這是四川民居的一種特色

大凡選擇造房或修建橋梁

均要植上幾株榕樹

民間稱作黃桷樹

既保持水土,又提供陰涼

大鵝9月實拍
攝影 | 龐尼西

最有特點的就是"波平浪靜"廟子前的兩棵

據說那兩棵樹是同時種下的

種樹的人在的周圍用石頭砌了一圈矮牆

經過近百年的生長

現在它們一棵是"樹包石"一棵卻是"石包樹"

不得不感嘆大自然造物之神奇

大鵝9月實拍

郪江煙火人家

作為四川還沒有完全商業化的古鎮之一

地處僻靜山區的古剎更蕭然肅靜

少了一分往日生活的紛擾

多了一分對生命的沉思

大鵝9月實拍

老街兩旁的房子都帶著木柱支撐起來的寬敞走廊

街有多長廊有多長,像江南的小鎮

大鵝9月實拍

走廊是老街重要的生活場景

平日,街坊鄰居在廊下吃飯

幹活、喝茶、擺龍門陣

趕集的日子

廊下擺起一個個小攤

菜市、肉市、小吃、百貨

成了人氣旺盛的市場

攝影 | 龐尼西
攝影 | 美食學長

郪江古漢墓

在兩岸的河灣山巒間

分布著數以萬計的崖墓

郪江漢崖墓群為全國四大漢崖墓群之一

部分地方崖墓鱗次櫛比,密如蜂房

大鵝9月實拍
大鵝9月實拍

三臺文物管理所的文博館員介紹

漢代榫卯磚的兩端不是平面

而是分別有一個凸起(榫)和凹陷的部分(卯)

在使用時,一磚的榫套另一磚的卯

彼此可以相互搭扣契合

在當時沒有水泥的情況下

榫卯磚可以減少封堵墓穴後洞口坍塌的機率

大鵝9月實拍

據說,西漢到三國時期

狗才是捕鼠的主力

貓在後來才從波斯傳入中原

從五行上看

因為狗屬土,老鼠屬水

「以水克土」,因此出現「狗咬耗子」

「狗拿耗子」和「猴子偷桃」

川內第二道教名山

距郪江古鎮僅兩公裡的雲臺觀

為僅次於青城山的四川省內第二大道觀

寺廟始建於南宋時期

明成祖永樂年間奉皇帝詔令重修

並被列為皇家道觀和皇家園林

攝影 | 龐尼西

現存有三皇觀、回龍閣、長廊亭、天王殿、靈宮殿、鐘鼓樓等數十種建築,綿延1公裡,結構嚴謹,工藝精湛,殿宇樓閣鱗次櫛比,氣勢宏偉。

雲臺觀雖始建於南宋,現存建築為明清建築群,呈中軸對稱,觀內雕梁畫棟,鬥拱飛簷,植物擺設都十分精緻講究。

大鵝9月實拍

數百年來,雲臺觀為一方盛景,也是道教活動中心,雖未經過過多修葺,許多文物都保存良好。

供奉著大胖貓的「譚貓殿」

大氣磅礴的道觀

背後也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遊覽其中可以發現

雲臺觀依然住著許多在此修煉的道士

素衣玄服,仙風道骨

雲臺觀的道長

「蜀川巨鎮、名邦」

唯有走進郪江古城

感受李商隱筆下詩句的涵義

才真正懂得了古蜀三臺文化!

┃大鵝小貼士┃

漢王墓需要收取門票,個人20元/人,團隊10/人;雲臺觀5元/人;三臺到江有班車,但還是不太,跟團遊或自駕是還最省心的,並且郪江古鎮和雲臺觀都有可以停車的地方;郪江古鎮建議遊覽時間兩個小時,雲臺觀建議遊覽時間一個小時;古鎮歷史文化氣息濃厚,看點較多,且集中在場鎮,古鎮吃的也很實惠,性價比高。

