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4名大學生的非常假期

2020-11-23 湖南省人民政府

  庚子年春,新冠肺炎肆虐,大學生們遭遇史上最長假期。莘莘學子沒有「躲進小樓成一統」,而是以滿腔熱血,投身抗疫,服務社會。記者採訪的湖南高校4名大學生是他們中的代表。

  何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擔當?湖南高校4名大學生以行動給予了生動詮釋。疫情大考,成長加速。明天的社會棟梁,今天已初展英姿。

  賀學位:為武漢患者住院「架橋」

  寒假,湖南女子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大二學生賀學位回到新疆奎屯的家。爸爸曾是搖滾樂隊主唱,會吉他;賀學位唱豫劇,擅朗誦,長辯論。三口之家,其樂融融。

  歡樂被突襲的疫情終止,但奎屯沒有出現確診病例。賀學位本可宅家追劇練廚藝,但她堅信「不想當記者的播音主持不是好大學生」。從小跟支邊的爺爺奶奶學唱豫劇,《穆桂英掛帥》《花木蘭從軍》裡,女子也要逞英豪,賀學位夢想當一名好記者。她參加了一個「新生代深度記者訓練營」,又關注到微博上一個達57.4萬粉絲的「肺炎患者求助超話」,自告奮勇收集、核對求助信息,製成表格。


賀學位在一一核實求助患者信息。

  一根電話線,賀學位成了一名為3500公裡外的武漢新冠肺炎患者尋找病床的「架橋人」。2月3日起,賀學位每天早早起床,開始在超話平臺中逐一搜查排查信息,9點左右開始打核對電話,把病情、社區、是否已做核酸檢測等等都一一問清楚,11點開始製作表格上報。從此時此刻開始,賀學位真正體會到了處於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病患家庭的痛。

  「我有點堅持不下去了,你們真的可以幫到我嗎?」「我爸爸以前是醫院院長,母親是護士長,現在自己病了,住不進院。」「我父親剛走,不需要床位了。」……每天,電話那頭的聲音,讓賀學位淚流滿面。爸爸媽媽看到她哭,默默地陪在旁邊給她倒水、切水果、充話費。求助的信息越來越多,賀學位恨不能有三頭六臂,幸虧有大學好友符琳琳幫她整理了3天表格。

  一周後,工作突然停滯不前。賀學位發現反饋住院的只有18人。還有更快更好的辦法嗎?2月8日,她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大V「老陶在路上」。老陶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資深製作人,央廣中國之聲和經濟之聲評論員陶躍慶。在這位前輩的指點下,賀學位加入了NCP志願者團隊。不僅收集病患信息,還參與了武漢疫情救治調查報告的文案設計、海報製作。《武漢,我又看到了你的清晨》《武漢,我想吃熱乾麵》《武漢,夜晚的燈火依然璀璨》《武漢,期待三月的繁花似錦》,一張張海報為武漢人帶去希望和溫暖。

  「我爺爺今天入院啦!」「我父親今天下午被醫院接走了!」「我媽媽已經在家等通知了!」……一個個好消息傳來,上百名患者得到了收治。隨著方艙醫院的建立,國家「應收盡收」政策的到位,至2月17日,求助找床位的患者越來越少,賀學位揪著的心終於放鬆下來。

  2月18日,「老陶」發動大家都來寫《武漢日記》,「告訴我,你所經歷的那些痛苦和希望」,徵集武漢疫情防控期間發生的故事,賀學位設計了調查問卷。接著,她又根據新的求助信息,收集核對幫助那些非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收集到的10餘人問題都很快得到了解決。3月2日,賀學位上網課了,「老陶」給她的任務相對少了。3月27日,賀學位建議申請一個「海外疫情超話」,給海外留學生、華僑一些幫助,可惜沒有成功。

  「我做得太少了,不值得報導。」回顧這次假期志願活動,賀學位一再強調。但她認為自己收穫非常大,從初期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到現在學會冷靜客觀地分析面對。「或許我還不能夠完全理解不同群體的痛苦。但我可以聆聽,不讓他們的呼聲被喧囂淹沒。不害怕奔走,不恐懼交流。」

