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海報的前世今生
1. 中國古代商業設計
追根溯源,中國最早的商業海報雛形可以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那時集市中的商鋪用來推銷自家產品,吸引顧客的古老商業標誌叫:幌子。
幌子,又稱「望子」,是我國古代用來吸引顧客的視覺引導物。它作為店鋪營業的標誌,早期由布藝製作,掛在桿頭,懸在店鋪門口,形似旗幟。
隨著歷史的推移,經歷了秦始皇滅六國的統一、漢朝的建立、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紛爭,中國古代進入了精神文化發展最為蓬勃的唐宋時期。
唐詩宋詞的文化浸染,平靜年代商業的發展及精神追求,極大地促進了消費與商業競爭。因此,為了爭搶顧客,幌子從材質、樣式與配色得到了一個多元化的改良與美化。不少設計者從當時皇宮建築的樣式中吸取靈感,添加了各式花紋。
至此,由爭奪市場所孕育出的對商業美的追求開始生根萌芽。
2. 中國近現代商業設計
根據史書記載,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商業設計起源於1840年鴉片戰爭到1950年解放初期的這近百年時間。
由於這百年是介於古代設計史和當代設計史之間一段跨時代轉折意義的歷史,因此,這段時期也被稱為中國近現代平面設計發展史。
二十世紀初,沿海地區的城市逐漸出現了一些月份牌和招貼畫,這便是中國近現代早期平面設計的開端。
月份牌海報是有據可查的中國近現代最早的海報形式
從當時的海報中,不難看出中國傳統花鳥山水國畫的技法影子,同時,月份牌還結合了西方傳教士郎士寧等人由歐洲帶來的透視法則。
到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傳統國畫的筆法結合西方立體塑造理論,又受到歐洲商人帶來的資本商業模式和營銷方式的影響
隨著西方經濟文化的輸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沿海地區也逐漸聳立起了高樓大廈與百貨公司,街頭巷尾的高樓建築與隨處可見的宣傳廣告牌,整個城市逐漸有了現代都市的雛形。
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解放後,我國的海報又迎來了第二次高潮——思想意識與形態的展現。它以蘇聯美術為標杆,核心內容雖然傾向政治宣傳
3. 中國現代商業設計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平面設計正式步入現代平面設計階段
20世紀80年代,當剛剛復甦的傳統設計遇上國外先進完整的設計理論,無疑給國內的整個平面設計圈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商業海報設計發生了第三次巨變,突破了單一的維多利亞式排版,出現了眾多與國際主流設計接軌的新潮表現形式。
4. 中國當代商業設計
雖然起步晚,質疑聲此起彼伏,但吸取了國外先進的平面設計理論,並且依靠中國多代平面設計師的共同努力,我國商業設計逐漸追上國際水準,商業設計市場趨向平穩。
僅十多年的時間,中國的電商設計便完成了從毫無美感的文案堆積到包括賽博朋克、波普藝術、孟菲斯、MBE、北歐極簡主義在內的多種國際主流風格百花齊放的階段。
近十年,依託於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自身國力與國際影響力的與日俱增,我國越來越多各行各業的優秀設計師開始重拾現代設計發展中被遺棄的中國元素。
於是,中國風誕生了。
生活中的中國風
1. 中國風的定義
中國風作為國人的母體文化,早已深深融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一門將中國五千年文化濃縮到一處的極致藝術。
在蘊含大量中國元素的同時適應全球流行趨勢,講究水乳交融而不突兀。
2. 中國風的應用
電商海報更是如此,以花西子、故宮文創為首的大廠也是掀起了一股中國風電商海報的熱潮。
3. 為什麼中國風設計風頭正盛
大廠效應,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在美妝服飾等行業湧現出了大批量的國產品牌和歐美主流品牌爭奪市場,但由於起步晚,即使質量過硬也難以和成熟的海外品牌相抗衡。
在這個過程中無形地運用了自己的影響力推廣了中國風,推廣了中國文化符號。
國力的強大與經濟的崛起,大國的影響力同樣體現在各個方面,中國的崛起讓更多人接觸到中國文化
中國風電商海報設計實戰
在此我們拿之前和花西子團隊合作的一個商業案例為大家展示電商設計中的中國風運用。
針對產品透視做一個簡單的立體空間搭建,舞臺設計帶入一定的起伏節奏。
接下來我們思考,如何在畫面中融入中國風的特質?
比如,古代宮廷的華美裝飾往往離不開大理石的點綴
大理石是不存在如此鋒利的轉折邊緣的,因此讓大理石的邊緣呈現出圓角結構。
調用曲線配合蒙版根據場景光源調整底座的明暗面,拉開頂/立/側塊面之間的層次感。
中國古代的首飾與裝扮精華就在於一層鑲邊作為細節的點綴
鑲邊的製作手法也很簡單,用鋼筆工具勾出鑲邊的走勢,選擇編輯-描邊,顏色選擇香檳色,作為金邊的亮部;
再複製一層,將顏色填充為暗色調,作為金邊暗部。
再次複製一層,圖層模式選擇線性加深,適當高斯模糊,把金邊與底面遮擋形成的陰影畫出來即可。
底部平臺基本處理完成後,我們來繼續美化上層圓臺。我們先用同樣的方法對圓臺進行大理石材質貼圖和稜角打磨:
用橢圓工具在圓臺下方繪製出包邊形狀,配合畫筆擦出大概的金屬受光產生的明暗變化。
多複製幾層,填充亮色,通過位移讓底部包邊形成層次感
在圓臺頂面再增加兩層鑲邊,進一步豐富圓臺細節。
在這裡,我們將平臺與平臺,產品與平臺之間的光影關係處理清楚,通過曲線與蒙版、畫筆等工具表現出來即可。
主產品區處理完成後,為了讓前景更加突出,我們可以將背景適當壓暗,並調用曲線,根據產品受光方向,處理背景的明暗面。
我們可以用套索工具勾出光束形狀,在此基礎上,新建曲線工具進行提亮,再進行一個動感模糊,快速製作出光束效果,增加一層朦朧意向的畫面光感。
還可以再進一步製作一些亮度更高,邊緣更鋒利的光束,進一步強化畫面意向光感,渲染畫面情緒。
光感處理完畢後,海報的整體質感基本成型。借鑑蘇州園林鏤窗靈感,給背景設計一個具備中國風神韻的窗口。
用鋼筆工具勾出大概的形狀,描邊,複製一層,適當調節大小,進行重複操作後,便可以得到一個由中國傳統園林建築形態簡化而來的裝飾符號。
不過,現在畫面會給人一種沉穩的視覺壓力,因此,我們在站酷海洛上挑選一張桃色系的背景圖迎合產品本身色調的同時增加畫面的色彩多樣性,當然,別忘了將圖片適當模糊,以免搶奪視覺中心。
可以在窗口的位置圍繞產品適度放一些具象的鮮花做點綴,形成一個良好的畫面虛實佔比。
元素擺放完成後,根據元素之間的遮擋關係添加陰影、閉塞陰影和倒影即可。
在產品和背景直接添加光效和煙霧,拉開產品與背景的層次,同時強化產品的聚焦感。
如果覺得畫面扔有些單調,可以在畫面中再加一點類似花瓶或飛花這樣的古風元素,但切記裝飾元素細節不宜太複雜,避免細節過剩。
最後加上文案與國風UI,一張中國風韻味濃厚的產品海報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