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開數學老師楊飛:他把測字、魔術全部用「數學」做解答

2021-01-07 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但證明卻隱藏得很深,數學是科學之王。

——高斯

深秋的重慶溫暖如春,暌違已久的陽光讓人感覺春天的到來,融僑南開中學的校園裡,學生們忙碌地穿梭於綠樹成蔭的大道之上。

高三年級組教師辦公室,剛剛下課的數學老師楊飛端著杯子喝了一口水,若有所思地抬起頭又埋下,他似乎準備拿起筆卻發現身邊沒有筆。

看到前來到訪的新聞記者,楊老師一邊示意我們坐下,一邊思考著,終於思考結束了,我們的採訪才算是開始了。

「能夠學好數學的,一定都是天賦極高的人。」採訪的開篇,由記者的讚美之詞開始。

「術業有專攻,不能算是天賦高。就像會寫字的是不是一定就會寫詩?我只是很喜歡數學而已。」南開中學高三年級組數學老師楊飛用這樣的話開啟了我們的採訪。

能把數學上成生活,能把術學、周易八卦、街頭測字小把戲這些所有生活中接觸到的東西,統統用數學解釋出來,楊老師的課不但上成了「傳奇」,還把很多數學不太開竅的孩子打通了「任督二脈」。因為他有獨門絕技,尤其酷愛不等式,江湖人稱「楊不等」(奧數競賽中四大板塊之一,難!真的很難!)。

上午8:50,我們走進融僑南開中學高三五班的數學課堂。

尋找一種解題之碼

要把複雜的數學歌訣化

這一節課的數學,是講題。

一張A4紙正反兩頁寫了9道數學題,標題為「幾何向量不用怕,模換三角坐標化」。簡單的兩句話,道破了解題精髓。楊老師告訴新聞記者,幾何向量是高考題中失分率最高,也是非常困難的題,難在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下手解決。

一道題如下: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P⊥BD,垂足為P,且AP=3,則等於多少?

這是湖南省2012年的一道高考題,時隔多年,依舊是很多省市高三複習的重點。

「都學過哲學吧,這裡面我們可以引入一個特殊性原則。」楊老師一邊說一邊畫著圖,既然沒有說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邊長,為什麼不特殊化處理?把它看作正方形,這道題豈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嗎?

講臺下的學生,若有所思點點頭,甚至提出了更多的解題意見,「哎呀,我之前就是想複雜了,是說不得半天做不出來哦。」「這個,為啥子我之前沒有想到呢?」

針對這類比較複雜的幾何向量問題,楊老師的建議儘量坐標化處理,「這是破解幾何向量問題的絕招。」

在楊老師的備課本裡,許許多多的難題都通過這樣的口訣來破譯,「任何題都有解題方法,能夠尋找到一個恆定的解題碼,對於高考分秒必爭的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玩耍中尋找數學原理

「心靈感應」用二進位就能計算出來

下課了,楊老師給我們展示了滿滿兩口袋的數學學具,裝滿了這些年來楊老師在數學校本課程上傾注的心血。

「上數學課挺燒腦子的,來我們玩個『心靈感應』的遊戲嘛。」說完,這位50歲的老師就像個孩子一樣和我們玩耍起來。

「這裡面有5張板子,你們看這張板子上面一個數,1—31的數你隨便想一個,然後我保證可以猜出來,你看,我的板子後面不能透光,也根本沒寫字哦。」說完,楊老師笑嘻嘻地把板子正反兩面拿給記者檢查,之後,舉起第一站板子,然後問記者,這個數字是否在上面。

「在!」記者注意到,這張板子上的數全部是單數。

接著第二張板子出來了:「這一張有沒有?」「沒有。」記者注意到,這一張板子上的是單雙混合,看不清楚規律。

第三張板子又來了,同樣單雙混合的數沒有記者心目中想的數。

第四張和第五張板子出現後,記者發現,這個數均出現在這兩張板子上,問完所有的問題,楊老師笑顏開懷地說:「哈哈哈,你想的數是25,對不對?」

此刻的現場只剩下「瞠目結舌」的我們,「你怎麼算出來的,楊老師?」「難道你可以洞察我們的內心?」

楊老師老道地轉過身,在黑板上寫下11001五個數字,「用二進位來計算,有和無是兩種狀態,如果把有用1表示,無用0表示,從第一次開始有寫1,按照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順序分別是1、0、0、1、1,寫出來讀作11001,這是一個二進位數,翻譯成為十進位數時,最高位是2的4次方,其次為2的3次方,兩個0沒有數,最後一位為2的0次方,因此算下來是16+8+1=25。」

