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星研究揭示地質多樣性

2021-01-08 和訊科技

灶神星的「內涵」超出預期。(圖片提供:NASA/UCLA)

本報訊(記者趙路) 與科學家的預期相比,直徑529千米的小行星維斯塔(灶神星)正在揭示更多的地質學多樣性。

研究人員之前知道,灶神星與另一顆小行星的碰撞產生了3類巖石,而它們都以隕石的形式墜落在地球上。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圍繞灶神星運轉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這些小行星的全部光譜顏色正好與墜落在地球上的灶神星隕石完全匹配。

黎明號探測器研究小組在日前於法國南斯市召開的一次行星科學會議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然而與行星碰撞在億萬年後均勻形成的單調統一的表面不同,對這顆小行星首次進行的近距離觀測給出了一個豐富的礦物「顏色」調色板(圖中的顏色反映了礦物質的廣泛構成)。研究人員現在必須搞清,發生在40多億年前的這些碰撞包括發生在南極的一次幾乎使其毀滅的碰撞如何在灶神星像地球一樣演化出地殼、地幔和地核後,重新塑造了這顆小行星。

灶神星和穀神星是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裡個頭最大的成員,灶神星是第二大的小行星,僅次於穀神星。灶神星的形狀似乎已經受到重力的影響而呈扁圓球體,但是大的凹陷和凸出使它在國際天文聯合會第26屆大會中被斷然排除在行星之外。

黎明號探測器於2007年9月27日發射升空,開始長達8年超過50億公裡的星際探索之旅。它將遠赴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首先探測灶神星,此後再趕往穀神星繼續觀測,幫助科學家尋找太陽系誕生的線索。如果不辱使命,黎明號探測器將成為第一個環繞兩個不同天體運行的無人探測器。

