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末路六鎮之亂現權臣,元修羊入虎口終歸西

2021-01-09 第一娛評

先說說北魏六鎮,自從孝文帝遷都南下之後,使得鮮卑族從上至下不斷漢化,而北六鎮卻不同,依然保持著鮮卑族的原始形態。六鎮通俗講就是軍事重鎮,是北魏對付柔然的一道屏障,其民風彪悍,兵役世襲化,父亡子從,高歡就是懷朔鎮的一個兵戶家的孩子。

(孝文帝南遷洛陽)

對於六鎮來說,不管立多大的功都無法進入洛陽的大圈子裡,因為在洛陽需要一個通行證,那就是門閥。對於這樣的現象,孝文帝也沒有辦法,隨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削弱,六鎮也是慢慢的變得不起作用。直到孝明帝時期,胡太后專政,這使得北魏更加羸弱,更爆發了六鎮之亂。

(爾朱榮)

公元523年柔然突然南下血洗六鎮,將六鎮掃蕩一空,只留下漫天民怨之氣揚長而去。此次事件間接形成導火索,六鎮軍民直接反了,但是很快就被北魏給鎮壓下去了。雖是星星之火,很快在北方引起反響,各方自行發展實力,北魏政權名存實亡,但是漸漸被人忽視的六鎮走出一人,那就是權臣爾朱榮。

爾朱榮待得軍事強大,南下長驅直入,拿下了洛陽城,將胡太后和皇帝投入河中,新立元子攸為帝,退居晉陽遠控洛陽,很是囂張,並且製造做了一場令得朝臣發冷的河陰之變,使得自孝文帝以來的漢化群臣毀於一旦,不僅鮮卑漢化人沒有脫離這次災難,安分守己的漢族群臣也被統統殺害。

卻是元子攸不想當傀儡,密謀成功剷除爾朱榮。但是有振興大魏之心的元子攸也沒有想到,爾朱兆會來的那麼快,被帶到晉陽殺害。此時從懷朔鎮出身的高歡趁虛而入洛陽,並立即消滅掉爾朱氏殘餘勢力,名義上統一整個大魏。

(高歡)

高歡這個人,實際上是靠拍爾朱榮馬屁成長起來的,自從爾朱榮讓他統帥六鎮餘部之後,他對爾朱榮來說變得陌生了,並自成一方軍閥,這才有的河陰之變後的消無聲息下洛陽的大舉,此乃六鎮之亂以來繼爾朱榮第二大權臣也。

高歡掌控期間,隨意換皇帝,一接連就是三個,導致群臣不滿,才使得元修幸運的登上了皇位。元修登基後就娶了高歡長女做了皇后,雖然是這樣,元修還有三個堂姐做妹姘,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元修親叔叔的女兒是他的情婦,而且還都給他們封了公主,可謂生活太亂,儒學沒學到家!

(元修)

僅僅過了兩三年,沒有兵馬大權的元修竟然和高歡決裂,西遷投靠姐夫宇文泰,也使其收了一個天一第一國丈獨孤信,這是後話。西遷后妃僅僅只帶了元明月而已,其餘兩位公主和高歡之女全都丟在了洛陽城,只待高歡宰割。

(宇文泰)

本來一逃出狼口,不曾想卻又入了宇文泰這個關中老虎手中,就在同年,就被宇文泰找了一個淫亂有傷大雅的罪名,殺死了元修,至此北魏徹底分裂為東西兩魏,分別為權臣宇文泰和高歡把持朝政。

