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既不堅固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活動變化著的,和我們的肉體一樣也可能會生病。——愛略特
性格決定命運,那什麼決定性格呢?
性格,百度上說,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是人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影響性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三大類。
一、天格
所謂天格,即生物遺傳因素,這個是先天決定的,是老祖先饋贈給我們的血脈和氣質的延續,如有人天生優雅嫻靜,有人果敢勇猛,有人淡然高冷,有人活潑熱情等,這是個人沒有能力去選擇的,那就無條件的全盤接受。
很多孩子和父母在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間特別相似,或者某些才能天賦上有著驚人的雷同,這大多是遺傳因素的作用,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在一些家族裡,很多人普遍擁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如17世紀瑞士著名數學家貝努利家族,出現了8個特別優秀的數學家;德國著名作曲家巴赫家族,連續五代中出現過13個創作力極強的優秀作曲家。
電影《茉莉花開》中,茉、莉、花是祖孫三代女性,她們雖出生在不同的時代,卻擁有相似的命運。她們在少女時沒有約束住自己的情感,追求時尚與時髦;她們當母親時,又沒管理好自己的孩子,這種天生的重感情輕理性、為感情奮不顧身的激情,讓她們和她們的孩子有了相同的命運,都為愛情盲目、激情,最終落個單身、孤獨的帶著孩子的命運。
二、地格
指我們所生存的一個大的環境因素,包括社會文化、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環境等等,若這些環境因素是良性的,孩子的成長環境是比較安全、放鬆的,就會對孩子個性的形成、發展和豐富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曾國藩終生倡導勤勉、篤學的家風,在這種良好的大家族理念和環境氛圍中,他的後人在200多年的時間,八代中,一共出了240多位傑出人物,大部分都是各個領域的學者、教授等。
二百多年前美國康乃狄克州有一位集神學家、哲學家和道德學家於一身的學者嘉納塞·愛德華,他的子孫8代中,有一人就任副總統,一人做了大使,13人當了大學校長,14人創建了學校,18人成了報社、雜誌社的負責人或者主編,20多人任兩院的議員,80多人成了文學家,100多人任大學教授……這就是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
當環境因素是消極的、沒有能力改變時,就只能改變自我,發展成適合環境的個人人格特徵,這時性格就可能會生病了。電影《心靈捕手》中的天才青年威爾,他從小被寄養、且被暴力對待,默默承受暴力。長期處於這種不安全的環境中,他不得不學會自我保護、自我偽裝,對待暴力也只會以暴制暴,所以在生活中,他常常也是一個攻擊者,有仇必報。當威爾有能力改變的時候,通過心理療愈,他選擇修復人格,不再逃避、攻擊,開始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
三、人格
個人主觀因素,根據個人已有的心理發展水平和心理活動結合環境和社會因素發生的一個綜合的作用,個人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在發展當中會有一些轉化、思考、整合遇創新等。
如《基督山伯爵》愛德蒙·鄧蒂斯,受人陷害,被打入黑牢,他並沒有屈服,聽從命運的安排,而是在新的環境中主動的發揮了人格積極主動性,強悍智慧、堅韌忍耐,跟獄友學習各種知識,了解了寶藏的秘密,而後伺機而動,尋找越獄的機遇。當鄧蒂斯越獄後找到了寶藏,成為巨富,化名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仇人。
類似的人物還有「強者救已、聖者渡人」的肖申克。
古往今來,那些可以造就時勢的英雄,那些可以改變環境、改變社會方式的名人大咖、或者可以左右自己命運的強者等,他們都具有極強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特徵的,他的這種人格特徵越明顯,其能力和影響的範圍就越大。
結語
沒有天生的勇猛,沒有環境氣勢的助力,怎麼辦?沒關係,所有的性格都是可以通過鍛鍊和有目的堅持形成的。
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克洛林格認為,即使不同的社會環境和場所對同一種類型的人,也能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人的性格、行為就像人的氣質一樣,最終還是主要靠後天的培養和機會。
性格決定命運,氣度決定格局、細節決定成敗、思路決定出路、高度決定深度、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一切。
所以,態度很重要,我的性格我做主,可以不成功,但一定不能停止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