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十二消息卦到底帶來了什麼消息

2021-01-14 曹玄承

十二消息卦在奇門遁甲、風水等學術上應用很廣,它體現了一年四季的陰陽消長的情況。

十二消息卦

在一個卦體中,凡陽爻減少,而陰爻增加稱為「消」;陰爻減少而陽爻增加稱為「息」。十二消息卦是由乾卦與坤卦兩卦各爻的消息變化而來的。十二消息卦,也叫十二避卦,闢是君主的意思,這裡取其主宰之義。用十二個卦配十二個月,每一卦為一月之主,是謂十二闢卦即十二消息卦。

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

十二消息卦中:天風姤卦、天山遁卦、天地否卦、風地觀卦、山地剝卦,坤卦,這六個卦陽爻減少,陰爻增加叫做消;地雷復、地澤臨、地天泰、雷天大壯、澤天夬、乾卦,這六個卦,陰爻減少、陽爻增加叫做息。

消息

看下圖卦象的演變規律,陽氣內圈紅色陽爻增加的過程,順時針看,它代表事物向前發展、代表產生、壯大也就是順時針從復卦到乾卦內圈陽爻漸漸增加的過程。順時針從天風姤卦到坤卦,內圈陰氣逐漸增加,陽氣減少的過程代表事物消亡。

圖:

生產消亡

看圖可得規律:事物發生、產生時從內部開始,由近及遠,由下到上。順時針看內卦的爻先變。事物毀滅、消亡從外部開始。陰陽此消彼長,生生不息。消者,消退;息者,成長;萬物此消彼長,恆在變化之中。

十二消息卦:

地雷復——子月(農曆十一月)

地澤臨——丑月(農曆十二月)

地天泰——寅月(農曆正月)

雷天大壯——卯月(農曆二月)

澤天夬——辰月(農曆三月)

乾為天——巳月(農曆四月)

天風垢——午月(農曆五月)

天山遁——未月(農曆六月)

天地否——申月(農曆七月)

風地觀——酉月(農曆八月)

山地剝——戌月(農曆九月)

坤為地——亥月(農曆十月)