相關焦點

  • 河陰之變,拉開了北魏大亂帷幕;梁武帝扶持無用之人而錯失良機
    說起河陰之變,就要提一下北魏的六鎮之亂,六鎮是為了攻擊和防禦柔然,在北部設立的六個軍事據點,但是隨著柔然的衰落,六鎮的地位也大幅下降,北魏也不再向六鎮傾注資源,終於在523年,因為柔然的掠奪和北魏朝廷的輕視,令六鎮百姓遭遇大規模饑荒,引發了六鎮起義,爾朱榮就是在平定六鎮起義的過程轉中崛起的。
  • 那些身不由己的北魏末代皇帝
    在兩位皇帝先後被弒殺後,權臣把控朝政的局面越來越嚴重,北魏的政局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被擁立的一眾新皇也不過是權臣的牽線木偶罷了。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元曄出生於河南洛陽。性輕躁,有膂力。武泰三年(530年),北魏王朝在野心家爾朱榮等人的折騰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 山西第四人口大區:常住人口超80萬,北魏定都於此97年
    公元398年,時值十六國亂世後期,魏王拓跋珪正式遷都平城,並營造宮殿設立宗廟,隨後正式稱帝,定國號為「魏」,改元天興,史稱北魏。北魏第三任皇帝拓跋燾在位期間,攻滅北方諸國,於公元439年統一了北方大地,結束了北方地區長達一百多年的亂世。
  • 鄴城之戰,爾朱榮率7000人擊敗數十萬敵軍,葛榮只是個「暴發戶」
    北魏後期的六鎮之亂加劇了國力的衰敗,有點類似於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北方的各地豪強都在平定六鎮之亂的過程中崛起,後世大家熟知的高歡和宇文泰,都是先參加了六鎮起義的義軍,後來又投奔於當時權傾一時的爾朱榮,進而逐漸成為北齊和北周奠基人的。
  • 除了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大同還做過哪些都城,時間共多少年?
    公元386年,鮮卑人拓跋珪重建代國,以盛樂為都,但直到北魏建立前的12年間,並沒有再提到以平城為南都的資料。有人把重建代國的這12年認為是大同作為陪都的歷史,可能是把之前的代國與重建的代國混淆,導致陪都時間統計錯誤。北魏首都公元398年6月,拓跋珪改國號為「魏」,即「北魏」,並於7月遷都平城。
  • 書摘|胡漢雜糅與分野:孝文帝之敗與宇文泰之成
    這一系列改革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北魏在事實上開始放棄了二元帝國的政治架構。北魏皇權太輕易地拋棄了鮮卑軍事貴族,而未能設計出一種更好的對其進行財政贖買的政策,於是喪失了帝國的內在均衡;這樣一種政策要到遼以後才逐漸發展起來,後文會再詳敘。未獲得自覺的二元帝國又蛻化為一元帝國,北魏因此自毀長城,在孝文帝身後不久便陷入嚴重內亂,最終分裂為東魏和西魏。
  • 水濤溝景區介紹:水牛競渡、牛角掛書、虎口脫險
    水牛競渡 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少年便立大志,要遍歷千山萬水,考察華夏水系.為寫《水經注》一書,北魏太和十一年(478),來綿山考察水源,攜附近村民,親臨此地。在休息時,突見水中冒出三股黑煙,變成三個巨大的鱷魚向他襲來。酈絕望中見一毛皮黑亮的水牛拔地而起,和鱷魚展開激烈的搏鬥。正在綿山上方巡遊的水官見狀,便將鱷魚定在此處。那水牛也突然消失在水中。
  • 當你了解到天蠍座的可怕已經晚了,狼入虎口!
    而且你會發現,其實你自己已經狼入虎口了。所以說到這裡你也要打心裡對天蠍座有一個防備哦。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首先天蠍座他是一個內心十分強大的星座。天蠍座他的內心強大起來,真的可以十分的強大,而且它的這種強大也是隱秘性的強大,他絕對不會讓你察覺出來的。其次就是天蠍座,他是一個非常高傲的星座,總是給人一種盛氣凌人的感覺,總是保持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
  • 北魏王朝死於非命的皇帝有幾位
    北魏王朝是由拓跋鮮卑在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它自386年拓跋珪建國,至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北魏王朝歷經14帝,共148年。北魏14位皇帝中,竟然有11位死於非命,這實在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幕!今天縱橫五千年-帝王傳的編者甜心即可,就介紹下這段歷史。道武帝拓跋珪拓跋珪是北魏王朝的建立者,他的祖先曾建立代國,後被前秦所滅。383年淝水之戰後,前秦的統治土崩瓦解。
  • 專家:內蒙古白道嶺圜丘系罕見北魏皇家祭祀遺存
    原標題:專家:內蒙古白道嶺圜丘系罕見北魏皇家祭祀遺存 圖為白道嶺圜丘遺址 張文平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11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文平11日在呼和浩特表示,經其持續考證,考古界頗具爭議的內蒙古大青山蜈蚣壩白道嶺圜丘,應屬中國考古史上罕見的北魏皇家祭祀遺存
  • 北魏開國皇帝崇佛興寺,第三位皇帝滅佛又興佛,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曇曜五窟之第二十窟佛像道武帝拓跋珪第二十窟 露天大佛 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 拓跋珪是北魏的開國皇帝,第二十窟所雕刻釋迦大佛是拓跋珪的化身,雲岡石窟的最富標準性的代表作之一。北魏皇帝傳到第二位皇帝拓跋嗣時,平城已不單是北魏的首都,儼然是一座規模宏大的佛都了。為了逃避國家賦稅而遁入空門的人在不斷增加。這讓學佛敬寺的北魏當權者開始表現深深的憂慮,沒有了糧草和士兵,鮮卑族的鐵騎怎麼可能橫掃中原呢?
  • 從冷宮、守陵到出家為尼,淺析北魏後宮妃子的地位和命運
    在北魏以前,有不少后妃失寵被賜死的例子,如東漢章帝劉貴人,《後漢書·河清孝王慶傳》記載「遂有貴人姊妹三人,使小黃門蔡倫考實之事,皆承諷旨傅為其事,乃載入後宮,二貴人同時飲藥自殺。」宋貴人生了皇子,聖寵優渥,他的兒子慶還被立為太子。竇後為人寵愛,因嫉生恨,陷害宋貴人,將她的姊妹二人置於暴室,不久後又廢立太子。
  • 「鄴城之亂」(上):論袁紹對黑山軍的分化與控制
    於毒之名頗怪異,應是諢名。其初平二年(191)率軍十萬入兗州,陷東郡,殺郡守王肱。袁紹遣部將曹操入東郡,擊破毒。操遂為袁紹外藩,駐軍東武陽。黑山賊於毒、白繞、眭固等十餘萬眾略魏郡、東郡。太祖引兵入東郡,擊白繞於濮陽,破之。袁紹因表太祖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武帝紀》曹操討平於毒,離不開袁紹的武力扶持。
  • 怎麼化解虎口煞的危害?這樣的房子真的住不得
    風水中存在的煞氣非常多,而虎口煞算得上是最厲害的一種,很多時候會對家中的運勢,帶來極大的影響。什麼是虎口煞?我們又該怎麼化解虎口煞的危害?虎口煞其實分兩種,一種是自己家的大門比較凸出,看起來其形狀比較像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