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春杖迎春來 立春與舊時蜀地習俗

2021-01-09 華西都市報

春牛春杖迎春來 立春與舊時蜀地習俗

  咬春,成都人愛吃春卷。

萌娃打春牛。

綿竹年畫裡的立春圖。

  

迎暉門內土牛過,旌旗飛揚笑語和。
人似山來春似海,高妝女戲踏空過。
——清代成都打春盛況
□朱丹

  曾幾何時,人們「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日月星辰、晨露朝霞、江河湖海、飛禽走獸都與人類和諧又自然地融入在天地中。智慧的人類以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等為基準,根據太陽的足跡命名了「二十四節氣」。如今,農耕文明已漸行漸遠,但「二十四節氣」中蘊含的尊重自然規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仍然對現代文明具有啟示意義。
  2016 年 11月30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自秦代起
開始舉行立春之禮

  海 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立春作為中國古代一個重要節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正月節,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立」即「開始」,春是溫暖,春也是耕耘,自秦代起,中國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在此日都要舉行立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立春作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始於春秋時期。《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名稱。
  西漢理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月令》一書和西漢劉安所著《淮南子·天文訓》中,才有關於24個節氣的記載。
  和其他節氣一樣,立春也有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二候蟄蟲始振。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
  三候魚陟負冰。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仍有未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蜀地迎春
朝服東郊一跪三叩

  舊時立春習俗眾多,如有迎春、行春的慶賀祭典活動;也有打春牛(春牛為立春日勸農春耕的象徵性的牛,用泥捏紙粘而成,也叫土牛)和咬春之習俗等。各地傳統不同,風俗不同,所以迎接立春的形式也不同,但都是為了慶祝新春的開始,寄予了人們新的希望。
  舊時四川的立春習俗與其他處相較,也差別不大。今從四川歷代方志中梳理出一些習俗,以供參考。
  立春時迎春已有3000多年歷史,宋代高承《事物紀原》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
  古時朝野上下對迎春莫不重視,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祭祀句芒神(句芒神為中國古代民間神話中的木神即春神,主管樹木的發芽生長),祈求豐收,後來逐漸演變成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和祭祀活動。
  民國《三臺縣誌》裡有對迎春禮的記載:「有司迎春,皆前期一日,朝服於東郊,迎舁(yú)土牛芒,一跪三叩,禮興,舁(yú)土牛芒神行。」
  同治和民國《南溪縣誌·禮俗》篇裡也有迎春的記載,且更為隆重。
  民國《南溪縣誌》記載:「正月,立春先一日,縣令率僚寀(cǎi)迎春於東關外,祀句芒,春官著彩衣跳舞,說吉利(說吉利話)。街市諸色人演高裝舞,燭龍為前導,士女競觀如堵,不啻終歲之勤一日之蠟。」
  「立春先一日,知縣率僚寀(cǎi)迎春於東關外郊(俗名春廠壩),祀句芒神。春官著彩衣跳舞,說吉利語。禮畢,城中諸色人飾高裝舞燭龍。知縣具朝服,坐八人肩輿,具儀仗,鼓樂為前導,從人皆衣狐貉之裘,手紙花為春條,遍歷街市,男女競觀如堵,謂之迎春。」


成都迎春
太守率僚屬盛具儀仗

  成都民俗學家劉孝昌說,每年立春前一日,太守率僚屬盛具儀仗、鼓樂喧天,抬著芒神、土牛到成都東郊春廠(現牛市口)迎春,「選擇此地有『東方日出』之寓意。一眾人先到先農壇,致祭先農,主禮官在祭壇前手扶犁頭,親耕三圈,以示勸農。」
  光緒《雙流縣誌》亦載:「先立春一日,知縣朝服率僚屬於東郊祭芒神,禮畢,迎春至縣儀門外,土牛芒神各依向安設。」
  今成都市雙流區有座橋名迎春橋,名從何來?可從乾隆版《雙流縣誌》中找到答案。
  據此書載,當時雙流縣令黃鍔在橋落成後,率大小官員到橋頭準備給橋取名,聽了眾人話後,黃鍔語:「是固每歲迎春之所也,古之人有得雨以名其亭者,今橋成而利濟無窮,猶之與物皆春矣,即以迎春名橋,可乎?撿曰,諾,遂書之。」
  從「是固每歲迎春之所也」可見,此橋亦是每年迎春的地方。
  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宋人何耕在成都親眼看到成都立春的情形,在其《錄二叟語》中詳細描述說:「將春前一日,有司具旗旄金鼓,俳優侏儒,百伎之戲,迎所謂芒兒土牛以獻於二使者……」
  「俳優」是「以歌舞作諧戲的藝人」,「百伎」,伎通技,指多種技藝,伎又通妓,指歌女、舞女之類。春旗揮舞、金鼓齊鳴、歌舞昇平,具有強烈的戲劇意味。


