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步電梯為老人解決上下樓問題 簡直不要太方便

2020-11-22 中國經濟時報

   國際上通常這樣來定義老齡化社會:把60歲以上的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根據國家民政辦發布的最新預測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老人所呈現的各種社會問題日益嚴峻,安全和健康成為重中之重。

  隨著家中老人年齡的增加,上下樓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和時間,在房屋設計中加入家用電梯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成為了別墅、自建房等房屋建築的標配設計。但由於之前的房屋建築受到經濟、技術、設計理念的限制,很少有在房屋中加入家用電梯或者預留安裝電梯的空間,這就需要未來房產的進一步探討研究。「家用電梯不單單是一部運輸工具,更是一個家具,在家庭中連接著自己和家人,方便家人使用,為他們提供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務。」悠步電梯產品負責人對此表示。

  安全便捷是家用電梯的第一要務

  很多人住在多層別墅除了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物質生活之外,也會體會到每天上下樓的不便。特別是很多家庭會老中青三代住在一起,對於老人來說,每天爬樓梯是非常不方便的。很多老人乾脆就長住一樓,樓上的空間成了遙不可及之處。這也使得「適老齡化設計」成為了必要,別墅電梯作為別墅的標配,也需要充分考慮到目標人群的需求。

  別墅電梯作為家中垂直交通的運輸工具,承載著全家人的安全,悠步電梯在設計初始,便將安全作為產品的第一要務。悠步電梯作為鋼帶曳引驅動電梯,使用了複合鋼帶代替了傳統鋼絲,繩股作了重新排布,扁平設計使接觸面積增大;提高曳引摩擦力聚氨酯包層,既能保護鋼絲繩股,又能增加柔韌性。減小曳引輪磨損鋼帶不需要額外潤滑,無油漬汙染比鋼絲繩振動幅度低,更平穩舒適;也比傳統鋼絲繩輕,節省電能,使用壽命比傳統鋼絲繩長。

  而且老人不像年輕人那樣精力旺盛喜歡熱鬧的氛圍,他們大多比較喜歡安靜,如果安裝普通家用電梯,那普通家用電梯帶來的噪音必然會打擾到老人的日常休息,長時間便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狀況。而曳引驅動家用電梯並不會在安裝後有這些影響,它的噪音低到幾乎為零,它也不會有太大的震動聲音,對於老人而言,這些功能的設計本身就非常人性化。

  人性化關懷營造和諧生活

  除此之外,悠步電梯作為國內知名曳引電梯品牌,非常注重產品體驗和人性化設計。傳統家用電梯基本上都是固定尺寸,用戶在選擇的時候只能根據品牌提供的尺寸進行選擇,而悠步電梯則可以在滿足最小安裝尺寸基礎上,隨意定製電梯尺寸,讓用戶有了更多私人定製的選擇。

  悠步電梯使用的鋼帶曳引機,質量輕,對井道支撐和頂層高度要求低,驅動輪的直徑大大減少,讓曳引機的體積也相應減少,可以更好地節省空間。經過數十萬次的測試實驗,悠步電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電梯安全設計體系,使電梯設計結構更加合理,八大安全防護功能確保用戶乘坐電梯萬無一失。

  家用電梯強調自身安全便捷和人性化屬性,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一部電梯的好壞,不僅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幸福,更關係到一個品牌的命運。悠步電梯將高品質貫穿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從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到售後維保,將用戶需求放在第一位,提供全天候的周到服務,讓用戶在使用電梯的時候可以更加舒心、安心和放心。