「回去和小孩玩玩遊戲也是不錯的選擇喲,保證崇拜你。」楊老師笑著教我們方法。

十賭九輸的筷子遊戲

其實就是拓撲學原理的應用

玩具兜有一雙黑白筷子,一根長長的鞋帶,意猶未盡的楊老師又開始和我們變起魔術來。

「看,我把鞋帶繞在黑色的筷子上了,你看,我繼續繞啊繞啊……」感覺在要被繞暈後,「你猜,現在繩子套在哪一根筷子上?」

「黑色!」記者堅定地說。

「嘭……」繩子滑開了,繩子套在白色的筷子上,結果讓在場的我們大跌眼鏡,楊老師卻開心地笑了起來,「我給你說,隨便你們猜什麼顏色的筷子,那個答案都在我這裡,你猜白色,我就套黑色,猜黑色我就套白色。」

這個看似魔術一樣的遊戲,也被很多人用在街頭當做騙錢的把戲,而在酷愛數學的楊老師眼裡看來,卻蘊含了很豐富的數學原理——拓撲學。

在黑板上,他畫了一個曲線圍合成的圈,在圈裡任意取了一個點,從這個點作一條射線。然後過點作出一條射線。

「你注意看,當這個點在內部的時候作射線,這條射線與這個閉合圈的交點是奇數,而如果點在外部作射線,那麼射線與閉合圈的交點變成了偶數,這就是約當定理。」楊老師說:「玩這個遊戲的時候,鞋帶一端要做記號,便於判定鞋帶哪端夾在筷子之間,否則,遊戲會失敗。」

不清楚那些變魔術的人是否知道這個原理,但這其中蘊含的數學哲理告訴大家,你要是想去賭個輸贏,那就證明自己是個傻瓜。

火柴棍的奧秘

4的倍數才是制勝關鍵點

很多小朋友都玩過火柴棍的遊戲,這個遊戲也被楊老師帶到了課堂,遊戲規則是,每個人每一次隨意拿火柴棍1或2或3根,誰能拿到最後,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你莫看這些學生都是18歲的大小夥子,能拿贏老師的學生不多,其實原理真的很簡單。」說完,楊老師又和我們玩了起來,當火柴棍剩下7根的時候,楊老師請記者先拿,記者先拿了1根,楊老師也拿了2根,剩下4根,無論記者怎麼拿,結果都是輸。

「注意了!4根,看到沒有,這個4根你已經發現了問題的關鍵,其實要贏這個遊戲,關鍵就在於剩下火柴棍是4的倍數。」楊老師說:「年輕時遇到一個農婦問了一個火柴棍遊戲,我覺得很有趣,整整想了五天,終於得到幾個奇妙的結論,其中一個結論是在睡夢中夢見的,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靈感吧」

他是數學痴——參加擂臺賽

掙錢不多卻讓他痴迷了數學

1987年,從潼南一所中學考入西南大學數學系的楊飛開啟了自己的數學生涯。畢業後,分配到南桐礦務局子弟校擔任一名數學老師,那會兒工資不高,為了增加收入,楊老師看到《數學通訊》和《中學數學教學》兩本雜誌上常常會有打擂臺的難題,「獎金不菲喲,有時候一道題50塊錢,有的甚至是給美金,25美元。」出於對數學的喜歡和對那份收入的渴望,楊老師開始痴迷解題去打擂臺。

「可惜拿到的獎金不多,那個時候通訊太閉塞了,我們那邊偏遠,有時候我把題解出來了郵寄回去,別人按照郵戳的先後順序,我都沒排上號。」長久的積累卻讓楊老師對數學痴迷起來,走路想題、睡覺想題,想到興奮的地方半夜三更起來寫題,甚至到朋友家做客腦子裡也全部是奇奇怪怪的數學題,「那個時候我媽還說我,你看起恁個木訥,怎麼得了喲?」

