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支支吾吾,是邏輯能力差的表現,三步鍛鍊孩子大腦發育

2021-01-09 騰訊網

關於培養孩子的種種能力中,邏輯能力是最不被家長重視的,但是邏輯能力對於孩子的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邏輯能力的差距並不是很明顯,當他們上了小學之後,我們會能發現學習好的孩子恰好是那些邏輯能力高的孩子。

因為高級的學習方式是不需要機械記憶和重複練習的,而邏輯能力可以幫助孩子轉向更為高級的學習方式。對於邏輯能力強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會更強一些。

孩子邏輯能力差,連話都說不清楚。

小張最近發現兒子身上有這樣一個缺點,那就是說話邏輯特別混亂,有一次小張因為著急上班,所以讓樂樂轉告老公:今晚去接爸媽,晚上回家吃餃子。

結果樂樂硬是理解成了,今晚要去姥姥姥爺家吃餃子。結果小張下班後就看到老公開著車帶著樂樂要接她去姥姥姥爺家,小張非常納悶問老公說:我不是說今天晚上要把爸媽接過來一起在咱家吃餃子嗎?結果老公也是滿臉問號跟小張說:樂樂不是說今晚要去姥姥姥爺家吃飯嗎?

小張這才明白,原來樂樂把自己說的話完全理解錯了,就這麼一件簡單的小事,樂樂都傳達不清楚,邏輯這麼混亂,這該如何是好,所以樂樂的這個缺點讓小張非常發愁。

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曾表示,孩子具有語言表達能力,卻無法表達清楚意思,說明孩子邏輯思維需要發展。

如果孩子有下面這6種表現,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

1、反應遲鈍

很多邏輯性差的孩子反應都是非常遲鈍的,因為他搞不懂事情的前因後果,所以沒有辦法立馬做出自己的判斷,也就無法立馬做出反應,當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反應時總是呆呆的。

比如說在和別的孩子玩遊戲時,邏輯能力差的孩子對遊戲規則總是記不清楚,和朋友重複玩許多遍,最終才能搞懂遊戲規則的玩法。

2、理解能力差

育兒專家表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是建立在理解能力上的,想要說出正確的語言,都需要頭腦邏輯思維的組織,才能夠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意圖和想法

但是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很難理解正在發生的事以及事情的前因後果,這就導致他們在組織語言時,無法使用正確的邏輯思維,就導致他們說出的話非常混亂。

但是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很難理解正在發生的事以及事情的前因後果,這就導致他們在組織語言時,無法使用正確的邏輯思維,就導致他們說出的話非常混亂。

3、判斷能力差

邏輯思維嚴重影響著一個人的判斷能力,當孩子分析問題的時候,因為混亂的邏輯使他特別迷惑,不知道該怎麼思考,也就無法對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斷。

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因為自己總是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這也間接表明了孩子的思考方式有很大的問題。

4、無法正確轉述別人的話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被傳話,有些孩子傳話傳得非常清楚,能夠把別人想表達的意思全部傳遞給另外一個人,但是有的孩子由於邏輯思維特別差,經常傳遞出錯誤的信息。

這是因為他們在聽別人說話時,邏輯思維沒有跟上去,導致他們總是片面的思考。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傳話總是出現問題時,一定要重視起孩子的邏輯思維了。

5、多次才能聽懂別人在說什麼

邏輯能力差的孩子,很難將自己聽到的知識在大腦中經過正確的邏輯分析,提取有效的價值,再通過語言組織表達出來

所以他們需要多次重複詢問別人說過的話,然後在大腦中重新組織提煉,才能做出正確的思考與判斷,給出自己的看法。

6、做事經常出錯

很多孩子不會學習,做題錯誤率特別高,每當父母幫孩子檢查時,總會發現孩子的學習方式與思考方式有問題,這就是因為孩子邏輯能力差導致的。這種孩子在分析問題時,總是不能給出正確的判斷,找不到事情的切入點,所以很難把事情做對。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1、複述故事法

育兒專家表示,孩子在兩歲時就開始出現邏輯思維萌芽了,3~6歲是培養孩子邏輯思維的重要關鍵期

我們可以通過複述故事法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孩子閱讀一篇故事,然後讓孩子用自己的話完整地把故事的大概說出來,說錯了不要緊,經過重複不斷鍛鍊的過程,就能夠有效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

2、寫日記法

鼓勵孩子寫日記,讓孩子記錄一天下來發生的事情,也有助於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育兒專家表示孩子在書寫時,能夠運用大腦整理思維,孩子的大腦就會思考如何用詞,如何表達。

並且在寫日記的過程當中,我們也能夠發現邏輯思維能力好的孩子寫日記時會很順暢,而邏輯思維能力差的孩子會反覆疑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事?