清代打春
爭搶擊碎的春牛土

  立春當日,舊時蜀地仍然有祭祀活動,還有有名的打春活動。
  何謂打春?同治《南溪縣誌·禮俗》裡解釋:本日鞭土牛至碎,謂之打春。民國時,南溪縣打春也叫打春歲。
  唐代,執杖鞭牛的習俗成為立春日的重要景觀。所謂執杖鞭牛,就是在祭祀儀式完畢後,拿鞭子抽打用土堆雕成的牛。
  同治《儀隴縣誌·祀典》載:「至日,各官朝服祭句芒,用牲果酒禮四拜,禮畢,長官擊鼓三聲,執彩鞭率各官環擊土牛者三,鄉人各取其土以為宜牛(此處有誤,當為宜年)」
  在乾隆《雙流縣誌》中,也可以見到類似的記載:「至日,各官仍朝服祭芒神。長官擊鼓三聲,執彩鞭,率各官環擊土牛者三,禮畢,鄉人各取其土,以為宜年。」
  清代《錦城竹枝詞》有關於成都打春盛況的記載:「迎暉門內土牛過,旌旗飛揚笑語和。人似山來春似海,高妝女戲踏空過。」
  可見,除了立春前一日的迎春和祭祀句芒神外,立春當日,還會有祭祀句芒的活動。祭祀活動後,長官擊鼓三聲,便會帶著官員環擊土牛至碎,百姓會爭搶擊碎的春牛土,此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最吉利,認為會帶來一年的五穀豐登。
  何耕《錄二叟語》亦載:「俗謂其土歸置之耕蠶之器上,則繭孳而稼美。故爭得之,雖一丸不忍棄……」
  同時,如果此日天晴的話,便預示著一年的好收成。「其日宜晴農。謠云:打春晴一日,農夫不用力。」