殊不知,這麼寫年的積累,卻讓楊老師打通了高中數學學習的「任督二脈」,擔任高中數學競賽主教練10多年,指導40多名學生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可謂成績斐然。

數學人這樣閱讀詩歌

用數學對詩歌進行理性思考

「古詩曰,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學過的都知道,這首詩用的是誇張的描寫方法。」楊老師的課堂也和一般人不一樣,非常接地氣。

「你說,你上一層樓看得到多遠?」楊老師問學生。

「一層樓3米,我估計上一層樓可以看得到幾百米遠吧。」臺下的學生回答。

「上到頂樓能不能看千裡呢?」楊老師又問。

這時,課堂上的孩子們還是計算起來,1千裡等於500公裡,相當於重慶到凱裡的距離,根本不可能一眼望到頭。楊老師說:「文學來源於生活,也高於生活。」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呢?」楊老師又問。

面面相覷後,同學們開始思考起來,「地球直徑約一萬二千五百公裡,周長為四萬公裡,即八萬裡。」事實證明,這首詩所言之答案恰好就是地球自轉一天的周長。

新聞面對面>>>

他出書用燈謎、詩歌來解答數學

能夠坐得住的孩子往往更能學好數學

2014年,楊飛老師出版著作《數學與生活》,這部書出版後銷售得最好的地方是江浙地區。如今,書已經基本上買不到了,網上偶有的一兩個賣家,也把原價48元的書提高到了199元的賣價。識貨的,不惜千金購買,因為裡面關於各種生活現象與數學的關係,闡述得淋漓盡致,往往容易打通孩子學習的「任督二脈」。

「數學是很難,這是一門需要學到骨髓裡的學問,正如高斯說的那樣,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但證明卻隱藏得很深,數學是科學之王。」所以,作為一個老師,自己的任務就是要把隱藏到難題裡面最深的那些道理挖掘出來,「一葉障目被撕掉了,孩子們做題就更簡單容易了。」

回到很多家長關心的話題,當下無論是小升初還是初升高,奧數都是一個重要的考試內容,所以當下,學習奧數也成了一股風潮,特別在小學盛行。

該學奧數嗎?

當新聞記者向楊老師請教這個問題時,楊老師反問記者,你的孩子是兒子還是女兒?

「兒子!」

「那可以學一下,男生的空間想像是很豐富的,如果是女兒,她喜歡也可以鼓勵她去學,如果不喜歡就一定不要勉強,因為學數學真的很苦。」談到學奧數,楊老師說,這裡面學得好的孩子的確有幾分天賦,但後天的努力確實不可低估。

針對很多孩子到了高中數學梯隊掉隊的情況,楊老師說,這是一個必然現象,這與一個學生的基礎、興趣和毅力密切相關

「如果真的要走學數學這條路,必須強制讓自己感興趣,可以努力在做數學題上尋找興趣,取得成功感。」楊老師說一道題想個四五天才做出來是常事,有的題甚至要思考一兩年才能解題,「只要有一兩次這樣的成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就出來了,主動學的結果比被動學強太多。」

「為什麼有很多人在失分的題上依然會失分?原因在於他只去刷題,恰恰忘記了數學最根本的基礎,不能知其然怎麼可以知其所以然呢?」楊老師也建議大家走出傳統的題海套路,用生活的方式來學習數學,可能會輕鬆愉快很多。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王渝鳳/文 畢克勤/圖、視頻