相關焦點

  • 尋幽三臺:郪王故國 蜀漢名城
    三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漢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設廣漢郡郪縣,隋唐為梓州,宋、元、明、清為潼川府,清置三臺縣,已歷 2200多年。古老的三臺在唐與成都齊名,與成都共治四川,為蜀地第二大城市,有長約 412 年的劍南東川節度的分轄史,是川東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享有「川北重鎮、劍南名都」之美譽。當地民風淳樸,人文資源厚重,文物古蹟和風景名勝眾多。
  • 夜讀綿陽:找尋三臺「以妻為王」古城的三生三世
    他們並不知道,就是自己生息的這座小鎮,日前已晉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郪江小鎮,曾是一座郪王城,這裡浸潤流淌著兩千多年前的郪漢文化。流連在郪江古鎮的街巷裡,一眼望去,古蹟林立。王爺廟、地主廟、千子墳、九龍橋、會仙橋,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的古榕樹,更有那現存的漢墓群等珍貴文物,讓人強烈感受到,郪江,就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 古蜀瀆山有個誰都不認識的摩崖天書,根據古彝文,認出是這三個字
    在四川省古蜀瀆山的山腰處,古人曾留下一處神秘的石刻,號稱是「摩崖天書」。不過有趣的是,「天書」畢竟是「天書」,幾乎沒有人能破解摩崖石刻上的字,直到最後,才有專家揭開最後的答案。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古蜀瀆山,又名青城趙公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風景區玉塘鎮境內,距離成都城約68公裡,古人也將其稱為是「丈人山」。
  • 成華區雙水碾街道將迎來羊子山古蜀文化創生街區提升改造
    雙水碾街道地處成都市城區正北部,土地面積5.5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4.2平方公裡,雙水碾街道與成都市重要交通樞紐火車北站、城北客運中心為鄰,地鐵一號線北端第一站升仙湖站位於轄區紅花堰社區羊子山文化是古蜀文明的源頭,是成華區實施『文旅成華』的寶貴歷史文化資源。
  • 神秘的古蜀石跪人像究竟是何身份
    石跪人像身份並不低下成都金沙遺址是先秦時代古蜀文明重要的祭祀、禮儀中心,時間為商晚期到春秋早期,在這裡出土有包括太陽神鳥、黃金面具等在內的大批貴重禮器,其中有一種石雕的跪人像,頗為有趣。這種講究的長辮子,在古蜀人形象中,恰恰見於上層身份者,如金沙出土的青銅立人,手持禮器祭祀太陽神,身份高貴,他的腦後就梳有長髮辮。三星堆一些青銅人像,應當是蜀人不同部族豪酋的祖先形象,腦後也有長髮辮。三星堆和金沙同屬古蜀文明,時代和地域稍有不同,但禮儀文化一脈相承,豪酋祖先、主持祭祀者都有講究的長髮辮,如果是地位卑賤者,顯然是不可能僭越的。
  • 古蜀探秘:「目縱」蠶叢王,到底是「凸眼」,還是「雙瞳」?
    雖然隔著時代空間,無法證實這所有的雙瞳人是否有拼爹拼祖宗的家族淵源,但古蜀王蠶叢被認為是雙瞳人,還是有血緣可能的。「目縱」蠶叢氏我們都知道神話中的二郎真君楊戩是三隻眼,在《灌江備考》中說:「二郎為蠶叢之後,故額上有一縱目。」因此,他的第三隻眼,明文記載為來源於古蜀王蠶叢。它是古蜀文化孕育的結果。第三隻眼形成的條件是古蜀「崇目」的信仰。
  • 譚繼和:少城老天地與蜀人的精神家園
    岷山,古稱為「崑崙」,它能成為道教崑崙真官仙靈的中心,就是這麼來的。      文獻與考古對照,說明古蜀王的仙化故事是古蜀人仙化想像力的真實記載,是古蜀仙道流傳的真實記錄。古蜀五祖及其跟著仙化的部族就是最早具有仙化思維的第一代蜀民,古蜀文化的內涵是重仙的文化。中原文化重禮治,楚文化重巫化,巴文化重鬼化,蜀文化重仙化,這是不同文化想像力的表現。
  • 三臺訪古,關於如何在西湖邊尋找一個無人的杭州
    比如這次去的三臺夢跡和浴鵠灣。楊公堤是西湖上一條最長的半水半路的堤,也是唯一一條通機動車的堤。我們在花港觀魚下車,逆著舉著小旗的旅遊團的方向,走進一條不起眼的小路八盤嶺路,也就一路走進了無人的清幽之境。飛虹廊和霽虹橋將散落在湖畔的一眾古蹟串連在了一起。
  • 如何真正學習傳承天府文化?聽聽名人名家怎麼說
    那麼,如何真正深入了解天府文化,天府文化涵蓋了哪些方面,成都青少年應該從何處著手去認識天府文化……對此,成都商報記者對話了多位文化名人,聽聽他們眼裡的天府文化,也看看他們有什麼樣的好建議,送給成都的孩子們。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 歐盟為何不放棄希臘?
  • 從大禹到楊慎 蜀文化的巨星們當為...
    當代價值:才高行潔的高尚人品與豐厚的文化貢獻,都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精神財富,對中國夢的實現具有積極的歷史文化意義。  一句話評價  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蜀文化史上第一位具有全國性歷史影響、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巨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 春牛春杖迎春來 立春與舊時蜀地習俗
