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是這麼來的!西南大學63名大學生三個月時間製作「31份報紙」

2021-01-08 上遊新聞

通訊員 趙漫 查閩微 攝影報導

「新聞是怎麼來的?」西南大學63名大二學生用三個多月的時間回答了這一問題。

1月4日起,他們的答案在西南大學校園內公開展出。答案印在紙上,就是31份內容、風格迥異的報紙。學生們為展覽取了一個響亮的標題:「乘風破浪,踐行新聞』四力』」。

這是新聞專業本學期《新聞編輯》課程的最終實踐展示,所以他們還特別取了一個副標題:西南大學新聞編輯實踐課程展。西南大學新聞學是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重慶市特色專業,其最重要的課程《新聞編輯》亦是西南大學首批專業核心課程建設項目。課程老師劉丹凌教授已連續十餘年帶領新聞專業的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火熱的現實採寫深度報導,編輯、製作報紙,讓學生切實感知媒體,體認新聞。

學生正在掛出自辦的報紙

報紙每一部分都由學生獨立完成

「《成渝煙火報》,這名字取得太詩意了,版式也好看。」

「《新女性報》有點《時尚芭莎》的封面感。」

「《青年健康報》的內容切合當下。」

「《看重慶》,重慶是有很多值得看的。」

……

路過的學生和老師圍觀、品評,有的拿出手機拍照。

31份報紙,幾十米長,加粗標題,變換字符,色彩鮮明圖片串連成紙的藝術,成為校園裡一道風景線,為這個寒冬增添了一抹新聞的暖色。每一個文字和符號的背後都凝聚著63名學生的奔跑以及他們對新聞「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追求。

據介紹,63名學生兩人一組,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深度報導、聚合新聞和數據新聞各一篇,首先在「西大快點」公眾號發布,再開始紙質報紙的版面編輯,最後印刷成報紙。

報紙的每一部分都由學生獨立完成:尋找新聞由頭、匯報新聞選題、搜集新聞材料、採寫深度報導稿,最後是做報紙。「這學期大部分課餘時間都花在了做新聞上。上新聞編輯第一節課,劉丹凌老師就布置了整個學期的作業,作業的好多要求,我甚至都沒有聽說過,整個人都緊繃緊了,壓力真的很大。」劉潼潔說。

深度報導的內容豐富,有「棒棒」成長為企業家的勵志故事,群租房裡北漂詩人的心酸過往,開了38年渡船的老好人肖遠福的感人故事,因方鳳明堅守鯉魚村唯一一位學生而起敬,看一流高中如何打造「男團」……

授課老師劉丹凌教授指導學生採寫新聞

深度報導的艱難讓學生記憶猶新

報紙內容中最需打磨的是深度報導。其中艱難,很多學生都記憶猶新。

夏歡和查閩微的深度報導選題是採寫盧作孚孫女盧曉蓉,並關注她的新書《逆水行舟:盧作孚孫女回憶錄》。怎麼聯繫上盧曉蓉呢?她會接受兩個大二學生的採訪嗎?查閩微說:「我們是學校作孚文學社成員,文學社跟重慶盧作孚紀念館有聯繫,我們通過這個渠道找到紀念館的負責人周老師,請求他幫助我們聯繫盧女士。為此廢了好多天的口舌。」

查閩微和夏歡接下來是說服盧曉蓉接受她們的採訪。

從9月「磨」到10月,「我們想過放棄,但又不甘心。國慶長假來了,我們覺得已經有九成勝算,想著乾脆來一次先斬後奏。」10月4日深夜,查閩微和夏歡坐飛機到了北京。第二天,她們突然出現在了盧曉蓉面前。用了兩天時間,查閩微和夏歡完成了這遙遠的採訪。「不要放棄。」夏歡坦言。

採訪中學會如何思考和面對真相

潘鏡亦和路芳澤準備去採寫一條「狗咬狗」的新聞,裡面暗藏複雜的糾紛。

「2020年10月16日,居住在重慶渝北區花園小區兩位鄰居為了寵物狗互咬一事鬧到了派出所。民警調出了事發當晚的監控,但錄像畫面模糊,無法看清事發時具體情形,故雙方未能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鬧得不歡而散。因為證據模糊,事實一直不清。潘鏡亦和路芳澤擠出所有課餘時間,輾轉於兩家、寵物醫院和派出所收集信息。

「收穫真的很大。開始,我們本來執拗要寫出到底誰對誰錯,但經過劉老師不斷指導,隨著採訪不斷深入,我們了解的越多,思考得也越多,看到的真相也越全面。這次採訪讓我們明白了真正的新聞需要腳力和腦力。」路芳澤說。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李增銀書記(左一)鼓勵學生再出佳作