相關焦點

  • 這位高中數學老師火了,給他的教學方法點讚!為了讓課堂變有趣,他們...
    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勇於打破常規、嘗試在課堂上「玩花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讓學生們對課堂感興趣,真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這幾天,重慶南開(融僑)中學的一位高中數學老師,通過講故事、編歌詞等方法教數學,在網絡上火了起來,據說,他的教學方法能讓數學課變得「溫情美麗」。
  • 3道小學數學智力題:有多少人把所學的知識還給了老師呢?
    小學數學智力題,是把數學知識與趣味元素融合在一起的一種智力題型。數學智力題不僅可以測試一個人的數學學習情況,同時還能啟發人們的智力,重要的是,這類題目通常都有很強的趣味性,因此,小學階段,很多老師喜歡布置這類題目給小學生當作家庭作業。
  • 小學生課堂上玩撲克牌學數學
    其實,他們是在用撲克牌玩24點算術遊戲,這也是數學老師張先彬教學方法裡重要的一部分。「比練習綜合算術好玩多了」上課前,張先彬先把3副撲克牌分發到了班上的12位同學手中,然後問了一個與課堂似乎不太相干的問題:「撲克牌,大家都聽說過哪些玩法?」問題一出,課堂上突然活躍了起來,「我知道乾瞪眼!」「我知道鬥地主!」「我知道升級!」
  • 趣味數學之小升初數學題,讓孩子玩成數學高手,考上名校初中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室內娛樂節目,餘老師又來給大家出兩道趣味數學題。第一道題目是這樣的:小張和小王是一對好朋友,兩人是從小一塊長大的鄰居,也是同班同學。一次,班級選了一些同學出來搞一個趣味拔河比賽。一邊是紅帽子隊,一邊是白帽子隊。小張是紅帽子隊隊長,小王是白帽子隊隊長。
  • 這4道小學數學智力題,難倒很多大學生,老師:一般人做不出來!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小學題目也是越來越奇葩又有趣了,許多題目的難度高得讓人招架不住,甚至解到懷疑人生,讓人哭笑不得,但是難度越高的題目,往往越能激發人們解答的興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4道小學數學智力題,這幾道數學智力雖然是小學的,但是高深莫測,難倒了很多大學生,就連老師也直言一般人做不出來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見識一下吧,看看你的智商能達到多少!
  • [趣味數學]如何引導學生「做」數學
    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有兩位老師,有兩種不同的理念,便有了兩種不同的「做」法。  方法一:教師為學生提供硬紙板做成的大小不同的圓片,要求先測量圓的直徑,再一一在直尺上滾動一周,並記錄其周長,然後引導學生去發現圓周長和直徑的關係。   方法二:教師先通過多媒體創設情景,然後提供材料,多種材料製作的圓片和紙片上的圓形,讓學生去探索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
  • 分享小學數學老師眼裡數學是怎樣一種存在:《數學之趣的聯想》
    數學老師寫文章會是怎麼樣的?他們的眼裡又是怎樣看待數學的呢?今天小編分享一位小學數學老師對數學之趣的幻想文章,《數學之趣的聯想》數學之趣無法如語文那樣表現得色彩斑斕、如花似玉、聲情並茂、情感洋溢,而在於數學能如將帥之用兵,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
  • 中學數學老師畫「神板書」解釋三角函數「親子關係」
    除此之外,他還曾以「蝴蝶」「大熊」等形象為載體,在課上為學生講授數學知識。他就想著用國王、王后、以及兩者愛情的結晶王子來分別代替三角函數運算、圖像和性質以及解三角形。  記者看到,張廣道所畫的國王、王后、王子圖佔據了一塊黑板的面積,圖內則是相對應的數學內容。張廣道表示,因為大部分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注重知識的聯繫和總結,只是一味做題,所以提高數學成績就比較困難。  再加上課本的知識結構圖乾巴巴的,一些學生也難以產生興趣。
  • 語文閱讀題首現新聞體裁 數學基礎題佔了一半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記者 秦健數學:基礎題佔了一半 古代數學題進試卷重慶八中高級教師羅毅 本組圖片由記者 李化 攝【總體評價】數學(文/理)試卷結構穩中求變,文、理科試卷均減少了平面幾何選講的選考題,由原來的三選一變為二選一
  • 做數學如魔術表演——菲爾茨獎得主的十個故事
    他的數學研究就像進行魔術表演,總是突然就從帽子裡抽出絕妙的創意,無數次讓世界範圍內的數學家們驚嘆不已。1970-1980年間,Thurston 的研究工作在拓撲學領域引起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對數學界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Dennis Sullivan 是 2010 年數學界另一個大獎沃爾夫獎得主,在代數拓撲和復動力系統兩個領域為數學界作出深刻的貢獻。
