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漢服突然火了起來,許多漂亮的小姐姐穿上美麗的漢服出現在街頭巷尾,仿佛一個個仙子一般。當然了,與漢服一起而來的,還有漢服的歷史,以及我們民族的名字——漢族。大家都知道,由於漢朝的時候漢武帝建立了偉大的功勳,為我們民族塑造了不朽的功業,所以後來我們這個民族就叫漢族,我們穿的衣服就叫漢服。
漢朝之後,雖然改朝換代了很多次,但是「漢族」這個名字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甚至於當時的番邦人想要在中原建立政權,也要把政權取名為「漢」,以此來籠絡人心,比如匈奴人就建立了一個所謂的「漢」。漢朝之後,這個字成了我們民族的代名詞,那麼漢朝之前我們叫什麼呢?名字僅兩個字。
漢朝為什麼叫漢朝呢?最直接的原因就在於,劉邦當時按照約定第一個攻入鹹陽本來是要被封為關中王的,可是當項羽這個暴脾氣來了之後,一切就不按照套路來了,首先項羽就惡狠狠地搞了個「鴻門宴」,害得劉邦以尿遁的形式才溜掉,然後劉邦怎麼還敢跟這個蠻不講理的武夫說關中王的事呢?於是項羽就給他封了個漢中王,劉邦當場想發脾氣,蕭何說:
「語曰天漢,其稱最美」
劉邦一下子就沒脾氣了,原來,在當時「漢」是指銀河、天河的意思,所以蕭何說,你別急啊,這個漢中王比關中王有前途,「漢」指的是天河,寓意你將奪得天下,現在何必去跟項羽這個莽夫掙呢?劉邦也是個聰明人,他暗暗一想,馬上就明白了自己現在幹不過項羽,於是借驢下坡,當漢中王去了。《詩經》當中這樣寫到: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鬥,西柄之揭。」
我們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特別愛好天文的民族,比如在非常久遠的《易經》當中就有「仰以觀天文,俯以察地理」的說法,對於天上那條最亮的銀河,我們的祖先當然是花了不少時間來觀察它了。而我們的民族還有個特別的習慣,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以天倫定人倫,同時我們認為天地是相對應的,《滕王閣序》當中有這麼一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這裡為什麼講「星分翼軫」呢?因為據《晉書天文志》,豫章屬吳地,吳越揚州當牛鬥二星的分野,與翼軫二星相鄰。翼、軫,星宿名,屬二十八宿。也就是說天上的東西和地下的東西是相互對應的,那麼天上有一條銀河,地上也該有一條漢水了,漢水所過之處,就被自然地成為漢中了。
不過,在劉邦建立漢朝之前我們稱什麼呢?戰國有七國,難不成我們一群人稱秦人,一群人稱趙人,還有一群人稱楚人?說是可以這麼說,但是作為一個統一的民族,我們在當時是有一個統一的稱呼的,它既不是叫「秦人」,也不是叫「趙人」,又或者是「楚人」還是其他的什麼人,而是另外一個兩個字的稱呼的稱呼。
這個霸氣的稱呼就是「華夏」,有時候也單獨地稱之為「華」,或者是「夏」。這個稱呼是在當時中國人面對外敵時的統一稱呼,而且在古代典籍當中非常頻繁地出現。比如,在公元前662年,山戎派兵侵略當時處在北方的燕國,燕國是姬姓的後代,齊國是姜姓的後代,他們都是華夏族。於是管仲對齊桓公說:
「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
意思是,燕國是和我們一樣的華夏族,他們是我們的親戚,因此不能夠拋棄他們而使他們遭受外敵的侵略;而山戎則是像豺狼一樣兇殘的族類,他們的貪慾是沒有極限的。結論就是,雖然山戎沒有攻打我們齊國,但是作為親戚的齊國有救助燕國被外敵攻打的義務,這也形成了後來管子「尊王攘夷」的戰略思想。孔子因此感激的評價管子: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可見,孔子也與管仲有著一樣的華夏族概念,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當時的華夏族就是一個單一的血統和文化統一的民族,並不是多元化的結果,孔子非常看重自己華夏族的身份,他對於華夏族的各種東西都看得很高貴,乃至於華夏族的衣冠制度、文化都認為是不可變更的,所以他害怕「被髮左衽」。他還這樣評價華夏族: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這裡他把華夏族簡稱為「夏」。那麼,「華夏」的本意是什麼呢?這一點古人也做了直接的解釋:「中國有禮儀之大,故謂之夏;有服章之美,故謂之華。華夏一也。」意思是,禮儀和衣冠等是華夏族的特點和標誌,華和夏本質上是一個意義。當然了,如果我們繼續往前追溯的話,華夏也許可以追溯到夏朝,或者更加久遠的「華胥氏國」。
這個名字雖然後來大部分都被「漢」字所替代,但是還是有很多場合人們會使用「華夏」二字來代替「漢」,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華夏」的意義代表更為廣泛,認同「華夏」這個概念的人也更多,而且「華夏」使用出來的意義也比「漢」字更為古樸、莊重。比如很多海外的中國人都自稱「華人」。
由此看來,「華夏」這個稱呼是不是比「漢」字更為霸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