  這個不平常的假期,與一些有擔當的媒體前輩一起工作,賀學位更堅定了自己的理想——當一名好記者。

  劉佳尼:用相機為武漢寫日記

  4月22日,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劉佳尼又在熬夜整理照片和視頻,製作海報,她要趕在武漢封城(4月8日解封)後的第100天,做一本影像版《武漢日記》。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的大戰中,劉佳尼以相機為槍,馳騁沙場,為武漢留下了許多值得永遠銘記的瞬間。


劉佳尼。

  「我叫劉佳尼,佳能的佳,尼康的尼!」每每有人問起名字,大眼睛姑娘劉佳尼都自豪地回答。在媒體當攝影記者的父親雖然給她起了這個名字,卻並不願意女兒去學攝影:攝影包太沉了!直到就讀湖南農業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劉佳尼才拿起相機。沒想到,一拿起就再也放不下。對光與影的著迷追逐,讓劉佳尼本科4年多次獲得國際性大獎,成為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2018年獲國家獎學金。

  1月23日,武漢封城。原本要回常德漢壽陪爺爺奶奶過年的劉佳尼就這樣和父母一起留在了武漢的家。「我能為這座城市做點什麼呢?」當然是攝影了!但媽媽不答應她出門,在她各種「威脅」下,才勉強同意。

  1月25日,正月初一,劉佳尼跟隨父親去拍了除夕夜前來馳援武漢的3支解放軍醫療隊。出發前,媽媽仿佛生離死別般哭了一場,回來又對她全身酒精消毒。其實,劉佳尼也是怕的,每次洗澡都要洗很久。自此,除了因居住的小區發現了8例確診患者在家隔離了14天,幾乎每天,劉佳尼都要出去轉悠。武漢的車站、公園、街道、橋梁,在一線的醫生、護士、解放軍、志願者和患者都在她的鏡頭裡留了影。為更好呈現4月8日解封的武漢,劉佳尼偷偷用獎金買了一臺無人機,提前幾天學習練習航拍。

  在鏡頭的後面,劉佳尼的心也常常被擊中。2月17日,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束陽光正好打在一名康復出院的患者身上。劉佳尼十分欣喜,仿佛看到了武漢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2月27日,劉佳尼遇到小區的消殺隊員,一問才知都是志願者,她感慨英雄其實就在身邊。3月17日,在機場送別山西醫療隊,90後護士谷玉梅手拿出發時媽媽給的紅包,請劉佳尼拍照。紅包上寫著「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好好工作,平安回家」,紅包裡是一枚以前的老式黨徽。同是黨員的劉佳尼為一個老黨員的情懷所震撼。

  她把鏡頭對準全國18省前來援鄂的醫療隊隊員。從3月17日到4月15日,她去了機場6趟、高鐵1趟、酒店2次、醫院1次,拍了1000餘張照片。她希望儘可能多地為這些在武漢拼過命的人留下珍貴的記憶,並計劃把每一張照片做成海報。4月10日,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EICU護師黃靜,帶著劉佳尼為她製作的與偶像王力宏同款特寫海報,高興地告別了武漢。劉佳尼嘆息的是,她為山東醫療隊拍了很多照片,卻獨獨錯過了不幸逝世的張靜靜的生前笑臉。

  最好的照片,也許永遠是下一張。但沒有人懷疑,在劉佳尼的影像版《武漢日記》裡,我們會看到一名大學生與這座飽受傷痛、英勇不屈的城市最真誠的情感交流。

  劉逸涵:為湖北撐起安靜的書桌

  2月23日,是湖南大學數學學院大三學生劉逸涵21歲生日。「我們能為湖北做點什麼呢?」他與高中同學、北京大學的代穎和首都醫科大學的耿海天商量。除了腦袋裡那點知識,捐錢只有點零花錢,捐物搞不到防護物資。


劉逸涵在鳳凰縣兩林鄉高巖小學支教時,和學生在一起。

  「我們可以做大學生線上一對一!」家住北京,體驗過因霧霾停課上網課學習效率偏低的三人,決定召集大學生志願者,為湖北地區受疫情影響的孩子們提供免費一對一在線輔導。他們用一周的時間夜以繼日完成項目設計,敲定了這個大學生公益項目的名字「壹桌計劃」。並拉來了清華大學、人民大學等高校的4名同學,為他們理想中的書桌立起了最初的7條「桌子腿兒」。

