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校園文學》30歲,成長為文學與教育的「雙子星座」

2020-11-15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蔣肖斌)作為中國作協旗下唯一一本針對全國校園閱讀與寫作的文學期刊,《中國校園文學》今年已經30歲了。12月10日,《中國校園文學》創刊30周年座談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張抗抗說,《中國校園文學》帶有校園和文學的雙重意義,是兼有文學與教育的一個「雙子星座」,把校園生活與文學理想、人類的愛心童心融合連接得非常成功。她建議,《中國校園文學》可以考慮更多地介入青春少年的敏感問題,擔當起教育與文學的雙重責任。

近年來,《中國校園文學》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代氣息,組建起了強大的顧問團和編委團,進行了全面改版,以「有溫度、有靈魂」的文字,為校園文學樹立起了新的標杆。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提出,《中國校園文學》在繼續做好引導中小學閱讀寫作的同時,也能關注大學生和教師群體的文學創作,使《中國校園文學》成為各年齡層次、所有師生的精神家園。

作家出版社總編輯、《中國校園文學》原主編張亞麗表示,《中國校園文學》的作者群體涵蓋了國內外兒童文學作家、大中小學校的師生,明確了文學性、原創性、校園性、趣味性的辦刊方針,一批全國重點中學加盟《中國校園文學》重點基地學校,帶動了新時代中國校園文學事業。

與會各界嘉賓認為,在當下,《中國校園文學》是大中小學對學生進行認知教育、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必不可少的閱讀材料,重要性遠遠超出了文學自身的範疇,成為校園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語文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文化副刊部編輯)