  • 5道小學數學智力題,10分鐘全部搞定的,IQ至少150以上
    5道小學數學智力題,10分鐘全部搞定的,IQ至少150以上,我們知道數學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課,受到老師和家長的重視,很多學生對數學抱有敬畏感,小編認為掌握數學不僅需要練習,還要有邏輯性的思考。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想要掌握數學,就必須培養和開發理論性的思考,數學智力問題基本上偏向邏輯思維的訓練,所以,我想掌握數學專業,有必要多做數學題,今天共有5個小學數學題,據說10分鐘就全部做好了,IQ至少有150以上。
  • 數學老師被驚到了
    這首詩是該校初一(6)班學生蔡天涵寫的,題目是《表白數學》,他巧妙地用各種數學概念和公式來表白「我對你的愛」,「你」指的正是數學。比如,,就是用一條線將算式上下分作兩半,下半部分正是英文I love you(意為,我愛你)。這樣的表白方式,連錢老師都自嘆不如。
  • 小學數學「溶液問題」孩子不會做?老師:用十字交叉法
    在小學數學中有一類題,學生容易出現混淆知識點的現象,這類題就是著名的「溶液問題」。在溶液問題中會存在:溶質、溶液、水這三者的概念,很多小學生一開始就把溶質和溶液搞錯了,使得計算結果不正確。那麼這類「溶液問題」怎麼解決?老師教給你方法。
  • 小學數學知識來解答
    今天就用最簡單的小學數學知識做個分析:我們設想一個拼圖遊戲,有許多塊兩種規格的拼圖板:一種長度10cm,一種長度12cm,現在要用這兩種拼圖板首尾相接拼成長度一樣的兩條,問最少需要多少塊?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能很快解答,用小學生的「最小公倍數」知識,找10和12的最小公倍數60,輕鬆解決。
  • 組圖:南開萬人弔唁陳省身先生
    點擊進入>>> 陳省身先生靈堂  人民網天津12月5日電 國際數學大師、著名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南開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陳省身教授12月3日在天津逝世後,南開大學連夜布置靈堂供師生弔唁。12月4日,已有10000餘名南開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前去弔唁。
  • 重慶地區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模擬題
    導讀:重慶2012-2013學年五年級(上冊)期末考試就要開始,下面是往屆重慶小升初五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模擬題。   重慶奧數網1月6日:2013重慶小升初已經開始,重點中學在收取擇校生的時候主要是看孩子小學5、6年級的期末考試成績。
  • MBA考試數學不會了怎麼辦?
    有一部分同學看過很多遍書,但做題時不知道怎麼解答。這就是複習方法不當的後果之一。那採取怎樣的複習方法有效呢?大家都知道:綜合這門考試時間是3個小時,要在3個小時內解答25道數學題、30道邏輯題以及兩篇作文是需要一定的速度的。每年考試後都有朋友抱怨作文沒有寫完,或是數學沒有算完。可見合理分配時間的必要性。
  • 楊振寧:他數學能力略遜一籌!
    之後楊振寧在物理學領域做得風聲水起,而李政道卻似乎沒有再做出更大的成就。這一切到底都是為什麼?  因為楊振寧不僅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的數學計算能力也非常強,楊振寧從小對數學非常感興趣,也很有天賦,數學學起來也得心應手。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奠定非常紮實的數學基礎。  數學科學構成包括純粹數學及應用數學內涵的眾多分支學科和許多新興交叉學科的龐大的科學體系。  大家千萬不要認為,我們已經學過的數學、包括已經了解的數學,就是數學的全部。
  • 數學壓軸題不會做,怎麼辦
    數學考試常考壓軸題類型   1.線段、角的計算與證明   壓軸題的解答題一般是分兩到三部分的。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簡單題或者中檔題,目的在於考察基礎。第二部分往往就是開始拉分的中難題了。對這些題輕鬆掌握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獲得分數,更重要的是對於整個做題過程中士氣和心態的影響。
  • 數學老師直言:應用題老出錯?背熟這14個口訣歌,每次都不扣分
    通過它,不僅可以培養數學興趣,開啟智慧,開發思維;還可以把腦子練靈了,練活了;以便從容地迎接越來越難的初中、高中的學業。但在實際的學習中,應用題對大部分的學生來講,就只有一個字——「難」!因為它既要綜合應用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係和解題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識,還要具有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