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1日上午9點,講座「東正教圖像的色彩及其象徵意義」在中央美術學院17號樓101教室進行,主講人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及博士生導師徐鳳林。該講座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師於潤生主持。
徐鳳林教授說到,宗教追求內在靈性和神秘體驗,但在社會生活中,內在靈性和神秘體驗都需要外部形式來象徵和表達,於是就有了宗教藝術。與其他宗教派系相比,東正教的藝術美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布爾加科夫說,東正教禮拜具有藝術性:「對神靈世界之美的洞見與對此世之美的洞見交織在一起」。
東正教藝術主要表現於東正教堂、聖象和禮拜服飾中。它們有著多樣的色彩,鮮明亮麗,因此成為東正教的藝術表現。教堂、聖象和禮拜服裝的色彩不是由設計師隨意決定的,而具有一定規則,即特定的神學背景和象徵意義。東正教的五彩斑斕表現在三方面:教堂外觀的色彩(外牆和圓頂)、聖像的色彩(背景和人物服裝)、禮拜服裝的色彩(神職人員禮服)。
徐鳳林教授說到東正教會傳統中對使用各種色彩及其象徵意義沒有集中的教規,但有來自權威文獻的零散規定,逐步形成一套固定的色彩象徵原則。這些文獻大致包括三類:《新舊約聖經》、神學家著作、大公會議和地方會議決議。
東正教會使用的色彩包括九種,即白色、黑色和彩虹光譜七色(紅橙黃綠藍靛紫)。白色是全部七色光的組合,黑色是完全無光。徐鳳林講到使用七種色彩是來自七的象徵意義:上帝的七天創世,三位一體加四福音書,教會七項聖事,天上聖所的七燈臺。隨後徐鳳林教授強調到,雖然原則上是九色彩,但實際上有兩種色彩可以歸為相鄰的色彩:橙色可以歸為黃色,藍色和靛色(青色)可以統稱藍色。這樣東正教使用的色彩實際上就是七種。
徐鳳林重點講述了這七種色彩是如何運用在教堂外觀、聖象和神職人員禮服上的,各自具有怎樣的象徵意義。在基督教中,白色象徵神聖的恩典之光,上帝的非受造之光。白色也象徵光明與純潔,不朽和超越。因此,白色在聖象中是基督、天使、義人衣服的顏色。在東正教聖誕節聖象、奉獻節聖象、神顯節(基督受洗節)聖象、變容節聖象、基督升天節聖象中,基督的衣服多被畫成白色。相應的,在這些節日的禮拜活動中,神職人員也要身著白色禮服。而從教堂外觀來看,白色外牆的教堂,多是紀念基督變容或基督升天。黑色則是對全部色彩的吞噬,象徵地獄、死亡、靈性昏暗。黑色在聖象和禮拜服裝中都有。黑色在聖象中象徵惡力量或地獄,表示最大限度地遠離上帝。黑色是東正教會神職人員在大齋期主持部分禮拜時穿的服裝顏色,黑色也象徵齋戒和懺悔,因此也是東正教神職人員和修士日常便服的顏色。紅色在東正教聖象和禮拜中有三個含義:殉道聖徒的血、聖靈之火、基督的救贖之功。在殉教聖徒的聖象中,紅色象徵為基督而犧牲。紅色禮服用於兩類時間的禮拜活動:殉道聖徒紀念日禮拜和復活節禮拜。在殉道聖徒紀念日禮拜中,禮服的紅色象徵殉道者的血,在復活節禮拜中,紅色象徵基督復活的快樂。使用紅色象徵殉道意義的有希臘克裡特島上的紅色圓頂的「四殉道者教堂」。黃色(金色)是兩種東西的顏色——陽光和黃金。因此黃色具有這兩種象徵意義,一是陽光與太陽,二是王者的榮耀與尊嚴。
在東正教堂、聖象和禮拜服裝中,黃色或金色常與基督聯繫在一起,如莫斯科的「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金色圓頂。在聖象中,金色用於:有基督的聖象的背景,基督或天父的衣服,基督、聖母、聖徒頭上的光環。藍色在東正教堂外觀和禮拜服裝中與聖母有關。藍色象徵最高的純潔與貞潔,因此藍色禮服與紀念聖母有關。藍色用於聖母領報節、聖母安息節、聖母誕生節、聖母庇護節、聖母進堂節以及各種聖母像的紀念日。與聖母有關的教堂幾乎都採用藍色,如俄羅斯謝爾基耶夫-波薩德的聖母安息大教堂。藍色也是都主教外披的顏色之一。綠色象徵著生命和永生。綠色禮服用於修士聖徒、苦修者、聖愚的紀念日和主進聖城日、聖三一日的禮拜。綠色外觀的教堂多是獻給聖三位一體的或是紀念苦修聖徒的,如羅斯託夫市的拉多涅日的聖謝爾基教堂。紫色象徵基督的十字架受難。紫色禮服用於大齋期的叩拜十字架主日、十字架寶木巡遊紀念日、舉榮聖架節,也用於大齋期的周六和周日禮拜。紫色也是主教、都主教和大主教外披、以及神職人員受嘉獎的禮帽的顏色。
講座的最後,徐教授指出,上述的教堂、教會禮服上的各顏色的運用,主要是俄羅斯東正教會的習俗,世界其他地方東正教會不一定與此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