《科學時報》 (2011-10-20 A4 國際)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科普:HED隕石揭示灶神星內部複雜地質過程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到 星石空間站 ,本次星際知識之旅將為您講述HED隕石研究揭示灶神星內部複雜地質過程。一、概述HED隕石又稱灶神星隕石,屬於無球粒隕石。灶神星是目前已知太陽系內質量第二大的原行星。原行星,指星子之間由於重力吸引並相互撞擊熔融形成的行星胚胎。一般認為內太陽系中的類地行星都是在原行星的基礎上進一步生長形成的。灶神星是一顆由於木星引力作用沒有成功形成大行星的行星胚胎。
  • 研究揭示四肢動物起源時如何獲得陸地運動能力
    研究揭示四肢動物起源時如何獲得陸地運動能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10:48 美國哈佛大學Stephanie E. Pierce、Blake V.
  • 研究:森林裡的樹越高大 生物多樣性就更豐富
    TNC一項新研究表明,生長高大樹木的森林具有更高的生物多樣性,這一研究結果有助於推進自然保護工作。我們的保護工作也正面臨著類似的窘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儘可能多地保護生物多樣性?TNC生態學家切斯坦·馬克斯(Christian Marks)認為,麻煩在於,想要知道保護工作如何將其善行最大化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們都知道森林碳匯能減緩氣候變化的影響,同時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最近,馬克斯的科學團隊發現,森林中樹木的高度與森林中樹木種類呈高度正相關關係。
  • 煤層為主含水層礦井水害防治技術研究項目榮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課題組以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西部煤炭高強度開採下地質災害防治與環境保護基礎研究」為依託,聯合華電煤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入研究了鄂爾多斯盆地侏羅系煤田水文地質結構和構造,提出和論證了由新構造斷裂與特殊的巖性組成造成煤層為礦井主要充水含水層,而非頂底板砂巖層的觀點,研究了煤層為主含水層的採動巖體滲流特性,建立了井上下立體動態監控系統,有針對性地實施了截流和高水高排及優化採掘布局等來實現安全高效開採對策
  • 研究表明夢不能揭示內心深處秘密
    查閱不同的夢解析詞典後,你可能會發現,這個夢揭示了對工作的焦慮、羞愧感或尷尬情緒,甚或你可能是一個深深壓抑的裸露狂。考慮到所有這些可能性,夢境真的能揭示我們內心深處的秘密嗎?夢可能讓我們獲得有關生活的有益洞見。不過,儘管好萊塢或你最喜歡的小說可能使你相信,夢境能揭示我們內心深處的活動,但沒有任何研究能證明這一點。
  • 研究揭示全長SARS-CoV-2突刺蛋白結構
    研究揭示全長SARS-CoV-2突刺蛋白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2 15:07:45 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Andrew B.
  • ...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揭示竇房結細胞的潛在標誌物
    陳義漢、薛志剛聯合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揭示竇房結細胞的潛在標誌物 來源:醫學院   時間:2021-01-14  瀏覽:
  • 新研究揭示了夜間室外燈光暴露與老人冠心病風險之間存在重要關聯
    新研究揭示了夜間室外燈光暴露與老人冠心病風險之間存在重要關聯 來源:中國婦女報時間:2021-01-14 08:37:10 近年來,多項研究表明,夜間照明會增加肥胖等健康風險。
  • 看地質專家怎麼說
    11日舉行的2019國際泉水文化景觀城市聯盟會議上,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部副主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院,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蔣忠誠先生揭秘濟南泉水的獨特之處,他認為濟南的巖溶水不僅量大保護有力,而且質優適合飲用,有很大的開發利用的空間,應該加大對巖溶大型水系統的科學研究,在科學研究論證的基礎上,讓更多的人喝上泉水。
  •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研究揭示高創造性個體的「大腦更加靈活易變」
    該研究從動態變化的角度揭示了大腦特定功能網絡的連接模式與創造性的關係,證明了高創造性能力的個體確實「大腦更加靈活易變」,為有效提升個體的創新思維能力提供了客觀的腦功能特徵指標。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Cerebral Cortex上(5 year Impact Factor: 6.9),博士生孫江洲為論文第一作者,邱江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 基因研究揭示人類長出手指和腳趾的數學原理
    科學家通過研究已經發現了同人類手指和腳趾生產緊密關聯的機制原理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通過研究已經發現了同人類手指和腳趾生產緊密關聯的機制原理,此外其還揭示了基因管理在鰭進化變成四肢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性
  • 天坑之都,洞穴之城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遊記
    它們共同孕育著全球最大的天坑群、最奇特瑰麗的水上天窗群、大型洞穴群和地下大廳群、世界跨度最大的天生橋等大型地質遺蹟。請跟著我一起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首先,先科普一下何謂地質公園:地質公園是以具有特殊地質科學意義、稀有自然屬性、較高美學觀賞價值,具有一定規模和分布範圍的地質遺蹟景觀為主體,並融合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共同構成的一種獨特自然區域。
  • 研究揭示人類II型高賴氨酸血症發病機理
    細胞生物學期刊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於12月20日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楊崇林實驗室和郭偉翔實驗室合作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賴氨酸代謝產物酵母氨酸累積破壞線粒體穩態並影響發育,從而闡明了人類II型高賴氨酸血症發病機理。線粒體是細胞內胺基酸降解的重要場所,然而人們對胺基酸代謝異常對線粒體的影響卻所知甚少。該團隊的研究表明,線粒體中酵母氨酸的正確降解對於線粒體穩態和動物正常發育是必要的。科研人員以秀麗線蟲為模式,篩選到兩個影響線粒體動態的突變體,yq170和yq211。
  • 新研究有助揭示日冕溫度遠高於太陽光球表面溫度之謎
    新研究有助揭示日冕溫度遠高於太陽光球表面溫度之謎 來源:新華網 • 2019-11-15 14:26:09
  • 新研究認為古代水星有供生命存活的條件
    但最新研究表明,水星內部曾經包含可供生命生存基本條件,這一發現可能會改變我們對這個炙熱的行星的看法。水星根據《科學報告》發表的新研究,儘管水星白天表面達到430攝氏度,並且沒有大氣層,但水星可能曾經擁有一個可居住的地下層。
  • 細細琢磨五項研究,用「新視野」看冥王星
    冥王星何異之有——五大新研究揭開廬山真面目圖解:冥王星剪影。圖源:NASA/JHUAPL/SWRI2015年7月14日,數百萬人屏息注視著一架由他們自己製造的鋼琴大小的宇宙飛船駛近30億英裡外的一塊冰冷的巖石。通過這架「新視野」號的眼睛,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為我們看到的一切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