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學生,今年初一,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習慣性不聽講,長期處於消極的情緒下,手腕上自己用美工刀劃了很多道傷疤。
我問她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麼不快樂。
她說——
你有過在夜裡大哭被媽媽大罵,被媽媽戳戳戳嗎?
你有過自己怕黑媽媽還非要把你丟到漆黑的樓道裡嗎?
你有過我這樣的經歷嗎?
我問她,你知道自己這樣是抑鬱症嗎?
她說,我知道,我媽帶我看過心理醫生做過心理測試了,是重度的。
我繼續問,那你媽媽怎麼說?
她說——
每次那些抑鬱的孩子自殺,我媽都說是他們心理承受能力差。
我這樣,她也不信,看了測試結果說是因為我看太宰治的書、交了壞朋友。
人與人之間,是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的,喜怒哀樂都如此。所以很多父母覺得抑鬱症是一種「矯情病」、是一種「心理抗壓能力脆弱」的表現,而嘲諷、打擊、歧視、帶有色眼鏡去評價,正是因為這些原來的一些對抑鬱症的種種錯誤的觀念,會導致很多孩子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或加重而造成悲劇。抑鬱症並不是一個人內心脆弱而萎靡不振和無病呻吟,不是嬌· 氣、矯· 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而是一種心理疾病,一種輕則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重則嚴重損害健康甚至導致人自*殺失去生命的心理疾病。看過2020年的數據統計: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我國也有百分之2.1的人有患病,其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任何一個人認識的人中可能都有或輕或重的抑鬱症患者。而不是得了抑鬱症就會自殺,不能把二者等同起來而貼上標籤,抑鬱症也分輕重,導致的原因也各種各樣,及早尋求治療和找心理醫生幹預,是可以痊癒康復或改善緩解的。
如果發現孩子有抑鬱症,不歧視,不冷嘲熱諷,不戴有色眼鏡對待,給與尊重、理解並支持,並尋求專業人士的救治和幫助,就是我們作為父母可以也應該做的事。
全社會都應該加強對抑鬱症的知識認知教育,並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去治療,一旦發現有相關跡象,就要及時採取治療幹預手段,以免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也在此,勸諫各位患了抑鬱症比較嚴重且有輕生想法的朋友們:每個人的生命有且僅有一次,生命才是最寶貴的,才是最應該珍惜的。人的一生那麼短,何必著急去死啊,每個人終有一死,但是應該以自然的狀態、幸福的狀態而老死,而非因為生活中一些煩惱和挫折就輕易放棄了本可以很精彩的一生,無論遭遇了什麼,請樂觀活下去,能堅持一天是一天,總會等到柳暗花明的。千萬不要相信「當你開始死去,全世界突然愛你」這句話,大多數人只是在消費你的死亡,而不是愛你。千萬要記住,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可能;只有活著,才能感受世間美好和精彩;只有活著,才能去愛和被愛;只有活著,才能去追求自己想追求的東西,死了除了給愛你的人帶來傷痛,什麼都得不到,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勇敢活下去,世界上還有很多美好你未曾體驗,何必著急離開。如果發現自己或者自己身邊的人患有抑鬱症,第一時間去尋求治療,不要拖延著而造成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