  大學生有熱血,但並不頭腦發熱。他們通過武漢最大的家長社區進行初步需求評估,受訪的65個家庭均表示需要且願意接受幫助。馬上招募大學生志願者!3月1日,第一條推送發出後,24小時達到2萬多人次的閱讀量,上千名同學報名。一呼百應,讓團隊成員責任感和使命感爆棚,人力資源部、運營部、公關部、行政部、技術研發部、需求評估部6個部門應運而生。有多次公益經歷、拍過短片當過導演、當過幹部有親和力的劉逸涵選擇挑起人力資源部的大梁。

  志願者要儘快上崗,但又要保證是高素質的人才。劉逸涵帶領人力資源部立即組織篩選面試,24小時連軸轉。誰知有了老師,找學生卻接連挫敗。「做公益,以前,找人幫助很難;現在,讓人相信你很難。」他們開始用各種方式接觸有需要的人群,聯繫認識的湖北朋友、給社區打電話、找當地醫院等一線工作單位「上門推銷」。學生有了,老師又少了,再招。最終,志願者報名超過2000人,涵蓋全國31個省的260餘所高校。

  3月4日,當「第零批」的8名志願者與1名剛出院的患者孩子、1名滯留武漢的孩子和6位武漢協和醫院和同濟醫院醫護人員的孩子對接成功,劉逸涵眼淚止不住地流。他感慨:「感覺夢終於照進現實了,我們真的把事情做成了。」

  3月7日,技術研發部用精心設計的算法匹配志願者和小同學;3月8日,對志願者進行上崗培訓;當晚8點,運營部的40多位助教開始對接第一批206個家庭和志願者。3月9日、3月16日、3月23日連續3批開課。每一批家庭的加入,都意味著整套流程循環,都需要整個團隊披星戴月、風雨兼程。到4月初,「壹桌計劃」對接了500多個家庭,累計提供在線輔導近1萬小時;邀請名校學長學姐走進直播間分享知識與經驗,僅B站直播間一個平臺就達到了4萬人次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數據。

  要管理臨時組建的近千人團隊,讓他們有凝聚力和融入感,並不容易。劉逸涵為團隊建設和志願者激勵琢磨出諸多花式創意:為每一批上崗志願者製作紀念海報,用每個人的名字拼成桌子、書本、火炬的圖樣;給服務完畢的志願者辦理特別的離職手續,以信件漂流的形式幫助小老師和小同學交換臨別贈禮;把接頭暗語藏在一份份問卷裡,給機械重複的乏味任務增添樂趣;團隊定期開展線上茶話會,每位成員分享喜怒哀樂……天南地北的大學生們,因這張書桌的存在締結了新的人際關係。

  「感謝團隊,讓我在對的時間做了對的事。」「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助人為樂,願意嘗試更多的公益項目。」「很棒的活動,超級完美的體驗,收穫了很多朋友和很棒的經歷」……一份份留言,就是頒給劉逸涵及其團隊的一枚枚獎章。根據需求評估部進行的服務反饋調查,志願者們在「壹桌計劃」平均交了6個新朋友,部分大學生告別了原來懶散頹廢的假期生活,積極奮發起來。

  「我夢見長大了,和幫助我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樣,也當了一名『壹桌計劃』的志願者。」不只是輔導功課,志願者在湖北孩子們的心裡播下了公益的種子。

  「以後更有自信應對挑戰了,將更注重項目運營的細節。」作為主創團隊的一員,劉逸涵坦言自己更有擔當和社會責任感了。

  「壹桌計劃」沒有停步。4月16日,他們決定把這張「安靜的書桌」搬到廣東、北京和河北等地區。4月21日,有68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坐在了書桌旁,更多的志願者「跋山涉水」而來。

  祝海竣: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夢想

  4月21日下午,祝海竣終於把他的8分試驗田全部插上了青青的秧苗。在這個超長假期裡,在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讀研二的他,從村裡疫情防控到督促春耕,從調研指導早稻育秧到侍弄自己的試驗田,每一天都沒有虛度。