3、辯論溝通法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和家長溝通,各位家長一定要耐心地聽孩子說話,並且有意識引導和孩子辯論,當孩子對一件事產生看法時,孩子家長就要說出與這件事的看法,然後引導孩子和家長辯論,這樣非常有助於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育兒專家表示,邏輯思維屬於人類的高級思維模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忽視對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會影響到孩子其他能力的發展

由此可見,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生活中千萬不要忽視,如果孩子出現了,上述6個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了,注重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才是給他最好的禮物。

相關焦點

  • 按照大腦發育順序,鍛鍊左右腦,哪些方法可以同時鍛鍊左右腦
    把右腦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才能表現出人類無窮的創造才能。嬰兒左右腦發育的順序---從右到左!嬰兒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大腦的發育順序是從右到左,還是從左到右?上面兩者的定義就可以分析出,左腦負責語言,記憶和理解等,剛出生的嬰兒是不會說話,也沒有理解能力。但是能夠感受到撫摸,有情感(會哭,會笑),甚至有音樂節奏感(很多父母喜歡給嬰兒放貝多芬鋼琴曲),這些都是右腦主要負責的功能。
  • 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的「黃金髮育期」,3方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能贏在起跑線,變得聰明伶俐,從小就開始鍛鍊孩子,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買各種各樣的學習書籍。其實,鍛鍊大腦不是盲目地報班,也不是強迫孩子去接受一些知識,而是要學會找到規律,利用好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尋找科學的發展孩子智力和開發潛能的方法。
  • 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父母需重視,抓住三次高峰期讓娃更聰明
    尤其是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基本上有三次高峰期,若是父母能重視起來,並給予一定的培養和鍛鍊,那麼孩子的智商就會提高很多,而且還會更聰明。大腦發育的三次高峰期第一次:6個月到3歲之間。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三歲之前大腦的重量以及發育水平有三分之一接近成年人,而大腦內的神經組織發育的速度也是整個人生階段最為突出和最為明顯的。
  • 大腦發育高峰期在孩子的這個年齡段,想孩子更聰明,別錯過關鍵期
    而有些父母可能就覺得孩子的成長順其自然就行,到了一定年齡,他們的大腦和身體就會成長到一個比較成熟的狀態,不用刻意去訓練培養。大腦發育高峰期在孩子的這個年齡段,想孩子更聰明,別錯過關鍵期。實際上,大腦存在著一個發育的高峰期,就在從出生到三歲之前這個階段,若是抓住機會使得孩子們在這個階段得到一個好的訓練和培養,那麼於他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益處的,不要錯過。
  • 研究發現:3歲是鍛鍊手腦協調能力的黃金期,錯過會影響大腦發育
    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為了讓寶寶的大腦發育更健全,會燒錢給寶寶各種健腦的營養品。但是大腦的發育除了需要營養以外,還需要一些簡單的鍛鍊,例如手腦協調能力的鍛鍊,這也是很多專家比較推崇的基礎能力,因為手腦協調能力都是聽從大腦指揮,而具體表現是在雙手上,所以這個能力越強,越可以鍛鍊大腦的思維清晰。3歲正是鍛鍊手腦協調的黃金期。
  • 孩子三次大腦發育「黃金時期」,抓住一個,幫孩子領先同齡起跑線
    寶寶出生後,小王和老公認為孩子的最初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有非常關鍵的作業,可謂是「娃娃要從小培育」,於是小王為了更好地給孩子提供早教的科學教育基礎和方法,就去學習了專門的育兒教育課程,從裡面知道了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有專屬的「黃金時期」,為了緊緊地抓住了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也就是在寶寶出生後的六個月到三歲的這個「黃金時期」。
  • 0-3歲大腦發育黃金期,能夠學說話的兒歌,讓孩子開發智力說話早
    三歲是寶寶的智力快速成長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觀察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是學習各種知識的比較快的時期。因此家長們要抓住這個時期來幫助寶寶多學習各種知識來提高寶寶的智力。開發寶寶智力的方法有很多種,而通過閱讀小兒歌的方法,是多面性的,是比較全面的一種方法。
  • 6歲前,多帶孩子做這5件事,有利於大腦發育,孩子越來越聰明
    孩子出生頭三年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這時大腦發育就能達到成人的85%;而3-6歲是發展各種能力的關鍵期。 這個階段孩子能接受到的外界刺激有多少,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能力發展。 我在孩子6歲前用很多方法,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能力提升,整理出以下5種方法。
  • 美國兒科協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隨著科學育兒觀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已經達成一致:要想孩子不被落在起跑線上,家長就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通過早教助力養出聰明寶寶。在這種「早教風潮」下,閱讀繪本也甚至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早教材料。
