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漫 查閩微 攝影報導
「新聞是怎麼來的?」西南大學63名大二學生用三個多月的時間回答了這一問題。
1月4日起,他們的答案在西南大學校園內公開展出。答案印在紙上,就是31份內容、風格迥異的報紙。學生們為展覽取了一個響亮的標題:「乘風破浪,踐行新聞』四力』」。
這是新聞專業本學期《新聞編輯》課程的最終實踐展示,所以他們還特別取了一個副標題:西南大學新聞編輯實踐課程展。西南大學新聞學是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重慶市一流本科專業、重慶市特色專業,其最重要的課程《新聞編輯》亦是西南大學首批專業核心課程建設項目。課程老師劉丹凌教授已連續十餘年帶領新聞專業的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火熱的現實採寫深度報導,編輯、製作報紙,讓學生切實感知媒體,體認新聞。
學生正在掛出自辦的報紙
報紙每一部分都由學生獨立完成
「《成渝煙火報》,這名字取得太詩意了,版式也好看。」
「《新女性報》有點《時尚芭莎》的封面感。」
「《青年健康報》的內容切合當下。」
「《看重慶》,重慶是有很多值得看的。」
……
路過的學生和老師圍觀、品評,有的拿出手機拍照。
31份報紙,幾十米長,加粗標題,變換字符,色彩鮮明圖片串連成紙的藝術,成為校園裡一道風景線,為這個寒冬增添了一抹新聞的暖色。每一個文字和符號的背後都凝聚著63名學生的奔跑以及他們對新聞「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追求。
據介紹,63名學生兩人一組,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完成深度報導、聚合新聞和數據新聞各一篇,首先在「西大快點」公眾號發布,再開始紙質報紙的版面編輯,最後印刷成報紙。
報紙的每一部分都由學生獨立完成:尋找新聞由頭、匯報新聞選題、搜集新聞材料、採寫深度報導稿,最後是做報紙。「這學期大部分課餘時間都花在了做新聞上。上新聞編輯第一節課,劉丹凌老師就布置了整個學期的作業,作業的好多要求,我甚至都沒有聽說過,整個人都緊繃緊了,壓力真的很大。」劉潼潔說。
深度報導的內容豐富,有「棒棒」成長為企業家的勵志故事,群租房裡北漂詩人的心酸過往,開了38年渡船的老好人肖遠福的感人故事,因方鳳明堅守鯉魚村唯一一位學生而起敬,看一流高中如何打造「男團」……
授課老師劉丹凌教授指導學生採寫新聞
深度報導的艱難讓學生記憶猶新
報紙內容中最需打磨的是深度報導。其中艱難,很多學生都記憶猶新。
夏歡和查閩微的深度報導選題是採寫盧作孚孫女盧曉蓉,並關注她的新書《逆水行舟:盧作孚孫女回憶錄》。怎麼聯繫上盧曉蓉呢?她會接受兩個大二學生的採訪嗎?查閩微說:「我們是學校作孚文學社成員,文學社跟重慶盧作孚紀念館有聯繫,我們通過這個渠道找到紀念館的負責人周老師,請求他幫助我們聯繫盧女士。為此廢了好多天的口舌。」
查閩微和夏歡接下來是說服盧曉蓉接受她們的採訪。
從9月「磨」到10月,「我們想過放棄,但又不甘心。國慶長假來了,我們覺得已經有九成勝算,想著乾脆來一次先斬後奏。」10月4日深夜,查閩微和夏歡坐飛機到了北京。第二天,她們突然出現在了盧曉蓉面前。用了兩天時間,查閩微和夏歡完成了這遙遠的採訪。「不要放棄。」夏歡坦言。
採訪中學會如何思考和面對真相
潘鏡亦和路芳澤準備去採寫一條「狗咬狗」的新聞,裡面暗藏複雜的糾紛。
「2020年10月16日,居住在重慶渝北區花園小區兩位鄰居為了寵物狗互咬一事鬧到了派出所。民警調出了事發當晚的監控,但錄像畫面模糊,無法看清事發時具體情形,故雙方未能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鬧得不歡而散。因為證據模糊,事實一直不清。潘鏡亦和路芳澤擠出所有課餘時間,輾轉於兩家、寵物醫院和派出所收集信息。
「收穫真的很大。開始,我們本來執拗要寫出到底誰對誰錯,但經過劉老師不斷指導,隨著採訪不斷深入,我們了解的越多,思考得也越多,看到的真相也越全面。這次採訪讓我們明白了真正的新聞需要腳力和腦力。」路芳澤說。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李增銀書記(左一)鼓勵學生再出佳作
自己親手生產的「產品」才有新感受
學生們稱新聞是一門「魔鬼課程」,除了採寫深度報導外,還要學習應用爬蟲軟體、視頻剪輯、配音、後期推廣,等等。
報紙的排版與印刷是這門課程的「殺青」環節。他們在Word文檔、「金印客」、InDesign多個排版軟體間橫跳。趙天禕和梁誠忱用了五個軟體排版做《成渝煙火報》,被贊為「內容豐富」「版面精美」「頗具煙火氣息」。
通過採寫,通過自己親手生產,同學們對新聞有了新的感受,「要想出好的作品,真正要乘風破浪。」
作為國家一流專業,肯定有它的培養方式。對此,劉丹凌教授說:「新媒體技術不斷發展,我們也要不斷探索怎樣培養媒體人才。除了前沿的理論知識,很重要的就是培養實踐技能和能力。傳統媒體的時代,我們可能只能通過去媒體機構實習的方式完成訓練,但是新媒體時代為我們的課程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和條件,讓同學們可以像所有的媒體生產者一樣進行實踐。我們的課程內容積極回應了新媒體時代,努力培養適應這個時代的新聞人才。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推動一流學科建設,培養新型人才。」
開展首日,新聞傳媒學院的李增銀書記來到現場,他高度讚揚本次《新聞編輯》課程實踐展,勉勵同學們繼續努力學習,期待再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