祝海竣在田間留影。

  祝海竣的家在益陽市赫山區八字哨鎮高粱坪村,父親是村黨支部書記。從小,他就跟著父親在萬畝水稻高產示範基地裡撒野,不可遏制地愛上了鄉村和田野。只要站在田埂上,他的心就舒暢得要飛起來。4月,他就打著赤腳下田了,「我在田裡走得比路上還快!」

  腳踏泥土,祝海竣不追星不追劇,紮實做事。1月23日,過年前一天,他參與排查了47名湖北返鄉人員,挨家做工作,勸其居家隔離。隔離期間,米油鹽送到家。為了做表率,他讓嫁到望城的姐姐一家子3個月都沒回娘家。1月30日,村裡只留一條路進出,逢人必檢,祝海竣主動值夜班50多次。2月2日,他發布了志願者招募令,幫助村委會召集到43名志願者。「守護我們居住的地方,人人有責。」他把自己的玩伴,7名大學生和一名軍人也拉進來,組織了一支大學生志願服務小隊並擔任組長。

  「每天兩萬步!」大學生們舉著旗、敲著鑼、拿著喇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發現聚集就去勸散。防控期間,祝海竣帶領的這支志願服務小分隊成了高粱坪村一景。嚴防死守,村裡零感染。

  轉眼到2月中旬,天氣晴好,正是春耕好時節。但疫情依然嚴峻,祝海竣讓村民周伯高當模特,錄製疫情防控期間安全春耕示範視頻,鼓勵村民走向田間地頭,並聯繫農業局、農資店,幫助農戶備好農資。看到村民們還用老辦法浸種,他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導師保持密切聯繫,幫助農戶科學選種選肥施藥。在他的動員下,800多戶村民翻耕大田4600餘畝,育好秧田220餘畝。

  糧食安全最重要。3月,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湖南農業大學成立了雙季早稻育秧及糧食生產指導調研組,祝海竣立即報名,成為派駐赫山區指導組的成員。

  單季稻要改成雙季稻,種糧大戶缺種子,又擔心雙搶請工難。從驚蟄到清明,整整一個月,祝海竣跟著指導調研組老師,跑遍了赫山區的12個鄉鎮。白天下鄉,晚上總結,每天工作12個小時,開展了1次農技培訓,調研指導了40戶種糧大戶集中育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赫山區完成20萬畝集中育秧,遠超最初的8萬畝目標,雙季早稻面積達到42.6萬畝。當指導調研組4月6日班師回長後,祝海竣成了近在眼前的小專家,經常有人跑到家裡或堵在路上請他支招。

  祝海竣的偶像是袁隆平、鍾南山等「科研大拿」,他渴望也能以科研成果貢獻社會。家門口的8分水肥耦合試驗田成了他每天的牽掛。8分田,劃成了24個格子,每個格子裡的水肥處理都不一樣。祝海竣每天要去看兩次。4月21日,當最後一株秧苗在雨中插好,祝海竣伸直了腰。遠望,高粱坪村的田野滿眼青綠,那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今天,熱血初試;明天,指點江山。

  (文/易禹琳)