自己親手生產的「產品」才有新感受

學生們稱新聞是一門「魔鬼課程」,除了採寫深度報導外,還要學習應用爬蟲軟體、視頻剪輯、配音、後期推廣,等等。

報紙的排版與印刷是這門課程的「殺青」環節。他們在Word文檔、「金印客」、InDesign多個排版軟體間橫跳。趙天禕和梁誠忱用了五個軟體排版做《成渝煙火報》,被贊為「內容豐富」「版面精美」「頗具煙火氣息」。

通過採寫,通過自己親手生產,同學們對新聞有了新的感受,「要想出好的作品,真正要乘風破浪。」

作為國家一流專業,肯定有它的培養方式。對此,劉丹凌教授說:「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我們也要不斷探索怎樣培養媒體人才。除了前沿的理論知識,很重要的就是培養實踐技能和能力。傳統媒體的時代,我們可能只能通過去媒體機構實習的方式完成訓練,但是新媒體時代為我們的課程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和條件,讓同學們可以像所有的媒體生產者一樣進行實踐。我們的課程內容積極回應了新媒體時代,努力培養適應這個時代的新聞人才。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推動一流學科建設,培養新型人才。」

開展首日,新聞傳媒學院的李增銀書記來到現場,他高度讚揚本次《新聞編輯》課程實踐展,勉勵同學們繼續努力學習,期待再有佳作。

相關焦點

  • 2019-12-31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發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1日晚7時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網際網路,發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寮國政府總理通倫將訪華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外交部發言人耿爽30日宣布: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寮國政府總理通倫將於2020年1月5日至9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 疫情之下,4名大學生的非常假期
    庚子年春,新冠肺炎肆虐,大學生們遭遇史上最長假期。莘莘學子沒有「躲進小樓成一統」,而是以滿腔熱血,投身抗疫,服務社會。記者採訪的湖南高校4名大學生是他們中的代表。  何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擔當?湖南高校4名大學生以行動給予了生動詮釋。疫情大考,成長加速。明天的社會棟梁,今天已初展英姿。
  • 天津大學2020年新聞大事件盤點
    天大隆重慶祝建校125周年,深化「三全五育」改革,推動扶貧攻堅見實效,推出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動計劃,持續向世界一流大學目標邁進。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天津大學實施「新三步走」發展戰略和「雙一流」建設的關鍵一年。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天津大學報》如約推出「2020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與榮耀。
  • 西南大學教授黃希庭:讓心理學走出書齋
    黃希庭是中國知名心理學家、西南大學首位資深教授。執教近60年,從青絲到銀髮,他在心理學領域一路深耕,領銜建設西南大學心理學學科,啟發培養一大批心理學人才,在時間與人格心理學領域做出獨到貢獻,始終奔走一線,用心理學為社會服務。耕耘:紮根西部近60年,規範學科建設有些學生已經退休了,可黃希庭仍然堅守在崗位上。
  • 2020-09-21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貴州榕江縣高排村:堅持「越窮的地方越要辦教育」央廣網黔東南9月21日消息(記者張兆福 張聞 貴州臺記者張勤月)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榕江縣興華鄉高排村是貴州未脫貧的深度貧困村之一。高排村扶貧幹部始終堅持將教育保障作為扶貧工作的重點,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2015年以來,高排村共走出41名大學生。
  • 2021西南林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西南林業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王俊凱關曉彤等同百名大學生齊聚北京 唱響強國一代的中國夢
    對於山西大同大學的學生康曉宇來說,這首《中國夢》MV的場景和旋律讓她至今難忘。一周前,她剛剛和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名大學生齊聚北京。3天時間,他們在天壇祈年殿、水關長城等地完成了《中國夢》青春版MV的錄製。王俊凱、關曉彤、劉美麟、郭子凡、洪雨雷等大學生明星一同入鏡。
  • 【治學】人民日報點讚西南大學教授黃希庭:讓心理學走出書齋
    黃希庭是中國知名心理學家、西南大學首位資深教授。執教近60年,從青絲到銀髮,他在心理學領域一路深耕,不僅領銜建設西南大學心理學學科、在時間與人格心理學領域作出獨到貢獻,還奔走一線用心理學知識為社會服務。耕耘:讓心理學的種子茁壯成長有些教出的學生都已經退休了,可黃希庭仍然堅守在崗位上。
  • 2020-08-0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歷經近30天的衝刺建設,位於江西南昌的中國長城江西基地7月31日正式投產。基地以整機製造為牽引,建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生態適配和銷售服務四大中心,從而為當地數字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注入新動能。老滿:這個沙漠裡頭能進來這麼大的水,能養起螃蟹、養這麼多牛,養牛的牧民現在越來越多,咱們把這個牛好好養好以後,大家都能富起來。