  • 寶寶這4種「累人」的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你家孩子屬於哪種?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聰明伶俐,未來能夠出人頭地,但孩子的智商高低跟父母的遺傳和家庭教育有著很大關係,我們常說「三歲看大」,意思就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就能夠看出他長大是什麼樣的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寶寶這4種「累人」的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好,你家孩子屬於哪種?
  • 孩子支支吾吾不愛說話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長從這三點入手
    寶寶都一歲了,不喜歡說話,要急死家長了孩子支支吾吾不愛說話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長從這三點入手。小麗是一個年輕的媽媽,寶寶降生小麗滿心歡喜,每天都把孩子照料得很好,到了一歲左右,小麗發現了寶寶一個問題,就是寶寶不愛說話,平時讓他叫爸爸、媽媽他還都不會叫,更別說讓他叫其他的人,或是認一些物品的叫法,這讓小麗著急了,每天都在想辦法怎麼讓小寶寶發聲,想讓他跟正常小寶寶一樣。
  • 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有三個年齡段,家長選對方法培養,娃更優秀
    家長在教養孩子時,要把握好大腦的「黃金髮育期」,這樣才能促進他們智力發育得更好。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的「黃金髮育期」哈佛大學兒科心理學家教授理察通過研究發現,孩子在出生後有三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分別為6個月~3歲,3~6歲,7~10歲。
  • 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這是因為手是孩子探索事物的主要方式,當孩子用手去探索的時候,就會將信息傳遞給大腦,這樣的神經傳遞越多,就會形成更多的神經元連接,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好,也更聰明。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那對大腦具體有哪些好處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2、讓孩子變得更專注。3、孩子的思維會更加敏捷、靈活。4、動手能力和獨立性會更強。
  • 孩子最好的起點是優秀的全腦能力
    而就在獲救後,他只用了82天,就完全恢復了原來的語言能力。因為,在他成年之前,他的這些能力已經已經深深存在他的大腦裡。2年僅6歲的音樂神童陳安可,在美國NBC《小小達人秀》第二季的舞臺上,表演了一場鋼琴秀,她的表現可以用「技驚四座」來形容,在美國網絡迅速走紅。
  • 孩子語言敏感期,家長怎麼做?培養孩子語言能力,謹記這5步!
    孩子的成長發育是每個家長都關心的問題。「語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大多數父母都非常在意的發展指標之一。語言是實現人際交流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很重要,是一個人思想的外在表現。語言能力的發展,涉及到未來孩子如何與人進行有效溝通和表達自己。一個能夠善於表達自己和與人溝通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將具有很強的優勢。
  • 寶寶大腦發育有3個「黃金階段」,家長要幫孩子打開「智慧開關」
    劉麗聽完閨蜜的話語,也是非常嚴肅地解釋了一下:「你別看他現在才七個月,還不會說話,但是現在正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要與孩子互動起來,這樣才能開發孩子的大腦,讓腦細胞變得更加活躍,孩子以後也會更聰明一些,所以我才會一直對著他喋喋不休,自問自答呀。」聽到劉麗的解釋,閨蜜也是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沒想到其中還有這個原因。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後研究學者們總結出,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如果孩子不能在晚上十點前進入深度睡眠,大腦發育可能受到影響,智商測驗分值可能會偏低。李玫瑾曾表示: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長大有出息對於教育學家李玫瑾教授很多寶媽都很熟悉,她是著名犯罪心理學教授,對未成年犯罪和育兒心理學頗有研究,對於孩子寶寶的睡眠問題也提出過自己的見解,她表示:寶寶在睡覺時有3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得好,爸爸媽媽要注意!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智商高出同齡人。
  • 家裡有三個地方亂,預示孩子大腦發育好,家長要控制住自己
    剛剛收拾好的屋子,就讓孩子造得不像樣子。客廳有時還能倖免孩子的房間,可臥室就是一個重災區。但事實很有可能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家裡有些地方越亂,則可以反映出孩子的腦發育就越好。哈佛大學對此做出過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的孩子接觸更多刺激,對大腦開發和智力提升就更有益,尤其是6歲前的孩子,大腦未發育完全,受到的影響更明顯。
  • 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做好三件事,娃更聰明!
    雖然挺貴的,但是暢暢媽媽說:「為了讓孩子聰明,再多錢也是值得的。孩子大腦發育高峰期,也就是這短暫的一兩年,千萬不能錯過。」孩子一生僅有的大腦發育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別讓娃贏在起跑線了每一個媽媽,都希望寶寶健康聰明。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剛出生的小寶寶,大腦只有成年人的四分之一左右。出生一年以後,小寶寶的大腦重量就增長了一倍。
  • 大腦發育速度決定,家長不焦慮孩子成績更好
    「我家孩子就是不開竅,我都快急死了!」相信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聽過或者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在小學階段,一般來說男孩都要比女孩開蒙晚,學習成績自然也會差一些。那麼他們什麼時候開竅呢?在哪些階段會變得聰明伶俐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