相關焦點

  • 6樓住戶兩次約談1樓裝電梯受阻,2樓提解決方案,3樓以上沉默
    如果家中想要換大型家電或者是家具,過去可能只能花錢請人幫忙抬上去,但是安裝電梯之後就會方便很多。特別是對於住在高層的老人,出行就會方便很多。老年人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上下樓可能就會比較慢,而且老年人爬6層樓梯可能到家都會累得氣喘籲籲。有時候住在高層樓的老年人可能不會經常上下樓出行,畢竟上下樓十分勞累。但是老年人的娛樂本來就很少,如果經常困在樓上,也是一件十分不舒適的事情。
  • 【高質量發展在首府】加裝電梯破解「上下為難」
    為老樓裝電梯,是家住北京路的烏魯木齊海關家屬區居民石玉花的心聲。她家住6樓,平時身體不太好,從一樓爬到六樓有些力不從心;而2017年一次她突發腹痛,被三個大男人費勁抬下樓的記憶,讓她至今難忘。  沒有電梯上下樓不方便,成為不少既有多層住宅老人的生活難題。在烏魯木齊市開展的「2019年為民辦實事項目意見建議徵集」活動中,為既有多層住宅樓加裝電梯,是市民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 40年老樓裝上電梯,西三旗街道這三個樓門的居民坐電梯上下樓
    7月初,在海澱區西三旗街道冶金研究院社區,小營東路5號院3號樓3個單元老樓加裝的新電梯正式運行,45戶居民開啟了坐電梯上下樓的新生活。「原來孩子們都勸我搬家,接我去有電梯的新房裡住。可我捨不得這裡的老鄰居、老朋友,一直盼著老樓加裝電梯的好政策能落實到我們這兒來。
  • 這裡的居民樓啟動加裝電梯,低樓層住戶這麼說……
    玉蘭二村建造於上世紀90年代,73號樓內60歲以上老年人佔比超過60%,此外,由於樓房一層為架空層,老人上下樓要比正常的樓棟多走一層樓。>家住5樓的王阿姨和老伴都已經70多歲了,平時上下樓十分費勁。王阿姨說,女兒生病的那段時間,由於要跑醫院,自己沒辦法,只能請年輕人幫忙把女兒背上背下。
  • 安慶老樓居民盼「早」圓電梯夢
    他所在的居民樓一個單元共7層14戶,居民基本上都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他向記者描述著大家上下樓的情形——3樓的老太太八十多歲,上樓要拽著欄杆一步一步上;4樓的老夫妻倆上下樓要互相攙扶,顫顫的,爬半層就得停下來喘口氣;5樓兩個老人都有心臟疾病,每次上樓都是歇一會兒、爬幾級,歇一會兒、爬幾級;還有個89歲的老人因為生病,平常沒辦法下樓,必須要出門的話需要老伴兒聯繫子女們過來抬著上下樓
  • 居民奔波大半年 依舊是望樓興嘆 老舊商品房小區安裝電梯
    朱女士的婆婆今年70歲,獨自居住在吉州區青石街農行宿舍六樓,由於每周必須去醫院透析,上下樓成了老人的一件苦事,爬一層必須歇一會,原本上樓僅需幾分鐘,如今至少需要20多分鐘,上樓後老人基本不下樓,整天只與電視機為伴。朱女士告訴記者,子女們看在眼裡,疼在心頭,她多麼希望老人能輕鬆上下樓,出門遛遛彎,曬曬太陽,找老鄰居聊聊天,舒展心情,如今卻只能困在家裡,望樓興嘆。
  • 上下樓乘電梯時,該如何做好防護?一起來看→
    上下樓乘電梯時,該如何做好防護?圖片來源於網絡少開口✔電梯內不要進食,儘量不在電梯內交流。手衛生✔不要用手揉眼睛、接觸口鼻。✔離開電梯後,首先做好手部清潔,可用流動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規範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劑保持手衛生。此外,還要提醒電梯管理部門,經常性對電梯間消毒,尤其是按鈕區。
  • 老樓裝電梯,業主竟能不掏錢!河南將試水首部老樓「共享電梯」
    而老樓「共享電梯」採用業主自願、企業墊資、免費安裝、有償使用的「電梯租賃」模式,將幫老舊小區邁過前兩道坎。河南兩會上,省政協委員駱金富在「委員通道」上呼籲「加快老樓裝電梯,解決『懸空老人』下樓難」。經大河報報導後,眾多老人致電本報表達訴求。駱金富節後踏雪實地調研,表示將試水全省首部「共享電梯」。
  • 圓了「電梯夢」,真恣兒!黃島首臺老樓加裝電梯試運行!
    大家有說有笑,帶著記者繼續往前走,因為電梯採用半層入戶設計,所以居民走過連廊後,需要再走半層樓梯,即9個臺階才可到家,「已經很方便了,這幾個臺階跟沒走一樣。」下行時,記者突然發現電梯內沒有數字「2」。「因為1樓和2樓不用繳費,不參與電梯使用,但如果2樓有需要,可以按3樓按鍵,出了連廊下半層即可。」安柏秀解釋道,1樓和2樓走的就是電梯旁邊原有的老樓梯,跟以前沒變化。
  • 廣州一居民樓電梯失控上下亂竄 業主被困半小時
    目前,電梯失控原因仍在調查當中。    電梯「失魂」不停上下升降  據被困的周先生介紹,他住在聚德花苑A3棟10樓。前晚,他像往常一樣到樓下湯師傅家聊天。當晚9時許,他準備坐電梯到1樓買東西,不料,一進電梯,就聽見「吱吱……」的聲音。周先生感覺不對勁,馬上按了電梯裡面的「呼救」按鈕,雖然拼命喊叫,但並沒有人回應。
  • 在一樓和二樓住戶都反對的情況下,強行加裝電梯,會怎麼樣?
    你覺得北京在加裝電梯你搬到北京住,誰要強制加裝電梯,我們會用法律和他鬥爭到底。現在瀘州市一至三樓是一派,五至七樓是一派,這就是加裝電梯造成的不安定團結,如要強制安裝會造成更嚴重後果。一定要這麼理解一項對大多數居民有利的政策嗎?各大城市都存在大量的老居民樓,而且居住在老居民樓的又都是大量的老人,上下樓很不方便。