  • 已有8月身孕的她沒有絲毫猶豫投入「戰鬥」西南大學開通心理熱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有衝鋒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也有眾多奮戰在幕後的無名英雄,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心理援助熱線電話諮詢團隊就是其中之一。今(2)日,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心理學部積極為此次疫情提供心理防護,1月29日面向學生及社會的心理熱線正式開通,以引導大家理性認識疫情,科學參與防控。
  • 火車學生票使用時間延長至5月31日,所以大學生到底何時開學?
    火車學生票是給所有大學生的專利,往常學生票在寒假的有效時間是12月1日至3月31日。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天中國鐵路12306更新了新的《鐵路網際網路購票須知》,將學生寒假票的有效期限延長到了5月31日。無數大學生盼望著早日開學,然而現在依然沒有任何省份明確公布大學開學時間,那麼學生寒假票有效期限延長到5月31日是不是一個重要的信息點呢?大學何時才能開學?大學什麼時候才能正常開學?按目前的情況來看,三月份開學的可能性非常小。
  • 這下,大學生日子難過了!
    大學生日子難過了。近年來,清退逾期大學生的新聞不斷曝出,「清退」這個詞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頻率越來越高。這些新聞背後,透漏著一個信號——「嚴進嚴出」漸成風氣,大學裡「混日子」難了。動真格 !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2019年9月,教育部發布《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
  •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面向社會開通心理援助熱線
    今天(1月28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從西南大學獲悉,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西南大學心理學部開通心理危機幹預熱線。熱線電話均由有豐富經驗的諮詢師接聽,適用於急需情緒疏導和心理支持的人群。
  • 90後大學畢業生頻繁跳槽 一年換三份工作
    畢業季漸漸遠去,許多畢業生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但近日,記者在人才市場卻發現,有的畢業生又重新回到人才市場求職,而記者了解到,這類大學生不在少數,而且還有一個新的名詞來形容他們——「閃辭族」。錢太少、工作無聊、氣氛差、沒前途成了閃辭的主要原因。專家表示,現在「90後」的大學生個性張揚、積極創新,但同時太理想化,如此頻繁的辭職,並不利於他們以後的發展。
  • 疫情期間,江蘇大學為400餘名學生提供暖心服務,寄送材料1016份
    ……    連日來,江蘇大學一站式學生事務與發展中心的諮詢郵件和電話不斷,從代理列印資料到郵寄個人物品,從校內蓋章到校外跑腿服務……針對學生個性化的需求,該中心明確答覆:職責範圍內的服務需求兩天內辦理完畢,需要多個部門聯合辦理的多流程業務義務跑腿幫忙辦理。    「當好服務學生發展的『店小二』,是學校近年來的育人共識和自覺行動。」
  • 西南大學官渡實驗學校2021年招聘(第二階段)公告
    西南大學官渡實驗學校是由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政府與西南大學基礎教育集團按照「公有聯辦、體制創新、自主辦學」原則創建的一所高標準、示範性、特色化的十二年一貫制非營利性國有民辦學校。學校坐落於昆明市官渡區雲福街,佔地面積約118.68畝。設計總規模為5000名學生,其中,高中27個班,初中36個班,小學36個班。學校環境優美,配套齊全,設施先進。
  • 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兩所211大學,你看好哪個
    今天小編介紹的是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都屬於五所交大之一。作為知名的211大學,兩所交大你更看好誰?西南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位於四川成都,是教育部、鐵路總公司、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211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有2個一級國重,10個二級國重學科。
  • 餓了麼發布大學生騎手報告:20%選擇打工旅行
    中新網8月28日電 隨著全國各大高校開學季臨近,餓了麼發布《2019大學生外賣騎手群體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了解,2019年暑期共計有9896名全國各地大學生新加入餓了麼蜂鳥即配成為兼職騎手,他們中近5成為大二升大三的學生,另有超過300位將在開學後開啟研究生生涯。
  • 2019年高校什麼時候放寒假 西南大學最新寒假放假時間/開學時間安排
    2019年寒假放假時間及開學時間安排已公布,西南大學2019年寒假放假時間:2019年1月21日-2月24日,今年的寒假放假天數為35天。更多高校放假時間及開學時間安排>>全國高校2019年寒假放假時間/開學時間安排匯總   西南大學2019年寒假放假時間   2019年1月21日-2月24日   溫馨提示:   1、各高校放假開始時間與開學時間僅供大家參考,請以各高校公示為準。
  • 博客求職流行 川內大學生中反應很冷清
    四川新聞網消息       一種新的求職方式———博客求職開始在合肥、北京等地大學畢業生中流行。此前有報導,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將達413萬人,其中我省73所普通高校的畢業生近19萬人。大學生求職壓力增大,求職方式也在不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