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老王自揚州來,前幾年棄商從政,現擔任一城郊結合鎮的副鎮長,聞名遐邇的瘦西湖,就有一部分屬於他的「勢力範圍」。
作為一個經濟較為發達城鎮的幹部,老王對現在居住寬敞、家有美妻驕子的生活狀態頗為滿意,不過談及工作,卻也有不少煩
心事:「現在做基層工作,計劃生育都不是難事,難的只有兩樁:一是招商引資,二是拆遷。」
八小時之外圖景為了把當地經濟搞上去,老王每年有數億元的招商引資任務,不得不頻繁遊走於珠三角、浙江、上海等富庶地區,這是他近年第四次到深圳與潛在的投資者舉行「雙邊會談」。
不出差的日子,老王下班之後,通常不直接回家,也不是去應酬,當然也就不是在回家或者去應酬的路上。「隨著城市的快速延伸,我們這個處於城郊結合部的城鎮儼然成了大工地,每天下班之後,我都得去做拆遷戶的工作。」 老王為我們揭示了八小時之外的工作圖景。
作為蘇中重鎮,揚州近十年GDP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速,城市化、工業化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老王所在的城鎮自然成為拆遷「重災區」。為此,老王每年要負責聯繫二三十位拆遷戶,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其實近八成拆遷戶都是比較好說話的,而那些不太好說話的,就得多想些辦法。」老王給我講起自己的工作心得。
老王的計謀與法寶我知道,老王是一個頗有計謀並講究策略的人。十年前,來自農村的他在揚州某商場當售貨員,是個不折不扣的「屌絲男」。不過,他還是對同在商場工作的一位「白富美」發起了強大攻勢。某天上班時,老王躲在僻靜之處,等意中人停好自行車並離去之後,他就把自己的「座駕」貼過去,用鎖鏈把兩輛自行車鎖在一起。臨到下班時,意中人急得團團轉,老王滿臉「歉意」,解開鏈條並擔當起護花使者,一來二去,就演繹了真實版的青蛙王子故事。
與拆遷戶談判,老王最大的法寶就是軟磨硬泡。「我晚上就守在拆遷戶家裡,和他們談心、神侃,經常一坐就到半夜12點,當拆遷戶哈欠連天時,往往就是接近談判成功的時候。」老王頗為感慨地說,「最晚的一次,我和拆遷戶談到凌晨5點,才最終達成協議!」
對於不太好說話的,就更得多想一些辦法。「一方面動用各方面關係,尋找有說服力的中間人,另一方面還是要打疲勞戰。」老王介紹說,他經常連續幾晚造訪同一個拆遷戶,主人不勝其擾、疲憊至極,只好「繳械投降、籤字畫押」。
新拆遷條例之惑當然,在拆遷過程中,老王也會遇到一些軟硬不吃的釘子戶。「對待這些人,你們會不會動用警力直接強拆?」對於我的疑問,老王連連搖頭。
「去年國務院頒布新的拆遷條例,取消了行政強制拆遷。應該說,這個條例對於遏制地方政府暴力拆遷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對於我們基層工作人員來說,與拆遷戶的談判越來越難了,一些拆遷戶索性漫天要價。」老王感慨道。
據老王介紹,他最近就遇到一位不太好講話的袁姓拆遷戶。前段時間他與袁先生談了幾次,沒談攏,後者索性跑到
北京旅遊了個把月。正在說話間,袁先生給老王發來一條簡訊:「我是一個死心眼的人,從今以後我會住在這裡,你們來強拆,直接把我壓死吧。」
「你們一定是把對價壓得很低,讓人難以接受?」對於我的質疑,老王連忙解釋道:「其實這是一位違建戶。前幾年他向村裡提出蓋房申請,核定的建築面積為70多平方,但他在夜間偷偷施工,把房子往上加高了一層。目前他的房屋面積接近200平方,即便不追究違建一事,我們也只能補他2、3套住房(約200~300平方),但他開口就要補償7套房!」
老王說,他們理解拆遷戶的想法與訴求,不過,如果對方一味獅子大開口,必然會加大談判的時間成本,進而會影響整個城市的更新與建設進程。「新拆遷條例規定,拆遷戶超過規定期限不搬遷的,由政府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這似乎是鼓勵官告民,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有一些難度。目前拆遷維穩是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哪個領導願意被貼上強拆的標籤呢?」
求解難題衝刺諾獎?老王坦言,政府與拆遷戶,很容易給人定位為強者與弱勢群體之間的博弈,這也是千百年來中國官民關係的真實寫照。「但是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們要面臨來自上級部門與老百姓的雙重壓力,箇中辛苦不足為外人道,因此我們才是真正的弱勢群體。」
我們該如何破解當前的拆遷困局呢?老王建議,各地應成立獨立的評估機構,專門對拆遷戶的住房土地進行客觀、合理評估,擬定補償方案,這個機構應該由律師、會計、評估等專業人士組成,同時也要接受具有公信力與影響力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民間人士監督。「如果真有這樣的機構,在正式動遷前就公布各家各戶的補償方案,做到信息的完全公開,就能消除信息不對稱,從而避免老百姓的互相攀比心理,那麼我們的談判效率就會因此大幅提高,拆遷就不再是一件難事了!」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進程日益加速,加之連通經濟發展血脈的高等級公路、鐵路不斷延展,拆遷已成為各地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突出問題。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是,由於社會利益日益分化,利益主體日趨多元化,客觀上導致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對立,而政府與拆遷戶之間的利益衝突,極易成為誘發社會問題的導火索。新拆遷條例實施之後,如何平衡政府與拆遷戶之間的利益,的確是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前不久,一位師長在與筆者聊天時,意味深長地說:「拆遷問題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大攔路虎,如果誰能在經濟補償機制上找到解決方案,那麼就應該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筆者看來,拆遷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政府重塑公信力的重要契機,如果這個難題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解決,對於外有歐債危機襲擾、內有諸多社會矛盾交困的中國來說,不啻是生產力的一次大解放。基於此,我們的政府、研究機構、專家學者都應該行動起來,群策群力,匯才集智,為構建新型的、符合現代社會發展潮流的政府與民眾關係積極求解!
作者:方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