  • 寫字樓電梯收費上下一次兩塊 被指比坐公交貴
    目擊:電梯專人收費  孟先生所說的收費電梯位於荷葉街323號。昨日上午,記者前往現場看到,該樓屬於20層的商建樓,共2部電梯,住了上百戶居民。  在兩部電梯門口,都寫著收費字樣,「各位來客注意,坐電梯上下每人每次要交一元錢,請自覺繳納」。
  • 1樓同意加裝電梯,提出要求後6樓反對,新政出臺6樓又同意了?
    由於小區整體符合加裝電梯的條件,因此前不久住戶也被邀請參加老房子加裝電梯的討論會議。不過就是否應該加裝電梯的問題上,以1層為主的住戶卻和以6層為主的住戶出現了意見分歧。6樓住戶認為應該加裝電梯,因為舊改本質上是讓小區住戶居住得更加舒適,並且現在加裝電梯還有政府補貼,特別是對於小區的老人和小孩而言,出行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未來住房還能得到升值,因此應該加裝電梯。
  • 老房加裝電梯遭拒絕,一樓住戶提出奇葩要求:除非6樓和我換房子
    隨著樓盤的開發與時間的推移,房子的變化是由新變老、由單一功能轉變為多功能,最明顯的一點就突出在以前的商品房只能通過樓梯上下,現在的商品房新增了電梯上下的功能。當然,也不是每個樓盤都有幸能擁有電梯配置。老房加裝電梯遭拒絕,一樓住戶提出奇葩要求:除非6樓和我換房子對於很多老居民樓來說,先進的電梯是很少出現的配置,很多小區居民年輕時期在此買房定居,二三四十年甚至更久過去了,爬樓就成了3層以上高樓層住戶當下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而對於是否要加裝電梯,同一棟樓裡也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 1、2樓終於同意6樓加電梯,可3、4樓反對:滿足我們一個條件
    舊改帶來了新希望,老舊小區以前的所有弊端和問題,將在本次的舊改中得到合理妥善解決。 雖然說,老舊小區不拆遷了,不免讓人失望,但舊改也提升了老房子的居住舒適度,進而為城市老房子帶來二次升值潛力。
  • 6樓勸1樓裝電梯被拒,專家提出3個建議,1樓點頭,6樓卻不同意了
    除此之外,一些符合條件的舊小區還要加裝電梯。雖然很多計劃的推出是為了改變居住環境,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依舊遭到了不同的阻礙。就拿安裝電梯來講,本意是為了讓老年人上下樓更加方便,但是低層住戶卻反對了,因為他們根本用不著。
  • 我市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今年已確定加裝電梯67臺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辦好民生實事,積極解決多層老舊住宅居民「上下樓難」的問題。家住府西路64幢5樓的楊銀香老人就因為老小區上下樓梯不方便,一直住在女兒家裡,但回家過養老生活一直是老人的心願。「大家都想加裝電梯,後來聽說政府有政策,裝一臺電梯還補貼十萬塊錢呢,大家就更加期盼了。」楊銀香說,有了電梯,上下樓又安全又方便。
  • 實現「電梯夢」,讓老人的生活不再「懸空」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區委區政府工作指示,區人大常委會擬定《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監督工作的建議》,以推進城市管理的精細化,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落實區委工作部署,加強人大監督力度,力爭實現香洲區城市精細化管理「一年有進展,二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階段性目標。
  • 不讓老人「在等待中去世」,北京投入近10億為老舊小區裝電梯
    「這些老居民們,期待了太久。」建設單位首開房地集團農光裡重汽小區項目經理李松介紹。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在北京,每一部為老樓加裝的電梯,都牽動著樓裡百姓的心,或喜或盼的故事有很多…… 「原來上下樓有點發怵,從沒想過能坐上電梯。盼了這麼多年,終於坐上了,好像做夢似的。」建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北京市西城區紅蓮中裡社區6號樓是一棟磚紅色的六層樓,2019年9月,加裝電梯試運行,81歲的住戶李國梁感慨不已。
  • 老樓裝電梯遭其他單元業主「一票否決」,「一門一策」能否推行?
    老人說,2018年6月15日,他在一建築工地施工時不幸被絆倒,右髕骨骨折,只好提前退休,現在右膝蓋內還打著釘子,「平時走平路還行,爬樓時這邊左腳一落地,右腿就撕心裂肺般地疼,我們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電梯。」今年58歲、家住三單元6層的梁萬福也是當兵出身,目前爬樓沒問題,但看著眼前的這些老人,梁萬福也怕自己有爬不動樓的那一天,擔心錯過這次機會以後再沒機會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