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飛鳥屎落身,諸事要不順」,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2021-01-09 豆在農村

生活在農村是件很幸福的事,這裡雖然沒有大城市那麼繁華,但卻有著自己很獨特的優點,比如說風景秀美的山川景色,自然潔淨的清新空氣等等,除此以外,這裡還住著很多熱情的農民朋友,他們每天過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日子雖然簡單但卻充滿了樂趣,而當大家忙完了一天農活後,就會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聊天。

當然了,這個聊天的範圍也很廣泛,大到宇宙萬物小到家長裡短,都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有時村裡的老人也會說些俗語老話。這是一種很獨特的語言形式,它反映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生產的知識經驗等等,經過了千百年的傳承才流傳至今的,以下這幾個俗語你們聽過嗎?

一,飛鳥屎落身,諸事要不順

在農村,很多老人都認為鳥屎落身上不好,如果鳥屎落在了一個人身上,這個人還和平常一樣生活,那麼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他做任何事情都不會太順利。以前農民在遇到這種事情時,就會把衣裳全部脫下來,然後就用淘米水洗了再穿,他們認為這樣就能「化解」了。當然了,這件事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還帶了點迷信的色彩,所以大家聽聽也就行了,不能當真。

二,人窮不生根,人富不發芽

這句俗語就很好理解了,它說的是一個人雖然很窮,但卻不會一直窮下去。一個人雖然很有錢很富裕,但不努力只知道坐吃山空的話,總有一天也會變成窮人的。只要願意努力捨得下功夫,窮人也能走上富裕的人生,所以遇到事情不要氣餒,堅持到底總會成功的。

三,眉上長出眉毫,生活永不差糧

大家知道眉毫是什麼嗎?它就是眉毛中長出的長眉毛,在一般情況下,老人長出眉毫就被稱為是「壽眉」,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農民認為眉毫代表著身體健康,另外還有年齡長壽的寓意。老人的年齡長壽了,那他肯定是子孫滿堂的,自然也就不會差糧食了。