    咬春,成都人愛吃春卷。  2016 年 11月30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壹自秦代起開始舉行立春之禮  海 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立春作為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節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 成都羊子山 全國最大古祭祀臺遺址(下)
    漢代角牴戲(東海黃公)畫像石。這一大批隨葬青銅器物充分顯示出當時蜀地制銅手工業的發達程度。貳 古蜀國漆器是身份象徵  成都雙水碾街道辦提供的資料透露,羊子山出土的漆器也較多,除出土的圓漆盒較完整外,其餘均已遭破壞。  其一,圓漆盒2件。出土時置放在大銅鼎的銅爐內,保存較完整。底蓋兩部大小相同,形式也一樣,兩部蓋合處各有圓的銅扣一個,盒底有銅足一個,盒蓋有銅圈一個,上面都有精美的銀錯花紋。
  • 古蜀語專家趣談四川烹飪詞,這些生僻詞你肯定用過!
    煙火三千年,四川及成都又有哪些獨特的飲食文化?對此,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古蜀語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四川省中華傳統經典普及基地主任、西南交通大學巴蜀方言與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汪啟明教授,趣談四川美食與古時候相比有何淵源可尋,有多少古時候充滿煙火氣的烹飪用語沿用至今,亦或變換新的形式等問題,領略四川舌尖上的歷史。
  • 三臺男子二次酒駕被拘留!罰款+吊銷駕駛證
    酒精檢測為切實做好「迎慶4號」及農村安全守護行動,8月9日中午,三臺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組織警力在安郪路(安居至郪江)1KM+200M處設置臨時卡點,開展農村道路違法查處統一行動。14時20分許,執勤交警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一輛普通兩輪摩託車駕駛員存在飲酒駕駛行為,隨即對駕駛員進行呼氣式酒精檢測,並通過移動警務通對駕駛員身份進行核實。
  • 蜀女多才,薛濤秀冠|走近四川歷史名人③
    蜀女多才,薛濤秀冠。——譚繼和(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從古至今,無數詩人、名家曾在成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度過了自己的詩意人生,並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望江樓始建於明朝,是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以後經歷代不斷修葺擴建,成為如今的望江樓公園。
  • 首見承唐啟宋的十國後蜀官印
    我還用鑰匙刻劃印鈕頂左上方察看銅質顏色,與我見過的唐宋之際銅鏡、錢幣的銅質基本一致,從整體看是典型的「傳世古」。二、有關十國後蜀官印的文獻及資料我於1996年買到羅伯健編著的《璽印鑑賞與收藏》,才將印文認出了幾個字。
  • 章越琴:華夏文明探源――「首在隴蜀」考
    《史記·天官書》曰:「故中山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蜀。」由此可知,首星定位的首都就在隴山與蜀山之間的區域內。這就是說,只要在隴山與蜀山之間的區域內找到首星定位之地,就等於找到了華夏國上古中古的首都和祖脈文化的源頭。而且著名史學家李學勤說:「中國歷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問和謎團,恐怕都不得求解於甘肅。」以上所說的這些,也只能讓多重證據來「說話」。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劉備與四川三臺的故事
    >劉備與四川三臺的故事蘇珊 姚曉紅 左清 劉玲 鄭森大佛頭枕一張琴,十八羅漢鎮涪城。倒掛金鐘菩提寺,金鑲玉印在五層。——無名氏《涪城謠》這首詩說明了劉備與三臺的關係,下面讓我們慢慢道來。建設鎮·五層寺五層寺在兩漢及蜀漢時期均為涪縣地,寺內及其附近,現存八角井、六角井、旗磴石、點將臺、跑馬地、練兵場、避兵洞、張飛石、金樁椏等遺蹟。據《潼川府志》記載:「五層寺在縣北九十裡五層山,亦呼五泉山。上舊有碑,長丈餘,刻『漢昭烈揚兵處』未記年代。其碑巳埋荒埂之中,今不可覓。好事者復豎小碑於寺右,書如其字。又路側有石磴,方廣三尺餘,高二尺餘,中作圓孔、大如升,相傳為昭烈旗磴。」
  • 匾額文化 | 武威文廟文昌宮古匾群 ——涼州文化的華美標籤
    何況,這些古匾並不是在古匾的「盛產地」:江西、福建、廣東、湖南等省份,而是在西北地區,這對古匾研究更具有獨特的標本價值。「活著」很重要。相比那些掛在博物館裡的也算端莊規整的古匾,這些古匾卻更具勃勃的生趣,別有令人欣喜之處,對研究匾額與建築的關係等細節問題也有直觀的參考價值。筆者認為,從全國範圍來比較,文昌宮古匾中的幾方乾隆年間的匾額最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