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小檔案經
作者:歸旭輝
作為一名檔案人,我不是個很好的案例,終其十餘年,不過一檔案搬運工。
但這似乎是一種宿命,既想仰望圍城之外的海闊天空,又捨不得這圍城之中的汗牛充棟。
也罷,日久生情,畢竟在這塊田地裡耕耘太久,雖不夠深愛,卻也很享受這片淨土帶給自己內心的淡泊與寧靜。
一些小小的心得和經驗分享給大家,以資借鑑,或批評指正。
第十六篇:檔案工作檢查
有了完整的檔案管理制度和體系,就意味著一個企業的檔案管理工作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也不是的。第九篇《企業檔案管理制度》裡面提到:「指引+制度+檢驗,共同組成企業檔案管理體系,維護和推動企業檔案管理工作順利運行。」
如果沒有檢查、檢驗環節,隨著專/兼職檔案管理人員的流動,或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日漸鬆弛,這個制度體系也會陷於崩塌或空設。
那麼,如何進行檔案工作檢查呢?
檔案工作檢查一般有綜合檢查(定期巡檢)和專項檢查(不定期抽檢)兩種方式。下面我們從檔案工作檢查的目的、對象、標準、結果匯報等幾個方面一起來總結和分享。
一、檔案工作檢查目的
不管是綜合檢查還是專項抽檢,檔案工作檢查都是為了檢驗檔案管理制度體系的落實和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和不足並及時調整、改進,以達到規範企業檔案管理,保證檔案完整、安全的目的。
二、檔案工作檢查對象
檔案工作檢查對象有兩個方面:一是人,也就是專/兼職檔案管理員及其主管領導;二是事,也就是具體的檔案管理工作內容。
當然,檔案工作檢查要遵循「對事不對人」的原則,鎖定的目標是「檔案工作」本身。「人」是檔案工作的執行者,需配合檢查工作,並對檢查結果負責。
三、檔案工作檢查標準
檔案工作檢查,其標準的確定非常關鍵。主要包含檢查範圍、周期/頻次、執行標準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1、檢查範圍及頻次:
全面檢查,也可以是定期巡檢,也就是對所有部門的所有檔案進行檢查,其頻次可設置為每月/每季/每半年/每年一次。
專項檢查,也可以叫做不定期抽檢,可以是對某個部門、某個階段檔案管理工作情況的檢查,也可以是對某個專業(可以含多個部門)檔案管理狀況的抽查。其頻次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
2、執行標準
執行標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檢查依據、檢查項目/科目、檢查內容、檢查及扣分標準、扣分事項說明等。可藉助工具《檔案工作檢查表》(如下圖)進行。
其中「檢查及扣分標準」一定要明確,可根據企業檔案管理制度及操作指引等進行逐條羅列。如「檔案交接」中的「及時性」,其檢查及扣分標準可設定為:根據檔案管理制度第*條(或操作指引第*項)規定的移交期限進行移交,按時移交得分(前面確定的分值),超期限移交扣*分,期限外未移交扣**分。
「扣分事項說明」,若該項有扣分,需根據現場檢查情況做詳細說明,列出所扣分事項實例,以便檢查方和受檢方雙方確認檢查結果。若無扣分,則不需做說明。
如果執行標準較高,或實際工作中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議,可在表格中設置加分項進行綜合加分。
四、檔案工作檢查結果匯報
檔案工作檢查結果匯報通常以報告的形式出現,主要內容可以包括:綜述(目的、依據、時間、參與人、方式等)、檢查結果排序、工作中的亮點、主要問題及分析、改進措施及下一步目標,等。
檢查結果報告可用於內部公告,或與績效掛鈎,以獎優懲劣,揚長避短,更好的促進和規範企業檔案管理工作。
檔案工作檢查是對檔案管理制度體系的落地、驗證和反饋,同時也是制度體系進一步改良和完善的一個重要依據。它是企業檔案工作中的一個管理工具,如何運用,取決於企業管理制度的嚴謹度,也有賴於企業主管領導的關注度和重視度。
以上只是個人工作經驗和觀點,僅為拋磚引玉,共享互學。
2021年1月30日晚於鄭州
——END——
作者簡介:
歸旭輝,企業檔案人,出品【我的小小檔案經】系列篇。
業餘愛好詩歌與隨筆,有《狼》、《菊花》、《故鄉》等作品發表。系列篇【成長筆記】創作中。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薪火相傳,花開人間!