以上這幾個俗語你們聽過嗎?你們有什麼看法和想法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鳥屎落在人身上,今年諸事要遭殃」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農村是一個很落後的地方,沒有城裡那麼多的高樓大廈,也沒有城市那麼金碧輝煌,只有一些破舊的房屋,和遍地雜草叢生的荒地。其實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農村變化非常大,村村都新修了柏油路,家家都開上了私家車。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些俗語簡單幾個字,很多聽起來也有些粗糙,但其中的道理卻一點也不糙。而且農村老人也非常深信這些俗語裡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在農村有很多人們約定俗成的規矩,雖然沒有記載,但是一代一代地傳下來,農人們都遵守著。
  •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說到這個俗語,我就想起了鄧麗君的歌,唱的是:「雖然已經是百花開,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因此來說,這句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中的野花,就是外面的女人。
  • 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在農村雖然有很多的老人並沒有讀什麼書,但是農村人天性純樸善良,做人做事也踏實,說話也直白沒什麼套路。而跟人說起道理的時候,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還能引用很多簡單像是打油詩詞一樣的短語。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非常有趣,聽著解悶,今天坐在暖和的太陽地裡,同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神侃,這些老年人都是從建國初期過來的,對農村俗語出口成章,說馬上到臘月了,一年又過去了,小孩又大一歲,老人可又老一歲,出去打工的也該回來了,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不是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嗎?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男吾得子時,女吾得午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隨著這些年,國家對農村的大力扶持後,城市和農村差距越來越小,尤其是城市郊區農村,從外觀上看,城市和農村的分界變的日益模糊不清,都是同樣的磚瓦房 ,平坦寬曠的道路,文體娛樂方式也多樣起來,羨煞眾人!在這巨大的革新變化中,有一樣卻始終不變,那就俗語,它承載了農村人的記憶,更是反映了農村人的習俗以及智慧!雖說一些俗語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們遺忘,但傳承下來的俗語仍煥發著燦燦金光,今天我們探討下這則俗語!
  • 農村俗語:「男不三怕屬雞,女不四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老話一般都是過去老輩人的經驗總結,涉及範圍很廣泛,有農事氣象、諸事宜忌、人際交往等,尤其在過去那個科技不發達的年代,很多人們難以解釋的現象或問題,常被賦予神秘色彩,這在當今社會看來似乎有些封建.迷信。就農村俗語「男不三怕屬雞,女不四怕屬羊」來說,你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衣食住行是人的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尤其是在過去那種非常貧窮的偏僻農村裡,人們世世代代更是渴望能夠過上溫飽不愁,衣食無憂的日子。為此,千百年來在農村中就會流傳著一些關於人的長相,和生活狀況相關聯的老話俗語什麼的。那麼,農村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有沒有道理?是要根據情況所定的,具體原因,下面我來給你們分析一下: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是什麼意思先來了解下,這句農村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在我們傳統的文化裡講究,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 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三大火爐」最旺的時刻到了;大暑是啥?農村流傳的這些知道嗎?啥意思?何為大暑?記兒時每次問家長,外公這樣說:「大暑似蒸籠,熱氣直達玉皇宮」,大暑時節時間是在公曆每年的7月22日-24日之間,我們知道大暑是太陽到達黃經120°,而小暑則是太陽到達黃經105°時,數字上看似多了小小的15°,可這也正是24節氣的第十二個節氣的不同之處。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
  • 農村栽樹俗語「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栽樹俗語「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好,人們也越來越有錢,可是一些人的觀念裡始終保留著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比如說在建造房子的時候特別留意一些忌諱,他們認為這些有可能影響自己的運勢,雖然有一些迷信,但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還是按照其禁忌建造。尤其是一些有錢人,格外的相信風水,在選地和建房等設施上,往往格外看重。這句所以他們也是相當重視,「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墳頭凹下家生敗,墳腳崩潰子孫悲」,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墳頭凹下家生敗,墳腳崩潰子孫悲」,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也傳承了很多優秀的文化,在農村生活著淳樸的鄉親,由於舊時文化知識欠缺,很多村民不識字,很難了解一些文學的著作!而俗語的出現,口口相傳,尤其是複雜的哲理口語化,更能在農村傳唱,這也是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的緣故。
  • 農村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2龍治水、10人分餅、11牛耕地」,指的是啥,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2龍治水、10人分餅、11牛耕地」,指的是啥,有道理嗎?我國是一個有著上下幾千年歷史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且農民也多以種地為生。在以前社會科學技術也比較落後,但是每到了什麼季節,農民都會種植相應的農作物。而且也會在沒有天氣預報的情況下,也大致能預知未來的天氣。
  • 農村俗語:「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遠離城市的喧囂,你就會把一切煩惱全部拋到腦後,過上平靜而安詳的生活。當然在這裡不僅能感受忘掉一切浮躁,感受優美的環境,還能體會到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品一品那獨特的鄉土人情!愛聊天,熱情好客就是這裡最大的特點,忙完農活或到了飯點,村裡的老少爺們就會聚到一起,談天論地,說說笑笑的。不過最有趣的就是長輩們口中說的俗語了。有時常會為一句俗語的來源和意思爭的面紅耳赤!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啥意思?有道理嗎? 十二生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人從一出生就註定了自己的生肖,無論好壞,命中注定。比如說今年是庚子鼠年,今年生的小朋友生肖就是老鼠,這是更改不了的,這是傳統文化的一種約定俗成。
  •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啥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這兩年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農村的山上有很多之前不常見到的動物現在很常見了,像野豬在我們村的後山上,偶爾運氣好就能碰到。聽村裡的老人說,現在山上不僅野豬有了,而且還有點多,它們經常成群的到莊稼地裡來禍害糧食,讓農民對其也是十分的反感,想起幾十年前還沒有禁獵,每個村子基本都有幾個獵人,在不忙的時候他們就會上山去打獵,來改善一家飲食。以前就聽老獵人說起過「一豬二熊三老虎,最猛不過野豬王」這句俗語。你知道它說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啥意思?人們都有一雙手,但是手指是各不同的,有粗糙而又長滿繭子的老手,有外滑而又細嫩的纖纖玉手。所以來說,由於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同,其手指也是不同的。而人們幸福的生活是靠人們勤勞的雙手創造的,可見手對人們的重要性。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以前農村每家都會有好幾個孩子,之前我也一直納悶,為什麼這麼窮,還要生那麼多孩子呢?後來聽老人們一說才知道,因為那時候農業勞作主要靠人力,人多了生產力就多了,正所謂人多力量大。而且人多了還能多分一些田地,那時候的農田對於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