相關焦點

  • 春牛迎春的習俗--浙江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春牛迎春的習俗 翻開日曆,日子在平淡無奇中極速滑過,又迎來一年一度的「立春」。在「立春」的日子裡,春回大地,充滿了希望和期待,寄託了人們的很多美好願望,也牽扯出許多珍藏在心底的兒時記憶。 1950年立春前一天,八十三歲高齡的祖父給我講了最後一個故事。故事講述清朝時盛行於桐鄉的「春牛迎春」習俗。
  • 立春了!送春牛圖、鞭打春牛……這一天都有啥習俗
    從立春交節當日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和日暖,更意味著萬物生長。立春期間,光照、降雨等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許多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也有可能出現「倒春寒」。立春迎春:送春牛圖、「打春牛」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立春在中國都十分受重視,講究要「迎春」。
  • 今日立春|庚子鼠年「兩頭春」立春習俗有哪些 一年之計在於春
    今日,我們將迎來「立春」節氣這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首個節氣意味著一年四季將由此開啟即使2020年開年的這一場「暴風雪」來勢兇猛但寒冬已過萬物即將恢復生機我們都在期盼著「春天」的到來!立春三候古時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一年24節氣共72候立春有三候「一候東風解凍」,說的是立春到了,溫暖的春風從東方吹來,大地開始解凍,為不久就要到來的「生機勃勃」做鋪墊。「二候蜇蟲始振」,立春五日後,冬天蟄伏在洞內的蟲類開始慢慢甦醒,但天氣尚冷,時機未到,所以還沒出洞,但好時節已經不遠。
  • 2017年2月3日立春 立春傳統習俗和養生食譜一覽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並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畫報》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祭祖在許多地區,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廣東《新安縣誌》載:「民間以是日有事於祖祠」。
  • 立春的打開方式:東郊迎氣 祭春神 打春牛
    盛唐賢相張九齡有《立春日晨起對積雪》詩云: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裡梅。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這首詩是寫唐代的「立春東郊迎氣祭祀」活動。「迎氣」是迎春氣,「東郊」是指唐代京城長安的東郊,「五神」指東、南、西、北、中五方之神。這種活動源於上古,《呂氏春秋·孟春紀》云:「是月也,以立春。
  • 古代立春都有哪些習俗?看完蘇軾這首詞便可知曉
    而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途徑,不僅可以讓我們知曉立春的習俗,還能了解先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古典詩詞。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詞《減字木蘭花·立春》,來了解一下古代立春有哪些習俗?《減字木蘭花·立春》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 2020年具體的立春時間,關於立春民俗你知道嗎鞭春牛有什麼含義
    原標題:2020年具體的立春時間,關於立春民俗你知道嗎鞭春牛有什麼含義     立春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日.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關於立春都有哪些習俗     在民國以前,立春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叫做立春節.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娟妓充當,並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
  • 故事 洪福齊天春牛圖
    圍繞著立春,全國上下舉行多種活動,如迎春、祭芒神、鞭春牛等,借這些活動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祛除邪祟、人丁興旺,後期甚至還出現了財運亨通的吉祥寓意。在這些活動中,與春耕關係非常緊密的春牛形象,受到從皇宮到上層社會、到民間的廣泛歡迎和喜愛。
  • 今日立春,立春時間 附送迎春催旺秘訣
    立春是一年節氣的伊始,這也意味著新一年的到來,也是新春的到來。因為立春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所以人們會特別的重視,很多習俗活動會特別隆重。其中,「打春」是立春最重要的習俗之一,是一種迎春儀式。那麼2020立春是幾月幾呢? 2020立春交節具體時間是幾點?
  • 百看不厭《春牛圖》
    因為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幾千年的農耕社會,人們看重「春種秋收,秋收冬藏」,企盼五穀豐登,平安吉祥。於是,便運用很多的方法除舊迎新,去災納福,避兇趨吉,也自然而然地在民間形成了貼神馬、換桃符、放鞭炮等許多過年的習俗。貼年畫也是人們喜愛的一種辭舊迎新的具體表現形式,年畫植根於民間,承載百姓的期望,用具體生動的圖案將人們心中的追求與嚮往很好地表達在畫紙上。
  • 《春牛圖》背後的故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曾幾何時,每逢立春,奶奶都會踮著腳,撕下舊年的《春牛圖》,帶著虔誠和恭敬,小心地糊上新年的《春牛圖》,等著爺爺來神奇地預測新一年的吉兇雨旱,新年的耕作計劃就在爺爺的宣講中,不動聲色地做好了鋪排。  然而,隨著掛曆、電子萬年曆的興起,立春貼《春牛圖》的那份神秘感和新年到來的雀躍感也似乎隨之漸行漸遠。  一年之計在於春。
  • 2015年立春是幾月幾日? 立春的由來及各地習俗(圖)
    立春各地習俗立春各地習俗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迎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迎春設春官,該職由乞丐擔任,或者由娼妓充當,並預告立春之時。過去在每年的皇曆上都有芒神、春牛圖,清末《點石齋》上的「龜子報春」、「銅鼓驅疫」,都是當時過立春節日的重要活動。
  • 立春的打開方式:東郊迎氣 祭春神 打春牛
    盛唐賢相張九齡有《立春日晨起對積雪》詩雲: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裡梅。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這首詩是寫唐代的「立春東郊迎氣祭祀」活動。「迎氣」是迎春氣,「東郊」是指唐代京城長安的東郊,「五神」指東、南、西、北、中五方之神。這種活動源於上古,《呂氏春秋·孟春紀》雲:「是月也,以立春。
  • 蘇軾被貶海南,一首宋詞寫當地立春之景,前11字中有3個「春」
    比如下面這首宋詞,就寫海南當地立春之景,表達自己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前11字中有3個「春」字。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這首宋詞的題目是《減字木蘭花·立春》,顯然是一首詠嘆春日的詞作。
  • 立春節氣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幾個?
    今日5時28分迎「立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明天就是立春節氣了,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白晝長了,太陽暖了。
  • 2019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幾時 2019年立春是哪一天
    《清嘉錄》:立春祀神祭祖的典儀,雖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歲朝,但要高於冬至的規模。立春【民俗】報春,現在在一些地區的農村仍保留著這種古老的習俗。即由一個人手敲著小鑼鼓,唱著迎春的讚詞,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這張紅紙印的春牛圖,被稱為「春帖子」。送春牛圖,其意在提醒人們要抓緊農時,莫誤大好春光。
  • 立春的來歷由來立春是什麼意思 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是什麼意思?立春節氣特點飲食養生預防感冒方法]立春打春咬春傳統習俗介紹  立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最為重視的節氣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歡天喜地地忙活著這些事兒:[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滋補養生]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
  • 立春習俗有哪些 這些有趣的習俗要知道
    一年一度的立春即將到來,這就預示著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暖和了,那在立春的時候都有哪些有趣的習俗您知道嗎,立春又有哪些禁忌的事呢,您知道春季飲食方面要注意些什麼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立春習俗有哪些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
  • 每天學點健康:立春民俗活動之「春牛圖」
    春牛圖:春牛圖是中國古時一種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幹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圖鑑, 上面畫有春牛和句芒神。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記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在東直門外一裡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
  • 立春鞭春牛 富陽「立春祭」好有文化
    立春鞭春牛 富陽「立春祭」好有文化發布時間:2018-02-05 15:24:34 Mon  來源:杭州網 「立春祭」活動現場。「煙雨桐洲祭立春,七小俊才揚文化」,為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讓廣大人民群眾親近傳統文化,感知節氣之美,杭州市富陽區新桐鄉人民政府、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開展「立春祭」活動。煙雨桐洲,人間仙境,美麗新桐,人傑地靈。「立春祭」活動於2月4日(周日)上午9時18分在新桐鄉桐洲島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