相關焦點

  • 北京交通大學:疫情之下,那些溫暖交大的身影
    謝謝你們帶來的溫暖疫情之下,那些溫暖交大的身影  這是一個每個人都刻骨銘心的冬天  熟悉的生活仿佛被按下暫停鍵  每天的頭條被疫情佔據  每逢大難現真情  但比病毒蔓延的更快的  是人性的溫暖和感動  在疫情防控道路上  一群交大人用自己的方式
  • 青年大學生王晨:發揮專業特長助力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區青年志願者紛紛投入當地社區、村居的疫情防控,高校在家學生紛紛利用假期,積極為疫情防控奉獻自己的力量,展現了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讓青春在疫情防控中綻放風採。抗疫工作中,做為一名認真細緻的「檢查員」,疫情防控檢查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學嚴謹,決不允許抱有敷衍應付、交差了事的態度。在具體工作中,她主要負責對外來人員進行登記、測量體溫等,需要直接接觸過往人員,這也意味著有更大的感染風險。每天通過檢車點的車輛人員比較多,工作全程又不能離崗,有時忙的連簡單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時吃。
  • 大學生困惑超長寒假:能不能留下來,我的校園
    受疫情影響,不少地方的大學已經提前放寒假,有的高校假期甚至從2020年12月底一直到2021年2月底。面對這個超長假期,大學生們五味雜陳,心態複雜。 「我不想馬上離開學校,而是想留在北京實習或兼職一段時間,甚至可以只在春節期間回家幾天。」
  • 疫情之下,4個步驟安撫你憤怒的情緒
    實際上,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 疫情之下,我們和家人都很安全, 但我們一次次被激發的憤怒, 給我們和家人造成的傷害更大。
  • 疫情之下普通人能做什麼
    我之前一直擔心自己在路上被感染的風險,但是突然想到回去有可能感染給家人,本來東北的冬天就非常多流感,容易感冒,所以當機立斷,在距離發車八小時退了車票,決定是非常突然的,就像百米賽跑一直告訴你終點在前方,然後突然停下來告訴你返回來。身體的本能向前衝,但是理智告訴你,需要轉彎。回家的滿心期待,年夜飯的團圓的氣氛,突然嘎然而止。
  • 濟南10名大學生陪12位外來務工者吃了一頓特殊「團圓...
    坐在溫暖的屋子裡,面前擺放著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還有熱騰騰的水餃,每個人還端到了一杯暖胃的白酒。  自2020年12月21日活動發布招募令以來,報名人數達4012人,最終篩選出2482名大學生作為此次公益行的志願者。這些志願者們,帶著愛心與希望出發,將愛心背包親手送給家鄉的留守兒童,完成1幫1的愛心幫扶,陪他們實現心中的夢想。
  • 大學生放假回家,被安排到村頭隔離:寒假將至,假期要注意什麼?
    瀋陽一位女大學生放假回家後,就被老媽拒之門外。只見老母親如臨大敵,遠遠站在門口,給孩子消毒後趕緊跑開,結果一點也沒碰到孩子。評論區就有網友評論說,媽媽這小後步撤得挺帶節奏的。還有網友直接哭訴自己被爸爸舉報去隔離了。
  • 與疫情蔓延「搶時間」:中國以「非常之舉」打出戰疫「時間差」
    (抗擊新型肺炎)與疫情蔓延「搶時間」:中國以「非常之舉」打出戰疫「時間差」中新社北京1月28日電 (黃鈺欽)從武漢全市「封城」到全國春節假期延長,從正月初一中央高層部署疫情防控到部分公職人員取消休假……近期,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傳播,中國各方均採取「非常之舉」同疫情「搶時間」,合力打出戰疫「時間差」,全力防控、遏制疫情蔓延。
  • 疫情嚴峻 香港中小學停課時間將延長至春節假期
    海外網1月4日電 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4日正式宣布,全港中小學停課時間將進一步延長。  據香港文匯網4日報導,新冠疫情記者會4日下午在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召開。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宣布,由於疫情嚴峻,香港幼兒園、中小學、特殊學校及提供非本地課程的學校,暫停面授課堂由原本的1月15日,延長至農曆新年假期。  楊潤雄表示,學生長期無法返校上課會影響學業,所以在學校做好充分防疫措施前提下,教育局允許安排少量學生返校進行面授課程。其中,中六學生已經可以返校,而小六生則可以回校考試。
  • 疫情之下,血透患者的「生命線」,如何守護?
    2月4日上午,兩個面戴口罩,雙手戴著手套的女子怯怯地問到。 「在的,請稍等。」血透室周瑛醫生聞聲而至。 「周醫生,求求您!我爸爸剛從山東德州回上海,由於疫情我們周旋了幾家醫院的透析中心,爸爸一周沒做血透了,氣急、呼吸困難、躺不下去了。」 「請放心,我馬上匯報主任,我們會盡力組織搶救!」此時,市東醫院血透室新冠肺炎防護應急預案即刻啟動。
  • 這位大學生:別人忙學習「打豆豆",而你卻趁疫情詐騙開賭場!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嘉興檢察   桐   檢   有   說   法   疫情期間大學生犯罪那些事兒