易經十二消息卦給我們的啟示:改變命運,必須從自身內部開始,天道酬勤一陽來復,親臨親為、撐控機遇重啟新紀元。觀念更新、控制有道、推進發展三陽開泰時。

相關焦點

  • 5張圖讀懂「十二消息卦」,學《易經》就不難了!
    中國易學,博大精深,體系分支繁茂,統稱為《易經》。其中,《周易》是易學體系的主流。我們現在讀到的《易經》版本,多是《周易》。而《周易》中,沒有講到十二消息卦。據史學家考究,十二消息卦的起源,比《周易》還要久遠。《周易》從周文王開始,而十二消息卦,從黃帝時期開始。1、十二消息卦,最早起源於黃帝時期。
  • 讀懂《易經》十二消息卦,從此擁有開掛的人生!
    茶易師「講經說法」:《易經》十二消息卦教你修身養性之道!大家都知道,在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易經》當中,有所謂十二闢卦,也稱作十二消息卦,可按以下順序次第排列:復卦—臨卦—泰卦—大壯卦—夬卦—乾卦—姤卦—遁卦—否卦—觀卦—剝卦—坤卦。
  • 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的關係,以及十二消息卦對應人的一輩子
    十二闢卦,也叫十二消息卦,是周易研究當中的重要學說。易學中「十二闢卦」之說淵源很遠,據悉在幹寶注所引文字中,即有十二闢卦之說。也就是說,它與周易應屬「同齡人」。而真正形成一套理論,是通過華夏上古先人整理流傳下來的,亦稱為「十二消息卦」。簡單的介紹是:在一個卦體中,凡陽爻去而陰爻來稱為「消」;陰爻去而陽爻來稱「息」。
  • 古寺深藏伏羲文化 進寺小橋浮雕刻有消息卦
    橋上浮雕透露「消息」  進入龍馬負圖寺之前,我們意外遭遇「消息卦」。  該寺門對圖河,進寺必過一座小橋。我們本想匆匆而過,直奔寺內,卻被孟津伏羲文化研究者李根柱先生拉住了。李先生告訴我們,這座小橋顯示的易文化就很有意趣。其兩側青石欄板的浮雕獨具一格,分別刻著十二消息卦卦符。
  • 《易經》六十四卦與四時、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關係總結
    卦氣學說將《易經》六十四卦與四時(春、夏、秋、冬)、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365.25日),以便更加方便地將《易經》六十四卦應用於生活中。把「卦」和「氣」結合起來就可以用每個卦來表達事物的陰陽對立的靜態和此消彼長的動態特徵,從而洞察天機時運。
  • 易經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大地上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易經》熱,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或多或少的都對玄而又玄的易經產生興趣,或者道聽途說,或者高談闊論,大師備出,好不熱鬧,好不唏噓!其實《易經》一點都不玄。確切的說我們現在說到的《易經》只是《周易》並不是全部。
  • 傅佩榮:《易經》佔卦到底是不是迷信? 思想食堂
    李約瑟博士是生物化學家和科技史專家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也非常推崇《易經》,他還曾為英文版的《易經》作序。要了解《易經》佔卦是不是迷信,我們得先來談談什麼是迷信。我們必須承認,機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人類費了無比的精神,竭力要擊毀且限制機率所帶來的禍害。然而,和機率的實際效果相比,從理論上考量所得的因果關係頓時顯得軟弱無力,賤如塵土。當西方人正小心翼翼地過濾、較量、選擇、分類、隔離時,中國人情境的圖像卻包容一切到最精緻、超感覺的微細部分。
  • 易經:你心念之事,想儘快實現,訣竅是十分耐心,七分警覺
    《易經》的乾坤,和《道德經》老子說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本質上是同一個東西,還有陰陽學說、太極轉化,皆源自易。我實踐後認為,《易經》和《道德經》相通,可以驗證彼此,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都是融會貫通二者。這篇文章分享一條經驗:你心念之事,想儘快實現,訣竅是十分耐心,七分警覺。1、《易經》的變化節奏是,循序漸進。
  • 冬至來了,與《易經》三個卦有關,今年還遇上這一天文奇觀
    【引子】24節氣是太陽曆,與陰曆無關,而且不同節氣對應《易經》的八卦和12消息卦,《易經》本來就是古人觀測太陽及其在大地投影的經典,可以稱為《太陽經》,也與陰曆和月亮無關。冬至節點,從《易經》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和12消息卦的角度來看,分別對應坤為地卦、坎為水卦、地雷復卦。一、冬至與坤卦。坤卦在先天八卦居正北,俗話說天南地北。《歸藏易》把坤卦列為64卦之首,《周易》把乾卦列為64卦之首,實質上,古人說乾坤是「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是「《易》之門」,「《易》之縕」,而不單言乾卦或單言坤卦的。
  • 易經裡的人生十二時辰
    最近一部名叫《長安十二時辰》的電視劇大熱,熱的程度不亞於夏天每天午時的溫度。有人說用48集講十二個時辰是不是太冗長了,其實,在易學裡還有更「冗長」的,貫穿了人的一生。十二時辰是用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十二地支來表示的。古代拿它和天幹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在周易中有十二個卦主一年之十二個月。
  • 正反兩面來看,易經佔卜到底靠譜不靠譜?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什麼星座,星座對應個人性格,多多少少有「預測」的作用。總共有十二星座,按十二星座可以把人分成十二個大類,這麼看來星座所對應的性格以及命運就太籠統了。明知道星座不客觀,但還是有很多人在查找自己什麼星座,只因為好奇心,把星座當成是一種娛樂,或許也有萬分之一的期待自己星座上的好運真能實現。星座跟易經佔卜有相同的地方,十二星座是十二個類別,易經六十四卦是六十四個類別。
  • 國學寶易話節氣——小寒|《易經》有三卦,小寒立三德小寒
    易話節氣之小寒 在《易經》中,一年的十二個月,每個月隨著陰陽消長的變化,分別對應著一個卦,我們稱之為【十二消息卦】▼ 易經有三卦,小寒立三德 小寒在十二消息卦中為臨卦,臨卦有兩陽,相較復卦,陽氣漸升,寓意春天即將來臨,但在春天來臨之前
  • 一根煙的功夫了解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領,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 易經:這個「立秋之卦」,給你3條人生啟示
    》64卦中,有12個卦對應著十二個月,即十二消息卦。2020年8月7日,節氣為立秋,對應的十二消息卦為否卦小人和君子只在一念之間否卦是《易經》64卦中的第12卦,陽高高在上並繼續上升,陰在下並繼續下降,天地不交。《易經·序卦傳》: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 春節與《易經》有關,源自太陽神崇拜,是我們骨子裡的信仰
    春節其實與《易經》有關,比如我們常常在春節的裡說的祝福語:一元復始,二龍戲珠,三陽開泰,四季發財,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歸一等,都源自《易經》或與《易經》有直接的聯繫。「一元復始」對應《易經》的「復卦」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
  • 《易經》到底值不值得研究?對現代人來說,學習《易經》有什麼意義?
    ——朱熹《觀書有感》 《易經》就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懂得了《易經》,也意味著懂得了真正的中國文化。 這就回答了標題中的第一個問題,《易經》到底值不值得研究?答案是肯定的,作為群經之首,《易經》是中國文化的總源頭,當然值得研究。
  • 《易經》到底講是本什麼書
    易經的總思想是包含但不限於道家的文化思想的。因為易永遠是最變幻莫測的,要說個一清二楚是根本不可能的。老子所著《道德經》就是根據《易經》思想來編著的五千字真言,當然大部分人都不認可。但事實就是如此,《易經》是為人民群眾講解「道」的一本書,而《道德經》是為高等人所著的。沒到一定境界是看不懂《道德經》的。誠然人人平等,但思想覺悟上確實有些許待提高。
  • 為什麼許多有成就的人都愛讀《易經》?
    本 期 導 讀 《易經》究竟可以用來做什麼?有段時間看中醫養生類書到了一個瓶頸,總覺得各個說法都可有可無,打不成一片。機緣巧合,見一個醫生朋友在讀《易經》,排八卦、看陰陽,很迷信的樣子。我第一反應是把手掌伸過去:「幫忙算算我哪一年能成功。」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學習易經,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惑:為什麼易經講述的道理這麼深奧,但運用的實際生活中,卻總是感覺遙不可及呢?事實上,易經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高冷,有句話說易經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意思就是說我們天天都在使用,但卻並不知道它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