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發孩子的大腦?北大教授魏坤琳的回答出人意料

2021-01-14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1月26日,新浪2020中國教育盛典暨新浪教育20周年慶典在北京舉行。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魏坤琳在慶典上作了題為「教育就是改變大腦的過程」的主題演講。在他看來,教育是縱貫一生的過程,是人們不斷認識自己的大腦、改變自己的大腦的過程。

  上了某「大腦」電視節目以後,魏坤琳經常被人問到這樣的問題:「你能不能教我開發一下我孩子的大腦,讓他變得更聰明一點?」

  魏坤琳的回答出人意料:「什麼是開發大腦?我都不太清楚你說什麼。」

  在他看來,一個壞消息是,科學家至今尚未找到任何一種機器可以給大腦一個刺激,來讓人類變得更聰明,也沒有任何藥物能做到這一點。一個好消息是,教育、讀書、學習,每一天都在改變人類的大腦,這就是「開發」大腦——沒有別的途徑。

  「我對市面上很多人自稱的右腦開發、全腦開發很無奈,很多時候他們是利用腦科學的噱頭,(這些所謂的開發)其實還不如回到教育本身,每一天你自己的學習,就是在改變自己的大腦。」魏坤琳說。

  在他看來,腦科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教育。

  比如,他常常被問到的問題,並非學習方法的問題,而是「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孩子不知道怎麼安排時間怎麼辦?」「孩子拖延怎麼辦?」「孩子短視頻上癮怎麼辦?」「孩子遊戲成癮怎麼辦?」

  在魏坤琳看來,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用腦科學來解答,很多時候,人類高估了大腦的能力,高估了人類自律的能力。

  他說,人們首先要認識到大腦的局限,認識到人類自律的困難。面對碎片化的信息,面對流媒體的誘惑,人們其實沒有那麼厲害,人們的注意力也非常有限,大腦裡沒有一個像時鐘一樣的器官,來告訴人類現在是幾點幾分,於是,時間經常就這樣流逝了。

  「如果更多的人了解腦科學,了解我們大腦的特點,他們可能會用一些外在的工具,用一些基於腦科學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抓回』他的注意力,幫他塑造自律,幫助他克服拖延症。」魏坤琳說。

