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的四月三日,周恩來總理來到大名縣有名的「三類村」前桑圈。雖只是短短一下午,卻留下不少故事在群眾中流傳著。
一碗白開水
總理來到前桑圈,首先向幹部們打招呼,不要準備茶水,喝白水。遵照總理的話,幹部們弄了一壺白開水。
準備下的椅子,總理讓給上年紀的,他和幹部們一樣坐小板凳。座談會進行有半晌時間了,有位副縣長起身來給總理倒水。他看碗裡的水有點涼,端起要潑掉。總理忙起身攔住,說:「能喝,現在正抗旱,一碗水也能救活一棵苗。」說著端起就喝了下去。
馬燈頭
太陽偏西了,西廂房裡的光線暗下來。由於沒有電,正向總理匯報的幹部示意點個燈。一個幹部出去,不大會兒提來盞馬燈。點著後,燈頭擰得大大的,掛在牆壁上。看燈頭兒太大,總理忙過去,邊往下捻邊說:「要節約,不要浪費。」
「幹部不能做官僚」
匯報當中,總理問了村裡多少人、多少地、多少牲口、多少井,又問畝產多少斤。幹部們羞愧地說:「只有八十來斤。」總理說:「土地肥沃,為啥不打糧食?」幹部們說:「沒有井。打了一眼機井,三年了也沒配上套。」總理轉眼問公社領導:「前桑圈打機井三年了沒配上套,您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總理說:「當幹部不能當官僚啊!」轉身又問地區專員:「老周,你能不能馬上給前桑圈弄臺機器?」專員說可以。總理說:「這我就放心了。」
打井架前
太陽快落了才匯報完。總理要到地裡去看看。有的說坐車吧?總理說:「步行步行。」出了村,總理一邊走,一邊不停地彎下身來撫摸路兩邊的麥穗兒,心情沉重地說:「沒水,這麥子怎麼增產?」
來到一個人工打井架前,社員們飛快地蹬動著輪子。總理看到社員們的幹勁,臉上現出了笑容:「希望在你們身上啊,要注意安全。」轉身又問工作組的同志:「你們會不會?」工作組的同志說不會。總理說:「你們也要上去學蹬輪子。」然後又鼓勵打井的社員說:「你們要好好搞,以後我還要來看你們一次。」
(文章作者:慄叢森)
原標題:《一九六六年周總理去了大名縣的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