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剛剛接受黨性教育,下午轉身就將黨紀國法拋諸腦後,明目張胆收受紅包、參與賭博。日前,廣東省茂名市紀委監委對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雄斌等人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5月13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當下,有一種「逢場作戲」幹部頗為活泛。 秦皇島"億元貪官"馬超群,平時吃飯只要一碗麵條,落馬後家中搜出68套房產手續。茂名安監局副局長董雄斌上午規規矩矩參加黨性教育,下午陽奉陰違吃拿卡要。這些幹部對群眾的期望「善於表演」,對上級的要求「懂得配合」。
「表演」從社會學角度來說,在於人類對美好事物的原始渴望,對社會性的孜孜以求。想要得到認可,又擔心本色演出不受待見,於是精心打造了華麗麗的「人設」。
政績粉刷匠舞臺功底獨到。 「表演」著噓寒問暖支持創業,卻不解決實際問題,讓創業者舉步為艱。「表演」著以「清」為名,對企業家敬而遠之,讓民營企業家在坐等中錯失良機。也有出發點是好的,但急於求成的「表演」。扶貧填表省上要求3個月,到了村裡就必須15天完成。面對一些部門「早上栽樹,下午就要乘涼」的作法,基層不得不賣力「表演」。
套路高手演出本領不差。好幹部形象,無疑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徵地位和榮譽。與沉下身子務實幹相比「表演」在維護幹部形象上,投入小、見效快、產出巨大。通過相對低成本的「穿衣戴帽」之後,就有機會被賞識、被信任、被提拔……走向成功者可以推動個性形象迅速「變現」。因此,一些腐敗官員的落馬,讓身邊的同事「感到意外」「吃驚」和「突然」,這歸咎於他們一直以來刻意營造的「高調反腐」形象。
然而,沉迷「表演」難以自拔,產生的效果有時候會適得其反,就像雀斑姑娘略施粉黛,能令人賞心悅目,若是濃妝豔抹整成如花,恐怕只會令人避之不急。現在普遍存在的對「裸官」的不信任,對微博「嚴書記」的很多問,就是公眾對「表演」的警惕。
曾經,門難進、明貪腐的老問題是如芒在背的硬釘子,好發現、好處理。「善於表演,懂得配合」的新表現是如鯁在喉的軟釘子,很隱蔽、難甄別、不易拔出,也是一種新形式主義。「表演」終究是面子工程;在內心中堅定想幹事、能幹事、不出事的信念相對較比較難,也是裡子工程。難易、裡外的對比,不難看出「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根源是那種只唯領導、不管群眾的為官心態,是那種只顧表面、不顧實效的價值排序。把「表演」變成一種免責工具、當做一種考核績效、視為一種政治正確而已。口號喊得響亮不如心中真的敞亮。(邱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