相關焦點

  • 魏坤琳: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
    演講者介紹魏坤琳,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7年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學位,2007年至2009年在美國芝加哥的西北大學和芝加哥康復醫院博士後工作,2009年加入北大心理學系。主要研究人腦的工作方式,以及人是如何控制運動的。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魏坤琳。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心理學為什麼有意思。
  • 洪蘭教授:想讓孩子成績好,開發大腦很重要,試試這3個方法
    如果說這世上有一種藥物,能夠開發孩子的大腦,改善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提升孩子的考試成績,你會給孩子買嗎? 我相信大多父母都會毫不猶豫的說:「多少錢我都願意買!」
  • 教育機構說要給孩子全腦開發?別讓偽科學當道!-1
    此時心疼孫子或外孫的老人們,也希望孩子能夠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就會向他們諮詢一些問題。這倒好,此時這些教育機構就開始誇大其詞的說全腦開發或右腦開發,認為孩子的大腦潛力無限!如果你沒有上對課程,那就耽誤了孩子的前程。諸如此類等等等等!
  • 如何開發孩子大腦潛能?HSP高感訓練幫助您
    希望孩子長大後成才、出眾的家長,莫要忽視對孩子的腦潛能開發,這比以後其他智力、體能投資都更重要,不要錯過這個失不再返、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期。同時,隨著訓練時間的加長以及訓練強度的加大,孩子對外界的感知力也會得到充分、有效的提升。如何開發大腦潛能?在「童教」課程中,我們推出了「HSP高等感知」訓練,開啟「HSP超感知力」訓練,讓孩子綻放天賦潛能,按照這個順序來做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首先第一步:建立信心和信念。
  • 讓孩子大腦開發到什麼程度才是最好的?
    提問: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有一種花,三千年開一次,此花叫優曇婆羅花,它為誰而開?第二,人類一直以來都沒有開悟,大腦開發率在百分之十以下,但人類有觸覺、味覺、嗅覺、聽覺。那麼,如何開啟人類的心和精神的層次?
  • 感覺魏坤琳總是以「科學」自居,他的科學成就有多高呢?道理其實很...
    因為不了解魏的研究領域,所以也無法評價魏的學術地位如何。不過,根據谷歌學術搜索,發現魏的學術水平還不錯。在《最強大腦》這個節目中,我們看到魏坤琳給選手的打分特別的嚴謹,而且常常以「科學」自居,「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這句名言更是常掛在他的嘴邊。
  • 右腦需要刻意開發?《最強大腦》:左右大腦工作靠平衡
    最近有位朋友給我發消息說:「我在研究如何給孩子做大腦開發,你有時間沒?咱們一起研究研究。」 「開發大腦?是全腦開發,還是開發右腦呢?」因為總是能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發關於如何幫助孩子開發大腦的培訓消息,所以,我還有點概念。 「是右腦開發,據說人類的大腦只被開發了10%,現在正是孩子的智力發展黃金時期,剩下的90%不能被放棄啊!」朋友興奮的說道。
  • 如何刺激大腦發育,開發大腦?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所以,大家不要輕信單一的方法就可以開發我們的大腦,或者讓我們達到一個多麼神奇的效果,只有經過持之以恆、以及科學性、指向性的訓練產生的結果才是有效的。同時,宣稱單一開發右腦或者誇大右腦的言論都是謬誤的。大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一個動作或行為觸發的都是左右腦的共同運動,並不存在單一的右腦開發。
  • 北大網紅教授薛兆豐信息已被北大國發院官網刪除
    薛兆豐此次離職的原因涉及到三個方面,一個是觀點之爭,一個是身份之爭——即不是北大校聘教授,只是國發院院聘教授,第三個便是專業之爭,即沒有專業期間的學術論文發表。有一些人認為,薛兆豐沒有學術文章不能稱為教授,水平不夠,持有這類觀點的人數也不算少。
  • 開發孩子大腦 科學還是騙局?
    開發孩子大腦 科學還是騙局?那麼,這些孩子果真獲得超能力了嗎?  家長質疑:不可能那麼玄乎   「這一定是偽科學,不可能那麼玄乎。」7月20日上午,劉先生反映,西安市未央路與鳳城二路十字東邊的南方酒店內,有一家叫子楓教育的公司在對一批孩子進行特殊培訓,「他們宣稱是開發孩子大腦,說開發完後孩子能蒙著眼睛看書走路。」
  • 無錫有個「最強大腦」女幼師 一眼就能報出漢字筆畫數
    到北京接受腦力測試,尚無結果「我挺喜歡《最強大腦》裡的魏坤琳教授,是他的粉絲。」採訪中,徐婷婷透露,去年她接到了魏坤琳的學生發出的邀請。「他們說魏教授在網上看到我的事情,就讓他們打電話給我,讓我到北京大學參加一個腦力方面的實驗,當時我還挺激動的。」在北京,徐婷婷接受了各種測試。
  • 周杰倫《最強大腦》變身選手 展示辨音天賦(圖)
    晚10點,國內首檔科學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將登陸江蘇衛視。華語天王周杰倫的大陸綜藝節目處女秀表現如何?昨日,成都晚報記者提前觀看了《最強大腦》第一期節目的樣片。節目中周杰倫的搶眼表現,「腦力精英」們的神奇技能更讓人讚嘆不已。  周董「幽默機智盡責」  作為《最強大腦》的最大咖明星,周杰倫的大陸綜藝節目首秀,依然是觀眾關注的焦點。首期節目中,周杰倫表現搶眼,金句頻出,讓現場爆笑不止。
  • 北大教授大聲疾呼: 教育陷入全面競爭狀態, 讓孩子過早「夭折」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上臺發表精彩演講,把脈當下中國教育,言之有物,觀察犀利,推薦給大家閱讀。  作者:渠敬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本文來源:公眾號「北京大學教育學院」(ID:pkugse)。如果您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開發右腦會讓孩子更聰明?左右腦的活躍度,關係到方方面面
    家長都願意別人誇獎自己孩子聰明,於是為了更多能夠更好地提升孩子聰明度,家長甚至會要求孩子用左手吃飯,以此來鍛鍊右腦的開發。01開發右腦真的可以讓孩子更聰明?左右腦的活躍度,關係到方方面面人的大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器官,它不僅可以支配人的行為動作,幫助我們存儲記憶,有目的性地指引我們學習、生活、交流、工作、思考等等,我們所做的一切事物都離不開大腦。面對如此繁重的工作,大腦又是如何「自行分配」任務呢?1981年美國的博士佩斯裡通過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就像我們的左右手一樣,左右各半掌握著不同的分工。
  • 前北大教授性侵女生致其自殺?當事人瀋陽回應
    原標題: 前北大教授被指性侵女生致其自殺獨家回應:均為惡意誹謗4月5日下午,前北大中文系教授,現任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瀋陽,就被舉報曾性侵女生並導致後者自殺一事,獨家回應重案組37號(微信ID:zhonganzu37)稱,舉報文章中指責均為「惡意誹謗」,「保留控告的權利」。
  • 都說人類大腦僅開發了10%,是什麼限制了大腦,完全開發會怎樣
    很多人都說,我們的大腦僅僅只開發了10%,那到底是什麼限制了我們大腦被開發呢?看過電影超體的朋友都知道,主角斯嘉麗.詹森由於藥物的作用導致大腦被開發到了百分之百,在逐漸開發大腦的途中,斯嘉麗也變得像超人一樣,擁有各種我們所不敢想的超能力。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做好這5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能夠高人一等,從小就聰明伶俐,既然父母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不在孩子大腦開發的最佳時期對孩子進行潛能的培養訓練呢?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如果不能及時幫孩子開發大腦,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孩子的這種天賦將在6歲之後消失。
  • 怎麼對大腦進行全方位右腦開發
    、想像力、創造力、感知力、整合力等等潛能的激發,這些能力對於青少年孩子的重要作用正日漸凸現出來,在學習中這些勁爆的右腦學習力正幫助孩子迅速提升成績、改善學習表現,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也因右腦潛能開發而有更好的改變。
  • 北大醫院教授熊卓為之死(二)
    「非法行醫」說(本刊記者)陳虹偉 (本刊見習記者)莫靜清/文2006年1月31日,時年49歲的北大醫學教授熊卓為死在了自己供職醫院的手術臺上。此前,2009年11月10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主任毛群安在衛生部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亦曾就此事件回答記者提問,並未對其中的「非法行醫」做定性判斷,但對央視的報導表示遺憾。「對於重大的選題,涉及到醫療法律法規,涉及到一些複雜的醫療技術報導的時候,我們應該慎重。」
  • 還在操心開發孩子大腦潛能嗎?書童丫丫拼圖為你助力!
    孩子的成長最讓人操心的就是大腦潛能的開發,所以,益智類玩具是家長必不可少的選擇。在種類繁多的益智玩具中,不得不提這個能夠成功脫穎而出的玩具——拼圖。深圳市書童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書童文化」)是一家有著十餘年拼圖設計製作經驗的公司,能為孩子大腦潛能的開發成功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