相關焦點

  • 「日韓流」入侵校園文學 偶像劇影響中國少年審美
    ,日韓偶像劇模式的校園文學已力壓武俠小說和魔幻小說,成為中學校園最熱門的閱讀作品。   根據這份調研結果,校園文學憑藉46%的得票排在中學生最喜歡閱讀的文學作品的首位,而最喜歡的校園文學風格的評選中,選擇「像日韓劇那樣較純情風格」的學生佔到了32%,與此同時僅有17%的學生選擇「客觀描寫學生生活」。
  • 中國文學創作四十年:從「傷痕文學」到「網絡小說」
    (改革開放40年·話變遷)中國文學創作四十年:從「傷痕文學」到「網絡小說」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電 (記者 高凱)「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從「傷痕文學」到「網絡小說」,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文學創作隨社會變遷而經歷了斑斕起伏的發展。
  • 文學「伴我成長」 書香「情牽一線」
    這是由上海上善公益基金會和滬上學習型組織「知了書苑」聯合發起的「知善書屋」首場讀書沙龍,通過網際網路,來自兩校愛好文學的中學生及語文教師等在書香中「情牽一線」。 此次讀書沙龍以「文學相伴我成長」為主題,特邀上海知名兒童作家張成新為學生們分享自己走上兒童文學道路的人生感受。
  •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召開!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你看這場全國性的寓言文學盛會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也在溫州召開了↓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出席研究會年會與會嘉賓合影11月28日至29日,寓言文學溫州論壇暨2019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州盛大召開,由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中共溫州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溫州市文聯、溫州日報報業集團、溫州瑾瑜教育集團承辦。
  • 繽紛斑斕的文學景觀——2020年文學創作成就一瞥
    作者:梁鴻鷹(文藝報總編輯、文學評論家)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這一極不平凡的年份裡,中國文學所呈現的樣貌令人驚豔,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在提升原創品質的路途上,在擴大文學傳播覆蓋的徵戰中,人們看到,從耄耋之年的老者,到意氣風發的中青年,從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到兒童文學、少數民族文學、翻譯文學,都無不顯現出充沛的活力,為滿足當今人們的精神需求
  • 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比較文學的拓荒者吳宓逝世
    原標題:歷史上的今天 | 中國比較文學的拓荒者吳宓逝世 1978年1月17日,吳宓回到家鄉涇陽一年後,因呼吸循環衰竭與世長辭。吳宓是我國著名西洋文學家、詩人、教育家,他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哈佛三傑」,也是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
  • 詩人的王國:雙子座文學大咖TOP10
    小說和戲劇的寫作需要思考世事人情的雲遮霧罩,這混亂本身就是文學的絕佳題材。但詩歌可以完全憑著純粹的感知、眼見的現象,動用直覺和天才直接揭開世界的奧秘。詩歌是語言的藝術,還有哪個星座,能比雙子座更能說,更有語言的活力和編織語言的熱情呢?當你苦吟到嘔心瀝血郊寒島瘦的地步還湊不出一副對子的時候,人家早已一言均賦四韻俱成得來全不費工夫了。
  • 「師」說文學力量|趙永剛:詩詞是中國人的心靈慰藉
    201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貴州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中文系主任、中文系黨支部書記,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學術兼職有中華詩教學會理事、貴州省紅樓夢研究學會副會長、北京曹雪芹學會理事、貴州省儒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洗心書院聯席院長、貴州大學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
  • 中國特色文學理論中的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是中國特色文學理論中一個極其重要而又複雜的組成部分,有必要認真梳理、研究。早期寫實主義中國文學一直有現實主義傳統。從《詩經》開始,到《史記》、漢樂府、唐詩,再到唐傳奇、宋話本、明清小說,一直充溢著現實主義精神和對現實的真實描寫。
  • 2019年中考:中國文學常識大全
    文學常識   1. 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3. 第一部詞典是:爾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   5. 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6. 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   7.
  • 漢語言文學專業-華南師範大學
    培養目標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能適應新世紀中等教育(主要是語文教育)需要的合格師資及其他高級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能基本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評價各種語言、文學現象;對本專業的各種知識有進一步的拓寬和加深;了解學術界有關漢語言文學研究的新成就和新動態,並具備初步的科研能力。
  • 110歲北大中文系迎新掌門:古代文學專家杜曉勤履新系主任
    北京大學黨委組織部部長寧琦宣讀了《關於中國語言文學系行政班子任職的通知》,經學校研究決定,任命杜曉勤為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宋亞雲、金銳、程蘇東為副系主任。寧琦就本次換屆的相關情況進行了簡要說明,她指出,陳曉明老師帶領的上屆班子為中文系建設和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教職員工的高度評價,希望新一屆行政班子繼往開來,將院系工作帶上新的臺階。
  • 網書大亨:中國網絡文學生態的形成
    某種意義上,這恰恰是他賴以致勝的策略:果斷放棄那些閱讀品位不斷提升的讀者,將核心受眾鎖定為渴望在虛擬世界中實現成功幻想的底層失意人群,因為這一群體數量最龐大,心態最忠誠。 從無償寫作到身家千萬,唐家三少的網絡作家首富之旅,依託於他發表作品的平臺——起點中文網。這個於2003年由五名愛好者即興搭建的文學網站,歷經十年發展,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網絡文學生態。
  • 現代文學社團總結
    20年代 1.文學研究會 文學研究會是中國新文學運動中第一個純文學團體。成立於1921年1月,發起人有沈雁冰等人,以《小說月報》為陣地,積極倡導文學革命。
  • 湖北大學自考漢語言文學本科(050101)專業介紹及課程設置
    本文將為你提供湖北大學自考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介紹以及湖北大學自考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你是否了解湖北大學自考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需要考哪些科目呢,如果你對這些還不清楚就跟湖北自考網小編一起看看下文吧!
  • 非閱文系的文學網站盤點
    後來,盛大遊戲經營不善,盛大文學也被賣給了騰訊,於是騰訊連同旗下的文學網站一起打包成立了閱文集團,發展至今,穩坐中國文學界的頭把交椅,至今地位無人撼動。若不是此次的合同事件得罪了作者,估計地位還是穩如泰山。現在,不僅作者以斷更威脅,很多作者的粉絲也紛紛聲援,要罷看閱文集團旗下的文學網站,那麼,除了閱文集團的文學網站,目前國內還有什麼大的文學網站可以跟它媲美呢?
  • 勞動論|紀念許立志:從「打工文學」到「工人文學」的可能
    其實,許立志自己在作品中就解構了自己的家庭敘事:「這個家庭很可能是虛構的/就像我的四位親人離開時的年齡/一歲、十二歲、三十七歲、四十八歲/當他們都看著我活到二十四歲時/這虛構也許就將成為現實」,對他來說重要的不是某個作為「事實」的「現實」(就像我們在序中談到的,某個「真相」,一個邏輯學上的「真命題」),而是作為一種發展趨勢和「可能性」的「現實」。
  • 高雅文學和通俗文學,以及走在廟裡的名人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查了一下「文學家」的意思那麼,相聲演員,德雲社班長郭德綱把他的書命名為「大言不慚」:《我是文學家》有趣嗎?我們不說答案,但是郭德綱在這本書中到底寫了什麼?李白不是很浪漫的愛情史;女神李清照性格有點缺陷;愛國偶像屈原是美食家;明代國民老公唐伯虎的生活只有一個字:悲慘!
  • 劉亮程:文學是做夢的藝術
    一個優秀的作家肯定在他生命早期,什麼都不知道的時候,糊裡糊塗地接受了夢的教育。在那個我們還不會說話,不會做事的幼年,我們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夢。  一場一場的夢,是開設在人生初年的黑暗學校,每個人都在這個夜校中不知覺地學習。只是,大部分人不把這種學習記在心上。只有作家把夢當真,視睡著為另一種醒來,在無知的睡眠中知覺生命,在一個又一個長夢中學會文學表達。
  • 一起聊專業第21課:漢語言文學,你的評價為?
    本期課題:漢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課程包括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比較文學等。主要培養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的人才,通過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可在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有的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可適宜在黨政機關,包括報刊宣傳、新聞出版、影視文化、網際網路、對外交流其他企事業部門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