  • 疫情之下畢業生們的求職經歷:歷經波折仍充滿希望
    張薈薈說,疫情之下,疾控中心的工作會更加辛苦一些。「前幾天有個同事在周六就被一個電話召回崗位,當時海關檢測到一些物品,需要去採樣和檢測以及處理。」張薈薈的很多同學也找到了心儀的去處,一部分同學去了基層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企業,也有一部分同學選擇了考研。張薈薈說,她建議學弟學妹們多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是喜歡做學術還是工作,不要太盲目跟從別人。
  • 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網絡學習心理建議
    原標題:《用「心」戰「疫」》系列23: 疫情防控期間大學生網絡學習心理建議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造成了生命威脅,也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威脅。
  • 運輸部長讓SNCF準備好100%假期列車!疫情法國政府損失1860億歐
    (所有疾病),在春季的高峰期間,在4月中旬,7000多人接受了重症監護。在春季的高峰期間,在4月中旬,住院最高峰為32,292人。但是目前我不能保證我們在假期團聚在法國的任何一個地方。」尚未確定聖誕節假期是否也需要。答案取決於疫情。
  • 假期如何做好個人...
    目前44名密切接觸者正在接受醫學觀察。目前我省已9個多月無本土病例,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均為境外輸入,外防輸入的風險仍然存在;同時期密切接觸者的數量仍在增長,內防反彈的壓力始終存在。在廣大農村,我省數萬名家庭籤約醫生、鄉醫、村醫將恪盡職守,發揮深入基層監測排查作用,做好重點人群、外來、返鄉人員的疫情防控工作,發熱篩查哨點、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也將發揮好「探頭」的作用,發現問題就會及時上報,消滅病毒傳播的時間。三是加大農村地區愛國衛生運動力度。
  • 2020包頭達茂旗招募100名大學生社會服務人員
    ,充實到城鎮社區、蘇木(鄉鎮),主要從事勞動就業、社會、勞動關係協調及社區管理與服務工作的人員,2020年疫情期間開發的臨時性公益性崗位人員。(4)身體健康,能滿足基層服務工作要求。2.下列人員不得報考(1)在讀全日制普通高校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2)公務員或事業單位被辭退或被取消錄用未滿5年的人員(含參公身份人員)。(3)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4)現役軍人。(5)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 男大學生組織七八名女大學生賣淫
    男大學生組織七八名女大學生賣淫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6日 02:54 來源:現代快報         據周志發交代,他的家庭比較困難,母親沒有工作,父親是名計程車司機。上學時,他一直想打工兼職減輕家裡的負擔。但是,這年頭打工賺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年1月初,周志發在網上杜撰了一個「公司」,招聘在校女大學生,從事酒吧促銷、食品公司送貨等中介服務。一段時間內,周志發費了很多精力,介紹了幾位女大學生做家教等工作,但卻沒有賺到多少錢。
  • 「新國展」裡的大學生「翻譯官」
    「響應號召,守護國門」,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33名師生志願者馳援「新國展」,提供防疫語言志願服務。疫情之下,「95後」「00後」大學生有著怎樣的擔當,一起讀讀他們的故事。  隊伍集結「有速度」  「只考慮了5分鐘,我就決定報名。」高級翻譯學院的2018級本科生張爽收到輔導員的消息時,已經是3月9日晚10點。「比起防疫一線的危險,我更在意自身的翻譯水平。」張爽說。
  • 疫情回落緩慢 香港學校停課延至春節假期
    截至1月4日零時,香港新增53宗新冠確診個案,43宗屬本地個案,其中6宗源頭不明,香港至今累計確診病例達9017例。2020年12月21日至2021年1月3日,香港共有812宗確診個案,其中超過90%為本地個案,而源頭不明個案佔三分之一。
  • 疫情之下,家長對孩子念「緊箍咒」還是成為「粉絲」?
    疫情之下,家長對孩子念「緊箍咒」還是成為「粉絲」? 3月27日深夜,湖南省教育廳發布「4月7日起湖南各級各類學校將分批次、錯時錯峰開學」。昨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考生和家長時下都在思考如何迅速回歸「戰鬥」狀態?在衝刺的焦慮下,家長如何為孩子的學習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